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海特高新(002023)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阶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航空运输和制造产业全面复苏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高端装备研制与保障、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和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三位一体”的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特别是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维修企业,已经从维修扩展到了检测设备制造、航空分系统解决方案、航空零部件等的研发与制造,在国家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产业的背景下,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1.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还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航空航天和集成电路是高端制造产业的重要载体,包含了大量新兴的高精尖技术研发与应用,尤其是发动机、电动控制、电子信息等领域,牵引着包括新材料、新工艺等上下游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装备和消费类产品的产业升级。首先,技术创新是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企业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智能制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国家号召提高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并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新型的立体出行方式下,商业航空航天及国产民机装备,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2.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
  根据2023年9月中国商飞公司发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的数据,预计未来二十年,全球航空旅客的周转量年均增长率为 3.9%,各类型喷气客机的交付量将达到 42428 架,总价值约为 6.4万亿美元。中国市场方面,商飞预计到2041年将拥有 10007 架客机,其中单通道喷气客机 6896 架,双通道喷气客机 2151 架,喷气支线客机 960 架,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引领未来全球航空市场增长。同时,预计未来 20年,新货机和客改货飞机交付量为 2991架,预计到2041年,将有 2041架客机通过客改货方式进入货运市场,其中窄体货机为 1283架,中型宽体货机为465架,大型宽体货机为293架。
  根据空客发布的《2023~2042年全球商用航空服务市场预测》,随着全球空中交通和飞机数量增长,至2042年,市场价值将在现有水平上翻倍,达到 2550亿美元,其中维修服务、飞机改装、培训市场价值分别增至 2100亿美元、280亿美元、170亿美元;至2042年,中国、欧洲、北美、亚太(除中国)市场价值分别增至 540亿美元、480亿美元、450亿美元、430亿美元,中国增速最快,其次是南亚和中东地区;未来 20年飞机替代需求为 17170架,为飞机再利用、维修、回收提供机会,客改货、二手可用航材市场价值分别增至 170亿美元、450亿美元;高技能人才需求约 220万人,其中技术人员、飞行员、机组分别约需68万人、59万人、92万人。
  2023年 10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的《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 (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将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氢能源飞机关键技术完成可行性验证。2023年7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发布。为配合该条例实施、完善无人机法规体系,《民用机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区域划设技术要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安全评定指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管理若干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规范相继发布或开始征求意见,以着力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管理链条上的各节点能够“落地”并形成“闭环”。国家重磅政策加持,必将进一步拓展新通航应用市场,并推动新通航技术与产品的迭代升级。
  3. 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
  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支撑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保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特征的优势适用于中高压电力电子转换、毫米波射频和高效半导体光电子应用。国家及社会加大对半导体的支持与投入,半导体产业链从材料、设备、工艺、良率实现重大突破,MMIC、SIP、SoC、SOI等芯片制造新工艺陆续成熟应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成本降低,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电子信息、光伏、5G移动通信、高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充电桩、电力转换、卫星通讯、消费等领域广泛应用。碳化硅功率器件具有高电压、大电流、高功率密度、高频率、低损耗等独特优势,将极大地提高现有使用硅基功率器件的能源转换效率。随着技术突破和成本的下降,碳化硅功率器件预计将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新能源等各个领域。根据法国半导体咨询公司(Yole)预测,2021年到2027年,功率碳化硅器件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4%。
  (二)行业周期性
  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智能制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国家号召提高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并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行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其需求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保持同步。
