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鑫集成(002506)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4-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4年1-6月营业收入:780,000万元至85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9.15%至51.64%。 | 78.00亿~85.00亿 | 报告期内,面对光伏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的严峻局面,公司坚持“绩效双举、降本增盈双抓”战略,克服内外压力,深耕国内市场,调整接单策略,上半年实现国内中标规模及组件开工率居行业前列,组件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受组件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公司持续提升经营效益,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行业领先,运营能力持续提升,现金周转效率高,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系统集成业务持续突破,EPC项目并网及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基本面全面改善,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 预增 | 56.05亿 | 2024-07-13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00万元至1,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4.63%至89.75%。 | 1000.00万~1500.00万 | 报告期内,面对光伏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的严峻局面,公司坚持“绩效双举、降本增盈双抓”战略,克服内外压力,深耕国内市场,调整接单策略,上半年实现国内中标规模及组件开工率居行业前列,组件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受组件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公司持续提升经营效益,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行业领先,运营能力持续提升,现金周转效率高,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系统集成业务持续突破,EPC项目并网及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基本面全面改善,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 预减 | 9757.95万 | 2024-07-13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00万元至5,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3.38%至64.14%。 | 4000.00万~5200.00万 | 报告期内,面对光伏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的严峻局面,公司坚持“绩效双举、降本增盈双抓”战略,克服内外压力,深耕国内市场,调整接单策略,上半年实现国内中标规模及组件开工率居行业前列,组件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受组件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公司持续提升经营效益,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行业领先,运营能力持续提升,现金周转效率高,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系统集成业务持续突破,EPC项目并网及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基本面全面改善,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 预减 | 1.12亿 | 2024-07-13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07元至0.009元。 | 0.01~0.01 | 报告期内,面对光伏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的严峻局面,公司坚持“绩效双举、降本增盈双抓”战略,克服内外压力,深耕国内市场,调整接单策略,上半年实现国内中标规模及组件开工率居行业前列,组件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受组件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公司持续提升经营效益,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行业领先,运营能力持续提升,现金周转效率高,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系统集成业务持续突破,EPC项目并网及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基本面全面改善,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 预减 | 0.02 | 2024-07-13 | 2023-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1,550,000万元至1,750,000万元。 | 155.00亿~175.00亿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1、组件业务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产销两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其中生产方面:2023年,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产能全线满产,阜宁基地12GW高效组件产能如期达产,公司大尺寸高效组件产能规模进一步提高;芜湖电池基地一期10GWTOPCon电池产能于2023年10月份全面投产,产能爬坡速度及产品良率均表现优异,有效提升公司自有电池产能配比。销售方面:公司全球营销中心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深耕渠道建设,增强客户黏性。国内市场连续中标主要央企、国企大额订单;海外市场稳健推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年销售额同比近翻番。2、其他业务齐头并进,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系统集成业务稳中有进,全年EPC拓展规模突破GW级,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储能业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果。3、2023年,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现金周转效率进入行业前列,电池组件生产降本增效显著,资金管理及融资规模同比提升,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 预增 | 83.54亿 | 2024-01-31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000万元至1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1.82%至143.64%。 | 8000.00万~1.60亿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1、组件业务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产销两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其中生产方面:2023年,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产能全线满产,阜宁基地12GW高效组件产能如期达产,公司大尺寸高效组件产能规模进一步提高;芜湖电池基地一期10GWTOPCon电池产能于2023年10月份全面投产,产能爬坡速度及产品良率均表现优异,有效提升公司自有电池产能配比。销售方面:公司全球营销中心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深耕渠道建设,增强客户黏性。国内市场连续中标主要央企、国企大额订单;海外市场稳健推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年销售额同比近翻番。2、其他业务齐头并进,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系统集成业务稳中有进,全年EPC拓展规模突破GW级,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储能业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果。3、2023年,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现金周转效率进入行业前列,电池组件生产降本增效显著,资金管理及融资规模同比提升,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 扭亏 | -366661100.00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万元至2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2.87%至270.88%。 | 1.50亿~2.20亿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1、组件业务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产销两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其中生产方面:2023年,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产能全线满产,阜宁基地12GW高效组件产能如期达产,公司大尺寸高效组件产能规模进一步提高;芜湖电池基地一期10GWTOPCon电池产能于2023年10月份全面投产,产能爬坡速度及产品良率均表现优异,有效提升公司自有电池产能配比。销售方面:公司全球营销中心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深耕渠道建设,增强客户黏性。国内市场连续中标主要央企、国企大额订单;海外市场稳健推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年销售额同比近翻番。2、其他业务齐头并进,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系统集成业务稳中有进,全年EPC拓展规模突破GW级,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储能业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果。3、2023年,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现金周转效率进入行业前列,电池组件生产降本增效显著,资金管理及融资规模同比提升,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 预增 | 5931.80万 | 2024-01-31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26元至0.038元。 | 0.03~0.04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1、组件业务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产销两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其中生产方面:2023年,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产能全线满产,阜宁基地12GW高效组件产能如期达产,公司大尺寸高效组件产能规模进一步提高;芜湖电池基地一期10GWTOPCon电池产能于2023年10月份全面投产,产能爬坡速度及产品良率均表现优异,有效提升公司自有电池产能配比。销售方面:公司全球营销中心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深耕渠道建设,增强客户黏性。国内市场连续中标主要央企、国企大额订单;海外市场稳健推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年销售额同比近翻番。2、其他业务齐头并进,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系统集成业务稳中有进,全年EPC拓展规模突破GW级,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储能业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果。3、2023年,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现金周转效率进入行业前列,电池组件生产降本增效显著,资金管理及融资规模同比提升,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 预增 | 0.01 | 2024-01-31 | 2023-06-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3年1-6月营业收入:530,000万元至587,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9.35%至109.72%。 | 53.00亿~58.70亿 |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把握市场爆发机遇,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连续中标入围国央企组件采购项目,订单充足,公司组件销售量和营业收入同步大幅提升。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产业、技术、品牌优势,利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优秀的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能力,随着公司组件产销量的大幅提升合肥组件大基地规模化优势得以充分体现,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作用。 | 预增 | 27.99亿 | 2023-07-11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500万元至11,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77.17%至305.14%。 | 9500.00万~1.10亿 |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把握市场爆发机遇,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连续中标入围国央企组件采购项目,订单充足,公司组件销售量和营业收入同步大幅提升。