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久吾高科(300631)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所属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专注从事陶瓷膜、有机膜、锂吸附剂等分离材料和分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以此为基础面向下游客户提供系
  统化的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材料及配件。公司产品的核心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锂吸附材料属于新材料,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被列入关键战略材料。作为材料科学和过程工程等诸多学科交叉结合、相互渗透而产生的膜技术,因其高效分离特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高度重视。从本世纪伊始,全球膜市场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等产业升级对于高级分离纯化技术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分离膜材料和相关技术在此类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应用深度不断加强。国外在高性能分离膜领域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在相关产品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膜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膜产业日益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膜材料及膜分离技术应用的产业发展政策。受益于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膜技术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我国近年来在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膜行业产值规模稳步增长。锂吸附剂是吸附法盐湖提锂工艺的关键材料,在我国实施双碳战略目标、加快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储能行业快速发展,随之锂资源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吸附耦合膜法工艺的应用以及锂吸附剂材料的市场空间巨大。报告期内,碳酸锂等锂盐材料的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周期性表现明显。但国内盐湖资源企业基于锂矿资源自给自足的安全性保障,以及盐湖锂资源开发的低成本优势,仍在继续积极推进盐湖提锂项目的建设进程,这为盐湖提锂技术和核心材料的推广带来重大的机遇。公司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西藏久吾进行锂吸附剂的生产。公司提供的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在工业过程分离和环保水处理领域应用,通常以系统成套设备形式体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属于“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C35)。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本报告期,公司适用“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适用后新增披露的内容,公司按锂吸附剂相关业务的情况进行披露。
  (二)下游行业发展
  公司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材料及配件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面向新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工业过程分
  离领域,化工、造纸、印染、冶金、采矿等行业的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以及部分市政供水、污水的处理过程,分布较为广泛。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通常在下游行业客户新建或扩建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或工艺改造、建设环保设施时进行采购,故此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会对公司相关产品市场需求产生影响。公司不断拓展的技术储备和膜技术广泛的应用领域有效平滑了部分下游行业需求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保障了公司业务的稳定性。
  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产业链的发展受到明显推动,锂电池将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锂又是组成动力电池的核心金属元素,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抑或是未来的固态电池,都离不开锂。2021年11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1—2035年)》提出:“完善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生产工艺为重点,优化碳酸锂生产工艺,释放现有碳酸锂产能。发挥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技术优势,参与国内外盐湖卤水提锂,打造世界级锂产业基地”。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将锂离子电池列为构建未来多元化新型储能体系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提升以及新型储能发展方案的逐步实施,锂电池的原材料碳酸锂、氢氧化锂需求旺盛,相关产业的投资处于快速上升过程。公司拥有“吸附+膜”法盐湖提锂工艺以及关键的膜材料、锂吸附材料工业化产能,随着下游锂资源开发需求的持续释放,盐湖提锂市场机遇不断增加。我国于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3060双碳”承诺,“十四五”阶段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印发《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2021年7月1日,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方案将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的绿色升级作为开展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广一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国家对于高碳排放企业进行管控以及鼓励节能、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为主,引导双碳落地,政策指导层面越来越清晰,带来更多相关行业投资的机会,公司的陶瓷膜连续反应分离技术也应用到了冶金、钢铁行业的CO尾气制燃料乙醇的核心工艺中。
