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永福股份(300712)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
  电力能源行业持续向低碳清洁、安全高效、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电源
  随着全球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和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电力投资领域迎来了显著的增长机遇。国内市场方面,全国
  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同比增长85%,人均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2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均首次过半,光伏风电年新增装机实现翻番。其中,集中式光伏增长表现尤为突出,新增并网容量12,001.4万千瓦,同比增长230.6%;分布式光伏同样保持着增长势头,新增并网容量9,628.6万千瓦,同比增长88.4%;户用光伏发展提速,新增并网容量4,348.3万千瓦,同比增长72.2%,呈现“南移趋势”;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7,937万千瓦,同比增长59.3%。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219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91%,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18.3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9%。根据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2023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9,675亿元,同比增长30.1%。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九成,其中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额超过6,700亿元,同比增长38.7%;风电完成投资额超过3,800亿元,同比增长27.5%。需求趋势上看,陆上风电后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主要表现为通过“以大换小”替换早期安装的风机。海上风电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深远海和大机组趋势,同时漂浮式将成为主要技术路径。国外市场方面,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成为行业的主要趋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达510吉瓦,同比增长50%,其中太阳能光伏占据四分之三。虽然美国、欧洲电力需求下降,但新能源装机在上述两地迎来持续性增长。2023年,美国新能源装机规模为40.4GW,创历史新高。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亚洲是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引擎。除中国、印度外,受电力供给不足的影响,东南亚电力需求尤为明显。东南亚各国急需开发可再生能源以改善能源安全性、减少碳排放,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国际能源署还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最快增长期,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达到7,300GW。其中东盟2021-2025年能源合作行动计划(APAEC)显示其设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提升至总装机容量的35%。2.电网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电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终端电气化率的不断提升和新能源接入比例的大幅增长,电网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冲击和压力。柔性直流技术应用加速增长,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持续推进。国内市场方面,电网投资稳步增长,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及配网投资建设进一步加强,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较快增长,同时特高压网络不断完善,智能电网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国外市场方面,欧美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老化和新能源转型较早的启动,电网转型升级需求迫切;亚非拉地区电力投资需求旺盛,电网建设水平亟待提高,具有较大市场发展空间。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颁布单位
  2023年1月2023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 国家能源局
  2023年2月 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2023年3月 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方案 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
  2023年3月 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能源局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颁布单位综合司
  2023年3月 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家能源局
  2023年4月 关于进一步做好抽水蓄能规划建设工作事项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3年4月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
  2023年6月 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办法 国家能源局
  2023年6月 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局
  2023年6月 关于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3年7月 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
  2023年8月 关于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2023年9月 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3年9月 关于印发《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2023年10月 关于进一步规范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力业务许可管理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3年10月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2023年11月 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战略引领,围绕“一体两翼”业务布局,加大投入,加快推动新兴业务发展,向着电力能源综
