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大立科技(002214)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下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收益回报。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和巡检机器人类产品两大领域。
  (1)红外及光电类产品行业
  红外热成像技术最早运用在国防领域,拥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由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性强、目标识别能力强、全天候工作等特点,主要用于昼夜观察、跟踪制导、预警对抗等方面,在装备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我国国防领域的应用处于快速提升阶段,红外装备市场迎来快速发展,但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仍处在大力追赶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国内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技术已日趋成熟,包括公司在内的少数厂商已实现自主可控、批量生产,改变了成本和价格长期制约应用的行业格局,红外成像产品的成本及价格不断下降。在民用市场方面,红外成像产品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工业和电力监测、个人消费、辅助驾驶、安防监控等领域,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规模有望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巡检机器人行业
  巡检机器人是融合定位、导航、避障、场景感知、AI图像识别等技术,专为复杂环境下的巡检工作而设计的,其基本功能为移动监测平台,属于监测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相融合的新型监测设备,可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的监测工作,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规避设备运行隐患,提高工作效率和巡检质量,可广泛用于电力电网、轨道交通、油气化工等行业。
  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红外产品供应商之一。公司基于“成为全球著名光电产品供应商”的发展愿景,赓续成熟的研发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售后服务体系,以“技术让用户放心,服务让用户满意”为核心的品牌价值观,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结合自身对光电应用技术的不断探索,为全球客户提供具有显著实效的行业解决方案。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在国家鼓励“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大背景下,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在业务收入不及预期的压力下,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全力加快创新步伐和团队建设,有力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为迎接市场复苏做好准备。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紧密围绕公司年度经营目标,严格执行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积极开展各项经营管理活动。
  2023年度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原因是,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业务收入不及预期;同时,公司的运营成本上涨,尤其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导致公司利润下降。报告期内,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5,455.01万元,同比下降36.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192.28万元,同比下降81.02%。
  公司具体落实工作如下:
  (1)持续技术研发投入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 19,764.48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77.64%,增长4.29%。研发项目的持续投入,将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民用、装备等市场都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在民用领域,相对高昂的价格限制了民品的普及和应用,在需求和技术推动的双重牵引下,主要围绕提高产品性价比、降低最终用户使用成本等方向发展;在装备领域,对高分辨率红外产品的需求持续提升,主要围绕提升产品性能、提高产品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2)持续巩固芯片优势
  2020年 12月,公司中标电子元器件领域工程研制项目,为非制冷红外科研领域高分辨率技术方向。本次独立中标项目课题,是公司继“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独立承担“核高基”专项任务后,第三次独立承担电子元器件领域科研重大专项,接续了 “核高基”专项非制冷红外科研领域的技术方向,标志着国家科研主管部门对非制冷红外非晶硅技术路线的持续认可,标志着装备对高分辨率非制冷红外器件的持续需求,也标志着公司在红外热成像核心芯片——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研制和产业化领域持续保持国内领先状态。截至2023年12月,公司已累计收到中央财政下达的“电子元器件领域工程研制”项目资金1,814万元,标志着专项实施顺利已如期通过相关考核节点。该项目现正按计划开展研制。
  2021年 6月,公司承担的某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改造类项目获得政府补助资金 5,000.00万元。该项目技术来源于公司前期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科研成果,通过新增半导体工艺类设备和测试封装类设备进行工艺升级和产能提升,计划提升公司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工艺水平和产能规模。该项目也标志着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司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技术先进性和现有产业化基础的认可。项目现正按计划开展工作。
  公司在多年非晶硅技术路线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优化、工艺创新,自主研制成功氧化钒探测器并实现量产,氧化钒探测器现已大批量应用在公司观察类热像仪产品上投放市场。
  公司实现了国内唯一“非晶硅”和“氧化钒”双技术路线均量产,实现了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产品定位上的高-低搭配。
  2023年 1月,公司收到中央财政下达的“某部2022年电子元器件研制”项目(以 下简称“项目”)启动资金 320.00万元,该项目是公司继连续多年承担非晶硅技术路线重大专项后,首次承担氧化钒技术路线相关研制任务,标志着公司在氧化钒技术路线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认可。
  公司晶圆级封装探测器取得新进展,产品合格率持续提升,封装成本不断降低。公司持续推进晶圆级封装产品产业化,推出了 V1手机红外热像测温仪等千元级产品,实现了市场拓展,努力推进红外产品进入家庭应用。
  (3)民用产品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晶硅技术路线在红外测温领域的独特优势,重点开拓政府采购和商业客户的测温需求,不断巩固电力和工业监控等传统领域的优势地位,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集成度,继续重点开发电网全息感知平台和巡检机器人等产品;同时,利用新量产的氧化钒技术路线产品,深挖市场需求不断加大新行业的应用拓展,重点投入个人消费、辅助驾驶等新兴应用领域的产品开发。
  2023年 5月,公司牵头承担的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顺利完成验收,该项目涉及卫星姿态测量、汽车零部件检测、特种设备检测、建筑检测等多领域的红外检测技术研发,在专项的牵引下,公司研发了大量针对不同行业的带有 AI热分析功能的系列产品,大幅提升了用户黏度,拓展了多行业应用。
  电力测温领域,公司不断优化红外监控系统产品,为各类电站监控场景提供解决方案。电力行业是公司民品的传统优势市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低碳能源的号召,针对太阳能、风能及其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特点,整合在红外监控、光电惯导、AI图像识别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开发了“智能电网设备状态全息感知平台”可实时、准确监控电站各类安全状态,实现构建智能电站。
  巡检机器人领域,产品不断取得新突破。公司整合在红外监控、光电惯导、AI图像识别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成功研发多型巡检机器人,前期已多次中标国家电网机器人招标采购。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新基建”建设,利用公司在电力行业积累的相关经验,又成功开拓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交通和特种行业等领域的应用,拓宽产品赛道,打造以巡检机器人为平台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个人消费领域,公司结合户外狩猎、旅游消费时尚,积极推出多款户外红外望远镜,可广泛用于户外狩猎、探险旅游、搜索救援等场景,为户外旅游提供新乐趣;面向家庭应用,推出了千元级的手机红外热像测温仪,可用于居家检测、暖通检修、隐私安全等场景,推进红外产品家用工具化。
