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万达信息(300168)业绩预告
截止日期预测指标业绩变动预测数值(元)业绩变动原因预告类型上年同期值(元)公告日期
2023-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240,000万元至260,000万元。24.00亿~26.00亿1、报告期内,公司客户信息化建设预算投入的规模阶段性收紧,投入模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调整,但相关建设标准和服务需求却持续提升,叠加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等因素,综合导致公司在报告期内新签规模同比下降,新签当期转化收入不足,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约20%-30%。2、报告期内,虽然公司客户预算投入周期性承压,但公司立足社会责任及公司品牌价值,对公司承接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及战略项目的投入规模并未降低,服务品质务必保持高水准。尽管公司通过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举措,使得人工成本及费用总体支出规模同比下降,但新签及营业收入规模短期内下滑比例更大。3、报告期内,公司布局战略业务、服务重要客户的重大战略实施,进行前期投入,当期尚未产生实际收益;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及毛利率水平下降,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资产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低于预期,部分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经初步评估商誉及存货减值规模约2-3亿元。4、报告期内,为加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保持市场地位,公司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虽然公司经营业绩短期内承压,但公司仍着眼长远,在研发投入规模上持续保持了一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8,700万元~11,5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9,859.11万元。略减32.22亿2024-01-30
2023-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3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8,700万元至11,500万元。8700.00万~1.15亿1、报告期内,公司客户信息化建设预算投入的规模阶段性收紧,投入模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调整,但相关建设标准和服务需求却持续提升,叠加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等因素,综合导致公司在报告期内新签规模同比下降,新签当期转化收入不足,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约20%-30%。2、报告期内,虽然公司客户预算投入周期性承压,但公司立足社会责任及公司品牌价值,对公司承接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及战略项目的投入规模并未降低,服务品质务必保持高水准。尽管公司通过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举措,使得人工成本及费用总体支出规模同比下降,但新签及营业收入规模短期内下滑比例更大。3、报告期内,公司布局战略业务、服务重要客户的重大战略实施,进行前期投入,当期尚未产生实际收益;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及毛利率水平下降,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资产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低于预期,部分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经初步评估商誉及存货减值规模约2-3亿元。4、报告期内,为加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保持市场地位,公司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虽然公司经营业绩短期内承压,但公司仍着眼长远,在研发投入规模上持续保持了一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8,700万元~11,5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9,859.11万元。不确定9859.11万2024-01-30
2023-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3年1-12月营业收入:240,000万元至260,000万元。24.00亿~26.00亿1、报告期内,公司客户信息化建设预算投入的规模阶段性收紧,投入模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调整,但相关建设标准和服务需求却持续提升,叠加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等因素,综合导致公司在报告期内新签规模同比下降,新签当期转化收入不足,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约20%-30%。2、报告期内,虽然公司客户预算投入周期性承压,但公司立足社会责任及公司品牌价值,对公司承接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及战略项目的投入规模并未降低,服务品质务必保持高水准。尽管公司通过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举措,使得人工成本及费用总体支出规模同比下降,但新签及营业收入规模短期内下滑比例更大。3、报告期内,公司布局战略业务、服务重要客户的重大战略实施,进行前期投入,当期尚未产生实际收益;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及毛利率水平下降,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资产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低于预期,部分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经初步评估商誉及存货减值规模约2-3亿元。4、报告期内,为加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保持市场地位,公司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虽然公司经营业绩短期内承压,但公司仍着眼长远,在研发投入规模上持续保持了一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8,700万元~11,5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9,859.11万元。略减32.24亿2024-01-30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3,000万元至108,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13.65%至178%。-1080000000.00~-830000000.001、报告期内,公司客户信息化建设预算投入的规模阶段性收紧,投入模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调整,但相关建设标准和服务需求却持续提升,叠加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等因素,综合导致公司在报告期内新签规模同比下降,新签当期转化收入不足,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约20%-30%。2、报告期内,虽然公司客户预算投入周期性承压,但公司立足社会责任及公司品牌价值,对公司承接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及战略项目的投入规模并未降低,服务品质务必保持高水准。尽管公司通过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举措,使得人工成本及费用总体支出规模同比下降,但新签及营业收入规模短期内下滑比例更大。3、报告期内,公司布局战略业务、服务重要客户的重大战略实施,进行前期投入,当期尚未产生实际收益;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及毛利率水平下降,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资产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低于预期,部分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经初步评估商誉及存货减值规模约2-3亿元。4、报告期内,为加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保持市场地位,公司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虽然公司经营业绩短期内承压,但公司仍着眼长远,在研发投入规模上持续保持了一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8,700万元~11,5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9,859.11万元。增亏-388490000.002024-01-30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4,000万元至97,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55.26%至234.6%。-970000000.00~-740000000.001、报告期内,公司客户信息化建设预算投入的规模阶段性收紧,投入模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调整,但相关建设标准和服务需求却持续提升,叠加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等因素,综合导致公司在报告期内新签规模同比下降,新签当期转化收入不足,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约20%-30%。2、报告期内,虽然公司客户预算投入周期性承压,但公司立足社会责任及公司品牌价值,对公司承接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及战略项目的投入规模并未降低,服务品质务必保持高水准。尽管公司通过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举措,使得人工成本及费用总体支出规模同比下降,但新签及营业收入规模短期内下滑比例更大。3、报告期内,公司布局战略业务、服务重要客户的重大战略实施,进行前期投入,当期尚未产生实际收益;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及毛利率水平下降,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资产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低于预期,部分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经初步评估商誉及存货减值规模约2-3亿元。4、报告期内,为加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保持市场地位,公司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虽然公司经营业绩短期内承压,但公司仍着眼长远,在研发投入规模上持续保持了一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8,700万元~11,5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9,859.11万元。增亏-289900000.002024-01-30
2022-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299,880万元至349,88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0.38%至14.61%。29.99亿~34.99亿报告期内,全国多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陆续爆发,各地的封控措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尤其上海地区2022年4-5月份实行全域静态管理,期间公司项目推进基本停滞,工期拉长,投入增加。上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5.39%、926.18%。下半年度,公司积极追赶生产经营进度,但由于多地疫情仍反复爆发,防控措施严格,人员流动受阻,项目实施、招投标等均有所延后,叠加政府、医院等主要客户年度预算暂时性调整等原因,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及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同时,项目周期超出预期计划,投入成本增加,毛利总额同比下降。报告期内,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公司加强拓展公共卫生以及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市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全流程便捷就医的场景实践,以抓住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构建“数字底座+关键应用场景”为核心的城市运行产品板块,丰富公司整体产品体系架构,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恢复及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7,000万元~10,0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6,072.84万元。略减35.12亿2023-01-20
2022-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7,000万元至10,000万元。7000.00万~1.00亿报告期内,全国多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陆续爆发,各地的封控措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尤其上海地区2022年4-5月份实行全域静态管理,期间公司项目推进基本停滞,工期拉长,投入增加。上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5.39%、926.18%。下半年度,公司积极追赶生产经营进度,但由于多地疫情仍反复爆发,防控措施严格,人员流动受阻,项目实施、招投标等均有所延后,叠加政府、医院等主要客户年度预算暂时性调整等原因,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及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同时,项目周期超出预期计划,投入成本增加,毛利总额同比下降。报告期内,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公司加强拓展公共卫生以及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市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全流程便捷就医的场景实践,以抓住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构建“数字底座+关键应用场景”为核心的城市运行产品板块,丰富公司整体产品体系架构,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恢复及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7,000万元~10,0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6,072.84万元。不确定6072.84万2023-01-20