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产业、技术、品牌优势,利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优秀的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能力,随着公司组件产销量的大幅提升合肥组件大基地规模化优势得以充分体现,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作用。 | 扭亏 | -53621700.00 | 2023-07-11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至1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66.57%至219.89%。 | 1.00亿~1.20亿 |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把握市场爆发机遇,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连续中标入围国央企组件采购项目,订单充足,公司组件销售量和营业收入同步大幅提升。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产业、技术、品牌优势,利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优秀的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能力,随着公司组件产销量的大幅提升合肥组件大基地规模化优势得以充分体现,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作用。 | 预增 | 3751.34万 | 2023-07-11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17元至0.021元。 | 0.02~0.02 |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把握市场爆发机遇,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连续中标入围国央企组件采购项目,订单充足,公司组件销售量和营业收入同步大幅提升。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产业、技术、品牌优势,利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优秀的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能力,随着公司组件产销量的大幅提升合肥组件大基地规模化优势得以充分体现,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作用。 | 预增 | 0.01 | 2023-07-11 | 2022-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750,000万元至845,000万元。 | 75.00亿~84.50亿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1)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组件15GW产能实现全面达产及原有生产基地技改产能全面释放,公司大尺寸组件产能及产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爆发机遇,加大欧洲、拉美、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及地区的销售支持力度,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大长期客户的业务开拓力度,与主要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公司组件业务营业收入及出货量同比去年显著提升。在EPC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加强与央企、国企的战略合作,以产业投资、项目开发带动EPC业务,重点加强分布式市场项目开发,EPC项目中标规模同比翻番。但同时,报告期内硅料、硅片及电池片等行业中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过大,组件生产环节全行业普遍遭遇成本攀升,公司组件成本高企,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影响了公司组件订单毛利水平,同时也导致公司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部分延缓,影响公司利润水平。(2)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约为32,0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出售OneStopWarehousePtyLtd的15%股权产生投资收益、收到政府补贴及转让部分电站股权所致。(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约为13,000万元,对公司2022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全面达产,规模化优势凸显,充分发挥了公司大尺寸光伏组件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及管理优势,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公司基本面发生正向改变,经营指标持续向好。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降低供应链风险,公司加快推进芜湖协鑫20GWTOPCon高效电池片大基地的投建进度,其中一期10GW项目目前在公司芜湖项目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环评、能评、勘探等前期工作均稳步推进,项目土地平整工作及桩基工程已完成,土建工作已开工,预计将于2023年7月份实现投产;二期10GW项目公司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芜湖20GWTOPCon高效电池项目投产后将有效补充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上游电池配套需求,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及公司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业务盈利能力。 | 预增 | 44.31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32,000万元。 | 3.20亿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1)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组件15GW产能实现全面达产及原有生产基地技改产能全面释放,公司大尺寸组件产能及产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爆发机遇,加大欧洲、拉美、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及地区的销售支持力度,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大长期客户的业务开拓力度,与主要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公司组件业务营业收入及出货量同比去年显著提升。在EPC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加强与央企、国企的战略合作,以产业投资、项目开发带动EPC业务,重点加强分布式市场项目开发,EPC项目中标规模同比翻番。但同时,报告期内硅料、硅片及电池片等行业中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过大,组件生产环节全行业普遍遭遇成本攀升,公司组件成本高企,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影响了公司组件订单毛利水平,同时也导致公司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部分延缓,影响公司利润水平。(2)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约为32,0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出售OneStopWarehousePtyLtd的15%股权产生投资收益、收到政府补贴及转让部分电站股权所致。(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约为13,000万元,对公司2022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全面达产,规模化优势凸显,充分发挥了公司大尺寸光伏组件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及管理优势,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公司基本面发生正向改变,经营指标持续向好。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降低供应链风险,公司加快推进芜湖协鑫20GWTOPCon高效电池片大基地的投建进度,其中一期10GW项目目前在公司芜湖项目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环评、能评、勘探等前期工作均稳步推进,项目土地平整工作及桩基工程已完成,土建工作已开工,预计将于2023年7月份实现投产;二期10GW项目公司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芜湖20GWTOPCon高效电池项目投产后将有效补充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上游电池配套需求,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及公司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业务盈利能力。 | 不确定 | -106067946.51 | 2023-01-31 | 2022-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765,000万元至865,000万元。 | 76.50亿~86.50亿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1)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组件15GW产能实现全面达产及原有生产基地技改产能全面释放,公司大尺寸组件产能及产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爆发机遇,加大欧洲、拉美、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及地区的销售支持力度,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大长期客户的业务开拓力度,与主要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公司组件业务营业收入及出货量同比去年显著提升。在EPC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加强与央企、国企的战略合作,以产业投资、项目开发带动EPC业务,重点加强分布式市场项目开发,EPC项目中标规模同比翻番。但同时,报告期内硅料、硅片及电池片等行业中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过大,组件生产环节全行业普遍遭遇成本攀升,公司组件成本高企,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影响了公司组件订单毛利水平,同时也导致公司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部分延缓,影响公司利润水平。(2)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约为32,0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出售OneStopWarehousePtyLtd的15%股权产生投资收益、收到政府补贴及转让部分电站股权所致。(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约为13,000万元,对公司2022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全面达产,规模化优势凸显,充分发挥了公司大尺寸光伏组件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及管理优势,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公司基本面发生正向改变,经营指标持续向好。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降低供应链风险,公司加快推进芜湖协鑫20GWTOPCon高效电池片大基地的投建进度,其中一期10GW项目目前在公司芜湖项目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环评、能评、勘探等前期工作均稳步推进,项目土地平整工作及桩基工程已完成,土建工作已开工,预计将于2023年7月份实现投产;二期10GW项目公司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芜湖20GWTOPCon高效电池项目投产后将有效补充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上游电池配套需求,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及公司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业务盈利能力。 | 预增 | 47.01亿 | 2023-01-31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4,780万元至31,1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3.43%至86.8%。 | -311000000.00~-24780000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1)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组件15GW产能实现全面达产及原有生产基地技改产能全面释放,公司大尺寸组件产能及产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爆发机遇,加大欧洲、拉美、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及地区的销售支持力度,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大长期客户的业务开拓力度,与主要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公司组件业务营业收入及出货量同比去年显著提升。在EPC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加强与央企、国企的战略合作,以产业投资、项目开发带动EPC业务,重点加强分布式市场项目开发,EPC项目中标规模同比翻番。但同时,报告期内硅料、硅片及电池片等行业中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过大,组件生产环节全行业普遍遭遇成本攀升,公司组件成本高企,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影响了公司组件订单毛利水平,同时也导致公司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部分延缓,影响公司利润水平。(2)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约为32,0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出售OneStopWarehousePtyLtd的15%股权产生投资收益、收到政府补贴及转让部分电站股权所致。