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骆驼股份(601311)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我国汽车市场展现出“先抑后扬,稳健回升”的态势,全年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大关,分别以11.6%和12%的同比增长率,继续稳居全球榜首。公司紧跟市场脉搏,坚持“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通过实施“十大关键举措”,实现了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量的稳步上升,同比增长7.45%,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在深耕国内市场方面,公司着力“稳存量、抢增量”,推动主机配套业务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同时,加强渠道建设和完善品牌价值,有效提升了替换市场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在海外市场上,公司敏锐捕捉全球商机,积极拓展新客户,销售版图持续拓展至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销量稳步上升。此外,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业务通过加大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系列,全面满足市场需求,新获得35个项目定点,全年低压锂电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7.87%。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7,885.24万元,同比增长4.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238.96万元,同比增长21.79%,其中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529.54万元,同比增长4.43%;应缴税费16.69亿元,同比增长8.59%。
  公司各主要业务领域经营发展情况如下:
  1、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量继续增长,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2023年,在面对异常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车企价格战蔓延至供应商环节等多重压力下,公司以快速提升销量和市场份额,不断夯实汽车低压铅酸电池行业领先地位为目标,细化并完善了国内主机配套、维护替换以及海外三大目标市场的经营策略,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实现了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量的持续增长,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23年,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全年累计销售3460万KVAH,同比增长了7.45%,其中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销量同比增长了近45%。
  (1)持续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推动国内主机配套市场向“高新细”化发展 报告期内,我国汽车市场逐步回暖,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实现历史性跨越,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公司在国内主机配套业务上紧抓市场机遇,不断加强商机管理及转化质量,落实攻守衔接,以“稳存量、抢增量”为目标,不断加强高端及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市场的拓展,瞄定房车等细分领域进行开发,进一步向“高新细”化发展,全面提升市场份额。在燃油车方面,公司通过产品升级,积极配合主机厂的车型切换,持续赢得份额的提升,实现销量稳步增长,公司全年共实现了51款车型的量产供货,其中长安、奇瑞、比亚迪、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上汽通用、起亚、福田、一汽解放、东风商用、江淮汽车的供货量均有所增长;新获主机厂项目定点60个,其中新获得华晨宝马2025-2028铅酸AGM产品项目定点。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新获定点项目18个,包括上汽、比亚迪、哪吒、京深、零跑、智己等项目定点,实现空白突破,同时持续关注已定点项目的产品开发及量产情况,完成了9个定点项目的量产导入,上汽、阿维塔、吉利以及超跑昊铂等车型实现供货。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销量同比增长近45%。
  2023年,公司国内主机配套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2.13%,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2)不断加强渠道和品牌建设,国内维护替换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不断加强渠道经营、品牌建设等方面,全年销量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速,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一是继续加强渠道经营。公司通过对经销商网络进行管理与规划,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持续提升渠道的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公司利用经销商年度运营评估模型,有效引导、激励经销商提高经营质量,提振销量。同时,公司继续推进“优能达”服务体系布局,推动“优能达”服务商和“优能达”终端商的建设,其中终端商以终端门店、汽配店、维修点为主,服务商主要以为终端商提供服务支持为主要职能,公司在挖掘新的服务商时,也在不断推动具备服务能力的经销商注册成为“优能达”服务商,推动经销商向服务型销售商转型。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完成了3300多家“优能达”服务商及11万多家“优能达”终端商的建设。二是强化渠道1+N业务能力。公司打造了自营及合作两种模式下的“购销一体化”运营体系,利用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回收废旧铅酸电池及锂电池,回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积极探索电商平台合作模式。公司与途虎/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持续深入合作,销售份额得到稳步提升。同时,公司依托电商服务网络和管理体系,大力开拓汽修连锁、保险救援等KA终端渠道市场,与途虎养车/米其林驰加等头部品牌达成全面合作,通过遍布全国的优能达服务网络,为连锁终端客户提供快速配送和可靠售后服务,不断优化电商渠道线下服务质量,提高品牌价值,提升销量。四是提升渠道服务质量。公司开展了经销商差异化分级售后管理工作,以“服务商+终端”的服务模式,提升终端体系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意识。同时,持续进行“优能达”售后端推广工作,通过“优能达”平台实现远程线上售后,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公司还对全国联保服务进行了模式创新,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工作改进,有效的保证了客户需求。