  辅助驾驶领域,公司推出多型宽视场、多光融合的车载辅助驾驶新品,已成功进入多品牌车载前装市场;同时利用在辅助驾驶领域的多年积累,为智能驾驶技术提供低成本视觉感知方案,为“端到端”的智能驾驶规模化应用提供可能。
  公司还努力开拓民品海外市场,建立了专门的海外子品牌,积极参加相关海外展会,扩大品牌知名度,通过多种业务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实现“出海”新突破。
  (4)型号装备领域
  公司积极投身协同创新的国家战略,坚持立足于光电领域拓展业务,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紧密跟踪国际先进光电技术发展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已有型号装备订单任务的合同履约,实现了订单的高质量交付。同时积极参与装备科研项目竞标,并在多领域取得突破,实现在研项目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不断拓展在各类装备中的应用,为公司在装备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3年 12月,公司与某一客户签订装备订购合同,合同总金额 2341.71万元。本次合同的签订验证了公司在光电装备领域产品升级换代的新突破,将对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产生积极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机载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性能试验,科研验证工作进展顺利,为项目后续量产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定增项目中的“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为光电吊舱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产业化支持。该产品是公司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将使公司在机载装备领域由目前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升级为分系统供应商,有效提升公司装备业务的发展空间 。
  (5)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进展
  公司于2021年3月发行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进展顺利。本次非公开发行将有利于公司提高在红外产品上的规模效应并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进而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建的“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将有效扩充公司测温类产品的产能,提升公司在面对应急性事件的生产能力;“年产 30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产业化建设项目”将大幅提升核心器件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产能,以同步应对公司装备和民用产品产能扩张;“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将显著提升公司红外装备研制水平,并在机载装备领域实现从核心设备到整机系统的产品线升级,进一步提升公司装备业务发展空间。截至期末本次募集资金总体投资进度为82.98%。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同时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有效推动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2020年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实际回购股份数量为 3,364,548股,此次回购的股份已全部用于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2022年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实际回购股份数量为3,605,700股,其中1,515,452股已用于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 2022年7月25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出具的《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持有的 488.00万股股票已于2022年7月22日非交易过户至“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过户股份数量占公司当前总股本0.81%,过户价格为6.65元/股。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增强公司竞争力,并通过制度机制的牵引,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提升和巩固公司法制化的治理水平,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5月26日,公司启动了新一期的回购公司股份方案,拟在前次回购基础上,继续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5,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0.00元/股(含)。本次回购的股份也将用于对公司核心骨干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累计回购股份数量2,509,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2%,最高成交价为13.0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0.64元/股,成交总额30,072,485.84元(不含交易费用)。
  公司持续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有效性,提升薪酬福利竞争力,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大管理人员和员工培训的投入;公司还将依托杭州、上海和北京三地研发中心,加强与当地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业间的合作,建立密切、长久、融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公司人才储备力量,保证公司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能够得以保障。同时大力招聘行业优秀人才加盟,为公司业务的发展提供相匹配的人才储备,确保公司进入良性发展循环。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3年2022年 同比增减
  红外及光电类产品 销售量 台(套) 11,860 29,136 -59.29%生产量 台(套) 11,745 29,324 -59.95%库存量 台(套) 2,244 2,359 -4.87%巡检机器人系列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报告期内,红外及光电类产品的销售量、生产量与上年同期变化达59.29%和59.95%,公司主营业务出现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不利因素,对公司业绩造成了阶段性冲击,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 ,故公司红外及光电类产品的产销量同比增减变动较大。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高分辨率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项目 丰富公司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产品种类,提高探测器灵敏度,提升探测器阵列规模。 按项目计划稳步进行中,开展产品参数指标测试和可靠性验证,持续优化升级。 研制出高灵敏度,大面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并产业化,保持国内技术领先水平。 将提升公司在非制冷红外器件及装备领域的竞争力,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长期战略意义。车载红外目标识别系统项目 提升公司红外产品在汽车前装行业的竞争能力,为进军智能驾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已完成红外热像仪、红外识别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整体研发,正在持续提升红外识别系统的识别率。 助力公司红外产业拓展行业应用,为智能驾驶技术提供低成本视觉感知方案。 将拓宽公司的产业宽度,并将识别技术反哺给传统的红外产品,进一步提高公司的产品竞争力。防爆巡检机器人项目 利用现有机器人的研制能力,开发井下及其他危险应用场合的防爆巡检机器人,实现监控和智能化巡检 已完成样机的研制,正进行相关整机防爆认证,取证后将继续开展实地试验,为项目后续量产做好准 完成防爆巡检机器人的产品研制,丰富巡检机器人的产品线,拓展公司产品在特种行业的应用。 以防爆巡检机器人为切入点,进军危险特种行业,配套公司其他智能化产品及软件数据平台,有效提升与无人值守,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与产品多样性。 备。   公司机器人业务的发展空间。光电吊舱开发项目 提升公司光电系统产品研制水平,实现产业链带动,并在机载装备领域实现从核心设备到分系统的产品线升级。 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性能试验,科研验证工作进展顺利,为项目后续量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司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助力现有红外成像产品实现产业升级。 将使公司在机载装备领域由目前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升级为分系统供应商,有效提升公司装备业务的发展空间。报告期内,主要是公司主营业务受到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公司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参与的多型装备科研项目竞标稳步取得进展,产品不断拓展在型号装备中的应用。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1)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703.28万元,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以支付现金购买商品较