(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约为13,000万元,对公司2022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全面达产,规模化优势凸显,充分发挥了公司大尺寸光伏组件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及管理优势,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公司基本面发生正向改变,经营指标持续向好。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降低供应链风险,公司加快推进芜湖协鑫20GWTOPCon高效电池片大基地的投建进度,其中一期10GW项目目前在公司芜湖项目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环评、能评、勘探等前期工作均稳步推进,项目土地平整工作及桩基工程已完成,土建工作已开工,预计将于2023年7月份实现投产;二期10GW项目公司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芜湖20GWTOPCon高效电池项目投产后将有效补充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上游电池配套需求,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及公司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业务盈利能力。 | 减亏 | -1876812800.00 | 2023-01-31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8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1.86%至102.77%。 | 3680.00万~5500.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1)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组件15GW产能实现全面达产及原有生产基地技改产能全面释放,公司大尺寸组件产能及产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爆发机遇,加大欧洲、拉美、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及地区的销售支持力度,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大长期客户的业务开拓力度,与主要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公司组件业务营业收入及出货量同比去年显著提升。在EPC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加强与央企、国企的战略合作,以产业投资、项目开发带动EPC业务,重点加强分布式市场项目开发,EPC项目中标规模同比翻番。但同时,报告期内硅料、硅片及电池片等行业中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过大,组件生产环节全行业普遍遭遇成本攀升,公司组件成本高企,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影响了公司组件订单毛利水平,同时也导致公司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部分延缓,影响公司利润水平。(2)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约为32,0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出售OneStopWarehousePtyLtd的15%股权产生投资收益、收到政府补贴及转让部分电站股权所致。(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约为13,000万元,对公司2022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全面达产,规模化优势凸显,充分发挥了公司大尺寸光伏组件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及管理优势,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公司基本面发生正向改变,经营指标持续向好。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降低供应链风险,公司加快推进芜湖协鑫20GWTOPCon高效电池片大基地的投建进度,其中一期10GW项目目前在公司芜湖项目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环评、能评、勘探等前期工作均稳步推进,项目土地平整工作及桩基工程已完成,土建工作已开工,预计将于2023年7月份实现投产;二期10GW项目公司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芜湖20GWTOPCon高效电池项目投产后将有效补充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上游电池配套需求,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及公司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业务盈利能力。 | 扭亏 | -1982880700.00 | 2023-01-31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06元至0.009元。 | 0.01~0.01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1)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组件15GW产能实现全面达产及原有生产基地技改产能全面释放,公司大尺寸组件产能及产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爆发机遇,加大欧洲、拉美、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及地区的销售支持力度,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大长期客户的业务开拓力度,与主要央企国企开展战略合作,公司组件业务营业收入及出货量同比去年显著提升。在EPC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加强与央企、国企的战略合作,以产业投资、项目开发带动EPC业务,重点加强分布式市场项目开发,EPC项目中标规模同比翻番。但同时,报告期内硅料、硅片及电池片等行业中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过大,组件生产环节全行业普遍遭遇成本攀升,公司组件成本高企,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影响了公司组件订单毛利水平,同时也导致公司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部分延缓,影响公司利润水平。(2)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约为32,0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出售OneStopWarehousePtyLtd的15%股权产生投资收益、收到政府补贴及转让部分电站股权所致。(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约为13,000万元,对公司2022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2022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全面达产,规模化优势凸显,充分发挥了公司大尺寸光伏组件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及管理优势,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公司基本面发生正向改变,经营指标持续向好。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降低供应链风险,公司加快推进芜湖协鑫20GWTOPCon高效电池片大基地的投建进度,其中一期10GW项目目前在公司芜湖项目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环评、能评、勘探等前期工作均稳步推进,项目土地平整工作及桩基工程已完成,土建工作已开工,预计将于2023年7月份实现投产;二期10GW项目公司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芜湖20GWTOPCon高效电池项目投产后将有效补充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上游电池配套需求,提升公司组件电池片产能配比及公司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业务盈利能力。 | 扭亏 | -0.34 | 2023-01-31 | 2022-06-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8,500万元。 | 8500.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情况原因如下:(1)2022年上半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组件产能不断投产,叠加原有生产基地技改产能释放,公司产量、销量同比去年有根本性大幅提升。但同时,受硅料、硅片、电池片及部分辅料价格上涨影响,整个行业终端市场毛利率水平受到挤压,同步影响了公司组件订单毛利水平。叠加疫情影响,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较大幅度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及开工并网规模。公司通过细化订单利润测算,提高订单议价能力,优选高毛利订单,同比有效提升业绩水平。公司储能业务实现突破、PVT(光伏光热一体化)业务稳步推进,为公司业务拓展及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报告期内,公司大规模智能化制造、管理流程再造与改善、供应链模式创新,生产成本边际改善明显。公司基本面发生正向改变,经营指标持续向好。(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约为8,5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转让部分电站股权、出售非流动资产及收到政府补贴所致。(4)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约4,700万元。 | 不确定 | -55083324.45 | 2022-07-14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6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1.42%至81.29%。 | -55000000.00~-3600000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情况原因如下:(1)2022年上半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组件产能不断投产,叠加原有生产基地技改产能释放,公司产量、销量同比去年有根本性大幅提升。但同时,受硅料、硅片、电池片及部分辅料价格上涨影响,整个行业终端市场毛利率水平受到挤压,同步影响了公司组件订单毛利水平。叠加疫情影响,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较大幅度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及开工并网规模。公司通过细化订单利润测算,提高订单议价能力,优选高毛利订单,同比有效提升业绩水平。公司储能业务实现突破、PVT(光伏光热一体化)业务稳步推进,为公司业务拓展及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报告期内,公司大规模智能化制造、管理流程再造与改善、供应链模式创新,生产成本边际改善明显。公司基本面发生正向改变,经营指标持续向好。(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约为8,5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转让部分电站股权、出售非流动资产及收到政府补贴所致。(4)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约4,700万元。 | 减亏 | -192412600.00 | 2022-07-14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3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3.33%至118.18%。 | 3300.00万~4500.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情况原因如下:(1)2022年上半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组件产能不断投产,叠加原有生产基地技改产能释放,公司产量、销量同比去年有根本性大幅提升。但同时,受硅料、硅片、电池片及部分辅料价格上涨影响,整个行业终端市场毛利率水平受到挤压,同步影响了公司组件订单毛利水平。叠加疫情影响,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较大幅度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及开工并网规模。公司通过细化订单利润测算,提高订单议价能力,优选高毛利订单,同比有效提升业绩水平。公司储能业务实现突破、PVT(光伏光热一体化)业务稳步推进,为公司业务拓展及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报告期内,公司大规模智能化制造、管理流程再造与改善、供应链模式创新,生产成本边际改善明显。公司基本面发生正向改变,经营指标持续向好。(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约为8,5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转让部分电站股权、出售非流动资产及收到政府补贴所致。(4)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约4,700万元。 | 扭亏 | -247496000.00 | 2022-07-14 | 2022-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06元至0.008元。 | 0.01~0.01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情况原因如下:(1)2022年上半年,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高效大尺寸组件产能不断投产,叠加原有生产基地技改产能释放,公司产量、销量同比去年有根本性大幅提升。但同时,受硅料、硅片、电池片及部分辅料价格上涨影响,整个行业终端市场毛利率水平受到挤压,同步影响了公司组件订单毛利水平。叠加疫情影响,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较大幅度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及开工并网规模。公司通过细化订单利润测算,提高订单议价能力,优选高毛利订单,同比有效提升业绩水平。公司储能业务实现突破、PVT(光伏光热一体化)业务稳步推进,为公司业务拓展及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报告期内,公司大规模智能化制造、管理流程再造与改善、供应链模式创新,生产成本边际改善明显。