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天华新能(300390)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行业发展情况、趋势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一)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 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概述
  公司新能源锂电材料业务主要产品为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产品,是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必须的关键原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通讯电子产品电源设备、能源存储等领域。公司在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如下: 注:标灰为公司涉及领域,标蓝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最为关键的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 30%以上。新能源锂电材料作为制备正极材料的关键原料,其行业与中国新能源产业一道高速发展。随着下游行业对于品质和一致性的要求日趋严格,以及锂盐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锂电材料企业与下游锂离子电池厂商不断巩固全方位合作,实现产业联动、共同成长。
  2、锂资源供应情况
  锂资源主要以固体矿物资源和液体卤水等形式存在,目前全球锂资源的实际供给中以锂矿石为主。从地理位置上看,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锂辉石矿床,成为稳定的供给国,供给了全球主要的锂资源,根据平安证券数据,2023年度澳大利亚锂精矿总产量约为 346万吨,同比增长32.6%,折约 47万吨 LCE 。全球盐湖卤水锂资源主要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中国及美国等国。其中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等地卤水资源尤其集中,被称为世界“锂三角”,全球每年大约 60%的锂产品来自“锂三角”区域。为响应“一带一路”政策,中国政府鼓励国内企业采取贸易与开发并举的方针,参与非洲及南美洲等境外锂资源的勘查开发,其中非洲拥有丰富的锂矿资源且投资环境良好,随着2023年度中资企业在非洲的三大矿山陆续投、扩产,非洲锂矿产量大幅增长,预计2025年达 28.5万吨 LCE。随着全球在建及扩产锂资源项目陆续投放,锂上游供应结构将进一步充实,此前以澳洲、南美为主的高集中度锂资源格局将向相对分散化演变,中国政府也已开始立项支持国内锂矿勘探工作,提高锂资源自给和保障程度。“十四五”以来,全国矿产勘查投资力度逐年加大,锂资源储量持续增长,据我国自然资源部统计,截至2022年末,我国共有锂矿储量 635.27万吨(以氧化锂计),其中江西、青海、四川分别占比 40.18%、29.37%、21.26%。近日,四川雅江锂矿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四川省锂资源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图:2023年全球锂储量构成(万吨) 数据来源:USGS
  3、下游需求
  (1)动力电池
  与2022年的爆发式增长相比,2023年,我国新能源电池行业增长有所放缓。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 778.1GWh,同比增长42.5%,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 387.7GWh,同比增长 31.6%。图:2022年至2023年,按材料类型划分的动力电池 图:2022年至2023年,按材料类型划分的动力电池
  及其他电池产量(GWh) 装车量(GWh)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新能源汽车目前是拉动锂消费增长的主动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958.7万辆和 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 37.9%,市场占有率达到 31.6%。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稳步增长阶段,“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 20%”的目标基本提前完成。
  图:2014-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Wind
  中国新能源车引领全球市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市场。根据 Marklines数据,2023年新能源车在欧洲累计销量 288.4万辆,同比增长14.7%,累计渗透率达 17.3%;北美累计销量 159.3万辆,同比增长49.5%,累计渗透率 8.3%。
  图:2023年全球主要市场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万辆) 数据来源:Marklines
  (2)储能
  除车用锂电池以外,储能领域也是锂电池的重要应用场景,锂电池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备高循环次数、高响应速度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同时,随着对能源的重视,我国各地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以及签订“风光储一体化”相关项目,推进储能产业的发展。根据 CNESA数据,2023年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 21.5GWh,接近2022年三倍水平,截至2023年 12月底,中国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34.5GWh,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97.4%。
  图:2020年至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GWh) 数据来源:CNESA
  (3)锂盐价格
  与2022年新能源行业的爆发性增长相比,2023年,新能源行业需求增速放缓,带动锂盐价格震荡下跌。根据 SMM数据,电池级碳酸锂2024年 1月均价为 9.6万元/吨,同比跌幅为 80.2%,电池级氢氧化锂2024年 1月均价为 8.5万元/吨,同比跌幅为 83.0%。图:2022年至2023年中国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现货价格(万元/吨)2023年 7月,广期所碳酸锂期货上市,为锂盐生产企业提供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工具,有望平抑锂盐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二)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行业
  1、行业概览
  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主要防护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静电与微污染,为包括半导体、新型显示、硬盘存储等电子
