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福光股份(688010)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全球经济、市场、行业形势,公司全体上下紧密配合、积极应对,统筹兼顾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围绕核心技术,在重点领域实现不断突破,同时落实生产基地整合、挖潜增效等,紧紧围绕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市场波动,坚持迎难而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8,718.7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9,378.18万元;毛利 11,962.4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5,558.37万元。
  本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客户生产计划延期、合同签订延迟等影响,公司定制产品业绩不达预期,销售收入及毛利分别减少 7,632.37万元、3,349.99万元;非定制光学镜头因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市场需求尚未全面恢复,业绩表现不佳,销售收入及毛利分别减少13,324.41万元、4,076.44万元,其中主要为:安防镜头及投影光机销售收入减少 14,629.68万元、毛利减少 4,392.39万元。
  面对不利的市场波动形势,公司全体上下坚持迎难而上。在定制产品业务上,以完成生产研制任务、满足客户需求为第一目标,保生产促交付,紧跟重点项目,为后续市场修复后的业绩做好充分准备。在非定制产品业务上,以保证未来增长为目标,以稳定为优先,维护公司的市场地位。公司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2023年电子消费品领域的光学镜头技术提升的需求,提升光学玻璃光学元件的市场规模,公司管理层敏锐判断该趋势并及时布局产能,使得本年度光学元件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 8,639.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578.60万元,实现毛利 3,994.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68.06万元。
  (二)科技创新,蓄力以待未来
  2023年,公司立足核心技术,保持并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巩固领先优势,不断提升精密制造能力,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1、公司承担的 4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高海拔地区科研及科普双重功能-米级光学天文望远镜建设”项目,世界最大口径的透射式天文望远镜完成设计工作并投入零部件生产。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基于微透镜聚能效应的高性能红外探测器研发”项目,进行微透镜阵列结构模具高一致性超精密切削原理与工艺的研发,研制成功基于微透镜聚能效应的高性能红外探测器模具及镜片。
  (3)国家创新专项“多光谱共光路光学系统研发”项目,完成样机试制,通过性能检测,完成项目验收。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A研发项目”,完成设计、调试及技术固化,相关技术指标满足任务书要求。
  2、核心技术及产品持续进步
  (1)“大口径透射式天文观测镜头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完成多功能一体式天文观测系统(含镜头、转台及防护屋)的研制,实现从核心元件到终端产品的突破。
  (2)“复杂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技术”:完成 Φ300mm口径长焦距连续变焦镜头的设计,突破原有的 Φ180mm口径,可有效提升探测距离以及对跟踪目标细节的分辨能力;完成复杂环境下 65倍长焦距连续变焦镜头的研制,该镜头具有大变倍比、长焦距、角分辨率高及在复杂环境下高清成像的特点,可实现大范围搜索、精确跟踪,可用于车载、舰载等领域;完成带摆镜 F2.0、25μm大像元中波红外变焦镜头的设计,该镜头具有大靶面、小型化及回扫稳像等特点,可有效解决快速扫描时的图像拖尾问题,可用于机载等领域。
  (3)“多光谱共口径镜头的研制生产技术”:完成 Φ250mm口径、焦距最长 1300mm多光谱共口径系列镜头设计,实现大通光、高分辨率情况下的不同光谱成像完全一致,可用于机载等领域。
  (4)“小型化定变焦非球面镜头的设计及自动化生产技术”:完成神舟飞船舱内镜头升级研制。
  (5)“精密及超精密光学加工技术”:加工反射碗口径覆盖 φ125mm、面型精度(PV)达到2μm,面型以非球面为主,相关模具加工精度达到 0.5μm;开发硫系玻璃非球面镜片、衍射面的模多光谱硫化锌球罩、激光雷达多面镜的加工突破;攻克不同材质玻璃异形(切边/打孔)加工工艺;反射镜面型精度 RMS从 1/30波长提高到 1/50波长,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功研制微流控产品,实现超精密加工的领域拓展;超多层 AR膜镀膜工艺取得突破,加工效率显著提升。
  3、各业务板块新产品技术突破
  (1)安防:完成大光圈(F1.0)变焦玻塑混合镜头的研制;完成低畸变广角(水平视场角 130°)玻塑混合变焦镜头的研制,有效扩大可视范围;改进玻塑混合变焦镜头自动化生产工艺,大幅提升生产良率。
  (2)车载:完成 800万像素车载除冰、除雾镜头的研制,实现镜头本体加热除雾的功能;完成 800万像素车载环视、ADAS镜头研制,大幅改善鬼影、杂光等关键指标。
  (3)机器视觉:完成了 1.2英寸大靶面镜头开发,所有产品均采用无热化设计,进一步增强该系列镜头的环境适应性,并将全系列像素突破至 2500万;完成 50倍、100倍工业显微镜的设计,拓展机器视觉产品领域。
  (4)红外热成像:完成短焦、超小型化、超轻量化红外镜头的研制;全国首创红外变焦一体机,大幅减轻镜头重量。
  (5)投影光机:开发三色激光长焦、三色激光超短焦、超薄手机投影光机、Micro-LED单色投影光机及其核心元器件的加工、装配、检测工艺。
  4、获得荣誉、资质及知识产权
  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公司获得多项荣誉、资质: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获评“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试点示范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认定)、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等国家级荣誉,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公司取得多项知识产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 832项有效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414项,拥有 19项软件著作权;2023年新增授权专利 154项,其中发明专利 119项,实用新型专利 35项,新增软件著作权 1项。
  (三)基地整合,提升资源利用率
  综合考虑公司研发和工艺工程产业化能力、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状况、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公司开展精密镜头产业化基地技改整合项目,将二号基地的设备、物资、人员搬迁至三号基地。搬迁事项涉及规模庞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风险因素众多,公司上下齐心协力,通过周密的计划和组织,精细化管理与操作,确保设备打包、运输、安装、调试等环节可控,三号基地已于2023年 6月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公司对外出租二号基地,最大程度提升资源利用率。
  (四)挖潜增效,降低经营成本
  2023年,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深度挖潜增效,盘活资源,严格过程管控,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增效方面,公司持续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同时持续优化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通过组织机构改革、工序外包等措施,实现潜在增效。降本方面,通过强化成本意识,进⼀步加大考核力度,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除员工薪酬、折旧摊销外的费用合计较上年减少 490.64万元。
  (五)资金管理,提高营运效益
  2023年,公司持续加强资金管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370.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22.61万元;利息支出 1,769.3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81.85万元。
  (六)积极作为,履行社会责任
  2023年,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投身公益、慈善,获得“福州市红十字人道金质奖章”,向红十字会、公益服务中心等机构捐款金额达 65.59万元;拥抱绿色发展,获得“国家绿色工厂”“2022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助力乡村振兴,公司于2020年至2023年期间共吸纳招用 70位贫困人员,其中2023年子公司福光天瞳吸纳招用 19位贫困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助其脱贫。
  

转至福光股份(688010)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