  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根据空客发布的《2023~2042年全球商用航空服务市场预测》,随着全球空中交通和飞机数量增长,至2042年,市场价值将在现有水平上翻倍,亿美元、170亿美元,随着航空运输业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航空维修、飞行培训、客机改货机、飞机拆解、航空租赁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受益于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和经济升级转型、消费升级的推动,同时中国拥有巨大的化合物半导体芯片消费市场及发展空间,未来在 5G移动通信、新能源、消费类电子、、高端装备等领域将迎来快速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将带来功率元器件、感知、雷达等汽车电子产业的高速增长。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5年“某型发动机工程”荣获国家工信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7年11月获得国家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认证,2017年12月建成“先进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8年建成四川省航空动力控制系统工程技术中心,2019年入选工信部公布的《2019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公司及多个下属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3月入选《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企业》名单,多个子公司荣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2022年,公司被工信部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多个子公司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023年,子公司亚美动力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子公司宜捷海特荣获亚洲商务航空协会“领军奖-最佳MRO大奖”。
  1.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公司是国家部委指定的国家中小型发动机维修保障基地和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国产化保障的副总师单位,维修保障能力覆盖 7个系列 20余种型号主流涡轴、涡桨类发动机,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同时具备多型 APU大修能力。在航空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领域,公司在特定领域已具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能力,实现多型产品国产化替代,完成了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救援电动绞车、飞行供氧系统等多种新型航空装备的研发并实现批量列装,是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产品和技术提供商。目前多种装备研发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产品成系列化、型谱化发展,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公司是中国目前唯一同时具备波音、空客系列飞机的 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研制能力的企业,已研制交付 B737NG、空客 A320CEO、空客 A320NEO、波音 737-MAX全动 D级模拟机,且获得 CAAC的运行批准,同时积极参与国产飞机模拟机的研制工作。公司成功研制并交付了国内首台 eVTOL模拟机,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编写并发布《“新”空中出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行员培训白皮书》,在此基础上,与 eVTOL主要主机厂家保持密切的战略合作,开展定制模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
  在民用航空制造领域,与国产航空器厂商开展技术合作,积极参与国产民机客舱氧气系统的研制并完成适航验证;在应急救援领域,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呈现系列化发展,对应多种机型及多种应用场景,部分产品已完成定型并批量装备。
  2.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在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领域,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飞机大修、航空部附件维修、飞机客机改货机的民营企业。公司成功开发波音 B737-700、B737-800客机改货机方案,取得美国 FAA和以色列民航局的补充型号合格认证(STC)及改装能力批复,并获得中国民航局 VSTC合格认证,是最高等级的 MRO工程技术能力。公司和 EFW第三方改装公司,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同时执行 B737NG和 A321/A320系列两种主力窄体机型客机改货机的 MRO企业,维修综合实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朝着窄体机维修与改装卓越中心的战略目标迈进。在航空部附件维修领域,具备超过 4万件号的维修能力,维修类别和数量国内领先。公司是大中华区能力最强的公务机 MRO,开展公务机运营管理、航空器委托管理、商务包机服务,参与公务机起降热点城市的服务中心建设,致力于建成国内一流的公务机运营管理公司。在飞行培训领域,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第三方飞行员、乘务员培训中心。在航空租赁领域,通过强大的 MRO能力搭建了一站式飞机交易、融资规划、飞机管理、包机、飞机维修、飞机资产处置等全方位服务平台。
  3.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在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已建成由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国内首条 6吋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芯片制程涵盖 GaAs(砷化镓),GaN(氮化镓),SiC(碳化硅),应用覆盖微波射频及电力电子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构建了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中最核心的芯片制造能力。公司在 5G基站功放芯片,GaN(氮化镓)快充芯片,SiC(碳化硅)充电桩芯片性能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5G毫米波芯片工艺制程,发布了适用于新能源充电桩高效电能转换的SiC(碳化硅)功率芯片制程。公司取得了 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公司化合物半导体芯片成功获得进入汽车领域的绿色通行证,进一步夯实了产品推广应用基础,为公司参与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科装领域,公司立足核心装备自主可控,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攻克诸多卡脖子技术,定制芯片数百款,承担了众多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为航空航天、卫星通讯等核心装备研制及量产提供必要技术支撑,公司的研发实力及芯片制造能力处于行业一流地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二) 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是以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三位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深化“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的发展策略,建立了先进的管理体制,打造了完善的人才梯队体系和研发团队,满足客户对高品质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影响力、品牌信誉和经济效益。