  信息产业及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端制造业研发和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保证其产品的可靠性和良品率。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医疗、食品工业等行业,其中,电子信息是主要应用领域。需求端的技术对生产服务环境的要求决定了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的发展方向,进而推动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行业的技术变革。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市场广阔,非标准化特征明显。首先,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大部分属于生产过程中的日常消耗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且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这就保证了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市场需求总量巨大。其次,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制造强国的进一步推进,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模扩大及技术升级推动相关产业投资,带动了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需求增长。最后,下游产业的升级对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提供新的增长点。
  2、分应用领域
  (1)电子信息领域
  我国是电子信息产业大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大,成本高,研发、生产过程对灰尘粒子、活泼阴阳离子等污染物的
  控制极为严格,是目前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发展对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电子产品防护等级与工艺要求的差异,电子信息产业对应的防护产品配置多样化,其中,集成电路行业严格控制生产环境中的颗粒、化学污染物和各种介质,对配套的静电与微污染防控技术水平要求最高。伴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信息产业链转移,电子信息产业国产替代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新技术、新工艺迭代,电子信息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相关投入持续加大,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业务市场空间持续扩大;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的集成化、精密化、微型化,下游对静电与微污染防控技术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高于高技术制造业 0.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高于同期工业投资增速 0.3个百分点。根据 WSTS估计,2023年度,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 5,201.26亿美元,2024年度,全球半导体市场有望增长13.1%至 5,883.64亿美元。
  (2)医药领域
  医药的研发、生产对环境中的无生命悬浮微粒和细菌、微生物等生命微粒浓度控制要求严格,医药行业是防静电超
  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广阔。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政府对医疗投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长及居民医疗保健意识增强,我国医药行业持续增长,根据 Frost&Sullivan数据,2022年,中国医药市场总量为 15,541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 26,245亿元,与其研发、生产活动配套的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需求也随之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医药生产企业新版 GMP标准的实施,由 GMP强行认证带来的行业集中整合效应、旧设施改造共同带来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需求。
  (3)新能源材料领域
  在锂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需求的持续高景气之下,光伏材料、锂电材料等生产环节对于洁净室及其配套产品的需
  求亦有望不断攀升,核心厂房洁净度要求可到千级。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年末,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09.49GWh,同比增长55.2%。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可达 190-220GW。光伏市场的快速扩容有望给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带来新的增长点。
  (4)其他领域
  我国目前正积极推进保健食品行业执行 GMP及 HACCP管理认证,对保健食品行业生产环境和从业人员装备的洁净等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化学工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也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给防静电超
  净技术产品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3、行业格局
  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分散,竞争格局呈金字塔形。
  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高端市场主要应用于电子信息等领域,该类市场客户集中,对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要求较高。
  目前,高端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产品性能、配套能力、产能规模、客户服务等方面,在整体竞争的基础上,
  国际知名企业在高端市场不同细分领域获得竞争优势,但公司等部分国内领先企业品类较全,不仅有能力向高端客户提供集成供应服务,而且在生产成本、物流配送、技术咨询、产品改进等服务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本地化优势。低端市场需求分散,对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性能要求较低,由大量的贸易型、代理型和简单加工型企业所占据,以此形成较为分散的市场格局。