2022-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300,000万元至35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0.37%至14.61%。30.00亿~35.00亿报告期内,全国多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陆续爆发,各地的封控措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尤其上海地区2022年4-5月份实行全域静态管理,期间公司项目推进基本停滞,工期拉长,投入增加。上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5.39%、926.18%。下半年度,公司积极追赶生产经营进度,但由于多地疫情仍反复爆发,防控措施严格,人员流动受阻,项目实施、招投标等均有所延后,叠加政府、医院等主要客户年度预算暂时性调整等原因,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及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同时,项目周期超出预期计划,投入成本增加,毛利总额同比下降。报告期内,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公司加强拓展公共卫生以及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市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全流程便捷就医的场景实践,以抓住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构建“数字底座+关键应用场景”为核心的城市运行产品板块,丰富公司整体产品体系架构,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恢复及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7,000万元~10,0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6,072.84万元。略减35.13亿2023-01-20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3,000万元至46,000万元。-460000000.00~-330000000.00报告期内,全国多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陆续爆发,各地的封控措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尤其上海地区2022年4-5月份实行全域静态管理,期间公司项目推进基本停滞,工期拉长,投入增加。上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5.39%、926.18%。下半年度,公司积极追赶生产经营进度,但由于多地疫情仍反复爆发,防控措施严格,人员流动受阻,项目实施、招投标等均有所延后,叠加政府、医院等主要客户年度预算暂时性调整等原因,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及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同时,项目周期超出预期计划,投入成本增加,毛利总额同比下降。报告期内,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公司加强拓展公共卫生以及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市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全流程便捷就医的场景实践,以抓住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构建“数字底座+关键应用场景”为核心的城市运行产品板块,丰富公司整体产品体系架构,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恢复及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7,000万元~10,0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6,072.84万元。首亏851.31万2023-01-20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000万元至36,000万元。-360000000.00~-260000000.00报告期内,全国多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陆续爆发,各地的封控措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尤其上海地区2022年4-5月份实行全域静态管理,期间公司项目推进基本停滞,工期拉长,投入增加。上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5.39%、926.18%。下半年度,公司积极追赶生产经营进度,但由于多地疫情仍反复爆发,防控措施严格,人员流动受阻,项目实施、招投标等均有所延后,叠加政府、医院等主要客户年度预算暂时性调整等原因,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及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同时,项目周期超出预期计划,投入成本增加,毛利总额同比下降。报告期内,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公司加强拓展公共卫生以及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市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全流程便捷就医的场景实践,以抓住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构建“数字底座+关键应用场景”为核心的城市运行产品板块,丰富公司整体产品体系架构,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恢复及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7,000万元~10,0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6,072.84万元。首亏6924.16万2023-01-20
2021-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1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6,000万元。6000.00万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经营业绩同比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保持稳定的新签合同规模,充足的在手合同奠定了收入增长的基础,持续加强智慧城市、健康管理两大战略业务板块的拓展和积累,同时2020年疫情导致项目延期交付的影响在本报告期基本消除,项目周期恢复正常水平。因此,本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提升。(2)报告期内,签单质量显著提升,签单毛利规模和签单毛利率同比稳健增长,产品结构逐步改善;同时,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历史低毛利合同收入占比同比下降,合同毛利逐步恢复。因此,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3)2020年疫情等因素影响存货跌价形成资产减值损失37,178.69万元。本报告期内,公司存货未发现进一步的减值迹象,资产减值损失规模同比下降。(4)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费用管控和研发投入的策略调整,使得期间费用同比下降。2、报告期内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6,0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7,654.77万元。不确定7654.77万2022-01-20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00万元至3,500万元。500.00万~3500.00万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经营业绩同比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保持稳定的新签合同规模,充足的在手合同奠定了收入增长的基础,持续加强智慧城市、健康管理两大战略业务板块的拓展和积累,同时2020年疫情导致项目延期交付的影响在本报告期基本消除,项目周期恢复正常水平。因此,本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提升。(2)报告期内,签单质量显著提升,签单毛利规模和签单毛利率同比稳健增长,产品结构逐步改善;同时,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历史低毛利合同收入占比同比下降,合同毛利逐步恢复。因此,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3)2020年疫情等因素影响存货跌价形成资产减值损失37,178.69万元。本报告期内,公司存货未发现进一步的减值迹象,资产减值损失规模同比下降。(4)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费用管控和研发投入的策略调整,使得期间费用同比下降。2、报告期内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6,0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7,654.77万元。扭亏-1368100100.002022-01-20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500万元至9,500万元。6500.00万~9500.00万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经营业绩同比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保持稳定的新签合同规模,充足的在手合同奠定了收入增长的基础,持续加强智慧城市、健康管理两大战略业务板块的拓展和积累,同时2020年疫情导致项目延期交付的影响在本报告期基本消除,项目周期恢复正常水平。因此,本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提升。(2)报告期内,签单质量显著提升,签单毛利规模和签单毛利率同比稳健增长,产品结构逐步改善;同时,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历史低毛利合同收入占比同比下降,合同毛利逐步恢复。因此,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3)2020年疫情等因素影响存货跌价形成资产减值损失37,178.69万元。本报告期内,公司存货未发现进一步的减值迹象,资产减值损失规模同比下降。(4)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费用管控和研发投入的策略调整,使得期间费用同比下降。2、报告期内预计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6,000万元,主要为当期收到的各类政府补助和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同期实现非经常性损益7,654.77万元。扭亏-1291552400.002022-01-20
2021-06-30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1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400万元。1400.00万2021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推进“3+2”发展战略,加速推动智慧医卫、智慧政务和ICT三大传统优势业务板块发展,持续加强智慧城市、健康管理两大战略业务板块的拓展和积累,不断深化互联网化科技型公司定位,持续推进数字化、物联网和互联网转型。通过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公司持续提升整体运营能力,实现经营情况继续改善:1、全面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控制经营风险,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到款金额再创新高,净利润扭亏为盈。出台项目管理工作细则,建立项目实施分级管理机制,梳理历史存量合同,针对性地设定跟踪管理和考核方案,建立“红、黄、绿”项目运营警示监控指标,提高运营效率。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160,000万元~180,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32%~126.48%;到款金额超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净利润预计为2,000万元~3,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加强预算导向和绩效考核,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实现新增业务的规模效益双增长。以预算目标为导向,发挥预算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作用,力促预算目标达成。优化多维立体、差异化绩效考核体系,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多项业务冲刺攻坚活动,打造销售铁军,组建销售、产品、交付“铁三角”模式,激发销售人员积极性。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金额达1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签单毛利同比增幅约41%。3、优化内部管理,整合公司资源,实现财务费用下降,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强化融合整合互动,制定内部协同和分润方案,鼓励业务中心之间相互赋能,提高资源效率。精细化管理收款进度,科学把握收支平衡,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紧盯财务成本管控,202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实现同比下降约10%。上半年虽然贷款规模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承担在建项目金额比去年同期翻番,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升。4、传统和创新业务并重,转型升级稳中有进。继续深耕医卫、政务和ICT等传统优势业务领域,扎实推进产品化、云化、SAAS化转型,各项核心指标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专注创新板块能力的建设和积淀,加大对蛮牛健康的研发投入,丰富医疗服务资源,发布蛮牛健康2.0的健康养老照护生态产品“蛮牛孝镜”(数字化居家健康养老照护平台);智慧城市市民云继续城市拓展,注册用户超8,900万,其中上半年新增用户约1,800万,加强数据要素增值模式探索,强化输出长效运营能力;健康云注册用户超4,000万,其中上半年新增用户约1,400万,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运营生态体系建设,初步打造数字化转型新业务模式。此外,公司与国际顶尖高校及知名企业合作,通过数据建模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及产学研一体化。5、持续优化人员结构,激发员工潜能。完善组织架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优化任职资格体系,为员工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持续优化人员结构,2021年6月底与年初相比,员工人数减少5.39%,同时,围绕互联网、大数据、医疗、政务等领域,大力引进公司转型升级急需的人才。6、重视科技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迭代,加强技术积累,提升科技实力。公司通过开展技术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研发创新,提升研发能力。公司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奖项,如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算法竞赛,公司斩获金融和医疗赛道三项全球十强,其中“基于AI算法的智能核赔解决方案”荣膺金融赛道冠军;公司智慧防疫“三件通”获得“第四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是唯一一家企业推荐单位,数字赋能疫情防控,惠民服务新格局。2021年上半年,公司加强被投企业管理,并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400万元。不确定4589.77万2021-07-15
