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海南海药(00056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及政策影响
  1、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近些年,国家陆续发
  布多项政策,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随着医保控费、国家及地方各级集采、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价格联动等一系列政策的深入推进,短期内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倒逼医药企业选择创新研发道路,医药企业迎来创新驱动发展时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5,205.70亿元,同比下滑 3.70%;实现利润总额 3,473亿元,同比下滑 15.10%,但从2023年医药工业各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子行业营业收入、利润保持了正增长。另一方面,医药产业虽整体反弹乏力,但随着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不断取得突破,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用于制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抗体偶联药物(ADC)出海等为医药工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另外,医药行业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提升,市场刚性需求攀升,药品、医疗器械市场必将持续增长,促进医药健康行业稳健发展。
  2、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7月21日,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2023年下半年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和工
  作安排。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提高医药产业韧性、支持医药研发创新、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强国产医疗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引领带动行业提质增效。从政策发布情况来看,医药行业将在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深化医改、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与此同时,医药鼓励创新政策频出,医保目录持续动态调整,药品集中采购步入常态化、制度化等趋势也在持续影响着行业的发展。鼓励药品研发创新。报告期内,国家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鼓励和引导创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优化审评流程,加快创新药品种审评审批速度;发布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设计、试验实施、获益-风险评估等技术指导原则,坚持临床价值导向,鼓励企业开发更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促进仿制药集约化发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截至2023年,国家共组织了九批十轮药品集中采购,重塑药品市场竞争格局,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具备“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医药企业更具备生产优势与抗风险能力。推动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全面加强中药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全过程审评审批加速、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全球化监管合作、全方位监管科学创新,全方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出中药振兴发展的下一步行动方案。
  (二)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
  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2023年公司以坚定不移推动医药板块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扎实开展“质量效益提升
  年”和“经营合规管理年”为抓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围绕“三中心”推动“三转型”建设,持续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既统筹解决历史问题,又着眼顶层设计和长远发展,带动公司各方面、各条线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突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研发水平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新突破。一是推进研发体系变革,提升科研管理能力。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科研管
  理“去行政化”,实行扁平化管理,设立制剂研究院、原料药研究院,新成立创新药研究院、中药研究院,各研究院不再单设科研管理部门,职责更加分明,工作更加聚焦,进一步打造企业研发核心竞争力。二是落实“科 15 条”,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完成中药发展规划、制剂管线产品规划。完成 2 个新药项目药学负责人及 6个仿制药项目负责人“揭榜挂帅”,组建项目组推进药品研发。印发《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实施管理办法》《科研项目奖励办法》《前瞻性科研项目奖励办法》,进一步调动研发团队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团队活力。三是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和平台共建,充分利用国内专业院所科研资源,与中国药科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与中南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助力开展创新药物与仿制药的研发工作,实现优势互补,逐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药研发体系。
  2023年研发创新成果:1、创新药项目 :抗肝纤维化 1 类新药氟非尼酮胶囊已启动Ⅱ期临床研究,病例入组率达到 60% 以上 ;抗癫痫 1 类创新药派恩加滨片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已启动派恩加滨片Ⅱ a 期临床研究。2、一致性评价项目:截至2023年底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品种11个。3、化药制剂研发项目:完成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利奈唑胺片、罗沙司他胶囊4个仿制药品种注册申报,完成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氨曲南3个品种一致性评价申报,均已进入技术审评。4、原料药研发项目:完成阿维巴坦钠、利奈唑胺、罗沙司他、富马酸伏诺拉生4个原料药注册申报并进入技术审评。5、中药研发项目:完成3个古代经典名方立项,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同时开展枫蓼肠胃康颗粒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培育中药大品种,做大做强公司中药板块。
  2、营销体系变革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优化组织架构,发挥管控职能。为适应医药市场发展趋势,在巩固和深挖存量
  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培育大健康市场,拓展中医药保健赛道,建立零售终端销售渠道,并强化公司对营销体系的管控力度,更好的配合公司营销战略达成,成立海南海药营销中心,新设中药事业部、大健康事业部、直营事业部、零售事业部、医院事业部、基础用药事业部,成立八个办事处等,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把抓增量的要求落实到业务量的增长上,努力开拓新渠道、探索新模式、实现新增长。二是变革营销体系,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强化市场的主导和拉动作用,不断健全“跟随市场办”的决策机制,持续完善“围绕市场转”的资源配置模式,稳住市场存量,做大增量市场,做到老市场有显著增长、新市场有重大突破。
  2023年公司部分药品先后中标第八批国家集采、苏桂陕联盟集采接续、广东和京津冀 2 个省级联盟集采等。三是稳定存量拓增量,培育新业务增长点。聚焦主要业务领域,突出主打产品能力建设,枫蓼肠胃康颗粒、头孢唑肟钠、氨曲南等主力大品种市场开拓保持稳中求进,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稳步提升。普药全力拓展标外市场,大力推广复制优秀经验,2023年销量同比上涨 ,极大弥补了集采带来的收入下滑。
  3、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取得新突破。2023年扎实开展“经营合规管理年”专项行动,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取得新突破。
  一是处置“两非两资”,促进主业发展。以应退尽退为工作原则,以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为行为规范,多措并举
  实现瘦身健体战略目标。成立两非两资处置专项工作小组,设立资产管理部,专项处置、分类处置“两非两资”,着力深化资本结构调整工作。自2020年以来,通过招商、谈判、诉讼等方式,一企一策共计处置参股公司10家,完全剥离“两非”企业7家,压减法人户数3家,股票清仓3支,总计收回资金6.07亿元,其中2023年实现资金回笼1.08亿元。二是清收历史欠款,保障上市公司权益。本着对历史、国有资产和上市公司负责的原则,高度重视历史欠款清收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专项清收小组,定期催收欠款,积极采取司法措施,通过现金回收、药品文号、房产等资产抵偿,取得阶段性成果。自2020年以来,海南海药共收回历史欠款6.68亿元,其中2023年收回欠款2.5亿元。三是加大“两金”压控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因企、因案制定纠纷案件处置方案,采取多种方式追偿债权,2023年避免或挽回诉讼案件损失8861.34万元,应收账款较预算减少27.66%。
  

转至海南海药(00056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