  (三)医疗器械行业
  1、低值医疗耗材整体规模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板块主要经营自毁式注射器、安全式注射器等产品,属于低值医疗耗材行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
  出版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2)》统计,2022年中国低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超 1,300亿元,同比上升 20.51%。预计到2028年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将达 4,020亿元。具体到公司所经营的注射器等注射穿刺类器械产品,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慢性病人数显著增加,居民就诊需求持续提升,将带动各类注射穿刺类器械的需求保持增长。同时,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预灌封注射器、自动注射笔、可穿戴注射装置等创新给药方式的逐渐普及,从而为注射穿刺类器械市场进一步带来增量。根据 MordorIntelligence预测,2024年,全球注射器市场将达到 183.7亿美元,并于2029年达到 278.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68%,市场空间广阔,增速可观。
  2、安全注射器市场规模
  近年来,国内注射器产品市场主要体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安全类注射器将逐步替代普通注射器
  安全注射器是常规注射器的升级产品,在注射完毕后能自动或手动的将针尖与外界隔离开,避免针尖刺、划伤医护
  人员,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安全注射器自行破坏或锁死的机制消除了废弃一次性注射穿刺器械回流市场、重复使用的可能性。现阶段,我国注射器市场仍以常规注射器为主,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注射器占比较少,且主要在疫苗注射领域使用。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无菌注射器将逐步取代常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政策层面上国家正有序推进安全型注射器的推广,预计我国安全型注射器的推广也有望逐步提速。根据 ACUMEN数据,全球安全注射器市场规模2022年度约为 59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到 133亿美元,年化增长率为 8.5%,其中北美为最主要市场,亚太地区增长动能最为强劲。随着注射器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自毁式无菌注射器等安全注射器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预计我国安全类注射器的需求将形成可观增量,成为注射器领域未来的主流需求。
  (2)疫苗大品种获批上市为注射器械带来持续需求增加
  随着多款国产重磅二类疫苗品种陆续上市,如 13价肺炎、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有望带动疫苗签发量保持增长。此外,RSV疫苗等在研的重磅新品种,以及肿瘤治疗性疫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会长期为疫苗行业的需求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从国外市场看,定期持续的加强接种也会为注射器械带来稳定的增量需求。
  (3)医美等消费医疗场景催生新需求
  根据德勤管理咨询估计,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超过 2,000亿元,2023年至2027年将以 1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根据观研天下数据,2023年,我国医美器械市场规模约为 774.8亿元,预计于2025年突破 1,000亿元,根据亿渡数据预测,2025年中国注射类医美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 100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约 15%。由于注射项目通常需要持续多次注射,每个用户医美消费平均每次使用美容针数量约 3-5支,因此医美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有望成为注射穿刺器械新的重要应用领域。
  3、行业格局
  与其他医疗器械行业相比,注输器械行业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要求较低,因此市场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射、输液器械产品注册证情况统计及企查查数据,目前,我国共有注射、输液器械逾700家生产企业,其中约 75%为小微企业,规模化的大型企业占比不足 10%,行业格局较为分散。在我国以及海外市场中,自毁式注射器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自毁式疫苗注射器生产企业数量较少,在我国市场中,自毁式疫苗注射器生产企业主要有包括本公司的子公司宇寿医疗在内的少数几家企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医疗需求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政策的导向,注射穿刺器械市场逐渐面临优胜劣汰的过程,市场将逐渐集中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手中。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kg N/A 白色结晶体颗粒,具有流动性,无目视可见夹杂物。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微粉型 56.5~57.5 ≤0.003 ≤0.0007 ≤0.002 ≤30μg/kg 3μm≤D50≤20μm 白色粉末,具有流动性,应无目视可见夹杂物。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销售收入 30%以上产品的销售均价较期初变动幅度超过 30%的 适用 □不适用
  2023年锂盐供应大于需求,锂盐价格出现一定的回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3年2022年 同比增减