五是品牌差异化运营及细化管理。公司持续深化品牌差异化运营,在全国 25个省的 167 个地区召开了283 场终端会销活动,通过该活动为终端客户赋能,提升终端的经营管理水平及营销能力。公司还开展了核心运营商建设、物流枢纽城市方案、城市合伙人招募、以旧换新、专项招商等工作,“骆驼”“DF”“天鹅”“华中”四大品牌2023年销量均实现较大增长。六是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公司通过媒体传播、人际传播、销售促进传播、广告传播、公益传播等五大传播方式,开展了全媒体、多渠道的品牌宣传推广工作。同时,紧跟市场流量变化趋势,实现了 14 个平台、25 个官方号的品牌内容覆盖。七是产品紧跟市场需求。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新动向,通过对不同区域客户、不同车型使用和匹配产品的数据分析,不断推出适应性新品上市及对现有产品的优化升级,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全年共完成了83款电池新品的上市,新开发了“骆驼”品牌5代K系列驻车空调产品及船用产品,完成了“DF”品牌的产品升级及优化,“华中”品牌及“天鹅”品牌新增EFB系列产品。
  2023年,公司国内维护替换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11.7%,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3)进一步完善海外业务组织架构,海外市场销量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全球市场机遇,围绕亚太、中东、非洲、中北亚等几大重点区域,结合当地市场特点,从主机配套业务和维护替换业务两个方向入手,制定了“贸易+”方案,销售人员长期驻扎目标市场,在深挖现有客户潜力的同时,持续加强新客户及新市场的开发,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提升销量。2023年,公司全年累计开发了70个新客户,新进入17个国家市场,进一步扩大了全球销售版图。主机配套业务方面,公司深入剖析海外市场需求,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通过加强与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合作,不断提升主机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品质标准。同时,公司积极推行国际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按时按质完成订单,赢得了客户广泛的好评与青睐,获得了印尼三一、奇瑞等9个项目定点;维护替换业务方面,公司深入开展了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针对海外市场的特点和客户的消费习惯,执行了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推出了一系列适应性强、性能稳定的新产品,通过加强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及时、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迅速有效的服务响应,有效地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一步扩大了销量和市场份额,海外自有销售网点已达到6个,推动本土化营销体系的搭建和渠道的建设。同时,公司网络营销推广效果显著,客户数量及销量持续上升。下半年,为了加快海外市场的拓展,积极践行国际化战略,公司开展了组织架构变革工作,成立了国际事业部,并对各销售业务区域进行规划调整,配套、运营等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强化。公司进一步优化了国际化发展的整体战略,明确了海外主机配套市场和维护替换市场的战略目标。
  海外产能方面,2023年 7月,公司美国化成工厂项目一期已建成,年产能约100万 KVAH;2023年9月,公司马来西亚工厂二期已建成投产,马来西亚工厂现有年产能约400万KVAH。
  战略目标的进一步明晰,使得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路径。不断完善的经营举措稳步推进和落地,为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产业布局和产能的不断壮大,也为未来海外市场销量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7.7%。
  2、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2023年,公司坚持以市场和产品为导向的研发机制,在技术突破、项目对接、产品矩阵开发、专利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一步提升了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实现了进一步降低。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53,021.74万元,同比增长0.33%,占营业收入的3.77%。
  (1)铅酸电池平台
  汽车低压铅酸电池研发方面,公司通过开展工艺基础类研发、生产材料开发、生产工艺研发推广等多个项目,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AGM/EFB启停电池、驻车空调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等产品的迭代开发,新开发完成了iEV系列EFB+、AGM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铠甲系列驻车空调电池、2SPro 电池及爆款电池等系列产品,并在襄阳生产基地新建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生产专线,以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企客户的需求;重点完成了北美本田PF3 电池开发项目、高尔夫球车 3D/4D 电池项目的开发以及“天鹅”“华中”等品牌升级产品的切换。公司坚持以技术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着力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公司生产成本得到了优化,生产制造能力同时得到了提升。在AGM电池项目中,成功降低了原材料及加工成本,提高了电池质量;在富液电池项目中,进一步开展工艺改进,优化了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和寿命,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任和好评。此外,公司推进了一系列电池制造工艺改进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综合利用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打造出性能更强的电池产品。2023年,公司荣获一汽解放、本田、东风汽车、福田汽车、长安马自达等主机厂的“优秀供应商”、“品质保障奖”、“最佳团队合作奖”、“最佳质量奖”、“服务领先奖”等奖项。
  再生铅研发方面,公司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积极开展生产工艺的升级与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自产4BS工艺开发方面,公司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实现了自主生产。这一新工艺的导入,不仅丰富了再生铅的产品线,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市场。同时,公司引入了多个铅产品和副产品的开发改进项目,通过升级设备、改进原料配比、优化操作流程等,提高了综合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在兼顾环境保护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报告期内,公司铅酸电池平台完成专利申请128个,累计授权专利108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铅酸电池平台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为787个。