  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出台《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再生水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等明确的污水资源化利用要求;伴随我国节能环保和水资源保护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进行调整,推动了节能环保、水资源保护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2年8月30日,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通知》(建办城〔2022〕41号)指出:自2023年4月1日起,城市供水全面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体系和基本健全的城市供水应急体系。2023年11月6日,《水利部关于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水农〔2023〕283号)指出:强化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保障工程长久稳定运行,确保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到2035年,农村供水工程体系、良性运行的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随着上述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地,城市与农村的供水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对膜法深度处理的需求也将随之大幅上升,公司的高通量陶瓷膜有望迎来较快增长。化工与石化、生物制药等行业也将膜分离技术作为清洁生产技术加以推广,下游应用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为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广阔空间。
  (三)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陶瓷膜技术取得突破后最早成立的从事以陶瓷膜等膜材料为核心的膜分离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企业之一。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具备了强大的陶瓷膜、有机膜、锂吸附剂等分离材料研发生产及产业化、各类膜组件和成
  套设备研发和生产、膜工艺开发以及膜分离系统集成能力,能够面向不同应用领域提供系列化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后获得四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次国家技术发明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公司是中国膜工业协会认定的“中国膜行业陶瓷膜领域龙头企业”;陶瓷滤膜产品及成套装备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公司第三代陶瓷膜生产线被认定为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钛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成套装备”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联合编制的《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高盐废水资源利用集成技术”、“制浆废水中水回用及零排放成套工艺”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编制的《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报告期内,公司被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优秀企业”称号;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双牵头获批组建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是江苏省第三个、南京市第一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公司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2023江苏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名单中,排名第28位。公司提供的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在工业过程分离及环保水处理等应用领域中能够很好的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依托技术与产品竞争优势,坚持在分离材料与分离应用技术方面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动技术的应用创新。通过对于国家政策和下游市场的研判,公司积极布局重量级的下游应用市场:在盐湖提锂领域,公司实现国内首创将膜分离技术引入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在产业过程中,创新性地发展“吸附+膜”法盐湖提锂技术,同时自主成功研发出新型提锂吸附剂材料;在环保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废水零排放工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助力下游客户实现工业废水的回用再生,并且大量工业废弃资源同时实现再生利用,大大缓解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难题;在“双碳”领域,公司开发陶瓷膜连续反应分离工艺,应用于冶金钢铁行业CO制燃料乙醇,目前累计应用规模超20万吨;石膏资源化利用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MCM技术帮助硫酸法钛白粉企业实现废弃钛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价值,该技术被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述领域的技术进步,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国内分离材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35.05万元,同比增长4.8%。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以陶瓷膜、有机膜、吸附剂材料为核心驱动力,在新能源服务、工业流体分离、水处
  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业废石膏资源化利用四大应用领域发力。受益于盐湖提锂板块业务的持续增长,高装填面积陶瓷膜、自产有机膜、锂吸附剂等新产品的销售局面打开,以及公司提质增效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公司在营收规模与上年度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整体毛利率同比有所回升。由于公司按账龄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较多,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受到一定影响。新能源服务领域,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关键吸附分离材料以及盐湖提锂核心工艺,在盐湖提锂板块继续发力,盐湖提锂成为报告期内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公司于报告期内先后中标盛新锂能阿根廷SDLA盐湖2500t/a氯化锂膜段精制项目以及新疆国投罗钾罗布泊盐湖5000t/a老卤提锂膜处理系统工程项目,陆续与西藏麻米措矿业、格尔木藏格锂业等公司签订锂吸附剂供货合同,分别与西藏中鑫和辰宇矿业签订班戈错盐湖、吉布茶卡盐湖提锂BOT合同。