  防静电超净技术行业 销售量 万元 47,290.67 64,052.74 -26.17%生产量 万元 47,526.01 62,781.62 -24.30%库存量 万元 3,321.37 3,086.03 7.63%医疗器械行业 销售量 万元 29,783.21 46,116.15 -35.42%生产量 万元 29,069.34 44,196.63 -34.23%库存量 万元 2,694.71 3,408.58 -20.94%锂电材料行业 销售量 万元 969,697.79 1,592,876.60 -39.12%生产量 万元 971,911.86 1,600,128.22 -39.26%库存量 万元 23,146.95 20,932.88 10.58%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医疗器械行业和锂电材料行业的产销量(金额)同比减少,主要为销售规模减少。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A 报告期内发生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被购买方名称 股权取得时点 股权取得成本 股权取得比例(%) 股权取得方式上海中垒2023年4月12日 1,020,000.00 51.00 现金安致医疗2023年9月14日 22,500,000.00 75.00 现金常州苏锂2023年10月7日 48,595,868.05 55.63 现金B 本期发生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方名称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权益比例 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依据 合并日 合并日的确定依据苏州天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73.75% 在合并前后受同一方最终控制且控制非暂时性控制2023年11月2日 工商登记完成C 报告期新设子公司天华睿远、圆融资源、迈威国际、埃米特、苏州天宜、苏州天华; D 本期不构成业务股权收购子公司 CROWNPOINT、WHITEROCKHOOD、GREEN GRASS、宁波恒雅。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
  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半导体制备用等离子体清洗及静电控制技术研究开发项目 研究等离子清洗技术和静电控制技术的技术原理,并研制半导体制备中应用的低温等离子体清洗设备、表面电位在线监测设备、静电管控设备以及微污染颗粒监测设备,将低温等离子体清洗技术与静电消除技术相结合,提升半导体产品质量。 研究阶段 根据半导体基材表面粘附物的种类和浓度,研究等离子发生方法和运行参数,应用于半导体制备过程微污染清除和控制,制定等离子体清洗效果、产品质量提升评价标准,对效果进行评价。 系统解决客户制程中静电微污染控制问题,为需求客户精细生产提供保障,提高公司在智能化场景应用研发能力,人机智能操作技术水平。低硅油防静电 项目研究防静电无尘面料定型及后整理 试生产阶 本项目面料的硅油含量可管 项目产品可应用于要求苛面料及防静电服装研究 技术,结合生产环境的管理,确保防静电无尘面料及防静电服满足硅油含量稳定保持在较低水平。 段 控在 50ng/cm2,防静电无尘服装成品的硅油含量可稳定管控在行业要求范围内,满足要求较高的如磁头行业需求。 刻的电子信息领域,提高公司防静电无尘服附加值,增加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技术认可和信赖。PE电子保护薄膜电晕工艺研究 项目研究一种新型电晕放电设备及工艺,获得稳定频率、功率的放电,在对不同厚度的 PE电子保护膜进行电晕处理时,保证电晕效果。 试生产阶段 通过设备和工艺的设计,以得到较好的电晕效果,避免造成因薄膜厚度不同造成的电晕击穿和电晕不足,满足要求苛刻产品保护需求。 结合膜材料抗菌性能、微污染性能、拉伸断裂强力、胶黏性的产品要求及测试手段,满足客户更多个性定制的需求。OCA光学胶的模切技术研究 研发 OCA光学胶新型的切割技术,采用圆刀及辅助刀模工艺,减少 OCA光学胶模切过程消耗的辅助材料,提高OCA光学胶的产品良率,降低模切成本。 试生产阶段 通过采用圆刀工艺简化 OCA光学胶的模切工艺,提升效率,裸切 OCA光学胶节省辅料,降低材料成本,辅助装置润滑刀模提升 OCA光学胶良率。 项目工艺水平及产品性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相同的产品运用此工艺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良率,降低成本,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精密电子制程用微污染防护手套 项目开发成功后,可以对不同清洗次数的手套进行标准制定,供使用者准确的与使用环境及产品进行匹配,避免手套性能超过或不满足要求、造成对使用环境及产品的微污染,系统化的解决防护中的各种问题。 试生产阶段 项目开发着力于防护手套的洁净度的提升管控,主要从清洗工艺、烘干工艺等方面展开,最终控制成品的洁净性能包含但不限于残留物、细菌、液态颗粒、硅油、离子、溶解氧等微污染物含量得到有效管控。 项目产品可用于半导体、精密元器件、硬盘等对生产工艺及环境微污染物管控要求苛刻的行业,市场前景广阔。用于自动化制程的无尘擦拭布研究 项目适应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研发出用于自动化制程研制高技术、高附加值洁净擦拭布,产品机械性能和洁净性能优越,满足自动化制程的擦拭需求。 试生产阶段 项目产品适用于擦拭与清理各种特殊自动化生产和组装制程中所产生的不同污染,提高制程中的无尘擦拭自动化水平。 生产过程水用量和能耗大大降低,提升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无尘擦拭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聚氨酯材料发泡工艺的优化技术研究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防静电鞋防静电技术改进,通过防静电助剂的研究提高PU太空革的防静电性能,来达到降低摩擦电压目的。 试生产阶段 项目研发产品的防静电鞋具有低摩擦电压的特点,通过对鞋面材料 PU太空革的技术改进,使 PU太空革具有防静电性能,来达到降低摩擦电压目的。 项目产品可应用于半导体、液晶、磁头、生物化工以及 IC器件等行业及其部分核心生产区域、重要产品生产区域,确保产品的品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酸性水系液流电池用离子交换膜及其放大制备工艺研发 项目研究一种适用于酸性水系液流电池的离子交换膜及其放大制备工艺,制备兼具高离子传导率、高离子选择性、高稳定性的离子交换膜,实现离子交换膜材料及膜的可控规模化制备,降低现有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 研究阶段 构建酸性水系液流电池用离子交换膜的构效关系、放大制备工艺理论和铸膜调控机制,实现宽幅均一无缺陷膜连续化生产,填补国内空白。 项目产品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流电池用离子交换膜,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推进液流电池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5.0V尖晶石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开发 本项目开发一种尖晶石结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与中低镍三元正极材料相当的电池能量密度,并具有更低的成本。 研究阶段 尖晶石结构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由于工作电压太高,还未实现商业化。项目完成后,推动该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并在市场提前占位。 产品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扩展公司业务范围的同时,将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4.8V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开发 本项目开发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比容量远高于市售三元材料,是下一代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体系。 