  1.高端核心装备研制和保障
  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先进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航空动力控制系统工程技术中心,利用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技术能力优势,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是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产品和技术提供商。公司通过向特定客户和民用市场提供产品、技术和科研项目服务并取得收益。
  2.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
  2.1航空维修:公司以完善的飞机大修、飞机客机改货机、整机喷漆、飞机拆解、航空发动机大修、航空部附件维修、公务机大修、改装及 FBO等全方位航空工程技术服务能力,以及拥有完备的 CAAC\FAA\EASA等维修资质,利用先进的检测能力和多年的技术积累,向国内外航空公司和专业航空机构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并取得收益。
  2.2飞行培训: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飞行员、乘务员培训机构,拥有多型号 D级飞行全动模拟机、乘务训练舱,通过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和经验丰富的教员队伍为航空公司和特定客户提供飞行员和乘务员培训服务并取得收益。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技术能力最强的 D级飞行全动模拟机研发制造商,是亚太地区唯一一家能为客户提供 D级飞行模拟器制造加飞行培训服务的企业。
  2.3 公务机运营:公司以向客户提供公务机运营服务、航空器委托管理、商务包机服务,参与公务机固定基地运营,为客户飞机提供转场服务等取得收益。
  2.4航空器租赁:航空租赁以购买及出租飞机、航空发动机、飞行模拟机、起落架、航空部附件的经营模式为基础,利用公司在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的产业链优势,为航空企业提供创新及高附加值的飞机资产管理服务并取得收益。
  3.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
  以公司建设的 6吋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为基础,依托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能力及成熟工艺制程,为客户提供电源管理、无线通讯/通信、快充、基站功放、光电、新能源充电桩等第二、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并取得收益。在科装产品领域,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级重要工程科研项目,为特定客户研发、批量提供芯片及组件产品并取得收益。
  。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航空运输全面复苏、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年。面对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及市场环境,董事会坚定高端航空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高性能第二/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的 “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抓住产业发展的契机,严格执行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计划,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各产业发展方向及路径,生产、科研进度加速发展;公司经营管理持续贯彻“做精、做优、做强、做大”的经营理念,坚持“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的经营策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艰苦奋斗的价值创造者为本”的企业文化,打造共建共享的产业生态圈,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学习型人才组织,建立健全评价考核体系,强化战略执行、项目执行、工作执行、降本增效;加大“技术应用创新型研发”投入,加快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推进成熟项目扩大产能。
  2023年,公司持续规范业务流程、优化管理体系,坚定不移地开展内部挖潜,积极推动降本增效,经营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业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通过法国巴黎航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展、新加坡航展、中法航空论坛等重要行业活动展示公司技术服务及产品研制能力,加强与客户、设备制造商(OEM)、航空公司、供应商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签署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畅通了公司供应链和技术链,提升公司国内外竞争水平,促进销售增长,为公司良好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公司积极发展布局国产航空产业。
  2023年,公司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复核通过,获评“四川省专家工作站”企业,获评四川省最具影响力诚信示范企业。多个子公司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多个子公司荣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子公司亚美动力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子公司宜捷海特荣获亚洲商务航空协会“领军奖-最佳MRO大奖”。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343.86万元,同比增长15.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683.63万元。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 737,830.0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5,369.19万元。
  (一)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
  报告期内,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业务实现收入 23,931.14万元,同比增长25.65%。