2021-06-30营业收入预计2021年1-6月营业收入:160,000万元至18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1.32%至126.48%。16.00亿~18.00亿2021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推进“3+2”发展战略,加速推动智慧医卫、智慧政务和ICT三大传统优势业务板块发展,持续加强智慧城市、健康管理两大战略业务板块的拓展和积累,不断深化互联网化科技型公司定位,持续推进数字化、物联网和互联网转型。通过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公司持续提升整体运营能力,实现经营情况继续改善:1、全面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控制经营风险,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到款金额再创新高,净利润扭亏为盈。出台项目管理工作细则,建立项目实施分级管理机制,梳理历史存量合同,针对性地设定跟踪管理和考核方案,建立“红、黄、绿”项目运营警示监控指标,提高运营效率。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160,000万元~180,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32%~126.48%;到款金额超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净利润预计为2,000万元~3,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加强预算导向和绩效考核,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实现新增业务的规模效益双增长。以预算目标为导向,发挥预算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作用,力促预算目标达成。优化多维立体、差异化绩效考核体系,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多项业务冲刺攻坚活动,打造销售铁军,组建销售、产品、交付“铁三角”模式,激发销售人员积极性。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金额达1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签单毛利同比增幅约41%。3、优化内部管理,整合公司资源,实现财务费用下降,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强化融合整合互动,制定内部协同和分润方案,鼓励业务中心之间相互赋能,提高资源效率。精细化管理收款进度,科学把握收支平衡,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紧盯财务成本管控,202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实现同比下降约10%。上半年虽然贷款规模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承担在建项目金额比去年同期翻番,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升。4、传统和创新业务并重,转型升级稳中有进。继续深耕医卫、政务和ICT等传统优势业务领域,扎实推进产品化、云化、SAAS化转型,各项核心指标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专注创新板块能力的建设和积淀,加大对蛮牛健康的研发投入,丰富医疗服务资源,发布蛮牛健康2.0的健康养老照护生态产品“蛮牛孝镜”(数字化居家健康养老照护平台);智慧城市市民云继续城市拓展,注册用户超8,900万,其中上半年新增用户约1,800万,加强数据要素增值模式探索,强化输出长效运营能力;健康云注册用户超4,000万,其中上半年新增用户约1,400万,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运营生态体系建设,初步打造数字化转型新业务模式。此外,公司与国际顶尖高校及知名企业合作,通过数据建模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及产学研一体化。5、持续优化人员结构,激发员工潜能。完善组织架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优化任职资格体系,为员工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持续优化人员结构,2021年6月底与年初相比,员工人数减少5.39%,同时,围绕互联网、大数据、医疗、政务等领域,大力引进公司转型升级急需的人才。6、重视科技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迭代,加强技术积累,提升科技实力。公司通过开展技术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研发创新,提升研发能力。公司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奖项,如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算法竞赛,公司斩获金融和医疗赛道三项全球十强,其中“基于AI算法的智能核赔解决方案”荣膺金融赛道冠军;公司智慧防疫“三件通”获得“第四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是唯一一家企业推荐单位,数字赋能疫情防控,惠民服务新格局。2021年上半年,公司加强被投企业管理,并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400万元。预增7.95亿2021-07-15
202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万元至3,000万元。2000.00万~3000.00万2021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推进“3+2”发展战略,加速推动智慧医卫、智慧政务和ICT三大传统优势业务板块发展,持续加强智慧城市、健康管理两大战略业务板块的拓展和积累,不断深化互联网化科技型公司定位,持续推进数字化、物联网和互联网转型。通过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公司持续提升整体运营能力,实现经营情况继续改善:1、全面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控制经营风险,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到款金额再创新高,净利润扭亏为盈。出台项目管理工作细则,建立项目实施分级管理机制,梳理历史存量合同,针对性地设定跟踪管理和考核方案,建立“红、黄、绿”项目运营警示监控指标,提高运营效率。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160,000万元~180,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32%~126.48%;到款金额超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40%;净利润预计为2,000万元~3,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加强预算导向和绩效考核,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实现新增业务的规模效益双增长。以预算目标为导向,发挥预算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作用,力促预算目标达成。优化多维立体、差异化绩效考核体系,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多项业务冲刺攻坚活动,打造销售铁军,组建销售、产品、交付“铁三角”模式,激发销售人员积极性。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金额达1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签单毛利同比增幅约41%。3、优化内部管理,整合公司资源,实现财务费用下降,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强化融合整合互动,制定内部协同和分润方案,鼓励业务中心之间相互赋能,提高资源效率。精细化管理收款进度,科学把握收支平衡,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紧盯财务成本管控,202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实现同比下降约10%。上半年虽然贷款规模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承担在建项目金额比去年同期翻番,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升。4、传统和创新业务并重,转型升级稳中有进。继续深耕医卫、政务和ICT等传统优势业务领域,扎实推进产品化、云化、SAAS化转型,各项核心指标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专注创新板块能力的建设和积淀,加大对蛮牛健康的研发投入,丰富医疗服务资源,发布蛮牛健康2.0的健康养老照护生态产品“蛮牛孝镜”(数字化居家健康养老照护平台);智慧城市市民云继续城市拓展,注册用户超8,900万,其中上半年新增用户约1,800万,加强数据要素增值模式探索,强化输出长效运营能力;健康云注册用户超4,000万,其中上半年新增用户约1,400万,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运营生态体系建设,初步打造数字化转型新业务模式。此外,公司与国际顶尖高校及知名企业合作,通过数据建模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及产学研一体化。5、持续优化人员结构,激发员工潜能。完善组织架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优化任职资格体系,为员工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持续优化人员结构,2021年6月底与年初相比,员工人数减少5.39%,同时,围绕互联网、大数据、医疗、政务等领域,大力引进公司转型升级急需的人才。6、重视科技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迭代,加强技术积累,提升科技实力。公司通过开展技术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研发创新,提升研发能力。公司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奖项,如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算法竞赛,公司斩获金融和医疗赛道三项全球十强,其中“基于AI算法的智能核赔解决方案”荣膺金融赛道冠军;公司智慧防疫“三件通”获得“第四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是唯一一家企业推荐单位,数字赋能疫情防控,惠民服务新格局。2021年上半年,公司加强被投企业管理,并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400万元。扭亏-213191800.002021-07-15
2020-12-31扣除后营业收入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279,900万元至319,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1.83%至50.67%。27.99亿~31.99亿2020年,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受国内新冠疫情复杂多变的局势影响,公司在建项目工程存在比较严重的工期延长的情况。虽然新签的高质量效益的合同较多,但因尚未达到竣工验收阶段,无法在本报告期形成收入。因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受以上多项因素综合影响,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具体情况如下:1、公司在巩固既有业务的情况下,加大了信创业务的拓展力度,信创业务收入较上期大幅增加。但因部分前期已计提减值的项目在本期完成并确认收入,对本期毛利率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此,尽管本期新签的软件开发类项目毛利率水平相比前期有一定的增长,但本期毛利率总体水平仍有所下降。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资产和经营状况,公司初步对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在建合同进行了减值测试。由于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工程设备交付延迟、工期延长以及部分客户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造成项目投入超出预期,使得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4亿元。3、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入了多个无偿及先行实施的抗疫项目。报告期公司战略转型,咨询费及战略投入增加;同时加强内控管理调整组织架构,经营费用有所增加。此外,员工疫情保险、新迁办公场地等相关费用也有较大增长。综上,2020年管理费用约4.9亿元。4、报告期公司持续保持研发投入的规模,但调整了投入方向,投入重心转向战略板块蛮牛健康的研发及产品化等其他前瞻性的研发投入,投入结构发生变化。资本化投入大幅减少,费用化投入有所增加。2020年研发费用约6.5亿元。报告期内,董事会和高管层直面公司的困难和挑战,明确了“开源、节流、止血、降杠杆、化风险”的基本管理思路,积极沟通客户,稳定公司业务,同时狠抓回款,增强公司自我造血能力,管理效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强化与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根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新签合同金额及到款双创新高新的管理团队入驻后,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全年新签合同和到款双双大幅提升,为2021年持续发展和提升盈利能力打下坚实基础。2、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通过严格的资金系统化管理,公司经营现金流持续改善,首次在三季度实现单季经营现金流正流入,第四季度经营净现金流正向流入进一步扩大,本报告期内经营净现金流正向大幅增长。3、财务费用大幅减少2020年,公司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绩效考核等措施多管齐下,提高资金使用率,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财务管理效益明显体现,改变了公司过去财务费用逐年增加的局面。4、战略布局释放潜力公司新布局的战略板块——蛮牛健康,致力于成为有温度的家庭健康陪伴者,以数据守护健康,以服务促进健康,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健康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实现健康科技与金融保险的深度融合,赋能保险业务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报告期内,蛮牛健康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上线、当年获客。公司另一战略板块——市民云覆盖人口1.2亿,注册用户7000万。存量城市“收获”能力不断加强,年度合同额稳步提升。此外,金融类增值服务合同额亦大幅增加,市民云的金融类增值服务发展初见成效。5、国寿协同全面推进通过与中国人寿的全面协同,公司从优化组织架构到强化核心竞争能力,再到战略新兴板块的打造及高端人才的引入,对整体发展战略进行转型升级,在巩固G端政府客户优势的同时,实现了B端企业客户和C端收入的增加,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智慧教育、工业互联等优势领域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公司与中国人寿已签订销售合同及已中标合同尚在签署中的项目合计金额为8,528.71万元,由中国人寿推介等协同新增业务金额6.09亿元。2021年,随着与中国人寿战略协同逐渐深入,公司将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G端、B端、C端不同类型客户以及包括金融、通信、交通等不同领域客户的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内生性增长。预增21.23亿2021-01-29
