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星昊医药(430017)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06-30
信息来源2023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管理层严格贯彻公司发展战略和积极实施年度经营计划,公司2023年1-6月经营活动保持稳定。
  1、公司财务状况 2023年1-6月份累计营业收入331,059,461.91元,同比增加23.59%;利润总额55,415,173.68元,同比增加 10.91%;净利润 53,554,802.80元,同比增加 15.36%。2023年 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1,795,913,465.78元,较年初增加 400,751,626.32元;负债总额 303,649,392.01元,较年初增加7,938,357.54元;所有者权益1,492,264,073.77元,较年初增加392,813,268.78元。
  2、公司研发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情况良好,通过公司自建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的工程技术中心,继续保持与科研院所的良好合作和交流。公司不断研发创新药物制剂技术,完善技术平台,对接新药研发、新药商业化过程中的制剂技术需求,为创新团队、创新公司、医药企业提供创新链到产业链的CMC/CMO服务。
  3、公司生产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各技术平台下的片剂、硬胶囊剂、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等剂型产品的产量稳定,公司CMC/CMO业务持续稳步增长。星昊盈盛的“国际药物制剂生产线项目”继续按计划进行建设,已建成的冻干口崩制剂研发产业化设施运行稳定,在服务公司自研品种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CMC服务。
  4、公司药品质量体系方面
  公司严格按照GMP(2010年版)要求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得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按照最新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对机构人员、设施设备、生产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物料和产品、制度及系统文件和产品的发运这几方面进行控制,并在管理的过程中使用风险评估、统计技术等质量管理工具,进一步完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水平。还建有药物警戒部门来专门负责组织开展上市药品安全性监测和风险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5、公司销售方面
  公司通过推广服务商、国内大型医药展会、技术交流会等会议及医药资讯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电子媒体积极推介公司开展的业务、提供的产品。公司对销售渠道保持着高强度的投入。公司的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紧密配合,继续以核心制剂技术平台为基础,以及药品在剂型、规格等方面的差异化竞争特点,使得公司技术平台孵化的部分药品在各省市药品挂网采购中,取得了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结构都无重大变化。
  (二) 行业情况
  
  2023年上半年,国家常态化开展医保目录调整工作,稳步推进2022版医保目录的落地,并出台了新版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意见稿。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药监等部门也纷纷印发相关文件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其中,医保局发文主要包含医疗费用保障、医保基金监管、药品价格管理、医保定点管理、门诊共济、跨省异地就医等内容;卫健委则涉及公立医院改革、医疗卫生服务、合理用药、分级诊疗、疾病防控等内容;药监部门主要针对药品标准、参比制剂、审评审批、药品监管等内容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医保政策:1月 18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新版目录已于3月1日开始执行。此次医保调整,首次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等新规,使得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更规范,规则更完善。努力让更多更好的药品能够被纳入医保目录,尽早让患者获益。6月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宣告了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的开展。意见稿中工作方案的变化包括:评审专家增加药品评价与评分的工作、监督机制部分中,加入强化对相关企业的监督的相关内容。
  完善药品目录凡例,规范药品名称剂型,适当调整药品甲乙类别、 目录分类结构、备注等内容。
  医疗保障:
  1月12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部署2023年医保工作包括:进一步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持续加大基金监管及飞行检查力度;进一步扩大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全面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谋划门诊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用药保障机制向其他病种扩容;有序推进医保引导分级诊疗、医保省级统筹等基础性、长远性重大改革。5月 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对保障基金安全运行、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等具有重要意义。注册监管:2月1日,2023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和药品上市后监管工作会议召开。健全完善药物加快上市注册通道机制,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临床急需新药、罕见病用药、儿童药等上市速度,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推进药品注册受理、审评和审批全程电子化,推动药品检查体系规范化发展,提升监管效能。3月31日,国家药审中心发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以“早期介入、研审联动、滚动提交”等形式,进一步加快创新药的研发进程,完善创新药审评体系建设,力争患者的临床需求能够尽快得到满足。5月5日,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发布《药品标准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药品标准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药品标准管理的专门法规文件,将对规范和加强药品标准的管理工作、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落实主体责任起到重要作用,对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产经营:5月2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委托生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监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药品委托生产持有人的监管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通知》明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申请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申请B类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事项的,受托方需要所在地省级部门严格审核后出具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告知书以及同意受托生产的意见。监管部门将督促本行政区域内的委托生产持有人对照《持有人监管规定》和本通知要求开展全面自查,要对委托生产持有人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全覆盖检查等。公司需抓住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研发能力、增强品牌影响力,并加强国际市场开拓等,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药品的需求,为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加大新药研究和开发投入,注重以制造技术进步,提高药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高效生产,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拓展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社会提供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3年的医药行业政策的变化,将给医药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努力适应政策变化,调整自身发展策略,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三)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一年内到期的非
