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厦门国贸(600755)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海外通胀维持高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在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下,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我国经济实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面对市场需求减弱、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不利因素的挑战,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经营策略,深化风控管理,保持经营发展的韧性。同时,公司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对标国际一流供应链企业,打造聚焦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三链融合”业务模式升级规划,推进各业务板块战略实施,加强组织力提升建设。但是,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部分经营指标仍然出现了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682.47亿元,同比下降1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15亿元。公司已剥离房地产业务,剔除上年同期剩余地产项目利润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约 20%。
  公司获评“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位列《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 2000强第 1214位、《财富》中国 500强(上市公司)第 26位,再度入围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活力榜 TOP100等。
  1.供应链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供应链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652.95亿元,同比下降7.93%;实现海外营业收入 656.00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 171.64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贸易规模超 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 8%;和 RCEP国家贸易规模超 970亿元,同比增长约 4%。
  注:公司为配套供应链管理业务的现货经营,合理运用期货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相应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期现毛利率为结合期货套期保值损益后的综合毛利率。
  其中,钢材经营货量超 3,500万吨,同比增长超 20%;煤炭经营货量超 4,500万吨,同比增长超 30%;油品、棉花、棉纱等品类经营货量增长约 50%。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高附加值品类,新产品中,沥青经营规模超 40万吨,经营利润稳步提升,品种钢、木片等新品类已形成稳定规模,新增烧碱、钼金属等品类。在新能源领域,公司成立新能源供应链子公司,完善新能源业务战略规划,聚焦““电池产业链”及““光伏产业链”,布局开拓新能源、新材料全产业链供应链业务。
  深化产业化发展战略,合资合作强链拓链。公司持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着力打造重点产业项目,通过产业化发展强化上游资源渠道、丰富业务全链条的盈利环节。报告期内,公司收购山东兴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开工建设 200万吨废钢加工配送中心项目,拓展废钢回收加工业务。公司加大与产业客户的合资合作,持续延伸产业链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与金川集团贸易有限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城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高义钢铁有限公司等产业客户成立合资公司,增强产业运营能力;与山东能源集团营销贸易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强化煤炭上游优质资源渠道建设;与湖北农发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开发中西部地区农产市场。公司加大新能源领域合资合作,合资设立湖北国发供应链有限公司,打造磷化工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为磷化工、新能源企业提供一站式供应链综合服务方案;合资设立厦门国贸绿能供应链有限公司,延伸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服务体系。
  加速国内外网络布局,强化国际物流服务支撑。公司坚持贯彻““双循环”发展战略,坚定国际化发展方向,加快国内外设点布局和属地化经营步伐,持续链通境外优势资源和产业伙伴。报告期内,公司成立新疆境内平台公司,国内“东西南北中”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新设立印尼、阿联酋、巴西三个境外平台公司,打造东南亚、中东、南美重要业务枢纽,重点拓展金属、煤炭、铁矿、纸浆、农产、化肥、新能源等业务;在智利、土耳其、泰国新设办事处拓展金属供应链业务,在越南设立办事处拓展棉花棉纱、涤纶短纤等业务。公司加快物流板块战略转型,加强国际物流项目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合资成立国贸宝华海运有限公司,布局亚洲至西非散杂货船的运营、租船等业务;设立新加坡 ITG-STS合资公司开展西非海上转运业务;设立印尼 ITG-GPI合资公司经营印尼本土运输、堆场、仓储等物流业务。
  强化数字化支撑平台,提增运营效能。公司聚焦““3大护城河+2大新曲线+3大支撑力”数字化转型目标和战略框架,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撑。报告期内,公司数字化建设升级,总投入约 1亿元。“国贸云链”持续发掘业务转型数字化需求,已覆盖纸业、金属、农产、能源、石化、化工等多个业务协同场景,运营协同效率不断提升,全年累计订单超 10万笔,成交金额近400亿元。如““成品油零售线上服务平台”,客户通过移动终端可实现自助下单、电子签约、一键快速收款、足额自动放货、自助预约提油与过账,业务办理耗时从 30分钟减少到 5分钟左右,极大提升了交易效率与用户体验。““国贸云链·金贸通”与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授信联动,链通金融机构和产业客户,创造平台价值,平台客户累计用信近 20亿元。公司推出““国贸云链·慧通+”物流业务中台,物流资源采购透明化、库存管理可视化、运输协同在线化水平显著提高。公司数字化建设持续促进经营管理降本增效,各类数字化平台全年节约成本超 5,500万元。
  公司获评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奖;““国贸云链·浆纸 e站”获评首届国企数字场景产业协同类三等奖和中国信通院““2023数字化供应链标杆案例”;““国贸云链·天眼”粮食筒仓方案入选中物联“2023年度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优秀案例”。
  深化研发和风控协同,助力稳健经营。公司持续深化研发和风控协同,完善职能管理架构,优化经营策略。在研发领域,公司一方面加强对国际新市场、新兴行业、新经营模式进行全方位研究分析,深化新兴领域布局和传统产业升级相关产业研究,助力投资决策;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强化研发能力,坚持研发赋能,把握市场波动趋势,有效规避市场下行风险,稳定经营效益。
  公司坚持主动筑牢风控堤坝,业务全链条各关键节点深度嵌入风控,落实风险预警跟踪和前置防控。公司数字化风控体系持续迭代,升级优化大宗商品贸易期现管理系统;““国贸云链·天眼”发挥““24小时自动值守”功能,有效防控仓储风险,开发智慧道闸、智慧地磅及筒仓监测等大宗商品货物管理数字化应用。
  2.健康科技业务
  公司健康科技板块在报告期内进行了战略检核,确立了聚焦医疗器械核心主业,以医疗器械上游为主要投资布局方向,协同发展养老服务、健康医疗大数据、健康服务等支撑产业。报告期内,公司健康科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37亿元,同比增长64.82%。公司医疗器械供应链板块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和业务拓新,成立国信医疗合资公司,持续推进全国 SPD供应链管理业务网络布局,着力打造集约化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公司完成收购国内领先的微创外科手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派尔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尔特医疗”),并围绕派尔特医疗深化推进微创医疗领域投资收并购及合资合作。2023年,派尔特医疗充分发挥其在微创外科产品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国际化发展优势,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06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归母净利润 7,596万元,同比增长80%。下属子公司厦门健康医疗大数据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搭建““全周期健康服务平台”,拓展企业员工体检、“惠厦保”健管业务等,协同探索“糖尿病三师共管服务平台”、数字资产场内交易等项目;子公司厦门国贸康养产业有限公司在厦门市各行政区落地多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在健康服务领域,国贸泰和康复医院和国贸艾迪康医学检验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和第三方检验服务。
  

转至厦门国贸(600755)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