2020-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280,000万元至32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1.8%至50.62%。28.00亿~32.00亿2020年,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受国内新冠疫情复杂多变的局势影响,公司在建项目工程存在比较严重的工期延长的情况。虽然新签的高质量效益的合同较多,但因尚未达到竣工验收阶段,无法在本报告期形成收入。因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受以上多项因素综合影响,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具体情况如下:1、公司在巩固既有业务的情况下,加大了信创业务的拓展力度,信创业务收入较上期大幅增加。但因部分前期已计提减值的项目在本期完成并确认收入,对本期毛利率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此,尽管本期新签的软件开发类项目毛利率水平相比前期有一定的增长,但本期毛利率总体水平仍有所下降。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资产和经营状况,公司初步对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在建合同进行了减值测试。由于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工程设备交付延迟、工期延长以及部分客户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造成项目投入超出预期,使得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4亿元。3、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入了多个无偿及先行实施的抗疫项目。报告期公司战略转型,咨询费及战略投入增加;同时加强内控管理调整组织架构,经营费用有所增加。此外,员工疫情保险、新迁办公场地等相关费用也有较大增长。综上,2020年管理费用约4.9亿元。4、报告期公司持续保持研发投入的规模,但调整了投入方向,投入重心转向战略板块蛮牛健康的研发及产品化等其他前瞻性的研发投入,投入结构发生变化。资本化投入大幅减少,费用化投入有所增加。2020年研发费用约6.5亿元。报告期内,董事会和高管层直面公司的困难和挑战,明确了“开源、节流、止血、降杠杆、化风险”的基本管理思路,积极沟通客户,稳定公司业务,同时狠抓回款,增强公司自我造血能力,管理效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强化与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根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新签合同金额及到款双创新高新的管理团队入驻后,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全年新签合同和到款双双大幅提升,为2021年持续发展和提升盈利能力打下坚实基础。2、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通过严格的资金系统化管理,公司经营现金流持续改善,首次在三季度实现单季经营现金流正流入,第四季度经营净现金流正向流入进一步扩大,本报告期内经营净现金流正向大幅增长。3、财务费用大幅减少2020年,公司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绩效考核等措施多管齐下,提高资金使用率,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财务管理效益明显体现,改变了公司过去财务费用逐年增加的局面。4、战略布局释放潜力公司新布局的战略板块——蛮牛健康,致力于成为有温度的家庭健康陪伴者,以数据守护健康,以服务促进健康,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健康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实现健康科技与金融保险的深度融合,赋能保险业务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报告期内,蛮牛健康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上线、当年获客。公司另一战略板块——市民云覆盖人口1.2亿,注册用户7000万。存量城市“收获”能力不断加强,年度合同额稳步提升。此外,金融类增值服务合同额亦大幅增加,市民云的金融类增值服务发展初见成效。5、国寿协同全面推进通过与中国人寿的全面协同,公司从优化组织架构到强化核心竞争能力,再到战略新兴板块的打造及高端人才的引入,对整体发展战略进行转型升级,在巩固G端政府客户优势的同时,实现了B端企业客户和C端收入的增加,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智慧教育、工业互联等优势领域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公司与中国人寿已签订销售合同及已中标合同尚在签署中的项目合计金额为8,528.71万元,由中国人寿推介等协同新增业务金额6.09亿元。2021年,随着与中国人寿战略协同逐渐深入,公司将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G端、B端、C端不同类型客户以及包括金融、通信、交通等不同领域客户的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内生性增长。预增21.25亿2021-01-29
2020-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18,000万元至138,000万元。-1380000000.00~-1180000000.002020年,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受国内新冠疫情复杂多变的局势影响,公司在建项目工程存在比较严重的工期延长的情况。虽然新签的高质量效益的合同较多,但因尚未达到竣工验收阶段,无法在本报告期形成收入。因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受以上多项因素综合影响,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具体情况如下:1、公司在巩固既有业务的情况下,加大了信创业务的拓展力度,信创业务收入较上期大幅增加。但因部分前期已计提减值的项目在本期完成并确认收入,对本期毛利率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此,尽管本期新签的软件开发类项目毛利率水平相比前期有一定的增长,但本期毛利率总体水平仍有所下降。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资产和经营状况,公司初步对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在建合同进行了减值测试。由于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工程设备交付延迟、工期延长以及部分客户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造成项目投入超出预期,使得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4亿元。3、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入了多个无偿及先行实施的抗疫项目。报告期公司战略转型,咨询费及战略投入增加;同时加强内控管理调整组织架构,经营费用有所增加。此外,员工疫情保险、新迁办公场地等相关费用也有较大增长。综上,2020年管理费用约4.9亿元。4、报告期公司持续保持研发投入的规模,但调整了投入方向,投入重心转向战略板块蛮牛健康的研发及产品化等其他前瞻性的研发投入,投入结构发生变化。资本化投入大幅减少,费用化投入有所增加。2020年研发费用约6.5亿元。报告期内,董事会和高管层直面公司的困难和挑战,明确了“开源、节流、止血、降杠杆、化风险”的基本管理思路,积极沟通客户,稳定公司业务,同时狠抓回款,增强公司自我造血能力,管理效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强化与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根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新签合同金额及到款双创新高新的管理团队入驻后,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全年新签合同和到款双双大幅提升,为2021年持续发展和提升盈利能力打下坚实基础。2、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通过严格的资金系统化管理,公司经营现金流持续改善,首次在三季度实现单季经营现金流正流入,第四季度经营净现金流正向流入进一步扩大,本报告期内经营净现金流正向大幅增长。3、财务费用大幅减少2020年,公司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绩效考核等措施多管齐下,提高资金使用率,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财务管理效益明显体现,改变了公司过去财务费用逐年增加的局面。4、战略布局释放潜力公司新布局的战略板块——蛮牛健康,致力于成为有温度的家庭健康陪伴者,以数据守护健康,以服务促进健康,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健康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实现健康科技与金融保险的深度融合,赋能保险业务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报告期内,蛮牛健康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上线、当年获客。公司另一战略板块——市民云覆盖人口1.2亿,注册用户7000万。存量城市“收获”能力不断加强,年度合同额稳步提升。此外,金融类增值服务合同额亦大幅增加,市民云的金融类增值服务发展初见成效。5、国寿协同全面推进通过与中国人寿的全面协同,公司从优化组织架构到强化核心竞争能力,再到战略新兴板块的打造及高端人才的引入,对整体发展战略进行转型升级,在巩固G端政府客户优势的同时,实现了B端企业客户和C端收入的增加,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智慧教育、工业互联等优势领域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公司与中国人寿已签订销售合同及已中标合同尚在签署中的项目合计金额为8,528.71万元,由中国人寿推介等协同新增业务金额6.09亿元。2021年,随着与中国人寿战略协同逐渐深入,公司将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G端、B端、C端不同类型客户以及包括金融、通信、交通等不同领域客户的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内生性增长。减亏-1460940300.002021-01-29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000万元至130,000万元。-1300000000.00~-1100000000.002020年,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受国内新冠疫情复杂多变的局势影响,公司在建项目工程存在比较严重的工期延长的情况。虽然新签的高质量效益的合同较多,但因尚未达到竣工验收阶段,无法在本报告期形成收入。因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受以上多项因素综合影响,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具体情况如下:1、公司在巩固既有业务的情况下,加大了信创业务的拓展力度,信创业务收入较上期大幅增加。但因部分前期已计提减值的项目在本期完成并确认收入,对本期毛利率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此,尽管本期新签的软件开发类项目毛利率水平相比前期有一定的增长,但本期毛利率总体水平仍有所下降。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资产和经营状况,公司初步对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在建合同进行了减值测试。由于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工程设备交付延迟、工期延长以及部分客户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造成项目投入超出预期,使得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4亿元。3、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入了多个无偿及先行实施的抗疫项目。报告期公司战略转型,咨询费及战略投入增加;同时加强内控管理调整组织架构,经营费用有所增加。此外,员工疫情保险、新迁办公场地等相关费用也有较大增长。综上,2020年管理费用约4.9亿元。4、报告期公司持续保持研发投入的规模,但调整了投入方向,投入重心转向战略板块蛮牛健康的研发及产品化等其他前瞻性的研发投入,投入结构发生变化。资本化投入大幅减少,费用化投入有所增加。2020年研发费用约6.5亿元。报告期内,董事会和高管层直面公司的困难和挑战,明确了“开源、节流、止血、降杠杆、化风险”的基本管理思路,积极沟通客户,稳定公司业务,同时狠抓回款,增强公司自我造血能力,管理效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强化与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根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新签合同金额及到款双创新高新的管理团队入驻后,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全年新签合同和到款双双大幅提升,为2021年持续发展和提升盈利能力打下坚实基础。2、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通过严格的资金系统化管理,公司经营现金流持续改善,首次在三季度实现单季经营现金流正流入,第四季度经营净现金流正向流入进一步扩大,本报告期内经营净现金流正向大幅增长。3、财务费用大幅减少2020年,公司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绩效考核等措施多管齐下,提高资金使用率,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财务管理效益明显体现,改变了公司过去财务费用逐年增加的局面。4、战略布局释放潜力公司新布局的战略板块——蛮牛健康,致力于成为有温度的家庭健康陪伴者,以数据守护健康,以服务促进健康,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健康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实现健康科技与金融保险的深度融合,赋能保险业务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报告期内,蛮牛健康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上线、当年获客。公司另一战略板块——市民云覆盖人口1.2亿,注册用户7000万。存量城市“收获”能力不断加强,年度合同额稳步提升。此外,金融类增值服务合同额亦大幅增加,市民云的金融类增值服务发展初见成效。5、国寿协同全面推进通过与中国人寿的全面协同,公司从优化组织架构到强化核心竞争能力,再到战略新兴板块的打造及高端人才的引入,对整体发展战略进行转型升级,在巩固G端政府客户优势的同时,实现了B端企业客户和C端收入的增加,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智慧教育、工业互联等优势领域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公司与中国人寿已签订销售合同及已中标合同尚在签署中的项目合计金额为8,528.71万元,由中国人寿推介等协同新增业务金额6.09亿元。2021年,随着与中国人寿战略协同逐渐深入,公司将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G端、B端、C端不同类型客户以及包括金融、通信、交通等不同领域客户的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内生性增长。减亏-1397325400.002021-01-29
2020-12-31每股收益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0.9387元至1.1093元。-1.11~-0.942020年,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受国内新冠疫情复杂多变的局势影响,公司在建项目工程存在比较严重的工期延长的情况。虽然新签的高质量效益的合同较多,但因尚未达到竣工验收阶段,无法在本报告期形成收入。因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受以上多项因素综合影响,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具体情况如下:1、公司在巩固既有业务的情况下,加大了信创业务的拓展力度,信创业务收入较上期大幅增加。但因部分前期已计提减值的项目在本期完成并确认收入,对本期毛利率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此,尽管本期新签的软件开发类项目毛利率水平相比前期有一定的增长,但本期毛利率总体水平仍有所下降。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资产和经营状况,公司初步对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在建合同进行了减值测试。由于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工程设备交付延迟、工期延长以及部分客户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造成项目投入超出预期,使得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4亿元。3、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入了多个无偿及先行实施的抗疫项目。报告期公司战略转型,咨询费及战略投入增加;同时加强内控管理调整组织架构,经营费用有所增加。此外,员工疫情保险、新迁办公场地等相关费用也有较大增长。综上,2020年管理费用约4.9亿元。4、报告期公司持续保持研发投入的规模,但调整了投入方向,投入重心转向战略板块蛮牛健康的研发及产品化等其他前瞻性的研发投入,投入结构发生变化。资本化投入大幅减少,费用化投入有所增加。2020年研发费用约6.5亿元。报告期内,董事会和高管层直面公司的困难和挑战,明确了“开源、节流、止血、降杠杆、化风险”的基本管理思路,积极沟通客户,稳定公司业务,同时狠抓回款,增强公司自我造血能力,管理效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强化与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根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新签合同金额及到款双创新高新的管理团队入驻后,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全年新签合同和到款双双大幅提升,为2021年持续发展和提升盈利能力打下坚实基础。2、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通过严格的资金系统化管理,公司经营现金流持续改善,首次在三季度实现单季经营现金流正流入,第四季度经营净现金流正向流入进一步扩大,本报告期内经营净现金流正向大幅增长。3、财务费用大幅减少2020年,公司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绩效考核等措施多管齐下,提高资金使用率,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财务管理效益明显体现,改变了公司过去财务费用逐年增加的局面。4、战略布局释放潜力公司新布局的战略板块——蛮牛健康,致力于成为有温度的家庭健康陪伴者,以数据守护健康,以服务促进健康,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健康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实现健康科技与金融保险的深度融合,赋能保险业务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报告期内,蛮牛健康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上线、当年获客。公司另一战略板块——市民云覆盖人口1.2亿,注册用户7000万。存量城市“收获”能力不断加强,年度合同额稳步提升。此外,金融类增值服务合同额亦大幅增加,市民云的金融类增值服务发展初见成效。5、国寿协同全面推进通过与中国人寿的全面协同,公司从优化组织架构到强化核心竞争能力,再到战略新兴板块的打造及高端人才的引入,对整体发展战略进行转型升级,在巩固G端政府客户优势的同时,实现了B端企业客户和C端收入的增加,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智慧教育、工业互联等优势领域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公司与中国人寿已签订销售合同及已中标合同尚在签署中的项目合计金额为8,528.71万元,由中国人寿推介等协同新增业务金额6.09亿元。2021年,随着与中国人寿战略协同逐渐深入,公司将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G端、B端、C端不同类型客户以及包括金融、通信、交通等不同领域客户的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内生性增长。减亏-1.272021-01-29