公司在盐湖提锂核心材料及工艺的研发方面持续投入,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施的“面向盐湖提锂的关键分离材料及应用开发”项目,接受了由行业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进行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发的同步插层自组装反应铝系吸附剂和元素掺杂精准调控钛系吸附剂材料制备技术,大幅提升了锂吸附材料的选择性、循环稳定性以及工作吸附容量,攻克了高镁锂比、高钠锂比盐湖低成本提锂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出高性能提锂吸附剂和高收率、低成本吸附耦合膜法原卤提锂工艺,可以制备得到高品质的单水氢氧化锂产品、电池级碳酸锂产品和氯化锂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议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截至目前,公司在盐湖提锂领域已累计申请相关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中空复合多级孔结构的高吸附容量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等多项盐湖提锂领域的技术获得了发明专利许可。公司位于格尔木藏青工业园的年产6000 吨吸附剂生产线二期项目正式建成投产,第三代铝系、钛系锂吸附剂材料正式发布。公司提锂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延伸至油气田地下卤水、矿石母液等提锂场景。除国内市场外,公司在南美、中东、俄罗斯等地区的布局也在逐步展开。工业流体分离领域,公司保持着稳中求新的策略。氯碱化工板块订单创新高,盐水精制技术保持行业主导地位。生物医药板块业务保持稳定,陶瓷膜无菌技术在疫苗生产中实现应用,公司成功开发了疫苗菌体澄清项目,完成多台套新叠式构型陶瓷膜设备的销售,通过工艺和装备的创新不断拓展陶瓷膜的应用边界,巩固行业地位。光伏板块切割液处理业务也在前几年的布局后取得新的突破,全年订单超过4000万元。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公司更关注于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中水回用、零排放和资源化类项目,发挥工艺技术优势,增加自有膜材料的使用率,提升项目毛利率。报告期内,公司陆续签订贵州、新疆、盐城等地中水回用和零排放项目,中标新疆、四川等地工业废盐、废酸处置及资源化项目。作为国内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领跑企业,公司继续秉持通过环保项目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不断进行技术微迭代保持领先性,结合客户生产特点定制工艺方案,降低处理成本,提升资源回收价值,让客户算得赢“经济账”。工业废石膏资源化领域,钛石膏首个徐州示范项目建成并进入运营管理期,为客户创造良好效益。市场推广方面,尽管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等因素影响,钛白粉行业出现一定周期性波动,公司进入商务洽谈阶段的部分项目进度受到一定影响。公司依然坚持技术创新,成功开发出钛石膏资源化利用迭代技术,该技术可运用于低酸度、低铁废水体系制备钛石膏项目中,利用旋流分离系统替代初代分离系统,设备造价大幅降低,为后续项目的推动奠定较好基础。公司在盐石膏、磷石膏资源化技术的开发方面继续投入,并已取得一定进展,进入到项目推广阶段。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4,822.31万元,占营收比例为6.37%。公司围绕材料及应用双抓手开展研发工作,锂吸附剂方面,正式发布性能大幅提升的第三代铝系、钛系锂吸附剂。在锂盐提取工艺上,公司实施了油气田地下卤水、矿石母液等场景的提锂实验研究,不断完善优化工艺路线及参数,为提锂业务的新场景储备了技术力量。高装填面积陶瓷膜基本定型,并成功应用于矿井水和自来水处理项目中,管式有机膜产品成功在代糖澄清提取领域获得应用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共获得了20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了多项标准的制定。报告期内,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双牵头获批组建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是江苏省第三个、南京市第一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公司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2023江苏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名单中,排名第28位。公司被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优秀企业”称号;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高研发、低成本、保交付、强队伍”的经营方针,持续优化完善交付链条流程与制度,不断提升大项目交付能力,针对重点业务设立矩阵型组织,打破部门墙,“商务-技术-工程”铁三角的粘合度大幅提升。公司内部开展降本增效、持续改善专项活动,全员提案全员实施,效果显著。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境外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或净利润10%以上 □是 否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3年2022年 同比增减
  专用设备制造业-剂 销售量 吨 1,098.07 359.28 205.63%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锂吸附剂2023年度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205.63%;34.28%;-91.19%,主要系当期盐湖提锂板块业务发展势头较好,锂吸附剂材需求明显增长。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2023年9月,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西藏那曲市久吾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23年9月14日
  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其中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1,000万元,占其注册资本的100%,拥有对其的实质控制权,故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盐湖提锂中试平台技术研发 通过中试考察提锂吸附材料各项性能参数稳定性和优化工艺;通过中试验证吸附耦合膜法提锂工艺稳定性,为后期工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中试阶段 基于铝系和钛系吸附剂建立吸附耦合膜法盐湖提锂中试示范性工程。 进一步加强公司在盐湖提锂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水处理用高装陶瓷膜的制备(二期) 开发高装填柱式陶瓷膜,解决装填面积和降低成本。 产品推广 完成高装填材料开发和中试生产线的建设,实现年产5000根产业化研究目标。 开拓高装填柱式陶瓷膜,进一步巩固公司的龙头地位,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锂离子电池生产及回收废水处理技术开发 解决磷酸铁生产废水零排放技术难题。 工业化项目建设阶段 将陶瓷膜应用于磷酸铁废水零排放,解决预处理难题,使零排放工艺更经济稳定。 拓宽陶瓷膜应用场景,提高公司在工业废水零排放领域的竞争力。钛白生产过程中膜技术开发及石膏资源化利用 解决传统钛石膏无法资源化利用只能堆埋的问题,制备出性能参数完全符合建筑石膏粉国家标准的钛石膏产品。 工业化项目建设调试阶段 通过净化工艺、石膏颗粒长晶工艺、石膏低温慢烧工艺制备出建筑钛石膏粉。 项目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符合国家“十四五”政策引导方向,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吸附剂性能提升及新 优化铝系、钛系、锰系吸 中试阶段 形成一种更优的铝系、 进一步提升公司吸附产品开发 附剂的开发   钛系、锰系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剂产品的性能,持续提高产品在卤水提锂领域的竞争力。叠式构型陶瓷膜设备设计研发项目 将原有陶瓷膜设备翻转设计构型改为叠式构型,实现设计降本和性能优化,及传统领域的产品推广。 产品推广 解决叠式构型陶瓷膜设备的低成本、低能耗降、低腔体容积和低占地等问题。 通过开发叠式构型陶瓷膜设备设计,探索叠式构型陶瓷膜设备的性能和成本,以及产品成熟度、市场接受度,并使之能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高通量多通道管式陶瓷分离膜的制备 制备大通量陶瓷分离膜,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小试阶段 通过支撑体配方和陶瓷膜浆料优化,提高陶瓷膜的过滤通量。 丰富陶瓷膜产品品类,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陶瓷膜领域的行业地位。低温、低成本支撑体的制备 开发低温、低成本支撑体,提高氧化铝多孔陶瓷膜的机械强度。 中试阶段 开发低温、低成本支撑体配方,打通成型和烧成工艺。 通过低成本的原料开发,为公司降低氧化铝陶瓷膜的制造成本。纳米陶瓷增强梯度中空纤维膜研究与产业化 结合公司纳米陶瓷技术,开发出具有高性能中空纤维膜超滤膜。 结题 通过从配方、工艺和后处理方面进行探索,提高膜综合性能,并进行产业化和应用。 进一步改善有机膜综合性能,提高公司在有机膜领域竞争力。
