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武汉蓝电(830779)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06-30
信息来源2023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3年上半年,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经营状况稳健,发展势头良好,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生产员工技术水平,完善和拓展销售渠道,合理配置资源,注重风险防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694,343.1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1,823,765.4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71%,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581,332,845.07元,较上年增长119.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11,166,892.33元,较上年增长148.51%。2023年半年度具体经营指标详见本报告其他章节。
  (二) 行业情况
  
  电池测试设备是进行电池产品研发、质检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仪器,对推动电池材料基础研究、电池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电池及材料的技术进步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减少传统石化能源耗费、减轻环境压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外公司开发电池测试设备较早,德国Digatron公司于 20世纪60年代成立以来即开始进行电池测试设备的研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亦开始进行电池测试设备研发工作。进入1990年代,随着日本索尼公司研制锂离子电池获得成功以来,电子设备得到迅猛发展,带来锂电池的研发、生产、质检成规模地扩大,市场对电池测试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进入21世纪,3C产品、电动工具、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电池需求大幅增长,电池测试行业出现了数字化检测、化成分容、电池及动力电池组检测、电池保护板检测等检测技术。2010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应用产品在国际范围快速发展,电池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电池测试行业随之涌现出工况模拟系统、能量回馈系统和大功率检测系统、BMS检测等新一代产品,行业向自动化、系统化方向迈进。当前数字化电池测试仪器在测试功能的多样性、测试通道的数量、测试性能的优化以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远进步。欧美国家在电池测试技术方面起步较早,其产品检测精度更高、采样速率更快、电流响应时间更短但售价昂贵。为打破国外测试设备的垄断,我国一些企业相继投入到电池测试设备的研发生产中,凭借在用户体验和后期维护方面的优势,在市场上逐步建立了良好口碑。目前,受益于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我国电池工业及配套产业发展迅速。国产电池测试设备的生产研发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围绕主要电池生产区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设备广泛应用于电池研发、质检、化成分容等领域中,产品性能紧追国际领先水平。从行业宏观层面来看,进口替代效应日趋明显,电池测试设备国产化率正逐步提升。一是国产设备的性能参数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在相关理论研究推动和产业政策支持背景下,我国电池测试行业技术上不断提升,相关产品的检测精度、响应速度、采样速率不断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正逐步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二是国产设备具备更强的产品适应性。虽然欧美设备研发起步早,设备精度高、性能优越,但其在电池型号适应性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设备适用范围窄,难以适应国内型号众多的电池测试需求;三是国产设备商对于客户需求具备更强的快速反应能力,国产设备商凭借本土化的关系网络,已经建立成熟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够对客户存在的问题做出快速反应,面对客户的各项定制化需求能及时满足。四是国产设备更具价格优势,当前国外电池测试设备售价十分昂贵,是国产设备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下游客户为降低成本,存在较为强烈的国产设备替代需求。从具体技术层面来看,当前锂电池细分市场迅速拓展,船舶、轻型车、通讯后备电源、电动工具、ETC、TWS、48V微混等细分领域正在进入技术变革期,客观要求电池不断向体积小、重量轻、功率高、容量大、寿命长、安全性能好方向发展,对电池测试设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行业技术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向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随着电池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宽,一方面需要电池能够承受各种极端环境的考验,无论高温低温环境,均能保持正常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另一方面,电动汽车、无人机、机器人、储能领域等新兴高端锂电池应用领域迅速发展,其对续航里程的估算等各项指标的精细化程度日益提高,对锂电池的电池容量、一致性、循环寿命及放电倍率等品质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行业对电池测试系统检测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升,目前武汉蓝电高精度电池测试设备的电压、电流测试精度可以达到万分之一,已经为行业领先水平。向高电压、大功率方向发展。随着电池在大容量储能电站、城市轨道列车以及混合动力动车组等大功率场合的应用,电池电压等级不断提高,行业对于电池测试设备的需求向高电压、单机大功率方向发展。如直流测试电源电压等级从几十伏向800V逐步发展到1000V、1500V、2000V,有些领域达到4500V甚至更高,单机功率也从几千瓦向几百千瓦转变,对电池测试设备在大功率环境下的输出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向多参数检测、多功能检测发展,需要电池测试设备能够检测电压、电流、温度、安时以外更多的电池参数,如电池荷电状态(SOC)、电池内阻等;同时检测功能多样化,从单一的电源输出功能向应用场景仿真和实际工况模拟输出转变。随着电池应用领域的扩展、各项电池材料技术的革新及制造工艺的进步,电池种类及其参数指标不断变化,下游应用领域对电池性能指标的要求愈发多样化。例如新能源汽车等动力领域较为注重电池的续航能力及安全性;智能电网等储能领域较为注重锂电池的循环寿命;