  合服务商进一步转型升级。各项生产经营有序,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34亿元,同比减少7.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2.92万元,同比减少35.25%。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电力能源综合集成解决方案
  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解决方案方面,相继中标东山杏陈180MW海上光伏电站、赣能江西上饶光伏发电、中能建平潭A区海上风电项目前期服务、国家电投五凌电力孟加拉CZ67.5MW风电项目勘测设计和蒙戈拉58.5MW风电等一批新能源项
  目;全球单机容量最大(16MW)海上风电项目——平潭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全容量并网;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福建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漂浮式吸力锚系统沉贯安装;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220kV海上升压站完成吊装,创造了全国同级别同类型海上升压站重量最轻记录;中标并完成了高海拔地区的国投西藏尼玛50MW光伏+储能项目;助推全球首台GT36型H级燃机顺利投产。储能解决方案方面,中标海外储能项目——龙净蜂巢泰国储能项目;中标并完成全球最大单体容量单层站房式储能项目——华能北方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配套储能二、三期工程;电源侧储能项目——国网时代山西大同热电储能项目、用户侧储能项目——光大松阳项目,均顺利投产。电网解决方案方面,中标大同~天津南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甘肃~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国家重点工程——漳州核电500kV送出工程及220kV安保电源线路工程顺利投运;“福州—厦门”特高压线路及特高压1000kV长泰变电站建成投产;云南玉昆钢铁“8+8+1”输变电工程全面投运。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方面,工商业用户“新能源+”综合能源业务实现良好增长,完成京东方、福清核电、冠捷等项目;新疆库尔勒光储智能微电网项目顺利并网投产。智能运维业务,中标青岛城投新能源集团300MW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资产管理服务(南部区域)。
  (2)分布式光伏集成产品及服务
  全面推广“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秉持“规模化开发、标准化产品、平台化运营、智能化运维”的生产经营策略,
  实现了从产品策划—研发验证—应用推广、从C端获客到产品交付、从市场订单到回款的业务全流程闭环。深入渠道布局,优化招商扶商,强化品牌营销,全面打造加盟商渠道,福建省实现从两个试点县到全县域的加盟商网络覆盖,初步完成广东、广西等省份渠道开拓,同步开拓海外“户用光伏+储能”业务。成功打造了涵盖生产、供应链、运维、监控的“永福云”户用光伏运营平台。相继与国能、华能、中核汇智、越秀租赁等客户开展深度合作。
  (3)数字能源产品及服务
  聚焦“数字储能、数字新能源、数字电网”,打造多款核心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客户认可;与多家集成商签订框
  架合同,初具行业品牌影响力。SEtools产品推广至20余个省份,成为国内电气二次设计软件第一品牌。产品研发、市场开拓、项目交付形成闭环,数字能源产品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4)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
  报告期内,公司首个海外光伏发电投资项目孟加拉科巴项目获批LOI;公司首批自投新能源发电项目——广东德庆东亿、鹏展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023年  2022年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营业收入合计 2,034,201,308.73 100% 2,192,058,476.27 100% -7.20%分行业专业技术服务及产品 2,031,210,689.46 99.85% 2,190,009,635.53 99.91% -7.25%其他 2,990,619.27 0.15% 2,048,840.74 0.09% 45.97%分产品电力能源综合集成解决方案及服务 1,456,665,304.29 71.61% 2,047,532,224.37 93.41% -28.86%其中: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含规划咨询) 314,395,544.91 15.46% 366,703,028.21 16.73% -14.26%EPC工程总承包 1,121,944,942.08 55.15% 1,652,587,488.35 75.39% -32.11%智能运维 20,324,817.30 1.00% 28,241,707.81 1.29% -28.03%分布式光伏集成产品及服务 518,138,072.32 25.47% 85,317,953.91 3.89% 507.30%数字能源产品及服务 55,231,672.44 2.72% 57,159,457.26 2.61% -3.37%能源销售 1,175,640.41 0.06%其他业务 2,990,619.27 0.14% 2,048,840.74 0.09% 45.97%分地区中国福建省内 945,952,350.68 46.50% 983,578,925.12 44.87% -3.83%中国福建省外 988,860,920.39 48.61% 950,071,061.54 43.34% 4.08%国外 99,388,037.66 4.89% 258,408,489.61 11.79% -61.54%分销售模式直营销售 2,034,201,308.73 100.00% 2,192,058,476.27 100.00% -7.20%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
  合同标的 对方当事人 合同总金额 合计已履行金额 本报告期履行金额 待履行金额 本期确认的销售收入金额 累计确认的销售收入金额 应收账款回款情况 是否正常履行 影响重大合同履行的各项条件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否存在合同无法履行的重大风险 合同未正常履行的说明中核汇能福建南安高嵛山70MW风电工程EPC总承包 福建中核高嵛山风电有限公司 27,33① 27,331.22 是 否 否福建长乐外海ABC区海上风电场预可研、可研及施工图勘测设计服务 福州海峡发电有限公司 23,99② 8,840孟加拉迈门辛50MWac光伏项目EPC总承包 HDFCSINPOWERLIMITED 6,820③美元 -162.美元 0 -162.1万美元1 6,820.0万美元7 6,557万美富锦市1×30MW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EPC总承包 中闽(富锦)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 24,54④ 27,202.89 是 否 否邵武市金塘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工程总承包 邵武市诚鑫能源有限公司 25,30⑤ 13,603.15 183.56 12,041.24 是 否 否孟加拉鲁普莎800MW燃机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工程设计和服务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98 1,9988 1,748福建北电南送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3,892 3,77524 是 否 否程线路工程(包2:闽清与永泰县界~德化与永春县界)勘察设计福建北部向南部新增输电通道(福州~厦门)工程(包2段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国家电网有限福建北部向南部新增输电通道(福州~厦门)工程(长泰变电站新建工程B包)可行性研究 