  5、现金流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化较大主要系上期处置股权收益。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化较大主要系上期收到再融资募集资金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变化较大主要系上期收到再融资募集资金、处置股权收益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其他变动的内容主要是冲回本期已到期理财产品已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 目 期末数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止,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结余募集资金3,590.66万元(含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理财及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其中,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 0动资金金额600.00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的余额2,990.66万元。2021 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10,300 9,97044 6,60686 3,471.12月31日止,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结余募集资金3,543.96万元(含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理财及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其中,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3,000.00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的余额计543.96万元。 0合计 -- 35,700 34,528.36 11,6382.87 6,971.86 27,279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
  1、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情况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前的募集资金投入情况
  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高性能过滤膜元件及装置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原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为1,782.69万元。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后的募集资金投入情况
  经公司2022年6月20日召开的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决定变更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途,将截至2022年5月29日原募投项目尚未使用的全部募集资金余额23,605.86万元(受审议日期与实施日期利息及理财收益结算影响,具体金额以划转募集资金当日账户实际金额为准)用于公司“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钛石膏资源化项目”以及永久补充流动性资金。经公司2023年9月6日召开的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决定将可转债募投项目“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投资总额由9,424.97万元增加至13,255.30万元;将可转债募投项目“钛石膏资源化项目”尚未使用的部分募集资金3,500.00万元用于“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投入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金额为22,055.89万元。
  (3)募集资金结余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结余募集资金3,590.66万元(含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理财及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其中,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600.00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的余额2,990.66万元。
  2、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情况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情况
  经公司2023年9月6日召开的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决定将截至2023年8月8日小额快速募投项目“固危废智能云仓综合服务项目”尚未使用的全部募集资金余额3,470.95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性资金(受审议日期与实施日期利息及理财收益结算影响,具体金额以划转募集资金当日账户实际金额为准)。
  (2)募集资金投入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投入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盐湖提锂中试平台建设项目”、“固危废智能云仓综合服务项目”、永久补充流动性资金的募集资金金额为6606.98万元。
  (3)募集资金结余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结余募集资金3,543.96万元(含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理财及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其中,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3,000.00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的余额计543.96万元。(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适用 □不适用
  (3)=
  (2)/(1
  )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高性能
  过滤膜
  元件及
  装置产
  业化项
  目 是 24,558
  69   1,782.