研究阶段 项目完成后,实现下一代高比能正极材料在市场的提前占位并加速该材料的商业化应用。 产品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航空动力电池及军工/特种电池等领域,扩展公司业务范围的同时,将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4.6V富锂锰基正材料开发 本项目开发一种电压适中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电压衰减低和循环寿命长等特点。 研究阶段 相比于 4.8V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项目开发的正极材料体系使用电压相对较低,项目完成后,能够更快实现 产品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航空动力电池、军工/特种电池等领域,扩展公司业务范围的同时,该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并快速占领市场。 将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4.5V以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开发 本项目开发一种 4.5V以下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可与目前已商业化的正极材料体系(三元、锰酸锂、磷酸锰铁锂等)进行掺混使用,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并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 研究阶段 项目完成后,能够快速推出产品,占据一部分市场。 产品可用于两轮车电池、低速电动车电池等领域,扩展公司业务范围的同时,将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高容量 Ni90正极材料项目 适合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以领先应对固态电材体系的迭代与更新。 中试调试 可量产,可出货,中试线200t/a,量产线 5000t/a 1.绑定大客户资源,加强产品产销渠道,进而加强核心竞争力。高容量 Ni83正极材料项目 适合市场消费类电池的需求,适配不同需求的客户。 中试调试 可量产,可出货,中试线200t/a,量产线 5000t/a 1.增加新产品类别,提高市场竞争力,解决当前公司产品单一现状。高容量钴酸锂正极材料项目 适合 3C终端市场,进一步提升高能量密度。 中试工艺导入中 可量产,可出货,中试线200t/a 1.增加新产品类别,提高市场竞争力高稳定钴酸锂正极材料项目 适合更高截止电压全电 4.5-4.6V钴酸锂,解决安全性问题。 中试工艺导入中 可量产,可出货,中试线200t/a 1.增加新产品类别,提高市场竞争力电极探针 本项目研发一种与同步双极陡脉冲治疗仪配套使用的电极探针,属于癌症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原理是将电极探针穿刺到病灶的正负电极间,通过释放纳秒级的高压脉冲击穿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纳米级不可逆的微穿孔,造成肿瘤细胞凋亡瓦解,凋亡后的肿瘤细胞因为抗原暴露而被人体的免疫细胞吞噬,所在区域逐渐被正常组织取代,从而恢复正常机能。 完成样品,动物实验阶段 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水平,预计2026年底取得注册证,可替代进口产品。 作为肿瘤治疗设备的配套用高端耗材,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回缩型疫苗注射器 本项目研发一种在注射完疫苗后可把针头回缩的自毁型疫苗注射器。采用穿孔活塞,芯杆头部有开口槽,可有效降低卡入针座的力值,注射完毕后,回拉芯杆使注射针回缩至外套内,避免医护人员及患者受到伤害。 试验阶段 快速占领国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加新产品类别,提高市场竞争力。分体式胰岛素注射器 本项目研发一种可换针头的低残留量的胰岛素注射器。通过外套头部和针座的精密设计,针座可在外套上自由卸下,同时保证产品的气密性和低残留量。 批量生产 增加胰岛素类产品类型,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加新产品类别,提高胰岛素类注射器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次性使用泵用注射器 带针 本项目研发一种与注射泵配套使用的带过滤针的泵用注射器,用于抽吸液体后用驱动泵注射给药。可有效减少药液或产品中的各种微粒,使用时使患者更安全。 拟报注册证阶段 预计2024年取得注册证,快速占领国内市场。 扩大产品销售,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PRP血浆制备器 本项目研发一种用于从人体自体血样中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制备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用于骨折手术的辅助治疗(包括可与骨修复材料混合植入骨缺失部位),制备产物不能用于静脉注射。 拟报注册证阶段 预计2024年取得注册证,快速占领国内市场。 丰富公司产品类别,拓宽高附加值医用耗材的市场并满足现有客户需求。胰岛素。 变更注册(有效期由 3年变更为 5年) 补正审评阶段 否
  2 富血小板血浆制备
  套装 III类 用于从人体自体血样中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制备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用于骨折手术的辅助治疗(包括可与骨修复材料混合植入骨缺失部位),制备产物不能用于静脉注射。 首次注册 审评阶段 否侧吻合。2026年8月9日
  2 一次性使用直线切割吻
  (缝)合器及组件 II类 适用于消化道重建及其他脏器切除手术中的吻合口创建及残端或切口的闭口。2026年8月17日
  3 一次性使用直线型吻
  (缝)合器及组件 II类 用于消化道重建及脏器切除手术中的残端或切口的闭合。2026年9月17日
  4 一次性肛肠吻合器 II类 适用于齿状线上黏膜选择性切除。2026年7月28日
  5 一次性使用切口保护套 II类 供小切口手术及微创手术扩张切口术野,防止切口损伤,减少切口感染用。2026年7月28日
  6 一次性使用配药用注射器 II类 供临床抽取、溶解、配置药液使用。2027年6月12日
  7 一次性使用腔镜切割吻合
  器及组件 II类 适用于腹部外科、妇科内镜手术中组织的切除、横断和缝合。2028年2月4日
  8 医用外科口罩 II类 适用于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佩戴。2025年11月5日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II类 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10 医用防护口罩 II类 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2026年3月7日
  11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II类 本产品先用于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到的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