国家电网有限南部新增输电通道(福州~厦门)工程(长泰变电站新建工程B包)输变电工程勘察设计 国家电网有限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C区项目第一批风机基础施工及风机安装工程吸力式导管架吸力贯入技术服务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2,677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照明工程分散式风电项目EPC总承包 福建润峡新能源有限公司 32,47⑦ 24,79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 5,111⑧6 4,359安装工程吸力式导管架吸力贯入技术服务 分公司沅江龙潭沟风电场工程EPC总承包 沅江丰昇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41,71⑨ 41,712.15   0   37,604.6 33,368.74 是 否 否武汉~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可研及勘测设计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883.3⑩一期10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工程(含五年运维) 福建国电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44,21一期10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工程(含五年运维) 仙游国电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42,899.93 5,5099.13 37,390.8 5,115中能建平潭A区海上风电项目前期技术专题编制服务B包①总承包合同原合同金额26,842.87万元,增补494.80万元。②联合体项目,合同总金额为23,997.95万元,其中永福股份占比为49%。③单位为万美元,总承包合同原合同金额6,374.38万美元,结算合同金额6,820.07万美元。④总承包合同原合同金额24,006.8万元,增补合同金额535.05万元。⑤联合体项目,合同总金额为25,303.15万元,根据投标阶段联合体双方约定的合同工作量划分,公司所占金额约为13,603.4万元。⑥原合同金额2,252万元,增补合同425万元。⑦联合体项目,原合同总金额为29,979.04万元,增补合同2,499.85万,结算总金额为32,292.04万元,根据联合体各方约定的合同工作量划分,公司所占金额为24,791.39万元。⑧原合同金额2,088万元,增补合同3,023.81万。⑨原合同金额42,751.4万元,合同调减1,039.25万。⑩该项目原合同金额2,252.03万元,调减1,368.69万元。⑪联合体项目,合同总金额为2,062万元(含税,最终以结算金额为准),根据投标阶段联合体各方约定的合同工作量划分,公司所占金额约为1,649.6万元。产品分类 项目2023年  2022年   同比增减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 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电力能源综合集成解决方案及服务 人工成本、服务采购、费用、其他 1,168,406,715.27 71.58% 1,638,700,750.62 93.54% -28.70%其中: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含规划咨询) 人工成本、服务采购、费用、其他 167,252,108.91 10.25% 191,083,089.09 10.91% -12.47%EPC工程总承包 人工成本、服务采购、费用、其他 988,195,281.18 60.54% 1,425,835,635.37 81.39% -30.69%智能运维 人工成本、服务采购、费用、其他 12,959,325.18 0.79% 21,782,026.16 1.24% -40.50%分布式光伏集成产品及服务 人工成本、服务采购、费用、其他 424,599,081.36 26.01% 73,993,122.00 4.22% 473.84%数字能源产品及服务 人工成本、服务采购、费用、其他 37,944,510.29 2.32% 38,972,743.49 2.22% -2.64%能源销售 人工成本、服务采购、费用、其他 588,360.66 0.04%其他业务 人工成本、服务采购、费用、其他 698,546.26 0.03% 165,583.13 0.01% 321.87%说明:无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报告期内合并报表范围变动情况详见本报告“第十节财务报告”之“九、合并范围的变更”。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编制各类工程技术文件,开展服务活动。尽管电力能源项目的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及其中的专业、各环节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任务都已普遍应用计算机软件,但完成不同任务可能需要用到不同软件,不同软件之间的信息不能有效交换,以及交换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普遍存在。电力工程信息模型技术支持不同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协同工作、信息共享,并为工程各参与方提供各种决策基础数据。电力工程信息模型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工程项目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和效益。电力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已结题 1.运用SCD应用模型规范机制,完整构建一、二次及网络通信的拓扑关系;2.对监控信息与设备元件参数、空间坐标、设备结构等全景信息的统一建模分类、编码;
  3.建立故障分析机制,实现电网故障的自动分析,以便于为电网的事故处理提供决策支持,有效提升基于模型的智能化应用水平;4.将类信息汇集到一起,统一格式、统一管理,形成开放、安全、可查询的数据库。定制开发相关格式的解析器,实现数据互用;5.实现设计、施工阶段信息模型应用和数据交付。 通过本项目成功实施,在业内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全面升级,全面提升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科技
  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实现行业专家知识、数字化、信息化相关技术深度融合,以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关为基础,持续创新,形成了的核心研发能力,成为现代电力能源数字化服务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有力支撑,实现自身的飞速发展,引领新的行业惯例。变电站数字化设计研究 变电工程数字化设计技术路线已明确,已从最初的翻模作业模式迈向初步实现了全专业施工图正向设计模式,同时也拥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企业级模型库,目前公司数字化设计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尽管如此,变电业务距离全面应用数字化设计尚有不小差距,依然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拟通过本项目对变电工程已有
  的数字化设计经验做全面的总