  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2)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5,538.37万元,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收回到期的理财较上年
  同期减少以及报告期内募集资金项目投入所致;
  (3)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6,205.75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新增银行借款以及本期公
  司回购股份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统制造基地项
  目”持续投入
  使用权资产         0.00% 
  短期借款 42,352,109.3合同负债 11,689,427.2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期末账面价值 受限类型 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14,983,512.92 14,983,512.92 保证 票据保证金、保函保证金、ETC冻结资金应收票据 2,673,800.00 2,339,860.00 已背书或已贴现尚未到期 商业承兑汇票已背书或已贴现尚未到期固定资产 93,731,600.07 88,094,788.72 抵押 抵押借款无形资产 9,969,929.36 9,604,365.26 抵押 抵押借款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79,605.99万元,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2,902.23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19,225.48万元(包括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1) 状态日
  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1.全自
  动红外
  测温仪
  扩建项
  目 否 9,374.1
  4 5,444.6
  09月30
  日 不 否
  2.年产
  30万只
  红外温
  度成像
  传感器
  产业化
  建设项
  目 否 22,650.
  49 22,650.
  49 5,180.4
  5 13,011.
  56 57.44%2024年
  12月31
  日 不 否
  3.研发
  及实验
  中心建
  设项目 否 14,521.
  42 13,450.
  吊舱开
  发及产
  业化项
  目 否 25,753.
  95 29,683.
  47 9,983.3
  8 26,648.
  64 89.78%2024年
  12月31
  日 不 否
  5.补充
  流动资
  金项目 否 24,700 24,700   24,700 100.00%   不 否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 -- 97,000 95,929.24 15,821.01 79,605.99 -- --   -- --超募资金投向不适用 否合计 -- 97,000 95,929.24 15,821.01 79,605.99 -- -- 0 -- --分项目说明未达到计划进度、预计收益公司主营业务出现合同签订延迟、项目进度滞后等不利因素,导致新增产能暂时未能充分利用并产生效益。
  2、关于“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七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其他募投项目及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公司对“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进行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其他未完成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3、公司2024年4月25日召开七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同时同意将“年产30万只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产
  业化建设项目”和“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延期至2024年12月31日。                 
  项目可
  行性发
  生重大
  变化的 无                 
  
  
  情况说
  明 
  超募资
  金的金
  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适用以前年度发生经2021年7月28日公司召开的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同意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实施地点进行新增。其中,实施主体新增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地点新增杭州市滨江区。经2022年5月16日公司召开的2021年度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同意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地点进行新增。其中,实施地点新增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规划南川路与冠山路交叉口东北角。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经2021年2月3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通过,同意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843.20万元。公司已于2021年2月置换完毕。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根据2022年4月21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情况下,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满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使用不超过10,000.00万元非公开发行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截至2023年4月12日,公司已将上述实际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7,500.00万元全部归还至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使用期限未超过12个月。根据2023年4月20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情况下,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满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使用不超过10,000.00万元非公开发行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使用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为7,000.00万元人民币。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根据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及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对“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进行结项,该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9,374.14万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实际投入金额为5,444.62万元,实际投入金额比承诺投资总额少3,929.52万元,主要系公司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了必要的优化调整所致。鉴于公司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扩建项目已实施完毕,为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将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后的节余募集资金3,929.52万继续投资尚未完成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光电吊舱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未完工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3年05月08日 线上调研 其他 机构 投资者 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情况 详见公司于巨潮资讯网(http://wwwcn)披露的《大立科技:
  002214大立科
  技业绩说明
  会、路演活动信息20230508》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是 否
  

转至大立科技(002214)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