公司基本面发生正向改变,经营指标持续向好。(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约为8,5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转让部分电站股权、出售非流动资产及收到政府补贴所致。(4)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约4,700万元。 | 扭亏 | -0.04 | 2022-07-14 | 2021-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407,736.45万元至473,236.45万元。 | 40.77亿~47.32亿 | (1)2021年光伏全行业上游硅料供应紧张,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高位运营,叠加EVA、背板、玻璃、边框、硅胶等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优选高毛利订单,放弃低价订单,影响组件销量。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订单运费价格连续上涨,物流成本进一步侵蚀利润影响行业出货量。因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叠加逆变器、支架等价格上涨,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较大幅度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及开工并网规模。上述综合原因导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下降。(2公司顺应行业大尺寸发展趋势,对不具备技改升级条件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按照会计政策进行资产减值。(3)报告期内,公司出售部分电站股权,产生处置亏损。双碳目标下,光伏行业已进入蓬勃发展期,市场需求旺盛,且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正逐步趋于合理区间,预计将对组件环节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公司合肥大尺寸组件基地1号厂房已于2021年12月正式达产,2号厂房组件设备已陆续进厂,预计将于2022年一季度末投产,3号厂房计划于2022年三季度投产。叠加公司原有生产基地产线技改升级,预计2022年底公司将拥有大尺寸组件产能超20GW,公司组件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公司组件订单充足,并持续推出可浸泡高可靠海面漂浮组件、BIPV建筑一体化光伏产品、BAPV、轻质组件、光热PVT组件等,将在2022年按计划陆续推出上市,抢占高效差异化组件市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理,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 略减 | 55.29亿 | 2022-01-29 | 2021-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营业收入:430,624.52万元至502,124.52万元。 | 43.06亿~50.21亿 | (1)2021年光伏全行业上游硅料供应紧张,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高位运营,叠加EVA、背板、玻璃、边框、硅胶等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优选高毛利订单,放弃低价订单,影响组件销量。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订单运费价格连续上涨,物流成本进一步侵蚀利润影响行业出货量。因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叠加逆变器、支架等价格上涨,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较大幅度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及开工并网规模。上述综合原因导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下降。(2公司顺应行业大尺寸发展趋势,对不具备技改升级条件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按照会计政策进行资产减值。(3)报告期内,公司出售部分电站股权,产生处置亏损。双碳目标下,光伏行业已进入蓬勃发展期,市场需求旺盛,且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正逐步趋于合理区间,预计将对组件环节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公司合肥大尺寸组件基地1号厂房已于2021年12月正式达产,2号厂房组件设备已陆续进厂,预计将于2022年一季度末投产,3号厂房计划于2022年三季度投产。叠加公司原有生产基地产线技改升级,预计2022年底公司将拥有大尺寸组件产能超20GW,公司组件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公司组件订单充足,并持续推出可浸泡高可靠海面漂浮组件、BIPV建筑一体化光伏产品、BAPV、轻质组件、光热PVT组件等,将在2022年按计划陆续推出上市,抢占高效差异化组件市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理,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 略减 | 59.57亿 | 2022-01-29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28,025.58万元至213,646.86万元。 | -2136468600.00~-1280255800.00 | (1)2021年光伏全行业上游硅料供应紧张,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高位运营,叠加EVA、背板、玻璃、边框、硅胶等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优选高毛利订单,放弃低价订单,影响组件销量。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订单运费价格连续上涨,物流成本进一步侵蚀利润影响行业出货量。因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叠加逆变器、支架等价格上涨,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较大幅度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及开工并网规模。上述综合原因导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下降。(2公司顺应行业大尺寸发展趋势,对不具备技改升级条件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按照会计政策进行资产减值。(3)报告期内,公司出售部分电站股权,产生处置亏损。双碳目标下,光伏行业已进入蓬勃发展期,市场需求旺盛,且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正逐步趋于合理区间,预计将对组件环节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公司合肥大尺寸组件基地1号厂房已于2021年12月正式达产,2号厂房组件设备已陆续进厂,预计将于2022年一季度末投产,3号厂房计划于2022年三季度投产。叠加公司原有生产基地产线技改升级,预计2022年底公司将拥有大尺寸组件产能超20GW,公司组件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公司组件订单充足,并持续推出可浸泡高可靠海面漂浮组件、BIPV建筑一体化光伏产品、BAPV、轻质组件、光热PVT组件等,将在2022年按计划陆续推出上市,抢占高效差异化组件市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理,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 减亏 | -2447686900.00 | 2022-01-29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6,990.95万元至228,112.23万元。 | -2281122300.00~-1469909500.00 | (1)2021年光伏全行业上游硅料供应紧张,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高位运营,叠加EVA、背板、玻璃、边框、硅胶等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优选高毛利订单,放弃低价订单,影响组件销量。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订单运费价格连续上涨,物流成本进一步侵蚀利润影响行业出货量。因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叠加逆变器、支架等价格上涨,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较大幅度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及开工并网规模。上述综合原因导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下降。(2公司顺应行业大尺寸发展趋势,对不具备技改升级条件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按照会计政策进行资产减值。(3)报告期内,公司出售部分电站股权,产生处置亏损。双碳目标下,光伏行业已进入蓬勃发展期,市场需求旺盛,且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正逐步趋于合理区间,预计将对组件环节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公司合肥大尺寸组件基地1号厂房已于2021年12月正式达产,2号厂房组件设备已陆续进厂,预计将于2022年一季度末投产,3号厂房计划于2022年三季度投产。叠加公司原有生产基地产线技改升级,预计2022年底公司将拥有大尺寸组件产能超20GW,公司组件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公司组件订单充足,并持续推出可浸泡高可靠海面漂浮组件、BIPV建筑一体化光伏产品、BAPV、轻质组件、光热PVT组件等,将在2022年按计划陆续推出上市,抢占高效差异化组件市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理,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 减亏 | -2638474600.00 | 2022-01-29 | 2021-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251元至0.39元。 | -0.39~-0.25 | (1)2021年光伏全行业上游硅料供应紧张,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高位运营,叠加EVA、背板、玻璃、边框、硅胶等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优选高毛利订单,放弃低价订单,影响组件销量。此外,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订单运费价格连续上涨,物流成本进一步侵蚀利润影响行业出货量。因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叠加逆变器、支架等价格上涨,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较大幅度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及开工并网规模。上述综合原因导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下降。(2公司顺应行业大尺寸发展趋势,对不具备技改升级条件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按照会计政策进行资产减值。(3)报告期内,公司出售部分电站股权,产生处置亏损。双碳目标下,光伏行业已进入蓬勃发展期,市场需求旺盛,且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正逐步趋于合理区间,预计将对组件环节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公司合肥大尺寸组件基地1号厂房已于2021年12月正式达产,2号厂房组件设备已陆续进厂,预计将于2022年一季度末投产,3号厂房计划于2022年三季度投产。叠加公司原有生产基地产线技改升级,预计2022年底公司将拥有大尺寸组件产能超20GW,公司组件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公司组件订单充足,并持续推出可浸泡高可靠海面漂浮组件、BIPV建筑一体化光伏产品、BAPV、轻质组件、光热PVT组件等,将在2022年按计划陆续推出上市,抢占高效差异化组件市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理,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 减亏 | -0.52 | 2022-01-29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0万元至39,000万元。 | -390000000.00~-250000000.00 | 2021年三季度,公司原辅料价格进入持续波动期,上游硅料供应不足且价格大涨,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上扬,加之EVA、背板、玻璃、边框等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三季度组件成本涨幅超20%,原材料成本涨幅超过组件调价空间,挤压组件产品利润空间;因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叠加逆变器、支架等价格上涨,产业链处于调整期,终端承压尚未传导到前端,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所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规模。三季度末受双控双减限电限产政策影响,公司部分生产基地产能受限,影响订单交付。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三季度营收及毛利有所下降。(2)公司合肥大尺寸组件基地已于2021年9月末正式投产,将有效改善公司组件产品结构,保证公司大尺寸组件产品供应。公司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积极调整国内外市场销售策略,针对前期订单进行重新议价,保证订单的合理利润。进一步加强融资能力,增强资金内生性,年底前完成剩余电站转售,回笼资金,持续推进供应链融资等方式,保证运营资金。加强管理优化,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 续亏 | -269577400.00 | 2021-10-15 | 2021-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0.043元至0.067元。 | -0.07~-0.04 | 2021年三季度,公司原辅料价格进入持续波动期,上游硅料供应不足且价格大涨,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上扬,加之EVA、背板、玻璃、边框等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三季度组件成本涨幅超20%,原材料成本涨幅超过组件调价空间,挤压组件产品利润空间;因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叠加逆变器、支架等价格上涨,产业链处于调整期,终端承压尚未传导到前端,光伏行业EPC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所延缓,影响公司EPC业务中标规模。