  血液、体液、分泌物、空气中颗粒物等提供阻隔、防护作用。2028年2月16日
  12 自毁型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III类 本产品适用于临床病人注射药液或抽取血液,1ml以下规格注射
  器用于固定剂量疫苗注射。2027年8月8日
  13 一次性使用回缩型自毁注
  射器带针 III类 本产品适用于临床病人注射药液或抽取血液。2028年2月1日
  14 一次性使用高压造影注射
  器及附件 III类 本产品适用于 CT、DSA、MRI、US检查时,与高压注射设备配套使用。其中附件耐压值≤2.1Mpa(300psi)的连接管适用于CT、MRI、US检查造影用,耐压值>2.0Mpa(300psi)的连接管适用于 DSA介入造影用。2027年12月25日
  15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III类 本产品与一次性使用注射器配套用于人体皮内、皮下、肌肉、静
  脉等注射或抽取药液时使用。2028年11月29日
  16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 III类 本产品供临床配套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或注射器对人体静脉
  输注药液或血液用。2028年9月27日
  17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 III类 供临床病人一次性输液时使用。2028年11月29日
  18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带
  针 III类 本产品用于人体皮下、肌肉、静脉注射药液,抽取血液,配置药液。2028年9月27日19 疝气补片 III类 该产品适用于原发及复发的各型腹股沟疝、股疝。2026年4月22日20 一次性使用无菌胰岛素注射器带针 III类 本产品适用于供抽吸胰岛素并立即注射使用。2029年4月27日
  21 一次性使用胰岛素注射笔
  用针头 III类 与胰岛素注射笔配合使用,向人体皮下注射胰岛素。2029年4月27日
  22 一次性使用压力连接管 III类 本产品与一次性使用高压造影注射器配套使用,适用于在血管造影
  期间作为推注造影剂或药液的管道。主要用在 X射线(CT)和核磁共振(MR)。2025年02月27日
  23 高压造影注射器管路(12
  小时) III类 本产品和 CT/MRI造影剂注射器、本公司已上市的一次性使用压力连接管(型号 125012、125012A、125022)配合使用,用于注射造影剂。可一次性使用 12小时或最多使用 50次,以先到为准。2028年7月9日
  24 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
  器 III类 适用于抽吸疫苗对人体进行皮内注射时使用。2028年9月11日
  25 高压造影注射器及附件
  (12小时) III类 本产品适用于 CT、MRI检查时,与高压注射设备配套使用。可一次性使用 12小时或最多使用 50次,以先到为准。2028年11月5日
  26 负压拔罐器 I类 用于拔罐疗法。 无有效期
  27 肠道增菌片培养基 I类 用于人体粪便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及志贺氏杆菌的增菌培养。 无有效期
  28 肛门镜 I类 用于肛门部位的组织检查。 无有效期
  29 口腔冲洗器 I类 用于去除口腔中的碎屑。 无有效期
  30 冲洗器 I类 用于对患者自然腔道(不包含阴道专用)进行冲洗,或用在不同药物治疗的间隙进行冲洗。 无有效期31 固定带 I类 用于对肢体提供束缚力,以起到固定和吸湿作用。 无有效期32 热塑膜 I类 用于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定位和固定。 无有效期
  33 一次性使用采样拭子 I类 用于样本收集。 无有效期
   医用隔离鞋套 I类 医务人员在医疗机构中使用,防止接触到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起阻隔防护作用。
  35 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 I类 用于样本收集、运输和储存等。 无有效期
  36 医用隔离面罩 I类 用于医疗机构中检查治疗时起防护作用,阻隔体液、血液飞溅或
  泼溅。 无有效期
  37 医用吸氧面罩 I类 用于对缺氧患者进行输氧,作为氧气进入患者体内的通道。 无有效期
  38 鼻氧管 I类 用于吸氧时氧源与吸氧者之间的氧气直接输送或湿化后输送。 无有效期一次性使用无菌胰岛素注射器 带针安全注射器 带针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无菌自毁型注射器 带针
  2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不带针 No.G11 045084
  0042 Rev.002023年4月13日2028年4月12日
  安全注射器 不带针医用口罩
  5、现金流
  1、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292.27%,主要原因是本期收回投资(理财产品)收到的现金和利息收
  入增加。
  2、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 46.81%,主要原因是本期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和股权投资支付的现金增
  加。
  3、报告期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49.07%,主要原因是上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及取得银行借款收到的
  金额较大。
  4、报告期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 53.77%,主要原因是本期偿还银行贷款及现金分红支付的现金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 目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 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26,101,020.88 保证金应收票据 107,631,033.13 已背书贴现未到期票据项 目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 受限原因应收款项融资 10,000,000.00 应收票据质押无形资产 78,702,300.00 借款抵押合计 222,434,354.01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公司实际投入相关项目的募集资金款项共计人民币213,948.72万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1) 项目达到
  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电池级氢氧化锂