  航天航空等新领域较为注重锂电池在恶劣环境下或失重环境下使用的稳定性。行业内企业将根据电池品种和应用领域的检测要求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研发,要求电池测试设备具备多参数、多功能的检测能力,满足各类企业的使用要求。向低成本、节能方向发展,以满足充放电设备大规模检测的需要。目前,传统能耗式大功率充放电锂电池测试系统,在充放电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电能,随着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大功率储能电池的推广应用,传统电池测试设备在实际检测中的高能耗问题日益凸显。在政府节能环保政策与企业降本增效的驱动之下,下游客户对低能耗电池测试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行业亟待提高检测设备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采用诸如能量回馈技术等技术以大幅度降低能量消耗,电池测试设备未来必须具有更高效充放电效率与能量回收功能。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数字化测试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控制的电池测试装置迅猛发展,电池测试设备开始由计算机后台进行综合控制,构建起基于虚拟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伴随下游锂电池制造环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建立,企业对电池测试系统在数据收集、电池充放电程序编写、检测数据自动存储和管理功能等智能化方面有更加迫切的要求。
  (三)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增长349.36%,主要系:1、公司2023年5月24日收到募集资金267,569,650.95元,募集专户货币资金增加。2、销售收入的增长及前期应收账款收回;3、报告期购买大额存单及结构性存款5,900万元,导致银行存款增加;4、报告期内公司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支付部分货款,支付承兑汇票保证金导致其他货币资金增加3,965,936.12元;应收票据较上年期末增长65.25%,主要系企业类客户销售收入增加,而部分客户使用承兑汇票支付货款导致。存货较上年期末增长34.28%,主要系报告期末在手订单的增加,半成品同比增长121.37%;发出商品同比增长57.67%导致。预付款项较上年增长107.07%,主要系为了保障在手订单的及时交货,增加库存备料,预付款同步增长。应付账款较上年增加33.10%,主要系:公司2023年6月1日上市,报告期新增应付IPO发行费用导致。其他应付款较上年减少99.85%,主要系期末未支付的差旅费用减少。应付职工薪酬较上年减少37.8%,主要系期初应付职工薪酬包含已计提尚未发放的年终奖,期末应付职工薪酬中已计提尚未发放的半年度奖金相对较小。应交税费较上年减少39.5%,主要系期初应交增值税、所得税按当地税务机关要求缓缴,期初应交税费金额较大。所有者权益合计较上年增长143.42%,主要系公司2023年6月1日上市,股本由4650万股增长至5720万股,资本公积在期末增长1465.92%所致。资产合计较上年增长119.19%,主要系公司2023年6月1日上市,货币资金增加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37.76%,主要系报告期微小功率设备、大功率设备及配件等收入增幅较大导致。
  其中微小功率设备同比增长67.39%;大功率设备同比增长255.27%,配件及其他同比增长73.37%。
  营业成本较上年增长40.29%,主要系受微小功率设备、大功率设备及配件收入增长影响,相应成本同趋势增长,特别是大功率设备成本同比增长361.5%。管理费用较上年增长37.18%,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在上市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同比增长184.61%、招待费同比增长345.63%导致。研发费用较上年增长52.11%,主要系公司为了应对目前及未来市场需求,扩大了研发团队,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同时加大了对研发项目的材料及固定资产投入所致。财务费用较上年降低550.78%,主要系利息收入增加,利息收入本期为791,741.62元。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减少331.85%,主要系公司回款增加,计提的坏账减少所致。其他收益较上年增长244.45%,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增值税退税款同比增长较高所致。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85.96%,主要系报告期公司购买货币型存款类产品较多,而银行理财产品较少所致。营业利润较上年增长50.89%,主要系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所致。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增长32.57%,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收到法院判决的侵权人支付的赔偿款及废品收入所致。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增长38.1%,金额较小,但增幅较大主要系公司报废了一批年限较久且已无法使用物料。净利润较上年增长48.1%,主要系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所致。
  (2) 收入构成
  微小功率设备、大功率设备、配件及其他较上年分别增加67.39%,255.27%和73.34%,主要系得益于市场需求的稳步提高、公司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以及营销力度的加强,企业类客户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增长。
  3、 现金流量状况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减少59.61%,主要系报告期公司购买货币型存款类产品较多,而银行理财产品较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增加 655.37%,主要系公司2023年5月24日收到募集资金267,569,650.95元,募集专户货币资金增加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转至武汉蓝电(830779)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