三季度末受双控双减限电限产政策影响,公司部分生产基地产能受限,影响订单交付。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三季度营收及毛利有所下降。(2)公司合肥大尺寸组件基地已于2021年9月末正式投产,将有效改善公司组件产品结构,保证公司大尺寸组件产品供应。公司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积极调整国内外市场销售策略,针对前期订单进行重新议价,保证订单的合理利润。进一步加强融资能力,增强资金内生性,年底前完成剩余电站转售,回笼资金,持续推进供应链融资等方式,保证运营资金。加强管理优化,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 续亏 | -0.05 | 2021-10-15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000万元至27,0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32.2%至11.87%。 | -270000000.00~-18000000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情况原因如下:1、2021年上半年,上游硅料供应不足且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电池片价格飞速上涨,原材料成本涨幅超过组件调价空间,公司被动采取待料停产应对硅片供应短缺,产能开工率不足。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订单运费价格连续上涨,物流成本进一步侵蚀利润影响出货。2、组件价格受上游材料上涨影响,逐月不规律上涨,导致较多国内EPC项目暂停,装机需求推迟。公司基于EPC成本控制考量,主动配合业主放缓了EPC施工进展,影响EPC业务收入确认。3、报告期内,公司转让的部分电站资产完成交割过户,产生处置损失共计10,247.39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2021年上半年出现阶段性亏损。随着下半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逐步趋于合理区间,光伏市场装机需求将出现积极恢复,公司将紧抓行业需求机会,积极调整国内外市场销售策略,加快合肥大尺寸组件基地投产及乐山电池基地的投建,合理安排生产销售。紧抓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机遇,加大EPC市场开发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全力推动电站出售,回笼资金投入运营,创新融资模式,持续推进供应链融资等方式,缓解公司资金压力,持续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 续亏 | -204241700.00 | 2021-07-15 | 2021-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031元至0.046元。 | -0.05~-0.03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情况原因如下:1、2021年上半年,上游硅料供应不足且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电池片价格飞速上涨,原材料成本涨幅超过组件调价空间,公司被动采取待料停产应对硅片供应短缺,产能开工率不足。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外订单运费价格连续上涨,物流成本进一步侵蚀利润影响出货。2、组件价格受上游材料上涨影响,逐月不规律上涨,导致较多国内EPC项目暂停,装机需求推迟。公司基于EPC成本控制考量,主动配合业主放缓了EPC施工进展,影响EPC业务收入确认。3、报告期内,公司转让的部分电站资产完成交割过户,产生处置损失共计10,247.39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2021年上半年出现阶段性亏损。随着下半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逐步趋于合理区间,光伏市场装机需求将出现积极恢复,公司将紧抓行业需求机会,积极调整国内外市场销售策略,加快合肥大尺寸组件基地投产及乐山电池基地的投建,合理安排生产销售。紧抓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机遇,加大EPC市场开发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全力推动电站出售,回笼资金投入运营,创新融资模式,持续推进供应链融资等方式,缓解公司资金压力,持续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 续亏 | -0.04 | 2021-07-15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500万元至9,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1.79%至53.33%。 | -95000000.00~-6500000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情况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受上游硅料供应紧缺影响,硅片、电池片价格连续上涨,边框、焊带等辅料受大宗商品涨价影响价格亦不同程度上涨,海外订单运费价格大幅上升,光伏产业链价格传导滞胀,挤压公司组件产品盈利空间。下游电站环节项目延迟开标,装机需求推迟。受春节假期影响,EPC业务处于传统淡季,EPC工程项目开工率不足。(2)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0%:为应对行业及市场变化,公司积极调整组织架构,实现精细化管理,有效降本增效,管理费用同比下降。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有效补充公司现金流,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3)报告期内,公司转让的部分电站资产完成交割过户,产生处置损失5,430.97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4)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1,628.50万元。目前,公司合肥60GW组件大基地一期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乐山10GW电池基地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借助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助推公司大尺寸再生晶圆半导体业务落地,推动公司半导体第二主业发展。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力支撑公司“光伏+半导体”双主业战略规划,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 减亏 | -139272300.00 | 2021-04-15 | 2021-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亏损:0.0110元至0.0160元。 | -0.02~-0.01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情况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受上游硅料供应紧缺影响,硅片、电池片价格连续上涨,边框、焊带等辅料受大宗商品涨价影响价格亦不同程度上涨,海外订单运费价格大幅上升,光伏产业链价格传导滞胀,挤压公司组件产品盈利空间。下游电站环节项目延迟开标,装机需求推迟。受春节假期影响,EPC业务处于传统淡季,EPC工程项目开工率不足。(2)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0%:为应对行业及市场变化,公司积极调整组织架构,实现精细化管理,有效降本增效,管理费用同比下降。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后,有效补充公司现金流,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3)报告期内,公司转让的部分电站资产完成交割过户,产生处置损失5,430.97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4)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权益法确认参股公司投资损失1,628.50万元。目前,公司合肥60GW组件大基地一期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乐山10GW电池基地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借助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助推公司大尺寸再生晶圆半导体业务落地,推动公司半导体第二主业发展。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力支撑公司“光伏+半导体”双主业战略规划,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 减亏 | -0.03 | 2021-04-15 | 2020-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547,537.17万元至632,537.17万元。 | 54.75亿~63.25亿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下降,公司组件销量受到较大影响。下半年上游硅料供应紧缺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上涨,加之玻璃供应紧缺、其他组件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优选高毛利订单,放弃低价订单,影响组件销量。公司能源工程EPC业务因疫情影响开工及并网量,下半年组件价格的迅速上涨,影响了前期已签订单的毛利水平。受外部融资环境趋紧影响,公司的资金压力未得到缓解,亦对公司生产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下降。(2)2020年光伏行业发生重大变革,大尺寸组件成为市场主流需求且大尺寸组件产能切换非常迅速,新增产能迅速向G12(210)、M10(182)切换,原M2(156.75)、G1(158.75)产能成为行业落后淘汰产能。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慎重评估M2、G1产能技改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后,对不具备技改升级条件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按照会计政策进行资产减值。(3)因出售部分电站资产产生亏损,基于市场变化及谨慎性原则,对电站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20年12月底,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成功募集资金总额超25亿元,有效补充公司现金流,成功降低融资成本及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的整体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为加快推动公司“光伏+半导体”战略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公司合肥60GW大尺寸组件基地的开工建设及乐山10GW高效大尺寸电池基地的投建,将有效夯实公司光伏主业,逐步提升公司大尺寸高效组件电池产能,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及行业周期抗风险能力。 | 略减 | 84.40亿 | 2021-01-30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586,536.58万元至674,927.33万元。 | 58.65亿~67.49亿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下降,公司组件销量受到较大影响。下半年上游硅料供应紧缺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上涨,加之玻璃供应紧缺、其他组件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优选高毛利订单,放弃低价订单,影响组件销量。公司能源工程EPC业务因疫情影响开工及并网量,下半年组件价格的迅速上涨,影响了前期已签订单的毛利水平。受外部融资环境趋紧影响,公司的资金压力未得到缓解,亦对公司生产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下降。(2)2020年光伏行业发生重大变革,大尺寸组件成为市场主流需求且大尺寸组件产能切换非常迅速,新增产能迅速向G12(210)、M10(182)切换,原M2(156.75)、G1(158.75)产能成为行业落后淘汰产能。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慎重评估M2、G1产能技改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后,对不具备技改升级条件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按照会计政策进行资产减值。(3)因出售部分电站资产产生亏损,基于市场变化及谨慎性原则,对电站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20年12月底,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成功募集资金总额超25亿元,有效补充公司现金流,成功降低融资成本及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的整体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为加快推动公司“光伏+半导体”战略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公司合肥60GW大尺寸组件基地的开工建设及乐山10GW高效大尺寸电池基地的投建,将有效夯实公司光伏主业,逐步提升公司大尺寸高效组件电池产能,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及行业周期抗风险能力。 | 略减 | 86.84亿 | 2021-01-30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48,084.76万元至247,991.38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69.76%至854.16%。 | -2479913800.00~-148084760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下降,公司组件销量受到较大影响。下半年上游硅料供应紧缺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上涨,加之玻璃供应紧缺、其他组件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优选高毛利订单,放弃低价订单,影响组件销量。公司能源工程EPC业务因疫情影响开工及并网量,下半年组件价格的迅速上涨,影响了前期已签订单的毛利水平。受外部融资环境趋紧影响,公司的资金压力未得到缓解,亦对公司生产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下降。(2)2020年光伏行业发生重大变革,大尺寸组件成为市场主流需求且大尺寸组件产能切换非常迅速,新增产能迅速向G12(210)、M10(182)切换,原M2(156.75)、G1(158.75)产能成为行业落后淘汰产能。