  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突破,最终实现变电工程数字化的全面推广和高效应用。 已结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设计业务提供的将不再仅仅是蓝图,而是设计数据,设计数据将成为项目的数据资产,数据质量对其在工程全寿命周期内的应用意义重大。设计业务为永福的传统业务,工程师的业务知识和对数据的理解是永福的独特优势,思考、总结、并构建出适合永福的数字化设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变电业务将通过探索数字化实施标准,构建数字化体系,培养提供高质量设计数据的能力,最终助力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为用户提供一流的全过程智慧化服务。 1.规范变电工程数字化设计过程控制程序,实现数字化设计技术对传统设计流程的再造,构建适合永福的三维数字化设计体系;2.所有专业均采用数字化设计,并实现数字化出图率80%(不含说明类及逻辑类图纸);3.提高数字化设计效率30%以上,提升三维模型审查质量和效率;4.延伸面向数字化后端的应用,实现在数字化智能运维、数字孪生等智慧能源应用,能够实现贯通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信息的双向共享交互和全面追溯。电缆输电工程正向三维设计技术研究 通过本项目对线路工程,拟通过本项目对线路工程,针对输变电工程设计中的难点及要点进行研究和突破,最终实现数字化三维设计在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建立永福公司自己的工程模型库,以及符合国家电网要求的数字化移交成果。 已结题 1.研究电缆输电线路正向设计基本方法及内容;2.现阶段国内电缆三维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3.电缆线路工程三维成果移交标准研究。 通过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投入和时间还可以弥补传统设计中缺陷,在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模型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设计来进行数据管理,实现工程设计阶段所有信息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对设计资源、建造资源以及运维过程中的资源进行整合,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设计单位的需求,同时还使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得到了创新发展,线路业务将通过探索数字化设计,帮助线路业务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工程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智慧化服务。架空输电工程正向三维设计技术研究 通过本项目,针对输电工程设计中的难点及要点进行研究和突破,提高专业协同效率,探索设计流程再造,最终实现数字化三维设计在输电工程中的全面应用。推广以三维设计为重点的数字化设计技术不仅是落实国网公司“数字国网”建设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电力设计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对提高设计质量,打造公司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著效益。 已结题 1.研究架空输电线路正向设计基本方法及内容;2.现阶段国内架空三维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3.架空线路工程三维成果移交标准研究。 线路设计作为永福公司传统设计板块,依托本项目,加速数字化技术的研究,紧跟时代潮流,实现输电工程的全面数字化应用,使输电工程设计不再仅仅提供蓝图,而是系统的结构化数据库,帮助线路业务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智慧化服务。农光、渔光复合项目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对农光、渔光复合项目关键技术的研究,能够对未执行过的类型项目做好技术储备。
  同时在此类复合型项目中能够
  抓住关键问题,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特性,生产系统与光伏真正的相结合,做到具有实际意义的应用,提升我们的市场竞争力和项目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已结题 1.不同光伏布置高度、间距不同位置光照强度、光谱分布数据图表;2.典型类型植物/畜牧/水产对光伏场区的布置需求分析报告;3.光伏区设备元件与种植/养殖的综合利用分析报告。 1.提高公司在农业、渔业复合型项目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公司提供技术储备,为将来申请专利做好准备工作;
  2.增加公司设计领域的核心
  竞争力,提升公司知名度和竞争能力,扩大设计市场,经济效益显著;3.在农光、渔光互补等项目的发展赛道中提供新的解决办法,争取制定行业标准,成为行业典范。吸力桩基础关键岩土参数技术研究 吸力桩基础设计方案的安全、合理、经济,基础影响范围内的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的解译获取是关键性环节。其中,海上风电吸力桩基础结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静、动承载力,变形、稳定性,施工沉贯可行性;吸力桩基础沉入后,会涉及到桩基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原理,由于吸力桩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必然会涉及到土的本构关系和弹塑性理论。因此,吸力桩基础关键岩土参数技术研究具备必要性 已结题 1.研究报告条理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2.完成吸力桩基础关键岩土参数技术研究,成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3.通过吸力桩基础关键岩土参数技术研究,优化吸力桩基础设计方案,降低项目成本。 吸力桩基础关键岩土参数技术研究将进一步提升我司海上风电吸力桩基础勘察设计水平及科研水平。同时,通过该项研究,建立一套吸力桩基础设计的关键岩土参数分析方法及经验总结,相对于过去海上风电传统岩土参数分析模式,该法所获取的优质指标,对吸力桩基础设计、施工具有良好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地面光伏电站微型短桩及螺旋桩载荷试验研究 如何根据具体项目建设条件,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支架基础形式,是地面光伏项目地基基础设计、基础造价优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微型短桩的桩径与桩长对于光伏项目支架基础造价是敏感因素,通过地面光伏电站微型短桩载荷试验研究,以期达到光 已结题 开展具体光伏工程项目支架基础原体载荷试验(试桩)研究,可以为具体光伏项目支架桩基础设计选型、设计参数优化、合理降低基础造价、快速完成试桩试验等提供可能性,并为其他类似光伏项目地基基础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本项目为公司在建地面光伏,在特殊地质场地或复杂地基条件下,大面积支架地基基础设计选型、岩土参数验证、基础设计优化、降低基础造价等,提供科学合理的试桩试验数据,保障拟建项目地基基础设计安全;
  为类似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光
  
  
   伏项目地基基础设计安全可
  靠、节省造价、试验设备方法快捷的目的。     伏项目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的岩土设计参数,减少今后其他类似地质条件下光伏项目试桩工作投入成本;为其他地面光伏项目微型短桩快速高效试桩工作推广应用。基于海上风电场的漂浮式光伏示范项目关键技术研究--浮体结构和系泊系统 在海上风电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水面光伏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目前的水面光伏主要是针对陆上的水库、胡泊等,海上光伏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海上风电+海上漂浮式光伏”是个全新的方向,基于公司在海上风电取得的成果,结合实际风场,融入海上漂浮式光伏,进行海上风光互补的示范项目研究,掌握海上漂浮式光伏的核心技术,提升永福公司在海上多能互补的地位及影响力,保持公司在海洋能源行业的引领作用。 已结题 项目对海上漂浮式光伏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海上风电的结合,有利于促进海上多能互补技术高质量的发展,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海上风电加光伏进行多能互补,可降低工程造价,实现海洋能源的有效利用。