2020-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300万元至15,800万元。-158000000.00~-153000000.002020年是公司全面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三大传统板块加两大战略板块的落地同步推进,三大传统板块加快产品化及“互联网+”模式转型,两大创新板块以智慧城市及健康管理为突破口加强与中国人寿的深度业务协同,公司战略布局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业务发展将从多年项目制的单维运营向“科技+金融+实体”多维立体运营全面转型。但报告期内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协助国家各级医疗卫生系统抗击疫情,主营业务因此放缓。一是储备项目招投标时间延期,落地时间延后。因大量储备项目计划农历年后陆续开始招投标,但受疫情影响,多地招投标平台暂停运行,储备项目落地时间延后;二是在建项目客户验收时间推迟,影响收入确认。受限于客户精力集中在疫情防控工作,无法对已达交付标准在建项目按期验收,收入确认延迟;三是公司今年重点推进的信创业务,因其高度保密的业务属性,客户资料传递、需求沟通无法远程进行,疫情影响导致现场拜访受限,业务推动远低于预期。以上因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但公司在逐步复工期间,加快储备项目的落地及新增项目的拓展进度,3月新签合同额环比2月增幅240%。公司作为行业领先企业,疫情期间投入上千人员全力抗疫。医卫板块,智慧医卫中心重点支撑保障了14个省市、160多个卫健委客户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安全、有序、高效运转,快速响应了80多个卫健委客户的疫情防控数据交换和数据治理的应急需求,按照各地卫健委客户出台的政策要求,新建和升级了40余个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新应用。在产品化方面,公司卫生健康SMART产品家族打造大数据治理、服务治理、应用治理、新技术治理等四大体系,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台E治理3.0体系;智慧城市板块,“市民云”成功上线全国抗疫情服务专版,协同中国人寿推广全国41个城区,服务总人次1.3亿,上线服务285项,其中,全国抗疫情专区服务总人次1300万,全国通行证服务4900万次,全国口罩预约服务6800万次,全国信息采集服务51万次;健康管理板块,“健康云”平台作为上海市疫情防控健康大脑,是入沪观察人员登记的唯一入口,已累计登记和管理900万人,累计注册用户1700万人,疫情期间科普宣教知识采编,目前已为多个省市提供平台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云清单,并紧急落地多家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云服务,试点开展慢病送药服务,打通疫情防控闭环避免线下就医交叉感染风险,缓解一线预防、排查工作压力。公司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及时响应与有效支撑受到客户及社会的一致肯定,但大部分项目为应急先行投入,叠加公司战略板块孵化投入,及募投项目“新一代智慧城市一体化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项目”于2019年下半年度全部完工并结转无形资产开始摊销,摊销费用同比增加0.25亿元,公司经营成本同比上升。整体来看,公司虽受上述因素影响,短期财务承压,报告期内出现阶段性经营亏损,但在后疫情时代,政府及医卫机构的网格化智慧化管理需求、C端客户的全生态精准化健康管理及线上无接触智能化商务需求、B端客户的平台化互联需求,都将呈快速增长趋势,公司将凭借行业领先企业优势,快速挖掘客户需求,抢占市场。中国人寿已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截至目前公司与中国人寿18个省级分公司进行了对接,在医保智能审核、长护险、医疗DRGS控费、稽核内控等业务领域将开展全面合作,形成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930万元左右。首亏1801.73万2020-04-09
2019-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7,000万元至127,500万元。-1275000000.00~-1270000000.00报告期内受国内经济增速下行,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竞争加剧,叠加公司内部出现非常规的经营风险,管理层频繁调整,原第一大股东资金占用,现金流阶段性紧张等因素影响,预计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如下:(一)计提存货减值准备报告期内,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公司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7.18亿元。主要原因一是因信息技术迭代较快,客户需求变更明显增多,但当期公司项目管理响应不足,投入成本超出预期;二是受原大股东占款影响,前三季度公司现金流持续紧张,部分项目采购及与客户结算周期拉长,整体投入超出预算;三是公司逐步尝试项目产品化转型,但当期转型成效未能达到预期收益;四是因公司原大股东占款,经营管理动荡,人员流动加大,致使项目人工成本增加,项目人均产能下降,剩余收益不足以覆盖成本。以上因素导致存货存在减值迹象,最终计提金额以审计报告为准。(二)主营业务成本明显上升报告期内,因内外部因素双重影响,公司成本明显上升,营业成本同比增加约4.3亿元,毛利额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3亿元。主要由于一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企业、新兴技术企业、金融公司加大了对信息化行业的投入,大量的资金涌入,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格局,公司因未能及时应对,丢失部分高毛利的软件开发业务的市场份额,低毛利的集成业务占比上升;二是2019年全国大力推进政务一体化,信息化模式发生较大变化,部分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当期暂时性停滞;三是人员成本明显上升,一方面由于管理层调整影响,人员配置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受战略转型人员的储备需要,持续加大对技术人员的投入。以上因素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下滑。(三)管理费用大幅增加(1)无形资产摊销增加。报告期内,2018年度募投项目“新一代智慧城市一体化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并结转无形资产开始摊销,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亿元的摊销费用。(2)项目前期投入费用增加。报告期内,因政府客户的信息化模式改变,部分项目被转移到市级、省级、甚至区域级的政务一体化平台,公司当期先行投入的部分项目暂时中断和延期,增加当期费用约0.9亿元。首亏2.32亿2020-01-23
2019-09-30营业收入预计2019年1-9月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增长:5%至10%。16.46亿~17.24亿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相关主营业务实现了持续较快的增长。公司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教育等城市关键系统打造精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市民云、企业云、政务云和城市大数据中心等智慧城市综合平台的建设与运营。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5%-10%。报告期内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受去杠杆宏观环境影响,公司主动收缩全资子公司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浩特")的业务规模,收入同比下降约4,041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收入为7,757万元;报告期内四川浩特预计亏损约5,700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亏损为2,007万元;(2)2018年度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成本于2019年1-9月摊销成本净增加约363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60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约2,900万元;(4)相关新增无形资产摊销额净增加约7,000万元。综合以上情况对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略增15.68亿2019-10-14
2019-09-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439.93万元至2,959.6万元。1439.93万~2959.60万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相关主营业务实现了持续较快的增长。公司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教育等城市关键系统打造精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市民云、企业云、政务云和城市大数据中心等智慧城市综合平台的建设与运营。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5%-10%。报告期内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受去杠杆宏观环境影响,公司主动收缩全资子公司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浩特")的业务规模,收入同比下降约4,041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收入为7,757万元;报告期内四川浩特预计亏损约5,700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亏损为2,007万元;(2)2018年度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成本于2019年1-9月摊销成本净增加约363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60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约2,900万元;(4)相关新增无形资产摊销额净增加约7,000万元。综合以上情况对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预减1.07亿2019-10-14
2019-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39.93万元至4,559.6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0%至80%。3039.93万~4559.60万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相关主营业务实现了持续较快的增长。公司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教育等城市关键系统打造精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市民云、企业云、政务云和城市大数据中心等智慧城市综合平台的建设与运营。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5%-10%。报告期内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受去杠杆宏观环境影响,公司主动收缩全资子公司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浩特")的业务规模,收入同比下降约4,041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收入为7,757万元;报告期内四川浩特预计亏损约5,700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亏损为2,007万元;(2)2018年度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成本于2019年1-9月摊销成本净增加约363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60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约2,900万元;(4)相关新增无形资产摊销额净增加约7,000万元。综合以上情况对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预减1.52亿2019-10-14
2019-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792.91万元至3,351.49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0%至25%。2792.91万~3351.49万2019年上半年,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相关主营业务实现了持续较快的增长。公司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教育等城市关键系统打造精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市民云、企业云、政务云和城市大数据中心等智慧城市综合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报告期内,公司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13%-15%。报告期内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受去杠杆宏观环境影响,公司主动收缩全资子公司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浩特”)的业务规模,收入同比下降约3,785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收入为5,651万元;报告期内四川浩特预计亏损约2,200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净利润为-1,231万元;(2)2018年度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成本于2019年1-6月摊销约2,600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30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约2,700万元;(4)相关新增无形资产摊销额净增加约2,800万元。综合以上情况对公司2019年半年度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略减3723.88万2019-07-12