  1、研发与制造方面,持续开展系列化、型谱化工作,由航空发动机控制、救援电动绞车、氧气系统、辅助动力装置、航向指示器、仿真设备研制和无人机配套发动机7个专业基础衍生出40余个预研、在研及批产项目。电动救援绞车积极开拓民航和通航客户。长时间客舱氧气系统交付客户并完成适航取证试验验证,为后续型号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研发项目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提升了公司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安胜公司为客户定制研发的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圆满交付并顺利通过局方D级鉴定。同时,与eVTOL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定制模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编写并发布《“新”空中出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行员培训白皮书》。
  2、保障方面,某重点型号国产化保障及研制任务的整机试验及零部件研发任务推进至预设节点;建成某型发动机保障能力并实现批量交付;与赛峰达成发动机的相关合作,持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生产能力。航空发动机保障能力迭代逐步展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发动机保障交付量达到历史新高,在研发、制造、保障各业务板块不断挖掘市场需求,拓展保障机型,延伸型号维修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高端核心装备研制和保障业务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
  报告期内,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实现收入75,635.73万元,同比增长12.91%。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业务抓住中国民航运输业复苏的契机,通过优化商业模式,拓展新机型维修保障能力,增强与OEM深度合作、加强PMA研发制造能力,维修深度、维修附加值及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广泛开展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经营效率、效益进一步提升。
  1、航空部附件。强化目标意识,突破重点客户,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同比双增长。市场方面落实客户分层分级管理,确保优势项目持续送修,积极开拓重点客户及新客户,增量业务成效显著。针对新机型开发建设维修能力,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研发方面紧密围绕深度修理、PMA研制、设备制造、机械加工制造,开展技术能力建设和业务拓展工作;稳步推进国产大飞机项目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工作,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报告期内,上海沪特进一步提高了在华东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新增维修产线,扩大了生产规模,业务取得新突破。
  2、飞行培训。公司持续推进培训业务“统一市场、统一标准、统一品牌”整体经营模式,推动与优质客户长期战略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客户合作的新商业模式,持续优化模拟机的配置和场地的使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深挖特定客户订单,新增多个特定用户训练项目。公司承担的国产飞机飞行员训练托管项目有序开展。公司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与众多境外航空公司开展合作;继续通过四个中心资源统一调配,持续优化飞行、乘务训练大纲、核心主题课件、培训教员课件和试题库等编写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课件。不断扩大客户群体,降低成本,提升市场增量,国内第三方飞行培训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3、民用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公司正式签署空客客机改货机改装协议,成为EFW A321机型全球第一家客改货项目第三方改装公司。联动公司上下游产业链的优势,形成航空器租赁、飞机维修、客机改货机的完整产业链。目前,第一架A321客改货业务按期完工,A320改装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天津海特成为同时执行B737NG和A321/A320系列两种主力窄体机型客机改货机的MRO,维修综合实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朝着窄体机维修与改装卓越中心的战略目标迈进;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和客户结构,提升高级别定检占比,积极开拓东南亚、东北亚等境外优质客户,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65%,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提供支撑。在生产运营上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推动维修效率稳步提升。
  新增3条客改货产线正在建设中,预期2025年交付使用。
  4、公务机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继续保持高效优质的运营管理,持续建立部件维修能力和内饰维修能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积极应对环境和市场变化,增加新业务,实现业务多样化,提升综合竞争力;积极进行国际市场品牌推广,参与全球化竞争,获得 OEM、运营人、机主对公司维修质量、维修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高度认可,继续保持大中华地区维修能力最强、维修体量最大、维修质量最好的公务机MRO地位。报告期内,完成了多项深度定检,并将某型号公务机维修能力提高至最高等级水平(15年检)。宜捷海特获批湾流公务机授权保修机构资质,为多型号的湾流飞机提供服务;报告期内,与首都机场集团商务航空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大兴公务机经营合约,完成北京大兴机场公务机MRO、FBO的重要战略布局。
  (三)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
  公司参股公司华芯科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做大民品、做强科装”的战略,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华芯科技紧跟市场发展态势,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电子、光电感知、5G移动通信,高性能科装芯片等优质赛道产品。第一,承担的重点科装项目按时完成验收,获得客户的高度赞誉。第二,正式取得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公司化合物半导体芯片成功获得进入汽车领域的绿色通行证,进一步夯实了产品推广应用基础,为公司参与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多款应用广泛的特种芯片的研制上取得重大突破。第四,在市场推广方面新能源充电桩芯片、快充芯片、光电感知芯片、射频模块等领域取得客户持续订单。第五,公司承担或参与了较多国家、省及科装客户重点研发项目,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与上年相比,本年因投资设立增加华新福年和上海技术;因股权转让减少沃智益民、成都通用飞机贸易 、成都通用飞机