  将提升永福公司在海上能源
  行业地位及影响力,有利于公司该板块业务的拓展。 随着技术水平发展与政策的支持,海洋多能互补集成发电领域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海上风电+海上漂浮式光伏是海洋多能互补集成发电领域中全新的“赛道”,永福公司在行业发展的最初阶段进入,结合实际项目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掌握其核心技术,抢占市场新机,将进一步拓展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会,加强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基于海上风电场的漂浮式光伏示范项目关键技术研究--电气系统和动态海缆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绿色能源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并发展迅速。同时随着规模不断扩张,陆上光伏发电也正显现出诸多弊端,包括占地面积大造成农业用地损失、远离负荷中心造成弃光现象、分布式光伏给电网带来系统风险等。在我国沿海地区,利用广阔的海域(如海上风电风机之间)开展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对克服陆上光伏发电的问题极具优势,同时还能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用电需求提供能源结构改善途径,具有良好的市场投资前景。 已结题 我国海上可开发风光资源容量丰富,海上漂浮式光伏将成为光伏行业新焦点。本项目可以帮助公司在新领域中抢占先机,并且通过方案优化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多省相继出台漂浮式海上光伏相关利好政策,鼓励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支持海上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沿海各地也在陆续开展近海领域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试验。
  漂浮式光伏示范项目关键技
  术研究-电气系统项目可以完
  善海上漂浮式光伏示范项目
  关键技术研究,帮助公司在漂浮式海上光伏领域抢占先机。海上风电创新型“一体化”运输安装关键设备及技术研究 本项目研究一种全新的海上风电一体化整体设计运输安装模式,对海上风机一体化施工、运输、安装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究,与海上风电传统分体施工、运输、安装方式进行经济技术方案比较,实现快速、高效、环保、低成本、低风险的一体化安装模式,助力海上风电行业发展,为我国海上风电平价上网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已结题 1.研究成果依据充分,计算分析结果合理;2.研究报告符合标准,逻辑和条理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3.通过对海上风电一体化施
  工安装技术的研究,降低建设成本。 中国海上风电已进入风机大容量化、风场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发展阶段。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提出,必将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从传统的化石能源转型到可再生能源是必经之路,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必然不断扩大。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大力发展,降本问题日趋急迫,平价时代下“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该项目成果对海上风能资源开发,加快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促进调整能源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吸力式导管架基础设计及应用 本项目研究一种创新型吸力式导管架基础,揭示吸力桩桩身载荷沿深度传递规律,建立吸 已结题 1.研究成果依据充分,计算分析结果合理;2.研究报告符合标准,逻辑和条理清 本项目研究一种新型吸力式导管架基础设计及应用关键技术,与海上风电传统基础关键技术研究 力桩在水平、竖向、弯矩同时作用下地基与桩体关系,提出吸力桩基础桩体沉贯过程屈曲临界荷载的确定方法;以智能化沉贯设备为研究主体,对施工前准备工作、吸力桩基础安装沉贯、应急措施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创新型吸力式导管架基础施工方案,助力海上风电行业发展,为我国海上风电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3.通过对新型吸力式导管架
  基础设计及应用关键技术的
  研究,降低大型导管架基础加工、运输、施工准入门槛,实现导管架基础设计施工难度、安装周期和投资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型式相比,研究成果可有效降低大型导管架基础加工、运输、施工准入门槛,实现导管架基础设计施工难度、安装周期和投资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助力海上风电行业发展,为我国深远海海上风电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此外,结合研究成果,有利于提升公司科研水平,提高行业影响力,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机理及仿真研究 为实现“30.60”目标,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是电力行业坚持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消纳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及逐步落实,综合能源业务将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目前我司在综合能源业务所带来的的电网安全稳定分析技术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本项目可进一步补齐永福公司在综合能源领域技术上的短板。 已结题 1.研究报告条理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2.相关研究成果具备支撑综合能源项目稳定性分析可行研究报告深度。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满足分散式微型综合能源项目规划和规模确定的基础上,同时成果也可对常规的综合能源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夯实项目可研报告理论深度,为客户立项决策带来便捷。区域集中规模化开发新能源+储能或城市级“源网荷储”为电网主要发展方向,更高比例新能源远距离打捆送入对电网稳定性带来的影响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方案。分布式光伏投融建一体化平台研究 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我国光伏产业成长迅速,成本下降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稳步增长,装机量、发电量均不断提高。目前公司积极探索开发户用光伏市场,创新光伏商业模式,为满足光伏业务的快速开拓和商业模式的实施落地,须对应开发一套信息系统平台来支撑光伏业务的全过程运行与管理。 已结题 1.满足光伏实际业务使用需求,平台功能实际上线率100%;2.保障用户正常操作功能稳定,平台功能数据完整性100%;3.保障用户操作生成数据无误,平台功能数据准确性100%。 