2019-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245.85万元至4,631.84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0%至45%。4245.85万~4631.84万2019年上半年,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相关主营业务实现了持续较快的增长。公司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教育等城市关键系统打造精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市民云、企业云、政务云和城市大数据中心等智慧城市综合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报告期内,公司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13%-15%。报告期内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受去杠杆宏观环境影响,公司主动收缩全资子公司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浩特”)的业务规模,收入同比下降约3,785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收入为5,651万元;报告期内四川浩特预计亏损约2,200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净利润为-1,231万元;(2)2018年度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成本于2019年1-6月摊销约2,600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30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约2,700万元;(4)相关新增无形资产摊销额净增加约2,800万元。综合以上情况对公司2019年半年度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略减7719.73万2019-07-12
2019-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780万元–189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63%-285%。1780.00万~1890.00万公司于2019年3月收到参股公司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2018年度分红款1000万元。预增490.77万2019-04-08
2018-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4,480万元–29,38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25%。2.45亿~2.94亿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稳步开展,在智慧城市以及医疗大健康领域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业务持续发展,“一网通办”、“一窗通”、“长三角医保异地结算”、“上海阳光药采”等重点项目,具备良好的示范效应。市民云作为智慧城市总入口,是全国首个突破1000万注册用户的公共服务类APP,已在成都、海口、扬州、柳州、长沙等多个城市推广落地。报告期内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部分重点项目在2018年先行实施,未在本报告期内确认收入;(2)受去杠杆宏观环境影响,公司主动收缩全资子公司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浩特”)的业务规模,报告期内四川浩特预计亏损约5,000万元,同时预计需全额计提商誉1,015.30万元,合计影响净利润约6,000万元,上年同期四川浩特净利润为953.94万元;(3)2018年度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成本在2018年度摊销约3,000万元;(4)2018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预计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约3,500万元。综合以上情况对公司2018年度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尽管2018年度业绩较2017年度有所下滑,但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调整业务结构,公司整体经营质量有明显提升,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高。报告期内,预计影响公司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约4,800万元。略减3.27亿2019-01-31
2018-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18万元–15,5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40%1.50亿~1.56亿2018年前三季度,随着国家对各行业深化改革的步伐,公司的各主营业务领域均取得了持续增长。重点工作“一网通办”业务,率先于报告期末在上海实现,引领“城市大脑”的形成和深化,政务服务能扫码亮证、证照免交、统一支付等,树立了全国领先的标杆。融合智慧城市各行业数据的一网通办服务,以城市运营大数据为基础,支持公司市民云、企业云、健康医疗云、医药云、金融保险等“互联网+”服务的深化,开创交叉行业创新的先河。上海“市民云”按年度翻番的速度,预计今年底将突破千万注册用户,已成为上海市智慧城市服务的总入口和“一网通办”移动端。贯通了社保金、医保金、公积金服务;挂号、诊间服务、免疫接种、疫苗查询、全科医生、慢病管理、糖尿病早筛等医疗卫生服务;交通违章缴费、个人信用报告等200余项服务,示范效应显现。外省市的建设与运营需求纷至沓来,海口“椰城市民云”、成都“天府市民云”已投入运营;广西柳州“龙城云”和湖南长沙市“我的长沙”预计将在今年底明年初上线并开始运营。在三医联动的深化改革需求之下,立足公司中标的全国互通个人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已运营的“上海健康云”作为上海医疗卫生领域对外服务的总入口,为90.6万糖尿病患者提供闭环管理服务,覆盖全市2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9%),年增长速度超过50%。已完成建设投入运营的“健康台州”,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三医联动,支持健康管理、网上挂号、处方外配、医保在线支付、商保支付和芝麻信用支付等的统一支付,并且正在试点创新商业保险产品,实现免体检的云端核保和免发票的自动理赔。正在四川全省加紧建设的健康医疗云,也在试点创新业务。公司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赛中,从125支来自世界各地的菁英团队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在疾病的图像诊断方面,取得100%的成功识别率,已经启动产业化服务。公司在专病服务领域已开始获得收入。围绕“连接、融合、智能”,提升以上各行业的服务体验,增加了公司基于数据的运营服务收入。报告期内,预计影响公司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约4,200万元。略增1.11亿2018-10-12
2018-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960万元-4,730万元。3960.00万~4730.00万2018年上半年,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相关主营业务实现了持续较快的增长。公司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教育等城市关键系统打造精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市民云、企业云、政务云和城市大数据中心等智慧城市综合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其中,市民云在上海已经突破870万注册用户,已成功推广到海口、成都,并作为智慧城市杰出案例随上海市政府代表团亮相2018卡萨布兰卡世界智慧城市大会。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3,500万元。略增3177.57万2018-06-21
2018-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460万元-8,2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115%7460.00万~8230.00万2018年上半年,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相关主营业务实现了持续较快的增长。公司在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教育等城市关键系统打造精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市民云、企业云、政务云和城市大数据中心等智慧城市综合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其中,市民云在上海已经突破870万注册用户,已成功推广到海口、成都,并作为智慧城市杰出案例随上海市政府代表团亮相2018卡萨布兰卡世界智慧城市大会。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3,500万元。预增3828.69万2018-06-21
2018-03-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35万元-356万元。335.00万~356.00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在智慧医疗卫生、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食品安全等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各行业积极耕耘、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50万元。略减366.31万2018-04-10
2018-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5万元-506万元,同比增长10%-15%。485.00万~506.00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在智慧医疗卫生、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食品安全等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各行业积极耕耘、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50万元。略增440.31万2018-04-10
2017-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2,784.0万元-25,167.00万元。2.28亿~2.52亿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稳步开展,在智慧城市以及医疗大健康领域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业务持续发展,为实现全年目标稳定增长奠定相关基础,报告期内发生非经常性损益预计约7,000万元。续盈2.40亿2018-01-29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9,784万元-32,167万元,同比上年同期增加25%-35%。2.98亿~3.22亿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稳步开展,在智慧城市以及医疗大健康领域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业务持续发展,为实现全年目标稳定增长奠定相关基础,报告期内发生非经常性损益预计约7,000万元。略增2.38亿2018-01-29
2017-09-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441万元-8,879万元8441.00万~8879.00万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稳步开展,在智慧城市以及医疗大健康领域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业务持续发展,为实现全年目标稳定增长奠定相关基础。报告期内,预计影响公司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约2,500万元。略减9391.76万2017-10-13
2017-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941万元–11,379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5%-30%1.09亿~1.14亿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稳步开展,在智慧城市以及医疗大健康领域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业务持续发展,为实现全年目标稳定增长奠定相关基础。报告期内,预计影响公司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约2,500万元。略增8752.83万2017-10-13
2017-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84万元–3,8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0%3684.00万~3844.00万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稳步开展,在智慧城市以及医疗大健康领域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业务蓬勃发展,新签合同和营业收入全面增长。报告期内,预计影响公司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约600万元。略增3203.56万2017-07-14
2017-03-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48万元-373万元348.00万~373.00万2017年1月18日,公司成功中标四川省雅安市公安局及雅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雅安智慧公共安全系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采购项目”(以下简称“雅安智慧公共安全系统采购项目”),合同金额为人民币449,890,878元,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服务期10年。受相关外部因素影响,该项目合同直至3月24日方签订完成,项目启动延期约2个月。根据合同约定中关于收入确认的条件,项目进度的延期造成至少约4000万元收入未能按预计于一季度确认。上述营业收入的减少导致报告期内净利润的相应下降。公司将组织各方积极推进雅安智慧公共安全系统采购项目的建设,确保在原合同约定的完工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确认相关收入,不会影响公司2017年度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00万元。略减406.28万2017-04-08
2017-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48万元-47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0%448.00万~473.00万2017年1月18日,公司成功中标四川省雅安市公安局及雅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雅安智慧公共安全系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采购项目”(以下简称“雅安智慧公共安全系统采购项目”),合同金额为人民币449,890,878元,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服务期10年。受相关外部因素影响,该项目合同直至3月24日方签订完成,项目启动延期约2个月。根据合同约定中关于收入确认的条件,项目进度的延期造成至少约4000万元收入未能按预计于一季度确认。上述营业收入的减少导致报告期内净利润的相应下降。公司将组织各方积极推进雅安智慧公共安全系统采购项目的建设,确保在原合同约定的完工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确认相关收入,不会影响公司2017年度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00万元。略减496.74万2017-04-08
