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赫股份(30119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3-12-31 | 信息来源 | 2023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概况 按照行业分类,公司处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智能装备制造业领域,具体业务主要围绕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展开布局,包括高端智能装备系统、智慧物联系统、系统化设计服务,专业从事基于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的高端智能装备系统和智慧物联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集成、销售和智慧运维等服务。 1、我国智能制造业进入繁荣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提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将物联网及服务技术融入制造业;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再工业化计划”等,确保美国在先进传感、先进控制和平台系统、数字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地位;日本提出“新机器人”战略计划,将机器人和 IT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我国智能制造业进入繁荣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制造成熟度指数报告(2022)》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成熟度指数达 106,同比增长6%。达到 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二级及以上的智能工厂普及率为37%,三年来增长了12个百分点,各项数据均显示出我国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正稳步提升。 国家标准二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普及率 2、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持续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等部门自2015年以来,每年遴选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以揭榜挂帅方式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其中,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共有212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公示名单605个,共计817个。 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探索智能制造最佳实践的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推广路径,有助于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转变,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工业低碳转型,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3、智能制造下游应用场景丰富支撑万亿市场规模 智能制造下游应用场景丰富,涵盖了纺织、造纸、通用/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多个行业,为工业智能化生产管理提供数控机床、成套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基于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设计、产品研发及工艺设计、生产作业、仓储配送、设备运维、安全管控、能源与环保、经营管理等应用场景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智能制造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支撑我国智能制造万亿市场规模,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包括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约为 4万亿元,其中,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约 3.2万亿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 0.8万亿元。预测到2027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6.6万亿元,其中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约 5.4万亿元,智能制造系统 (二)行业政策 制造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十分重视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随着 5G等新一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成为了我国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智能制造政策,以支持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制造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颠覆。国家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革,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鼓励和推动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些政策围绕着制定发展规划、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及人才政策展开,旨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我国将取得更大的发展,并在智能制造领域打下更加深远的基础。 相关政策或规划文件 颁布时间 相关内容 《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2017年 “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4个发展规划指南。《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7年 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动力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的集成创新,形成一系列具备联网、计算、优化功能的新型智能装备。《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2018年 推动企业利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2019年 支持集成电路、信息光电子、智能传感器、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积极推进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加快发展5G和物联网相关产业,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0年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突破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低摩阻等共性节能技术,提升电池管理、充电连接、结构设计等安全技术水平。《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2021年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重点研制分散式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业控制装置。《“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21年 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2022年 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遴选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典型场景,促进提升产业链整体智能化水平;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22年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型产业,打造低碳转型效果明显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23年 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三)行业发展前景 1、数字赋能,点燃智能制造新引擎 2021年12月29日,工信部公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 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先后发布的2023年发展成绩单显示数字经济亮点频出、备受瞩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 1.3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工业大类;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1个,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能力位于世界第一梯队,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 400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7%,较2022年提高 2.1个百分点。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对助力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做大智能制造行业“蛋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2035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规划 资料来源:《“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前瞻产业研究院 近几年,我国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制造业,在工业制造领域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就,国之重器上天入海、超级工程攻坚克难、通信领域不断创新、智慧城市惊叹世界……综上,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已达成广泛共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融合,智能制造已成为融合创新的交汇点。业内专家表示,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 2、自上而下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撑智能制造发展 国家战略聚焦智能制造,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以来,相关政策密集发布,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021年 12月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并实现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 70%和 50%。”发展规划在转型升级、供给能力、基础支撑三方面给出明确的量化指标,充分表明国家政策层面对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视与支持。目前中国智能制造完成了顶层政策体系设计,再辅以细节政策指引,全力支撑智能制造发展,一系列智能制造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机会。 3、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成本上升,加速智能制造发展 中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劳动力人口下降并且总抚养比持续攀升,导致市场上劳动力供给短缺,促使劳动力成本提升。数据显示,在我国总人口稳中有升的态势下,15-64岁人口数量从2017年10.05亿下降至2022年9.63亿,其占总人口比例也从2017年的 71.80%下降到2022年的68.20%,这代表着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正处于下降趋势。 2017年—2022年我国劳动力人口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劳动力人口的逐渐减少,企业逐渐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压力,导致人工成本不断提升。过去十年,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2017年的 58049元增长至2022年的86933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2%。我国制造业企业用工成本处于快速提升阶段。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转型阶段,劳动力数量下降,成本上升是必然的趋势,企业也难以继续维持利用廉价劳动力保持竞争力的经营模式,对企业来说,这一情况意味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利润的下降,智能制造将有效缓解该困境,因此人口红利消退的社会环境正在加速智能制造发展。 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智能制造发展是大势所趋 2023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指出,我国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之一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2023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5.7%、33.6%,较2012年分别提高6.3和5.4个百分点,“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在我国持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提升智能化水平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将为智能装备行业提供较大市场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