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慎重评估M2、G1产能技改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后,对不具备技改升级条件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按照会计政策进行资产减值。(3)因出售部分电站资产产生亏损,基于市场变化及谨慎性原则,对电站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20年12月底,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成功募集资金总额超25亿元,有效补充公司现金流,成功降低融资成本及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的整体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为加快推动公司“光伏+半导体”战略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公司合肥60GW大尺寸组件基地的开工建设及乐山10GW高效大尺寸电池基地的投建,将有效夯实公司光伏主业,逐步提升公司大尺寸高效组件电池产能,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及行业周期抗风险能力。 | 增亏 | -259905500.00 | 2021-01-30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1,972.74万元至251,879.36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835.47%至4633.76%。 | -2518793600.00~-151972740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下降,公司组件销量受到较大影响。下半年上游硅料供应紧缺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上涨,加之玻璃供应紧缺、其他组件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优选高毛利订单,放弃低价订单,影响组件销量。公司能源工程EPC业务因疫情影响开工及并网量,下半年组件价格的迅速上涨,影响了前期已签订单的毛利水平。受外部融资环境趋紧影响,公司的资金压力未得到缓解,亦对公司生产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下降。(2)2020年光伏行业发生重大变革,大尺寸组件成为市场主流需求且大尺寸组件产能切换非常迅速,新增产能迅速向G12(210)、M10(182)切换,原M2(156.75)、G1(158.75)产能成为行业落后淘汰产能。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慎重评估M2、G1产能技改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后,对不具备技改升级条件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按照会计政策进行资产减值。(3)因出售部分电站资产产生亏损,基于市场变化及谨慎性原则,对电站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20年12月底,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成功募集资金总额超25亿元,有效补充公司现金流,成功降低融资成本及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的整体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为加快推动公司“光伏+半导体”战略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公司合肥60GW大尺寸组件基地的开工建设及乐山10GW高效大尺寸电池基地的投建,将有效夯实公司光伏主业,逐步提升公司大尺寸高效组件电池产能,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及行业周期抗风险能力。 | 首亏 | 5555.64万 | 2021-01-30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299元至0.496元。 | -0.50~-0.3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下降,公司组件销量受到较大影响。下半年上游硅料供应紧缺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上涨,加之玻璃供应紧缺、其他组件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主动进行策略性调整,优选高毛利订单,放弃低价订单,影响组件销量。公司能源工程EPC业务因疫情影响开工及并网量,下半年组件价格的迅速上涨,影响了前期已签订单的毛利水平。受外部融资环境趋紧影响,公司的资金压力未得到缓解,亦对公司生产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下降。(2)2020年光伏行业发生重大变革,大尺寸组件成为市场主流需求且大尺寸组件产能切换非常迅速,新增产能迅速向G12(210)、M10(182)切换,原M2(156.75)、G1(158.75)产能成为行业落后淘汰产能。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慎重评估M2、G1产能技改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后,对不具备技改升级条件的电池及组件产能按照会计政策进行资产减值。(3)因出售部分电站资产产生亏损,基于市场变化及谨慎性原则,对电站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20年12月底,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成功募集资金总额超25亿元,有效补充公司现金流,成功降低融资成本及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的整体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为加快推动公司“光伏+半导体”战略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公司合肥60GW大尺寸组件基地的开工建设及乐山10GW高效大尺寸电池基地的投建,将有效夯实公司光伏主业,逐步提升公司大尺寸高效组件电池产能,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及行业周期抗风险能力。 | 首亏 | 0.01 | 2021-01-30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000万元至28,000万元。 | -280000000.00~-23000000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上游硅料供应紧缺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上涨,加之玻璃、胶膜等组件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攀升,然而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环比下降;同时因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平价项目及竞价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所延缓,三季度部分组件订单交货需求推迟到年底。为顺应大尺寸组件高效产能迭代的市场趋势,公司积极对原有产线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影响部分产能释放。受外部融资环境趋紧影响,公司的资金压力未得到缓解,亦对公司生产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三季度组件销量及毛利有所下降。(2)报告期内,能源工程EPC中标量大幅回升,但受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工程开工时间延迟,影响部分收入确认。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量较为充足,正积极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开展供应链融资等方式来满足经营资金的需求,提升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保障公司订单及时交付,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与多方投资者积极接洽,随着发行工作的启动及募集资金的到位,一方面,公司半导体及叠瓦组件等募投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实现公司“光伏+半导体”战略转型升级,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行业周期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较大缓解公司当前的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及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的整体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公司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 增亏 | -36261400.00 | 2020-10-15 | 2020-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0.045元至0.055元。 | -0.06~-0.05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上游硅料供应紧缺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电池片价格持续上涨,加之玻璃、胶膜等组件辅料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公司组件生产成本攀升,然而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材料价格涨幅,组件毛利率环比下降;同时因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平价项目及竞价项目建设开工及并网进程有所延缓,三季度部分组件订单交货需求推迟到年底。为顺应大尺寸组件高效产能迭代的市场趋势,公司积极对原有产线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影响部分产能释放。受外部融资环境趋紧影响,公司的资金压力未得到缓解,亦对公司生产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上述原因综合导致公司三季度组件销量及毛利有所下降。(2)报告期内,能源工程EPC中标量大幅回升,但受组件价格上涨影响,工程开工时间延迟,影响部分收入确认。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量较为充足,正积极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开展供应链融资等方式来满足经营资金的需求,提升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保障公司订单及时交付,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与多方投资者积极接洽,随着发行工作的启动及募集资金的到位,一方面,公司半导体及叠瓦组件等募投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实现公司“光伏+半导体”战略转型升级,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行业周期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较大缓解公司当前的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及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的整体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公司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 增亏 | -0.01 | 2020-10-15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000万元至22,000万元。 | -220000000.00~-150000000.00 | 1、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的原因如下:(1)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交通限制及隔离等防疫措施导致人员返岗受阻,公司、子公司及上下游企业复工延迟,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运输供应及产品销售受阻,公司产品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全球主要光伏市场,特别是欧洲及北美等公司主力供货市场,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户用、工商业及重要公用事业市场的光伏项目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组件产品价格持续下跌;(3)2020年宏观经济环境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外部融资环境未明显改善,公司的资金压力未得到缓解。为克服困境,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在订单交付保障上,主动选择高毛利订单,同时提升受托加工规模,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受疫情影响国内EPC项目招标较晚,公司EPC业务中标规模及开工情况均晚于预期。上述原因叠加导致公司2020年上半年出现阶段性亏损。2、随着国内乃至全球范围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预计2020年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会出现积极恢复。公司将紧抓行业需求机会,积极调整国内外市场销售策略,合理安排生产,扩大产品销售,加大EPC市场开发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加速固定资产处置和变现,快速回笼资金投入运营,创新融资模式,持续推进供应链融资等方式,缓解公司资金压力。目前,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已经完成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回复,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如定增项目顺利完成,将快速推动公司第二主业半导体战略转型,同时拓宽公司融资渠道,有效补充公司现金流,优化资产结构。 | 首亏 | 1815.83万 | 2020-07-15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000万元至15,000万元。 | -150000000.00~-120000000.00 | 报告期内,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内扩散及疫情防控的影响,公司上游供应商复工时间普遍延迟,交通运输受限,原材料价格及物流成本上升,客户订单交付受阻。