2016-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6,337万元-28,645万元2.63亿~2.86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全面践行着“健康中国”的建设,在智慧医疗卫生、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食品安全等“健康中国”的各行业积极耕耘。同时,公司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900万元。略增2.15亿2017-01-25
2016-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237万元-29,5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8%2.72亿~2.95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全面践行着“健康中国”的建设,在智慧医疗卫生、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食品安全等“健康中国”的各行业积极耕耘。同时,公司围绕“连接、融合、智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推进战略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900万元。略增2.31亿2017-01-25
2016-09-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584万元 - 8,961万元8584.00万~8961.00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全面践行着“健康中国”的建设,在智慧医疗卫生、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食品安全等“健康中国”的各行业积极耕耘。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00万元。略增6007.67万2016-10-14
2016-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 8,684 万元–9,061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5% - 20%8684.00万~9061.00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秉承“连接人与服务,促进社会进步”的宗旨,全面践行着“健康中国”的建设,在智慧医疗卫生、平安城市、智慧政务、市场监管、科技环保、食品安全等“健康中国”的各行业积极耕耘。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00万元。略增7550.98万2016-10-14
2016-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0万元-3266万元,同比去年同期上升15%-20%3130.00万~3266.00万2016年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稳步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业务全面蓬勃发展。公司抓住国家智慧医疗行业发展机遇,加快“健康云”、“医疗云”等的建设,落地相关服务,更好地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报告期内,预计影响公司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约700万元。略增2721.71万2016-07-15
2016-06-30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6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69397万元-72289万元,同比去年同期上升20%-25%6.94亿~7.23亿2016年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稳步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等业务全面蓬勃发展。公司抓住国家智慧医疗行业发展机遇,加快“健康云”、“医疗云”等的建设,落地相关服务,更好地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报告期内,预计影响公司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约700万元。略增5.78亿2016-07-15
2016-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6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74万元–5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0%474.00万~514.00万2016 年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稳步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等业务全面蓬勃发展。 公司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机遇,正在加快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积极投入医疗健康云等的建设,落地相关服务,更好地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 30 万元。略增395.38万2016-04-08
2016-03-31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6年1-3月主营业务收入为:28,062万元-30,4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0%2.81亿~3.04亿2016 年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稳步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等业务全面蓬勃发展。 公司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机遇,正在加快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积极投入医疗健康云等的建设,落地相关服务,更好地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 30 万元。略增--2016-04-08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1,842万元–23,7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5%。2.18亿~2.37亿2015年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稳步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等业务全面蓬勃发展。公司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机遇,正在加快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积极投入医疗健康云等的建设,落地相关服务,更好地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2000万元。略增1.90亿2016-01-29
2015-12-31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5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77,423万元-192,8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5%。17.74亿~19.29亿2015年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稳步积极推进,医疗健康、社会保险、市场监管等业务全面蓬勃发展。公司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机遇,正在加快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积极投入医疗健康云等的建设,落地相关服务,更好地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2000万元。略增15.43亿2016-01-29
2015-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432万元–8,0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5%7432.00万~8078.00万2015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进展顺利。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700万元,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公司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机遇,积极推动“健康云”、“医药云”、“保险云”、“医疗云”等的建设,加快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为未来的业绩提升奠定基础,更好的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略增6462.64万2015-10-15
2015-09-30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5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93,418万元-101,5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5%9.34亿~10.15亿2015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进展顺利。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1700万元,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公司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机遇,积极推动“健康云”、“医药云”、“保险云”、“医疗云”等的建设,加快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为未来的业绩提升奠定基础,更好的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略增--2015-10-15
2015-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32万元–2,7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0%2532.00万~2743.00万2015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950万元,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 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机遇,公司将加快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积极推动“健康云”、“医药云”、“保险云”、“医疗云”等的建设,为未来的业绩提供更多助力,更好的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略增2110.02万2015-07-15
2015-06-30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5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56,954万元-61,7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0%5.70亿~6.17亿2015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950万元,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 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机遇,公司将加快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积极推动“健康云”、“医药云”、“保险云”、“医疗云”等的建设,为未来的业绩提供更多助力,更好的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略增4.75亿2015-07-15
2015-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 374 万元–401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0% - 50%374.00万~401.00万2015年以来,公司继续秉承“价值源于专业、服务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40万元,对本期净利润不存在影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 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机遇,公司将加快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积极推动“健康云”、“医药云”、“保险云”、“医疗云”等的建设,为未来的业绩提供更多助力,更好的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略增267.50万2015-04-07
2015-03-31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5年1-3月主营业务收入21,722 万元-23,274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0% -50%2.17亿~2.33亿2015年以来,公司继续秉承“价值源于专业、服务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40万元,对本期净利润不存在影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 抓住国家“互联网+”战略推进的机遇,公司将加快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步伐,积极推动“健康云”、“医药云”、“保险云”、“医疗云”等的建设,为未来的业绩提供更多助力,更好的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目标。略增--2015-04-07
2014-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72万元至20,53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0%1.91亿~2.05亿2014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670万元,对本期净利润不存在影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公司在智慧医疗健康等主营行业的业务发展中,仍将继续重视面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产品研发,为各行业业务的深入拓展、公共服务在线运营和线下专业服务提供有力保障,为百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略增1.47亿2015-01-23
2014-12-31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4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157,699万元至169,8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0%15.77亿~16.98亿2014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670万元,对本期净利润不存在影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公司在智慧医疗健康等主营行业的业务发展中,仍将继续重视面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产品研发,为各行业业务的深入拓展、公共服务在线运营和线下专业服务提供有力保障,为百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略增12.13亿2015-01-23
2014-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401-6,8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0%6401.00万~6893.00万2014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481万元,对本期净利润不存在影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继续重视技术及产品研发,为全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战略转型,更多互联网服务的开发将为未来的业绩提供更多的支持。略增4923.57万2014-10-15