  其他权益工具投
  资 9,739,999.03 0.54% 9,739,999.03 0.70% 0.00%
  长期待摊费用 830,237.93 0.05% 1,098,733.01 0.08% -24.44%递延所得税资产 32,646,293.11 1.82% 30,788,707.40 2.21% 6.03%其他非流动资产 55,574,703.96 3.09% 47,993,000.47 3.44% 15.80%合同负债 48,530,369.05 2.70% 36,697,214.69 2.63% 32.25%应付职工薪酬 6,247,593.66 0.35% 13,063,634.36 0.94% -52.18%应交税费 6,357,335.46 0.35% 22,985,173.10 1.65% -72.34%其他应付款 36,304,603.28 2.02% 31,531,766.77 2.26% 15.14%其他流动负债 13,384,061.93 0.75% 16,189,704.24 1.16% -17.33%递延收益 127,243,476.75 7.09% 135,856,858.79 9.74% -6.34%递延所得税负债 1,631,162.24 0.09% 1,562,861.67 0.11% 4.37%应收款项融资 4,456,730.60 0.25% 8,274,280.00 0.59% -46.14%资产总计 1,795,913,465.78 100.00% 1,395,161,839.46 100.00% 28.72%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货币资金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269,579,066.11元,增幅281.24%,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北交所IPO募投资金所致。
  2、应收票据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应收票据较期初减少5,933,793.91元,减幅29.94%,主要系公司已支付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减少所致。
  3、存货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较期初增加18,405,841.52元,增幅31.31%,主要系报告期在产品、库存商品增加所致。
  4、在建工程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10,416,053.72元,增幅46.30%,主要系报告期内国际药物制剂生产线项目和制剂生产线扩建及厂区设施改造项目增加投入所致。
  5、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较期初增加182,233,376.11元,增幅79.99%,主要原因系报告期末购买理财产品所致。
  6、预付账款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预付账款初减少2,661,540.92元,减幅45.66%,主要原因系上年年末预付吡拉西坦原料款3,850,000元所致。
  7、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减少
  40,031,644.32元,减幅100%,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初的理财产品大额存单到期所致。
  8、合同负债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合同负债较期初增加11,833,154.36元,增幅32.25%,主要原因系报告期末预收注射用胰激肽原酶货款增加和转让注射用尿激酶技术款所致。
  9、应付职工薪酬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较期初减少6,816,040.70元,减幅52.18%,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初含计提的年终奖所致。10、应交税费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应交税费较期初减少16,627,837.64元,减幅72.34%,主要原因系上年期末包含公司享受国家税费延缓政策,延缓缴纳税费10,294,296.44元所致。
  11、应收款项融资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末,公司应收款项融资较期初减少3,817,549.40元,减幅
  46.14%,主要系公司期末信用级别较高银行承兑汇票减少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33,391,197.52元,上年同期21,001,671.32元,同比增加12,389,526.20元,增幅58.99%。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为提高研发实力、推进研发进度,加大研发人员、研发设备、研发材料、临床试验等方面投入所致。
  2、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为-784,384.45元,上年同期为-25,436.08元,同比减少758,948.37元,减幅2983.75%。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募投资金账户的利息收入所致。
  3、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为11,067.47元,上年同期为455,430.01元,同比减少444,362.54元,减幅97.57%。主要原因系本期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较上期减少1,199.70万元,账龄有变化,所以本期转回坏账准备所致。
  4、资产减值损失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为613,575.02元,上年同期为304,329.89元,同比增加309,245.13元,增幅891.81%。主要系报告期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5、其他收益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其他收益为9,088,047.84元,上年同期为17,353,098.18元,同比减少8,265,050.34元,减幅47.63%。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补助金额较去年同期减少所致。
  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678,022.47元,上年同期为
  1,326,267.41元,同比增加 1,351,755.06元,增幅 101.92%,主要系报告期内投资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上升所致。
  7、资产处置收益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为-10,021.75元,上年同期为 33,036.96元,同比减少43,058.71元,减幅130.33%。主要系报告期内固定资产处置较少所致。
  8、营业外收入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营业外收入为 153,386.80元,上年同期为 1,120,685.91元,同比减少967,299.11元,减幅86.31%。主要原因系去年同期收到工程赔偿款1,047,531.66元所致。
  9、营业外支出变动原因说明:营业外支出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营业外支出为 10,422.18元,
  上年同期为267,181.20元,同比减少256,759.02元,减幅96.10%。主要原因系公司去年同期生产车间物料报废损失114,137.82元和公益性捐赠支出增加50,000元所致。
  (2) 收入构成
  1、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醋酸奥曲肽注射液中标第七批国家集采,
  销量同比大幅增加。
  2、CMC/CMO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承接的 CMC/CMO订单持续增长,前期订单陆续进入结算
  阶段。
  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72,212,141.09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359,264.96元,主要系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长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154,760,601.42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3,394,225.44元,主要系报告期内购买理财产品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52,122,079.2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2,173,108.12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北交所 IPO募投资金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转至星昊医药(430017)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