  明 1、“高性能过滤膜元件及装置产业化项目”原计划建设期2年,实施主体为久吾高科。考虑该募投项目所在园区未来环保政策收紧的预期,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建设地点变更至化工园区,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于2021年4月13日披露公告,将该项目投资进度调整为2022年12月前投入完毕。截至2022年6月2日,公司仍然未寻找到合适的建设地点,重新选址存在不确定性,鉴于公司近年来在盐湖提锂吸附剂、钛石膏资源化利用等业务以及日常营运上的资金需求增加,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公司现阶段发展需求,经综合考虑研判,公司决定变更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途,将原募投项目尚未使用的全部募集资金余额用于公司“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钛石膏资源化项目”以及永久补充流动性资金。公司已于2022年6月2日披露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及部分项目实施主体的公告》,本次变更募投项目事项已经公司2022年6月20日召开的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公司募投项目“钛石膏资源化项目”子项目“南钛钛石膏资源化项目”推进不及预期。为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优先保障“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的顺利实施,经综合考虑研判,公司决定将可转债募投项目“钛石膏资源化项目”尚未使用的部分募集资金3,500.00万元用于“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公司已于2023年8月22日披露了《关于增加部分募投项目投资金额及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本次变更募投项目事项已经公司2023年9月6日召开的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3、由于项目市场推广进度不及预期及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原募投项目“固危废智能云仓综合服务项
  目”实施进度缓慢。近年来,公司继续围绕陶瓷膜、有机膜、吸附剂等三大材料加大研发,在新能源服务、工业流体分离、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等四大应用方向上不断拓展业务规模,公司自身利润留存不足以充分保证实现公司业务发展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拟将截至2023年8月8日小额快速募投项目“固危废智能云仓综合服务项目”尚未使用的全部募集资金余额3,470.95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性资金(受审议日期与实施日期利息及理财收益结算影响,具体金额以划转募集资金当日账户实际金额为准),实施主体由公司控股子公司久吾环保变更为母公司久吾高科。公司已于2023年8月22日披露了《关于增加部分募投项目投资金额及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本次变更募投项目事项已经公司2023年9月6日召开的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 不适用况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公司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和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2021年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58,000.00元;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扣减承销及保荐费用的可抵扣增值税后金额144,177.35元,上述置换金额合计602,177.35元,独立董事对该议案事项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保荐机构对议案事项发表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会计师出具了专项鉴证报告。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
   1、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第八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
  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实施募投项目的子公司在保证募投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合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000.00万元,使用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在有效期内上述额度可以滚动循环使用,到期前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2023年8月17日,公司及实施募投项目的子公司已将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合计9,200.00万元归还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
  2、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第八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
  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实施募投项目的子公司在保证募投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合计金额不超过人民币8,000.00万元,使用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在有效期内上述额度可以滚动循环使用,到期前将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余额为人民币3,600.00万元。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1、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结余募集资金3,590.66万元(含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理财及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其中,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600.00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的余额2,990.66万元。
  2、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结余募集资金3,543.96万元(含尚未归
  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理财及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其中,尚未归还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3,000.00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的余额计543.96万元。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期末