  二期建设项目 否 76,504.72 76,504.%2022年04月30日 92,810.4 488,863.56 是 否四川天华时代锂能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建设项目 否 184,1466.29 26,316.29 是 否宜宾市伟能锂业科创有限公司一期年产 2.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原因) 受今年锂盐价格波动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四川天华时代锂能有限公司年产 6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建设项目一条生产线的投料试生产进度较原计划略有延后,于2023年 6 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项目可行性发生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 164,303.83万元以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 261.51万元(不含税),共计 164,565.34万元。独立董事对该事项发表了明确同意意见。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容诚专字[2022]230Z3144号”《关于苏州天华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鉴证报告》,公司保荐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公司本次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和已支付发行费用的事项。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不适用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不适用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四川天华时
  代锂能有限
  公司 子公司 制造业 350,000,000.00 2,572,233,417.22 567,172,495.68 2,748,130,012.32 307,528,560.18 260,908,51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趋势及公司发展战略
  1、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
  新能源汽车目前是拉动锂消费增长的主动力,我国新能源汽车近几年来高速发展,已连续 9年位居全球第一。据研
  究机构 EVTank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465.3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949.5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 64.8%,中国动力电池厂商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内需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也节节攀升。最近,新能源汽车调研机构 NE时代发布新能源乘用车终端统计数据,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 326.3GWh,同比增长41.3%;PACK(组合成电池组)装机量近 725万套,同比增长38.53%。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24年,我国经济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宏观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有助于汽车行业的稳定增长。随着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实施,包括延续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基础设施建设下乡等措施的持续发力,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超过 3,100万辆,同比增长3%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为 1,150万辆,同比增长20%。无论是新能源车市场需求的持续高涨,抑或是锂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异军突起,都将有力推动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激增。EVTank预测,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 2,211.8GWh和 6,080.4GWh,其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22.8%。新能源锂电材料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产业也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公司与新能源动力锂电池供应企业将强化交流与合作,深入挖掘并最大化发挥合作双方的资源和优势,扩展公司产业规划和战略布局。
  2、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防静电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更加乐观。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给予了下游
  行业良好的政策支持,相关政策的推出也将有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从市场需求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大大促进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精密电子制造业向我国转移产能加快,伴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关投入持续加大,防静电超净产品业务市场空间持续扩大。另一方面,下游产业的升级对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提供新的增长点。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静电与微污染防控集成供应商,在防静电超净领域已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体系和领先的集成供应能力,通过不断精进技术研发能力并不断磨砺生产工艺水平,公司的整体方案设计能力、产品集成供应能力和快速响应服务能力得以持续进步,通过为客户量身定制静电与微污染防控一站式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需求。
  3、医疗器械行业
  伴随着国家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理念的持续提升、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以及健康需求的多元化趋势,
  医疗器械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宇寿医疗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经营的自毁式注射器、安全式注射器等产品,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趋势下,将形成可观增量,成为注射器领域未来的主流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医疗需求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政策的导向,注射穿刺类医疗器械市场逐渐面临优胜劣汰的过程,市场将逐渐集中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手中,宇寿医疗通过长期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积累耕耘,已在国内外占据一定市场地位,处于行业优势地位。宇寿医疗将保持持续创新的经营理念,推进医疗器械的产业布局,保证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持续快速发展。
