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华泰(688323):盈利依旧承压 嘉兴产能释放驱动业绩修复可期

时间:2024年05月01日 中财网
事件公司发布 2024 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5470.35万元,同比增长22.36%、环比下滑18.83%;归母净利润-1657.49 万元,亏损额同比扩大897.11 万元、环比扩大464.46 万元。


  行业竞争加剧、嘉兴项目陆续转固,公司盈利压力尚存 报告期内,由于公司2023 年三季度投产的2 条200 吨/年产线贡献收入增量,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盈利方面,24Q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2.14%,同比下滑6.96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呈现持续亏损状态。原因在于,一是2023 年以来韩国PIAM 大幅降低热控PI 薄膜价格,使得公司热控PI 薄膜竞争压力加大,产品毛利率随之大幅下滑;二是随嘉兴项目厂房转固、利息支出增加,公司四费支出同比显著增长。24Q1 公司四费合计支出2821.96 万元,同比增加708.71 万元,同比增幅为33.54%。


  嘉兴基地产能陆续释放,业绩修复可期 目前公司子公司嘉兴瑞华泰1600 吨/年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项目厂房建设已基本完成。其中,2 条200 吨/年热法生产线已于2023 年9 月投入使用,另外2 条200 吨/年热法生产线正持续进行产品工艺调试,2 条400 吨/年化学法生产线于2023 年12 月开始陆续调试。


  其中,公司首条400 吨/年自主设计化学法产线于2024 年3 月23 日成功实现联产,后续公司将根据调试结果验证工艺稳定性,并推动全线投料试生产和客户评价。嘉兴基地产能陆续释放,将有助于公司提升产品布局能力、生产效率以及对电子领域产品的保障供应能力, 同时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研发上线资源,助力公司加速推进下游应用市场拓展。预计2024 年开始嘉兴基地将逐步为公司贡献可观业绩增量。


  CPI 中试产线量产在即,有望率先填补国内空白 CPI 薄膜用于折叠屏幕盖板的第一表面时,对其自身产品质量及下游表面硬化涂布( hard coating)环节均有较高要求。目前全球仅有少数日韩企业具备柔性显示用CPI 薄膜规模化供应能力,国内尚无企业实现量产。公司已建成50 吨/年CPI 薄膜中试产线,产品关键性能通过国内终端品牌厂商测评,并已实现部分样品销售,用于终端品牌厂商及其配套供应商的产品测试。现阶段, 公司正不断对该产线进行优化,并着力与下游涂布厂商共同解决表面硬化涂布问题,以确保涂布工艺适配薄膜性能。2024 年,公司将力争实现CPI 薄膜的量产,届时公司将率先填补CPI 薄膜领域的国内空白, 并逐步推动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目标。


  投资建议 预计2024-2026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72、6.83、9.0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17%、44.59%、31.7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1.02、1.72 亿元,同比分别扭亏为盈、增长169.65%、增长69.07%;EPS 分别为0.21、0.57、0.96元/股,对应PE 分别为62.15、23.05、13.63 倍。我们看好嘉兴基地产能释放、在研产品产业化等为公司带来的长期成长动能,维持“ 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嘉兴基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在研产品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任.文.坡./.孙.思.源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pod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