随着光伏“全面平价时代”到来,行业进入完全市场竞争阶段,公司立足分布式光伏电站需逐步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分布式光伏投融建一体化平台”将紧密切合公司光伏电站业务的发展不断升级完善,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致力于搭建全生命周期智慧能源管理体系。储能数字孪生平台研究 储能电站在竣工投产后,由于物理资产与其准确的数据记录不匹配,致使产生无效的错误信息,特别是运营期内针对各类信息所做的变更更是无法预料。储能数字孪生平台旨在为企业建立电站的数据资产,在运维期实现资产的高效运营,实现可视化管理,降低运维成本,提升储能站的管理效率。 已结题 1.平台所有功能开发完成,并且通过缺陷测试以及功能需求验证;2.设备三维模型、运行数据、告警信息、工单台账、视频监控等信息与电站物理设备保持一致,正确率100%。 储能数字孪生平台为储能电站打造出数字化模型,充分利用了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各项技术,构建出物理储能电站的孪生模型。平台将模型、属性、台账、实时数据、监控视频有机整合到一个系统,现实电站中产生的所有数据,都将被平台记录、存储和分析。运维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对电站各类事件快速响应,进而提升电站运维效率,减少运维成本。智能光伏设计系统SEsolar研 按照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我国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作为继水电、风电后的 已结题 1.开发智能光伏设计系统SEsolar;2.实现基于三维平台的光伏智能设计,包括平 永福股份持续努力将绿色光伏理念融入电力全生命周期,并覆盖至更多应用场究 第三大清洁能源光伏发电有着无限的潜能和开发前景。永福公司紧跟时代步伐,经研究决定启动智能光伏设计系统SEsolar的研究开发工作,实现基于三维平台的光伏智能设计,提出分布式光伏项目数字化设计解决方案,以解决分布式光伏设计难题,为国家建设新能源产业添砖加瓦。   面三维布置、阴影智能分析、电气系统设计、电缆敷设、项目协同、发电量测算、方案优化等功能;3.提出分布式光伏项目数字化设计解决方案。 景,紧跟国家“风光领跑、多源协调”态势,在光伏等新能源板块持续发力,全力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为世界绿色能源事业赋能添力。智慧能源大数据基础平台研究 智慧能源大数据平台,通过统一各电站不同厂家设备量测数据标准,准确、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保障海量大数据存储、保障数据安全,统一数据集成,消除信息孤岛。提供设备预测性维护,提前感知异常,快速定位故障,对重要仪表统一管理,预警维修人员及时更换备件、及时维护,延长仪表的使用寿命。数据可视化展示监控设备使用状况,设备的运转情况、电流和电压、设备的故障信息。 已结题 1.安全类故障监控率99%;
  2.可靠性故障监控率90%;
  3.提前预警时间1-2天。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平台,打造全域、实时、智能的能源大数据平台,集成数据采集,将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化、资产化,为智慧能源提供大数据支撑,以数据驱动实现决策支持和应用创新。可应用于光伏、储能、风电、海电等新能源领域。基于OPGW的智慧输电线路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对OPGW结构、光纤余长、短路电流容量和机械特性等关键参数的研究,推导出OPGW计算选型程序,建立适合福建电网应用的大芯数OPGW标准型谱。 已结题 研究可在福建电网使用的OPGW计算选型程序,研制在OPGW标准系列缆型参数下,OPGW光缆大芯数制造工艺,并提出选型建议。 通过开发OPGW计算选型程序,计算出多种标准系列OPGW缆型的技术参数,建立了OPGW标准缆型数据库;并通过与常用地线的组合计算,建立了地线组载流数据库。为今后工程设计选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对OPGW的制造、运行维护也具有重要意义。汇集站外送线路最大载流量相关风速与气温的技术研究 结合莆田秀屿电网现状及新建输电通道难度情况,研究利用天云汇流站现有送出线路并结合龙源风电已有的220千伏天云-上庄段(1*400mm²)进行改造的方案进行研究,同时结合该汇流站全部是风电送出在负荷最高时,风速也比较高的特点,考虑线路导线散热好的特点 已结题 1.提升导线最大载流计算的分析计算的合理性;2.提升公司的海上风电场送出线路的相关技术竞争力;3.提供气象基础数据的服务能力,为项目开发、决策等提供基本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动态增容的模式来提升线路自身的输送能力,可以利用现有的输送线路通过配套在线监控系统,对环温、风速、日照强度、导线温度、载流量、湿度等各种因素实时监测,来验证理论计算的可行性,为后继新增风电接网留下容量空间。适用于光伏项目的福建省乡镇级风压与雪压技术研究 为系统性的掌握福建省境内光伏项目的25年一遇风压、雪压的情况,为福建省内光伏项目的投资决策、分析设计、施工建设等提供精度更高的参考资料,更好的保证光伏项目的抗风抗雪能力。 未结题 1.确保光伏项目满足设计重现期的抗风、抗雪安全,确保生命财产安全;2.为光伏项目提供乡镇级精度的风压、雪压参考资料,为投资分析、工程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 今后在成果验证后,可为福建省光伏产业中的业主、设计、施工、生产等提供乡镇级的风压、雪压的查算参考手册,应用较广泛,也可提升影响力。输电线路工程微型桩基础设计技术研究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得到单根微型桩在轴向上拔、下压荷载下,以及单根锚杆在轴向上拔荷载下承载机理和变形特性;通过极限分析理论,对微 未结题 1.使得设计人员掌握微型桩基础的优化设计方法,可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水平;2.通过工程应用研究,并结合工程经验进行的优化设计,可有效降低输电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部分山地输电塔基础可由微型桩基础替代,人工开挖工作量从100%降低至35%;基础施工机械化应用率从0提升至65%,满足2024年福建省山型桩和锚杆的破坏模式和临界深度进行研究,得出微型桩和锚杆承载破坏时破裂面形态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微型桩和锚杆的临界深度计算公式。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极限分析成果,提出单根微型桩及锚杆的轴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线路的造价。 地塔位机械化率的要求;基坑开挖的弃土从100%降低至36%;基础施工工期缩短至原来的25%以内;基坑危大工程数量由原来的100%降低至0。该技术方案可为单个输电塔基础降低5%的综合造价,可以为整个输电线路降低1.5%的综合造价。海上新能源送出输电关键技术研究 拟通过本项目,针对远海输电工程设计中的要点及难点进行研究和突破,深化对交流工频传输方案、柔性直流传输方案、低频传输方案海底电缆线路的技术研究,通过对海上路由选择、海缆选型、敷设保护方式、电气性能、海缆监测等全方位分析。 未结题 1.了解海底电缆生产行业的研发水平及产能情况,为后期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可靠支撑;2.通过对海上常规交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分频输电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为后期项目海上风电输电方式的选择提出建议;3.掌握海上路由选择、海底电缆选型、海底电缆施工及保护、海缆监测等关键技术。 随着深海工业项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其相关配套的深海输电系统研究将迎来新的需求和挑战。公司可充分发挥地处沿海地区的地域优势,提前针对中远期海上风电项目开展输电送出方案关键技术研究,为今后公司承接相关项目做好技术储备。