  2024年,公司以股东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行业,做大主业,积极开拓市场,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新能源科技企业。
  1、建立并完善集团各项管理体系
  ①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发挥集团指挥棒的作用,压实所有职能部门以及各个板块预算与成本控制的责任,通过
  预算的执行和监控牵引各板块业务持续有效的增长,完成全年目标,达成组织的绩效。②完善经营分析会沟通机制,及时有效地进行全方位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准差距、找到方法,不断夯实与提升公司的经营水平。③搭建财经三支柱管理体系,建立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管控职能,让战略财务发挥战略参谋作用,让业务财务发挥经营参谋作用,让共享财务发挥共享服务作用,以充分发挥集团财务管控的战略支撑及服务保障职能。
  2、布局战略资源,加速自有矿区的钻探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布局国内外优质的锂矿战略资源,提升原材料自给率,保证锂精矿原材料的持续供应。同
  时要加速对自有矿区的勘探进度,实施对优质矿权的控股投资,实现持续保质保供的目标。
  3、稳健基地经营,降本增效提升内在能力
  稳步推进各锂电材料生产基地的经营,保持工序制程生产稳定,优化工艺,抢占市场并努力完成全年的产量及销量
  目标。同时,提升锂电材料生产的原材料收率,进一步降低锂盐产品的单吨加工成本,提质增效,修炼内功,确保完成全年的既定目标。
  4、快速推进新项目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公司将快速推进无水氢氧化锂及四川天华电池级碳酸锂产品的柔性生产建设项目,并达到生产条件。同时,稳步推
  动高电压钴酸锂、高镍三元、富锂锰基、尖晶石镍锰酸锂等固态锂电池及半固态锂电池用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项目,规划好江苏宜锂量产线及埃米特中试线的布局,在能耗、效率、品质上形成领先优势,以完备公司锂电材料产品种类,提升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5、加强新材料技术研究,构建知识产权护城河
  根据未来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公司将持续在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方面投入资源,追求领先的技术路线,并形成独特
  的优势。同时,公司深入建立与学校、科研机构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推进技术进步,积极研发和引进行业先进技术和产品,合理配置资源,协同共进,推动新材料产品的技术研究进度,构建公司的知识产权与技术护城河。
  6、巩固现有优势,加强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
  公司将持续巩固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业务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先进的制造优势、品牌优势和多年来积累的国
  内外市场资源优势,加强市场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盈利水平。经过在行业内多年的深耕发展,公司已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获得了较好的市场评价,公司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力度,推进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满足下游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
  7、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公司将在现有的治理结构基础上,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扩充员工队伍,重点引进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专业技术特
  长的高级研发人员、营销人员及管理人员。同时,随着人员规模的不断壮大,公司将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完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3年04月13日 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参加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主要了解公司2022年度经营情况及2023年发展展望。 互动易平台2023年4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是 □否公司于2024年2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了《关于推动公司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05)。公司积极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常会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公司采取措施切实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具体举措有:一、聚焦三大主业,齐头并进共促高质量发展;二、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创新驱动激发成长新动能;三、主动践行回购增持,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四、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实现自身发展良性循环;五、上市以来持续现金分红,重视提升股东长期回报;六、多维度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高质量发展企业,既是新时代赋予天华新能的使命,也是全体天华员工的共同目标。公司将不断加强研发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公司“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新能源科技企业”的战略目标,立足实体,深耕主业,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执行到位,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为稳市场、稳信心贡献积极力量。
  

转至天华新能(300390)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