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溢光电(688138):Q1业绩超预期 持续推进“双翼”战略落地

时间:2024年05月06日 中财网
事件点评:公司发布2023 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416.2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6%;实现利润总额15,065.1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386.7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18%。公司发布2024 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72 亿元,同比增长48.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9.08 万元,同比增长155.22%。


  产销规模继续爬升,业绩超预期:公司主要从事掩膜版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掩膜版生产企业之一。公司生产的掩膜版产品根据基板材质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石英掩膜版、苏打掩膜版和其他(包含凸版、菲林)。


  产品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半导体芯片、触控、电路板等行业,是下游行业产品制程中的关键工具。根据公司2023 年年报显示,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416.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6%,其中石英产品销售收入84,359.72 万元,在不同基板材质中占比最大。从下游不同应用行业来看,2023 年公司平板显示行业实现营收73,065.57 万元,半导体芯片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424.47 万元,其他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65.04 万元,平板显示行业占比相对较高,半导体芯片行业2023 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04%,增速远超其他细分行业,占比在快速提升。从工厂经营情况来看,2023 年公司深圳清溢产能利用率保持稳定,2023 年营收同比增长3.09%;2023 年公司子公司合肥清溢推出6 代AMOLED、MicroLED 掩膜版,获得客户的认证并逐步量产,另外,新引进的平板显示掩膜版光刻机在2023 年第三季度末进厂,预计2024 年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合肥清溢的综合产能和技术能力,合肥清溢其营业收入较2022 年同期增长30.30%; 2023 年4 月,公司将半导体芯片掩膜版业务逐步划转至深圳清溢微运营,2023 年上半年,深圳清溢微引进的清洗设备和AOI 投产,且新引入光刻机在第三季度投产,进一步提升半导体芯片掩膜版的产能,2023 年下半年,深圳清溢微加快了芯片工艺平台建设进度,新产品逐步上量,改善了盈利水平。整体来看,公司产销规模爬升推动了业绩超预期。


  持续推进“双翼”战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平板显示方面,根据Omdia 2023年9 月统计分析,预计2024 年全球有24 条8.5 代以上高世代线,其中8.5/8.6 代合计有19 条,中国大陆AMOLED/LTPS 制造商仍在继续扩大投资,到2024 年,中国大陆预计有23 条中精度及高精度AMOLED/LTPS/a-Si。未来,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仍将加速高世代或AMOLED/LTPS 产线的投资。中国大陆平板显示行业对掩膜版产品尤其是高世代、高精度掩膜版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根据Omdia 分析,预计2027 年全球8.6 代及以下平板显示行业掩膜版销售收入为1,293 亿日元,占全球平板显示行业掩膜版销售额的比例为93.5%,8.6 代及以下平板显示行业掩膜版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半导体方面,SEMI 2024 年《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 全球半导体每月晶圆(WPM)产能在2023 年增长5.5%至2,960 万片后,预计2024年将增长6.4%,首次突破每月3,000 万片大关(以200mm 当量计算)。2022 年至2024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计划新建82 座晶圆厂投产,其中2023 年投产11 个项目,2024 年投产42 个项目,晶圆尺寸从300mm 到100mm 不等。其中,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量中的份额预计将增加。预计中国芯片制造商将在2024 年启动18个项目,2023 年产能同比增长12%至760 万片/月,2024 年产能同比增长13%至860 万片/月。根据SEMI 在2023 年的分析报告,掩膜版是晶圆厂用半导体材料的第三大市场,销售额预计2023 年达到53 亿美元,同比下降3.6%,2024 年恢复到55 亿美元。受益于中国大陆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半导体芯片掩膜版市场规模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从整体市场需求总量和发展趋势来看,公司面对的是不断扩容的市场和中国大陆产业链的崛起,而从公司目前营收体量来看仍然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伴随着公司佛山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预计将迎来新一轮成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4-2026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1.59 亿元、14.32 亿元、17.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4%、23.6%、23.4%,考虑到公司产销规模爬升带来盈利能力提升,将2024 年、2025 年归母净利润由1.79 亿元、2.30 亿元分别上调至1.93 亿元、2.53 亿元,预计2026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39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7.9 倍、21.3 倍、15.9 倍,考虑到公司所处市场空间较大,公司持续推动产品升级,未来定增落地产能释放预计有望带来新一轮业绩成长。另外,从估值角度来看,过往三年公司PE(TTM)均值为69.91 倍,目前公司PE 低于均值,因此将公司评级上调为买入-A 建议。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景气、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升级不及预期、定增推进不及预期
□.孙.远.峰./.王.臣.复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pod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