变电站复杂线缆设计技术研究 研究以往常规站、智能站变电站电缆清册开列规则、敷设规则;对电缆自动统计软件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软件接口某块的功能、性能等要求;需求分析的结果,软件接口模块系统架构、数据库结构、界面设计;最后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未结题 项目成果可直接用于工程实际,一个110kV站可在2~3天完成电缆统计,预计可节省约15工日;一个220kV站电缆统计2~4天,预计可节省约30工日。项目成果可满足工程电缆提前订货的要求,可推进工程标准化设计,提高工程设计质量,避免人为统计的差错。 满足工程电缆提前订货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软件的应用,有利于标准化电缆清册应用,将使电缆工程量的快速统计,并且高质量完成,避免人员统计产生差错,提升设计自动化水平。变电站绿色建造设计技术研究 绿色建造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企业和社会通过参与绿色建造,能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形象,树立环保的社会风尚。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有助于建设更为高效、可靠的能源系统。 未结题 1.根据《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要求,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评价得分P≥70分,绿色工业建筑达★★★级;2.根据“输变电工程绿色建造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对绿色建造设计成果进行检查评分在80~90分之间,结果“良好”。 变电站绿色建造设计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接入、优化智能电网建设、减少环境影响以及推动整体行业升级。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大,绿色建造设计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基于高可靠性要求的配电网自动化馈线设计技术研究 由于我国城乡地区配电网线路普遍存在架构简单、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且故障概率较高的情况,县域配网表面看结构简单,用电负荷不大,但长期非标准建设和畸形负荷运行,线路升级和自动化功能改造难度较大,涉及范围较广。建设方案的必须满足因地制宜和遵循客观实用的原则。研究内容可用于同类型区域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能支撑区域城市经济发展和服务当地社会民生。 未结题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采用精确的计算方法分析电网的实时工作状态,科学合理地满足实际情况,有助于采用最可靠、成本最低的电源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提高能源效率,实现低成本,高产量的供电模式。
  城市配网的自动化具有非常
  大的必要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力、精确对故障进行排查,缩短检修时间,这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减少停电范围,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降低运行维护费用,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整个配电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为用户服务的水平。漂浮式风机 在近岸固定式海上风电如火如 未结题 项目对深远海漂浮式新型基 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是海洋能基础动态和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荼发展的同时,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目前的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主要还在研发试验阶段,没有大规模建设应用。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是个全新的方向,基于公司在近岸固定式海上风电取得的成果,继续对深水海上新型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础结构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技术高质量的发展,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提升永福公司在海上能源行业地位及影响力,有利于公司该板块业务的拓展。 源发电领域中全新的“赛道”,永福公司在行业发展的最初阶段进入,结合实际项目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掌握其核心技术,抢占市场新机,将进一步拓展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会,加强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漂浮式风机基础系泊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吸力锚是最具海洋工程特色的一种基础型式,在我国海上风电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项目研究不同工况下系泊结构和锚的受力性能,根据地勘资料计算锚系统承载力,并对系泊与锚连接节点进行详细计算分析,确定连接方式、位置、数量和受力性能。 未结题 掌握深远海漂浮式风电的核心技术,提升永福公司在深远海飘浮式风电领域的地位及影响力,保持公司在海洋能源行业的引领作用。 基于公司在吸力桩取得的成果,对深远海漂浮式风机的系泊系统与吸力锚进行深入研究,使深远海漂浮式风机的系泊系统与吸力锚应用场景可实际落地,依托东南沿海海域条件等寻求示范落地。漂浮式风电基础组装和安装关键技术研究 相比近岸固定式风机,浮式风机还具有基础安装位置灵活、发电量稳定、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被认为是今后深远海风能开发利用的主力,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海上风能开发研究热点。此外,在经济性方面,由于深海具有更加丰富的风能资源,与固定式基础相比,能显著降低发电场的平均电力成本。 未结题 根据浮式基础和系泊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针对浮式基础、系泊结构和锚结构进行建造、装船、运输、下水、安装等关键工艺流程研究,确保设计结果可实际生产落地。 随着技术水平发展与政策的支持,深远海漂浮式风电领域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国内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研究机构和施工单位已对此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巩固永福品牌,争取开拓新领域。陆上大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格构式钢管塔架基础技术研究 针对陆上大兆瓦风力发电机格构式钢管塔架基础开展技术研究,可以成为解决大兆瓦风力发电机在陆上低风速区应用的有效方案之一;可以在提高风机轮毂高度、提高发电量的同时,控制塔架、塔筒及基础成本,并保证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未结题 方案适用于不低于4MW主机,轮毂高度不低于150m(根据需求调整);控制含塔架、塔筒及基础的支承结构总体成本较优,相比同级别混凝土塔筒基础造价节省不少于25%,相比同级别柔塔刚度增加不少于20%。通过本项目的积累,提升后续实际项目设计效率。 由于陆上风电风机容量逐步增大以及增大叶轮直径、提高轮毂高度的市场需求,格构式钢管塔架基础的应用将成为风机高塔架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本课题研究可以成为公司承接相关项目设计及市场开发的技术储备。