  (2)锂电池平台
  汽车低压锂电池研发方面,公司继续聚焦低压锂电池12V/24V/48V平台产品的开发,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保持低压锂电领域领先优势。乘用车方面,推出了卧式与立式锂电池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并推出了高性价比的、更高兼容度的BMS产品,完成了市场高、中、低客户需求的全覆盖;房车及商用车方面,推出了12V/24V高性价比加热版驻车空调锂电池、房车锂电池、商用车启动锂电池、商用车辅助电池等产品。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下一代低压锂电产品研发,已在开发全新48V架构锂电池。报告期内,公司有效整合新能源研发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搭建了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物料管理系统、ASPICE全工具链研发流程,实现了“研产供销服”全面数字化管理;积极推进软件算法平台的建设,实现了FMU、SEV模型在国际重点项目BMS核心算法上的首次应用;加快推进BMS技术研发,完成12V/24V/48V BMS平台产品搭建,全年推出了5个技术平台,共9款BMS产品,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完成了功能安全、网络安全、软件AUTOSAR、高精度SOC算法、UDS协议栈等BMS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了软件全栈自研;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完成 IATF16949、ISO26262、ASPICE L2 全流程建设,并获得 TUV 认证证书,实现了功能安全ISO26262(ASIL-B)产品量产落地。
  储能电池研发方面,公司完成了液冷集装箱系统的开发和户用储能BMS的迭代研发。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EMS云平台搭建并成功申报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完成了户用储能、低压锂电储能、便携储能、应急启动电源、高尔夫锂电5大产品系列的开发布局和平台搭建,累计开发44款产品。
  锂电回收研发方面,公司完成了动力锂电池回收全流程研发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了梯次分选工艺开发和梯次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已具备锂电回收梯次利用分选能力;重点推进了研发提质工作,稳定了黑粉中杂质低含量水平,黑粉回收率高于行业标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正在持续研发中。
  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平台完成专利申请210个,累计授权专利131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锂电池平台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为414个。
  3、持续开拓汽车低压锂电池市场,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产品矩阵,积极进行产品开发及客户对接,持续开拓汽车低压锂电市场,不断提升新能源板块经营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一是产品矩阵得到进一步完善。公司完善了汽车低压锂电池的产品系列,可以满足目前市场需求的全覆盖,产品的差异化特点和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产品通用性高,可降低开发风险,提高开发效率和产线利用率。二是项目定点数量大幅增加。公司全年累计获得了 35 个项目定点,其中 12V 锂电实现了吉利、一汽解放、一汽红旗、广汽、东风、江淮、赛力斯等多个知名车企及造车新势力的多款车型定点;24V锂电方面,实现了福田戴姆勒、北汽福田、北奔重汽、长城、一汽解放、吉利等多个车企的项目定点。三是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不断强化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推进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制定供方管理方案,建立供方报价/核价机制,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持续加大供方开发,完成关键材料产业链二级供应商分布地图绘制。四是产能布局不断完善。公司位于襄阳市的低碳产业园项目于2023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一期计划建设年产400万套低压锂电池和2GWh储能锂电池项目及配套设施,该项目正在按计划建设中。
  2023年,公司汽车低压锂电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7.87%。
  4、坚持双赛道发展,储能业务稳步推进
  公司持续开拓储能业务双赛道,结合市场环境和特点,轻资产运营,以提供集成式储能产品为主。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集成工厂的建设及验收;完成了3.35MWh集装箱和5MWh液冷集装箱产品的开发及户用储能 5 大系列约 30 款产品的布局;完成了供应链体系的搭建及合格供方清单的制定,持续提升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和供应链整合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工商业储能方面,公司进行了多款产品的研发、迭代升级,完成了2个项目的量产供货,新签订了2个储能项目。
  户用储能方面,公司已取得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产品认证资质,开拓了北美、欧洲及非洲市场,完成了国内外电商平台搭建和销售。
  5、加快回收购销渠道布局,提升循环产业链优势
  报告期内,再生铅行业产能过剩、废旧电池采购价攀升、市场乱象丛生等问题不断加剧,公司再生铅业务经营压力持续增大。公司通过强化渠道职能、推进生产降本增效、优化销售结构等举措,不断提升再生铅业务持续经营与盈利能力。公司开展了多渠道模式建设,形成了“自营回收渠道+外包内管渠道+长单合作渠道”的搭配模式,不断强化回收渠道的拓展及管控,稳定废旧电池采购资源及采购价格。同时,公司持续开展工艺优化及生产降本工作,不断优化再生铅产品结构,推进新产品的开发,增加合金等产品的销量。2023年,公司废旧铅酸电池破碎处理量约70万吨,同比增长约5%。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供应体系的优势,通过打通锂电回收经营模式,构建回收渠道,全面优化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与再生工作。公司持续开展锂电池回收渠道建设和“购销一体化”布局,积极整合自有回收资质资源,全年完成杭州1家锂电回收示范网点建设,与9家电池厂、5家主机厂、3家公交公司建立回收服务关系,锁定废旧动力电池资源,与业内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转至骆驼股份(601311)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