  投资进度
  (3)=(2)/
  (1) 项目达到
  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
  期 本报告期
  实现的效
  益 是否达到
  预计效益 变更后的
  项目可行
  性是否发
  生重大变
  化
  年产
  6000吨
  锂吸附分
  离材料项
  目 高性能过
  滤膜元件
  及装置产
  业化项
  目、钛石膏资源化 12,924.97 6,388.07 10,020.3项目钛石膏资源化项目 高性能过滤膜元件及装置产业化项目 3,262.59 502.37 2,632.88 80.70%     不适用 否永久补充流动性资金 高性能过滤膜元件及装置产业化项目、固危废智能云仓综合服务项目 11,091.86 3,471.86 11,091.82 10,362.3 23,745.06 -- -- 2,813.28 -- --变更原因、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情况说明(分具体项目) 1、“高性能过滤膜元件及装置产业化项目”原计划建设期2年,实施主体为久吾高科。考虑该募投项目所在园区未来环保政策收紧的预期,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建设地点变更至化工园区,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于2021年4月13日披露公告,将该项目投资进度调整为2022年12月前投入完毕。截至2022年6月2日,公司仍然未寻找到合适的建设地点,重新选址存在不确定性,鉴于公司近年来在盐湖提锂吸附剂、钛石膏资源化利用等业务以及日常营运上的资金需求增加,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公司现阶段发展需求,经综合考虑研判,公司决定变更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途,将原募投项目尚未使用的全部募集资金余额用于公司“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钛石膏资源化项目”以及永久补充流动性资金。公司已于2022年6月2日披露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及部分项目实施主体的公告》,本次变更募投项目事项已经公司2022年6月20日召开的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由于募投项目“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二期项目建设部分工艺优化
  升级以及项目投资概算与最终决算存在差异,原先投资金额不足以满足项目投资需要。同时,因项目前置行政审批手续办理进展缓慢,公司募投项目“钛石膏资源化项目”子项目“南钛钛石膏资源化项目”推进不及预期。为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优先保障“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的顺利实施,经综合考虑研判,公司拟将可转债募投项目“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投资总额由9,424.97万元增加至13,255.30万元,并将可转债募投项目“钛石膏资源化项目”尚未使用的部分募集资金3,500.00万元用于“年产6000吨锂吸附分离材料项目”。公司已于2023年8月22日披露了《关于增加部分募投项目投资金额及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本次变更募投项目事项已经公司2023年9月6日召开的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3、由于项目市场推广进度不及预期及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原募投项目“固
  危废智能云仓综合服务项目”实施进度缓慢。近年来,公司继续围绕陶瓷膜、有机膜、吸附剂等三大材料加大研发,在新能源服务、工业流体分离、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等四大应用方向上不断拓展业务规模,公司自身利润留存不足以充分保证实现公司业务发展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拟将截至2023年8月8日小额快速募投项目“固危废智能云仓综合服务项目”尚未使用的全部募集资金余额3,470.95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性资金(受审议日期与实施日期利息及理财收益结算影响,具体金额以划转募集资金当日账户实际金额为准),实施主体由公司控股子公司久吾环保变更为母公司久吾高科。公司已于2023年8月22日披露了《关于增加部分募投项目投资金额及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本次变更募投项目事项已经公司2023年9月6日召开的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不适用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西藏那曲市久吾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新设立 报告期内增加公司净利润-0.21万。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西藏久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
  合成材料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自主开展法律法规未禁止、限制的经营活动)。连云港久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为环境治理技术、水处理技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勘察设计;水处理膜材料及环保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水处理产品( 危化品除外)的销售及技术推广、应用;化工产品(危化品除外)的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3年04月25日 线上 电话沟通 机构 交银施罗德基金;广发证券;东吴证券;海通证券;上海谦心投资;北京金百镕投资;上海勤辰私募基金;天风证券;鸿运私募基金;华创证券;上海古曲私募基金;深圳前海唐融资本;北京晟元体育;安信证券;广州睿融私募基金;君义振华;北京厚特投资;南京证券 公司2022年度报告相关情况,盐湖提锂业务、锂吸附剂产品相关情况 300631久吾高科调研活动信息20230426(2023-001)
  2023年05月11日 “价值在线”平台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参与公司本次线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公司2022年度报告相关情况 300631久吾高科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30511(2023-002)
  2023年08月22日 线上 电话沟通 机构 国海证券、源乐晟资产、金股证券、盘京投资、五地私募基金;金百镕投资;国盛证券;观富资产;广发证券;谦心投资;智子投资;华创证券;东吴证券;古曲私募基金;固禾私募;首创证券;德邦证券;复商集团;安信证券;西藏合众易晟投资;中信证券;
  胤胜资产;鸿 运私募基金;利幄私募基金;尚诚资产;秋阳予梁投资;海通证券;睿德信投资;牛乎资产2023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情况,公司盐湖提锂业务、锂吸附剂产品相关情况 300631久吾高科调研活动信息20230823(2023-003)
  

转至久吾高科(300631)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