同时,一季度为光伏行业传统淡季,国内装机需求及EPC开工率不足,海外市场需求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一季度亦出现一定幅度的延迟和削减,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公司在做好各项防疫措施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恢复生产,目前已实现复工复产,生产经营步入正轨。考虑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公司做了如下应对措施:1、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及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0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国内光伏政策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落地后国内光伏市场建设工作将有序推进,公司将积极投标平价及竞价项目,扩大产品销售,同时加大EPC市场开发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2、目前全球疫情蔓延仍在延续,欧美国家目前疫情较为严重,相信在疫情得到相对控制后,海外光伏装机需求将快速恢复,公司将提前做好准备,灵活调整海外市场销售策略,保证对海外需求的“一级响应”。3、公司将利用短期的市场需求空白时间来夯实制造基础,进行技术改造,同时推进合肥新基地的腾挪及原基地的整合,实现产线及产品升级迭代,加大新产品研究开发力度,提升现有产品工艺水平及产品品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市场恢复后的业务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份已经中国证监会受理,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如定增顺利完成,将快速推动公司第二主业半导体战略转型,同时拓宽公司融资渠道,有效补充公司现金流,优化资产结构。同时,公司紧抓储能需求爆发及新基建的战略机遇,将持续加大在新业务、新市场的开发力度,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力争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 首亏 | 3169.33万 | 2020-04-15 | 2019-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4,724万元至25,224万元。 | -252240000.00~-14724000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整体融资环境及信用体系影响,公司融资规模下降,融资成本上升,流动资金受限,叠加公司部分生产基地主动进行了技术改造,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同时,光伏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回暖及组件价格维持低位,导致公司组件毛利率有所下降;2、受制于上半年平价及竞价政策落地较晚,且市场规模有限,上半年公司EPC工程中标量较少。三季度随着国内竞价及平价项目落地,公司投标量及中标量有所回升,但收入确认未能在三季度释放,预计四季度将有所改善;3、公司海外市场占比已近70%,海外销售存货周转周期较长,实际发货与销售确认存在一定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收入确认;4、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公司产生一定的汇兑损失。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量充足,正积极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来源、开展供应链融资等方式来满足经营资金的需求,提升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保障公司海内外订单及时交付,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毛利率水平及盈利水平。同时,公司非公开发行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多方投资者正在积极接洽,随着发行工作的启动及募集资金的到位,一方面,公司半导体募投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实现公司“光伏+半导体”双主业转型,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行业周期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流动资金支持,大幅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的融资能力和融资质量,实现公司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 增亏 | -103577161.36 | 2019-10-15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0万元至2,500万元。 | -80000000.00~2500.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整体融资环境及信用体系影响,公司融资规模下降,融资成本上升,流动资金受限,叠加公司部分生产基地主动进行了技术改造,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同时,光伏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回暖及组件价格维持低位,导致公司组件毛利率有所下降;2、受制于上半年平价及竞价政策落地较晚,且市场规模有限,上半年公司EPC工程中标量较少。三季度随着国内竞价及平价项目落地,公司投标量及中标量有所回升,但收入确认未能在三季度释放,预计四季度将有所改善;3、公司海外市场占比已近70%,海外销售存货周转周期较长,实际发货与销售确认存在一定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收入确认;4、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公司产生一定的汇兑损失。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量充足,正积极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来源、开展供应链融资等方式来满足经营资金的需求,提升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保障公司海内外订单及时交付,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毛利率水平及盈利水平。同时,公司非公开发行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多方投资者正在积极接洽,随着发行工作的启动及募集资金的到位,一方面,公司半导体募投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实现公司“光伏+半导体”双主业转型,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行业周期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流动资金支持,大幅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的融资能力和融资质量,实现公司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 不确定 | -96830400.00 | 2019-10-15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5,000万元。 | 0.00~5000.00万 | 1、公司2019年一季度业绩相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一方面得益于公司轻资产模式下融资规模的控制及管理精细化等带来的相关费用下降;另一方面,主要得益于公司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公司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积极降负债,缩小融资规模;严格信用及管控政策,优化应收账款结构,保证公司现金流;引入电子竞价系统等多种方式,使得公司相关费用快速下降;2018年12月,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及2018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部分股权转让的议案》,上述股权转让事宜在2019年一季度交割过户完成,由此产生较大的投资收益。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发布的《关于全资子公司部分股权转让的公告》(公告编号:2018-115)。2、一季度是光伏行业周期性低谷,2019年国内光伏补贴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国内市场低迷;公司海外市场布局逐渐成熟订单充足,但受春节假期有效开工期不足影响,公司产能未能完全释放,海外订单交付受限;随着二季度行业传统旺季的到来,叠加公司一季度已提前获取的海外订单,公司将全面启动张家港、句容、阜宁等生产基地及海外越南基地的产量供应,保证国内外订单的及时交付;同时,公司将坚定全球化战略,同步推进海外EPC业务,扩大海外业务客户群体,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增值服务,持续提升海外市场及国际化业务比重,力争2019年海外业务比重提升至80%以上。公司也将持续关注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公司的“叠瓦”超高效产品、“鑫单晶”产品、“双玻双面”产品、“单、多晶PERC”产品等将为公司产品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和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 扭亏 | -146732700.00 | 2019-03-30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40,000万元至5,000万元。 | -400000000.00~5000.00万 | 特别提示:1、坏账准备是现阶段影响公司业绩的核心因素,国内光伏行业普遍账期较长,受近期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家光伏“531”政策的影响,客户回款难度亦增加,公司虽然加大了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并积极通过法律途径予以应对,对部分现金流紧张的客户,利用对方资产抵账的方式来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利益。但最终客户有效回款及诉讼抵账执行情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存在商誉金额约4.75亿元,由于目前是否发生减值尚存在不确定性,无法确定减值金额及比例,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审计及评估,故商誉减值会影响到公司业绩预测的准确性;3、本次业绩预测,公司已谨慎地考虑了上述两点因素,如果上述坏账计提及商誉减值能够得到有效处理,预计会对公司全年业绩形成较大的正向贡献。其他说明:1、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减少34.01%,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超25亿元,同比增长1,283.44%,大幅领先同行业竞争对手,财务指标向好;2、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市场订单饱满,实现海外市场出货1.53GW,营业收入超41.68亿元,同比增长100.67%,销售占比由2017年上半年的14%迅速提升至50%以上,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 | 不确定 | 2385.31万 | 2018-10-31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000万元-15000万元。 | -150000000.00~-50000000.00 | 光伏“531”新政的出台,较大程度影响2018年下半年国内光伏终端电站装机量,叠加美国、印度等国家保障性关税措施的出台,海外市场亦受到限制,导致光伏产业链的整体需求下降,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提示:坏账准备是现阶段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但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客户回款波动较大,影响坏账准备的计提进而影响公司业绩预测的准确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 首亏 | 4840.34万 | 2018-08-25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41万元-3,002万元,与上年同期变动:-15%至25% | 2041.00万~3002.00万 | 1、二季度为光伏行业周期性旺季,公司订单充足,产销两旺;2、虽然光伏“5.31新政”(见注释1)发布后,对2018年国内光伏电站装机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国内光伏产品需求减少。但公司早已将重心转移至海外市场,将海外市场作为公司战略布局的重点,海外市场销售比例由2017年上半年的14%迅速提升至目前的50%左右,海外市场订单饱满,对光伏行业波动起到较好的稳定作用;3、在光伏“5.31新政”发布之前,公司提前锁定了部分订单产品的价格。当市场需求减少导致光伏产品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下跌时,公司毛利得到提升;4、公司加强了预算管理及费用控制,销售及财务等相关费用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 续盈 | 2401.27万 | 2018-07-12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00万元-16000万元 | -160000000.00~-110000000.00 | 1、公司本季度受行业周期性低谷、冬季安装量下降及春节假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游光伏电站项目有效建设期不足,导致公司组件产品需求减少,EPC工程项目的开工与并网进展滞后;2、公司目前处于战略转型期,重点开拓海外市场。但2018年一季度受到美国“光伏201法案”及印度“双反政策”的影响,美国及印度市场有效订单不足。公司积极开拓其它海外市场,而新市场的开拓及订单的形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公司产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综上,公司一季度业绩出现季节性亏损。公司目前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推进海外市场的品牌建设,努力提升海外市场的销售占比,并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积极应对,来缓解行业季节性波动的风险。根据光伏行业周期性特点(二季度为需求旺季)及已有订单情况,预计公司二季度经营及业绩情况会有较大改善。 | 续亏 | -125503900.00 | 2018-03-31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15,000万元 | 5000.00万~1.50亿 | 布局电池产能,降低产业成本。 | 扭亏 | -26911600.00 | 2017-10-28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0万元-8,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1.77%至85.66% | 3000.00万~8000.00万 | 产品毛利下降,公司运营成本及费用增加。 | 预减 | 2.09亿 | 2017-08-26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5,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4.11%-100.00% | 0.00~5000.00万 | 产品毛利下降,公司运营成本及费用增加。 | 预减 | 1.93亿 | 2017-04-22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0万元-15,000万元 | -150000000.00~-100000000.00 | 一季度受本行业冬季安装下降及春节假期等因素的影响,有效开工期不足,导致公司一季度业绩出现短期亏损。公司目前产销两旺,将通过科技创新、强化降本增效、严控三项费用、加速去化应收账款、增强流动比及速动比、快速降低资产负债率,确保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此外,公司还将通过双主业经营,调整产品及产业结构,积极快速进行战略转型升级,为上市公司带来长期的盈利增长。 | 首亏 | 1.02亿 | 2017-03-31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1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6.51%-92.17% | 5000.00万~1.50亿 | 1、2016年11月份开始,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电池片等价格开始出现快速上涨甚至缺货等情况,短期给公司造成较大的影响,公司产品成本上升,而销售价格传导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公司四季度业绩与之前预期差异较大;2、为适应上述行情的变化,同时考虑公司目前资金状况,公司主动调整了生产经营计划,减少或放弃承接部分盈利较弱的订单;3、上述因素导致公司全年业绩低于预期,但预计原材料价格上涨不会对公司产生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 预减 | 6.39亿 | 2017-01-26 | 2016-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00万元-3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50% | 1.90亿~3.00亿 | 抢装潮过后,受行业影响,组件价格下跌。 | 略减 | 3.77亿 | 2016-08-25 | 2016-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790.71万元-26,306.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40% | 1.88亿~2.63亿 | -- | 略增 | 1.88亿 | 2016-04-26 | 2015-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00万元至70,0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幅度在-74.02%到-77.73%范围内 | 6.00亿~7.00亿 | 公司在2014年度破产重整结束,公司取得了20多亿元的重组收益,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594.16万元,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14年应有较大增长。 | 预减 | 26.94亿 | 2015-10-31 | 2015-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00万元-40,000万元 | 2.50亿~4.00亿 | 公司破产重组后恢复生产经营,采用“自产+代工”的模式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和销售,使太阳能电池组件销售大幅增加,致使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加。 | 扭亏 | -730593873.30 | 2015-08-29 | 2015-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00-25,000万元 | 1.50亿~2.50亿 | 公司通过破产重整,资产结构得到改善,治理结构得到优化。2015年公司确立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对市场进行了重新定位和拓展,内部治理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经营业绩得到稳定增长。 | 扭亏 | -772293364.37 | 2015-04-29 | 2015-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8000万元 | 6000.00万~8000.00万 | 公司去年经过破产重整,董事会有针对性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为公司减负增效,提高盈利能力。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生产经营有序推进,根据公司的订单情况并结合初步统计的生产销售实现情况,预计公司2015年一季度将实现扭亏为盈。 | 扭亏 | -731593441.39 | 2015-03-31 | 201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较前次预计0~2000万元将有大幅度正向变动. | 0.00~2000.00万 | 公司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组会议于2014年10月23日下午14时30分在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召开,债权人会议各表决组均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出资人组会议表决通过超日太阳重整计划草案之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本次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根据重整草案相关规定,预计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 | 扭亏 | -4605859539.74 | 2015-01-31 | 2014-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0,701.42至280,701.42万元。 | -2807014200.00~-2707014200.00 | 由于公司流动性困难尚未缓解且公司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各生产基地受到影响,无法正常生产经营 | 增亏 | -534070753.84 | 2014-08-30 | 201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00万元至-20,000万元. | -250000000.00~-200000000.00 | 公司尚末摆脱流动性危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 | 减亏 | -415141433.12 | 2014-04-29 | 201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5,000-14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3.48%—37.34% | -1450000000.00~-1050000000.00 | 受到光伏行业整体低迷、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于2012年底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困难。虽然2013年度随着光伏行业的好转,公司自三季度起主要生产基地已逐步恢复生产,但公司的流动性困难并未得到缓解,银行贷款逾期、主要银行账户及资产被冻结等情况并未好转,且从全年来看,公司开工率不足,整体经营业绩亏损。本次在2013年三季度报告的业绩预测基础上再进行业绩向下修正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存货、机器设备和电站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其主要包括:(1)因子公司洛阳银电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在2013年全年处于停工状态,公司对其存货及机器设备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因子公司洛阳赛阳硅业有限公司在2013年全年处于项目停建状态,公司对其机器设备资产计提减值准备。(3)因公司拟出售境外电站资产,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公司对境外电站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上述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2.2-4.5亿元左右。 | 减亏 | -1668459214.47 | 2014-01-25 | 2013-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年1-9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500至-50,500万元。 | -545000000.00~-505000000.00 | 收到光伏行业整体低迷、产能过剩、工序失衡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自2012年四季度出现了流动性困难,各生产单位产量大幅下降:公司也因供应商、银行及其他债权人的起诉,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目前,公司的流动性困难并未得到缓解,大量的逾期银行贷款,主要银行账户级资产被冻结等情况并未好转。因此,公司预测2013年1-9月的业绩仍将亏损。注:上述预计的2013年1-9月的经营业绩情况是基于欧元汇率为欧元:人民币=1:8.05的基础上而做出的预测,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 首亏 | 622.88万 | 2013-08-29 | 201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3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亏损40,100 至 42,900万元。 | -429000000.00~-401000000.00 | 受到光伏行业整体低迷、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自 2012年四季度出现了流动性困难,各生产 单位产量大幅下降;公司也因供应商、银行及其他债权人的起诉,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目前,公司的流动性困 难并未得到缓解,大量的逾期银行贷款,主要银行账户及资产被冻结等情况并未好转。因此,公司预测 2013 年 1-6 月的业绩仍将亏损。公司公司针对目前的情况,已制定了包括加速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出让已具备变现条件的海外电站、尽快处置 境内非核心资产、改为自主生产和代工模式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等体应对方针,力争尽快回笼资金,使企业走出困 境。注:上述预计的 2013 年 1-6 月的经营业绩情况是基于欧元汇率稳定在目前的水平上(欧元:人民币=1:8.04)而作出的预测,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 增亏 | -142243307.81 | 2013-04-27 | 201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0—11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542.67%—1907.71% | -1100000000.00~-900000000.00 | 1.正常经营损失
2012年度,光伏市场环境依然延续着2011年的复杂格局,欧债危机进一步加剧,光伏行业的发展尚未走出“寒冬”,产能过剩现象依然严重,光伏行业的经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12年下半年,银行开展对公司的收贷,导致公司四季度出货量远低于预期。经营状况的严重下滑导致公司2012年度正常经营损失达3.0-3.5亿元。
2.资产减值
(1)坏账准备:一方面,由于欧洲光伏政策的影响,公司客户投资的光伏电站未能如期建设完成并网发电,电费收入相应下降,同时电池组件市场价格较公司向其销售时的价格已大幅下跌;另一方面,欧洲银行紧缩银根也导致上述光伏电站未能如期获得贷款,客户未能如期向公司支付货款。鉴于以上情况,客户违约风险加大,公司相应计提了坏账准备。
(2)由于光伏行业整体的不景气,公司对存货、机器设备和电站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上述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6.0-6.5亿元左右。 | 增亏 | -110297671.90 | 2013-01-18 | 2012-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2,300万元至-2,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变动幅度-90%至-110%。
业绩变动的原因说明
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组件价格大幅下跌,产品毛利率也有所下降,并且由于公司主要是销售给电站业务,应收账期长而坏账计提增加及欧元汇率损失导致业绩受到影响。但公司的电站经营战略正确,与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开发的国内外电站业务在第三季度全面启动,所以下半年的出货量会大幅度增加,毛利率也有所提高,第三季度经营情况比上半年会大为改观。 | -23000000.00~2300.00万 | -- | 首亏 | 2.39亿 | 2012-08-27 | 201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000 万元—15,000 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1.2012 年上半年,光伏市场环境依然延续着 2011 年的复杂格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光伏行业的发展尚未走出寒冬,产能过剩现象依然严重,再加上欧元汇率的下跌、经营成本的上升等问题的困扰,光伏行业的经营环境依然十分严峻。公司第二季度组件销售量较预期略有下降,销售价格也有所降低,造成销售毛利润较预期下降。
2.公司上半年应收帐款余额进一步增加,同时部分应收账款按照帐龄分析法计提了坏帐准备,故对应收账款的计提坏账准备影响了企业盈利。
3.欧元汇率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第二季度继续下行,由于公司应收账款额较高,且主要以欧元计价,虽然公司也操作部分欧元套期保值业务,但由于欧元汇率跌势过猛,无法判断今后走势,因此锁汇的仓位较轻,故公司在 | -150000000.00~-120000000.00 | -- | 首亏 | 1.32亿 | 2012-07-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