基于海上风电场的漂浮式光伏示范项目关键技术研究--浮体结构连接件性能分析及设计研究 《基于海上风电场的漂浮式光伏示范项目关键技术研究-浮体结构连接件性能分析及设计研究》的研究和设计方案将对海上漂浮式光伏从设计、加工制造到施工安装技术进行提炼和总结,与海上风电的结合,有利于促进海上多能互补技术高质量的发展。 未结题 “海上风电+海上漂浮式光伏”是个全新的方向,结合实际海上风电场,融入海上漂浮式光伏,进行海上风光互补的示范项目研究,掌握核心技术。 海上漂浮式光伏是我国沿海省份实现碳中和路径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太阳能和风能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资源,将发展清洁能源目标转向海洋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顺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零碳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本课题以某园区为例,研究并为园区建设零碳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建设以风光储智能微电网为核心,以能源互联和信息综合感知为方向,将电力、供热、供冷、农业、交通系统有机结合,构建以电为中心,电、冷、热各类能源互联互通、“源-网-荷-储”友好互动 已结题 通过项目研究,团队对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有深入的了解,在各类能源容量配置、供需平衡、源网荷储优化控制逻辑有更深的掌握,使团队可开展各类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方案设计的能力。 该成果对新建或既有园区能源系统绿色低碳化提升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所研发的技术和方案可应用于各类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能源系统,实现园区能源清洁化、电气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打造绿色能源互联网微型、典型示范区,创建绿色“零碳”园区。大容量储能电站配置及仿真建模研究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储能整体价值链的协调与增值,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工程运用价值。目前我司在大容量储能电站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本项目将大容量储能电站作为研究主体,开展其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作用机理分析和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已结题 大容量储能电站配置及仿真建模研究成果,在满足大容量储能电站项目规划和规模确定的基础上,同时也可对常规的综合能源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夯实项目可研报告理论深度,为客户立项决策带来便捷。 研究储能电站优化配置方法,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机组协同运行,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还可以优化储能投资,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研究成果可进一步补齐永福公司在综合能源领域规划技术上的短板。大规模海上风电场与大容量储能电站稳定分析研究 本研究拟开展大规模海上风电与储能电站引发的次同步振荡机理影响因素与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完善大规模海上风电与储能并网稳定方面的技术储备。 未结题 1.提出研究适用于大规模海上风电场与大容量储能电站的稳定分析方法;2.研究海上风电和电池储能电站引起的次同步振荡机理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提高系统稳定性的协调控制措施建议;
  3.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掌握大规模海上风电和大容量储能电站稳定分析能力,在庞大的海上风电开发总盘中,势必能更好地支撑并争取到更多海上风电业务,成果转换和应用前景较为广阔。SDN关键技术及在新型电力系统下技术研究 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接入网建设越来越多,当前在网运行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厂商品牌众多,跨品牌之间的设备管理技术相对封闭,难以实现统一监控和管理,难以实现接入网业务故障的快速定位,配网智能终端的安全准入管理需要手工维护。迫切需要提高终端通信接入网可管理性、安全性、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 已结题 基于SDN的MESH组网;SDN系统下的资源和拓扑的自动发现及更新;端到端业务快速提供。通过项目研发,采用与服务器类似的操作系统使运营维护工作量减少超10%;网络整体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升超5%。通过联合产品研发,进行电网内推广,提高设计效率,增加公司业务收入;缩短整体事件处理响应时间;节约调度运维人员人工成本。通过项目研发,网络建设工程造价降低10%。 项目成果可以直接指导我司业务承接和新研制产品的推广应用,为电力物联网、新能源接入的通信智能网管做好技术储备。主要应用于我司电力物联网、新能源项目;为发电企业和大用户提供技术服务;为国家电网公司配电通信网提供总体技术解决方案;将联合产品技术在电力物联网场景下进行推广应用。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度减少143.86%,主要原因是:一是报告期内部分EPC总承包项目已完成工程量
  尚未达到收款节点及分布式光伏集成产品部分订单尚在回款过程中;二是报告期内未交付分布式光伏集成产品及EPC总承包项目设备到货未安装形成的存货增加了现金流出;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度减少51.1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新能源项目投资及上年同期收到参股公司股权转让款;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度增长366.59%,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分布式光伏集成产品业务规模扩张及新增新能源投资项目致资金需求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1.报告期内公司计提的坏账损失、折旧摊销金额对应的成本费用未支付现金;金额 占利润总额比例 形成原因说明 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投资收益 21,327,534.35 38.04% 主要为报告期内参股公司海电运维、甘肃电通盈利确认的投资收益。 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223,642.49 -3.97% 主要为汇率波动导致灵活远期金融衍生品交易价值下降。 是资产减值 -1,265,116.75 -2.26% 主要为报告期内计提的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是营业外收入 419,883.67 0.75% 主要为报告期内收到保险赔款收入。 否营业外支出 1,620,570.82 2.89% 主要报告期内发生公益性捐赠支出。 否信用减值损失 -18,794,975.45 -33.52% 主要为报告期内根据应收账款政策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 是其他收益 3,851,512.66 6.87% 主要为报告期内收到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 否资产处置收益 12,567.89 0.02% 主要为报告期内处置未达使用寿命的固定资产取得的收益。 否
  

转至永福股份(300712)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