  制造; 详见第十节“九、合并范围的变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件,研发投入资本化所致。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某型国产飞机旅客氧气系统 为公司开拓民航市场,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已完成所有的地面验证试验和试飞试验 满足用户需求 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开拓民航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某型直升机驾驶员供氧装置 为公司开拓通航市场,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已完成所有的地面验证试验,试飞验证进行中 满足用户需求 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开拓通航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某型直升机救援电动绞车 为公司开拓通航市场,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产品交付用户试飞验证,进入验证试验阶段 满足用户需求 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开拓通航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某型无人直升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信号转换器 提升公司核心产品自主研发生产能力 按预期计划推进中 满足用户需求 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开拓新市场某型号航空发动机修理与零部件研制 提升公司航空发动机修理、试验和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 按预期计划推进中 满足用户需求 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水平,形成新的增长点,对公司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深远影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飞行员全生命周期项目 就PLM平台达成合作,并产出成果 项目进行中 完成PLM区块链平台的开发 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持续的技术研发基于XR技术的eVTOL模拟机项目 提升公司核心产品自主研发生产能力 项目进行中 满足用户evtol驾驶员培训新需求 扩展公司未来有人驾驶evtol培训解决方案,布局未来evtol培训设备市场eVTOL/无人机地面站仿真系统及设备 扩展公司仿真培训设备产品线,构建无人驾驶eVTOL远程控制系统的仿真系统及设 项目进行中 满足用户evtol地面操控员培训新需求 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布局无人驾驶仿真设备,形成业务和利润新增长点备,亦可作为无人机地面站仿真验证平台有人无人融合运行下的多飞行器、空域空管、AOC及运营场景仿真项目 提升公司能力建设,形成低空运行全生态链仿真,在有限场景范围内有人机/无人机/eVTOL按照不同设定规则的运营效果 项目立项中 为将来evtol/无人机融合运营进行仿真验证,拟规划未来空中出行模式和提升低空出行运营效率 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开拓evtol场景仿真先河,拓展市场,形成新业务增长点多型号测试台、试验台及设备研制项目 为公司开拓通航市场,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按预期计划推进中 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开拓通航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多型号测试台、试验台及设备研制项目 为公司开拓通航市场,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按预期计划推进中 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开拓通航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主要系公司部分研发项目本年符合资本化条件,研发投入资本化所致。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13,992万元,降幅 29.27%,
  主要系公司本年收到的税收返还较上年同期减少1,884万元,本年支付上年缓缴税款导致公司本年支付的各项税费较上年同期增加2,217万元,以及公司为订单备货等原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15,136万元共同影响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净流出64,476万元,增幅1820.22%,主要系公司本年支付4.7亿元新购飞机,去年无新购飞机业务以及本年现金管理资金净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
  1.18亿元共同影响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60,309.39万元,增幅 176.79%,
  主要系本年公司新增银行贷款用于购买飞机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公司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主要系:公司属于重资产行业,2023年公司折旧摊销费用合计2.25亿元,不影响公司经营现金流出;以及计入公司损益的财务费用8,418万元系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不影响公司经营现金流出所致。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资收益变动所致。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066,385.63 -17.04% 主要系公司持有的贵阳银行股票截止2023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值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所致。 否资产减值 -2,322,579.32 -3.58% 主要系公司本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否营业外收入 429,779.47 0.66%   否营业外支出 1,531,389.41 2.36% 主要系公司本年资产报废形成损失89万元。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科目,以及增加原材料备货原因共同影响所致。投资性房地产 258,559,241.被投资单位本年亏损,公司按持股比例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所致。固定资产 2,983,188,32带租约的飞机。在建工程 35,636,990.2化所致。使用权资产 65,282,043.9建筑物因本年合并范围变化增加使用权资产确认所致。短期借款 0.00   0.00合同负债 122,839,671.买2架带租约飞机。租赁负债 39,371,619.0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其他变动金额-16,297.94元为公司本年收到专项服务信托收益分配额。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沃智益民 股权转让 并表期内产生净利润-101.44万元;
  股权处置收益2460.93万元
  成都通用飞机贸易 股权转让 未出资未营业,股权处置价2元
  成都通用飞机制造 股权转让 未出资未营业,股权处置价2元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3年11月29日 成都市 实地调研 机构 民生证券、新华资产、永安国富、金科投资、 恒越基金、民生加银基金、源峰基金 公司经营基本情况 巨潮资讯网《002023海特高新投资者关系管理档案20231201》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是 否
  

转至海特高新(002023)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