2014-09-30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4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78,289-84,3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0%7.83亿~8.43亿2014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约481万元,对本期净利润不存在影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继续重视技术及产品研发,为全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战略转型,更多互联网服务的开发将为未来的业绩提供更多的支持。略增--2014-10-15
2014-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46 万元–2,203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 -40%2046.00万~2203.00万2014 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 76 万元,对本期净利润不存在影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继续秉承重视技术及产品研发,继续为全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战略转型,更多互联网服务的开发将为未来的业绩提供更多的支持略增1573.60万2014-07-15
2014-06-30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4年1-6月营业收入44,913 万元-48,239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 -45%4.49亿~4.82亿2014 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非经常性损益 76 万元,对本期净利润不存在影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继续秉承重视技术及产品研发,继续为全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战略转型,更多互联网服务的开发将为未来的业绩提供更多的支持略增3.33亿2014-07-15
2014-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4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49 万元–265 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5% -65%249.00万~265.00万2014 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2013 年末未完成的业务在 2014 年一季度有了良好的进展。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非经常性损益,对本 期净利润不存在影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 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继续秉承重视技术及产品研发,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为全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以期获得更好的业绩回报。预增160.56万2014-04-04
2014-03-31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4年1-3月主营业务收入14604 万元-15517 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60% -70%1.46亿~1.55亿2014 年以来,公司全面积极地推进各项主营业务,2013 年末未完成的业务在 2014 年一季度有了良好的进展。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非经常性损益,对本 期净利润不存在影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 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继续秉承重视技术及产品研发,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为全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以期获得更好的业绩回报。预增--2014-04-04
201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486-15,043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0%-35%。1.45亿~1.50亿2013 年度,公司全面推进主营业务,在智慧城市各领域取得了不少收获,品牌影响力同步提升。虽然,有些区域的业务拓展有所延迟,但是,在全体万达信息员工的努力下,业务拓展仍然取得了有效的推进,我们更期待2014 年度,智慧城市的各项业务收益为股东带来更多的回报。略增1.11亿2014-01-29
2013-12-31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3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115,016-119,43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0%-35%。11.50亿~11.94亿2013 年度,公司全面推进主营业务,在智慧城市各领域取得了不少收获,品牌影响力同步提升。虽然,有些区域的业务拓展有所延迟,但是,在全体万达信息员工的努力下,业务拓展仍然取得了有效的推进,我们更期待2014 年度,智慧城市的各项业务收益为股东带来更多的回报。略增8.85亿2014-01-29
2013-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701-5,07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5%-35%4701.00万~5077.00万2013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增幅,其中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190 万元,对本期净利润的影响较小。公司积极地推进智慧城市相关的各项业务,在新领域也获得了较多的市场机会。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宽市场、做深行业提升经营业绩,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略增3761.14万2013-10-11
2013-09-30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3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54,985-59,567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30%5.50亿~5.96亿2013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增幅,其中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190 万元,对本期净利润的影响较小。公司积极地推进智慧城市相关的各项业务,在新领域也获得了较多的市场机会。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宽市场、做深行业提升经营业绩,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略增--2013-10-11
2013-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20 万元–1,689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 - 50%。1520.00万~1689.00万2013 年以来,公司全面推进主营业务,在智慧城市各领域的业务全面拓展。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招股说明书和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公司在全国业务发展中,将协同各地子公司,通过专业的服务,为各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以获取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略增1126.01万2013-07-12
2013-06-30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3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32,616 万元-36,24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 -50%。3.26亿~3.62亿2013 年以来,公司全面推进主营业务,在智慧城市各领域的业务全面拓展。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招股说明书和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公司在全国业务发展中,将协同各地子公司,通过专业的服务,为各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以获取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略增2.42亿2013-07-12
2013-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2 万元–174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0% -60% 152.00万~174.00万2013 年以来,公司全面推进主营业务,2012 年末未完成的业务在2013 年一 季度有了全面的进展。报告期内,未发生非经常性损益,对本期净利润不存在影 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 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秉承持续研发,优质服务的理念,为全 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以期获得更好的业绩 回报。预增108.93万2013-04-02
2013-03-31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营业收入:8254 万元-9523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 -50% 8254.00万~9523.00万2013 年以来,公司全面推进主营业务,2012 年末未完成的业务在2013 年一 季度有了全面的进展。报告期内,未发生非经常性损益,对本期净利润不存在影 响。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 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秉承持续研发,优质服务的理念,为全 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以期获得更好的业绩 回报。略增--2013-04-02
201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月1日至 2012年12月 31 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盈利:11,454.10 万元-12,681.33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 - 55%。1.15亿~1.27亿2012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增幅,其中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 800 万元,对本期净利润的影响较小。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2012 年度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特别是各个岗位的骨干员工为不断推进智慧城市相关的各项业务不懈努力,在智慧城市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开拓行业市场,提升经营业绩,通过更好的服务,为全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预增8181.50万2013-01-23
2012-12-31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2年1月1日至 2012年12月 31 日营业收入:90,327.47 万元-97,275.74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 -40%。9.03亿~9.73亿2012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增幅,其中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 800 万元,对本期净利润的影响较小。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2012 年度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特别是各个岗位的骨干员工为不断推进智慧城市相关的各项业务不懈努力,在智慧城市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开拓行业市场,提升经营业绩,通过更好的服务,为全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略增6.95亿2013-01-23
2012-0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月1日—2012年9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75万元–4,0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53%。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12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增幅,其中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为4万元,对本期净利润的影响较小。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积极地推进智慧城市相关的各项业务,在医疗卫生等领域完成了较好的布局,在全国各地获得了较多的市场机会。 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宽市场、做深行业提升经营业绩,通过优质服务,为全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3675.00万~4074.00万--预增2666.37万2012-10-12
2012-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 年1 月1 日至6 月30 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15 万元–1,235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 - 55%。.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12 年以来,公司全面推进主营业务,在医疗卫生等领域完成了较好的开局。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招股说明书和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 公司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中,仍将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通过优质服务,为全国各地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1115.00万~1235.00万--略增797.03万2012-07-13
2012-0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6.8万元–11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 - 30%。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12年以来,公司全面推进主营业务,力争在这个包含春节国定长假的季度取得业务开门红。但是,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如招股说明书和历年年报中披露的那样仍然存在。86.80万~112.80万--略增86.80万2012-03-17

转至万达信息(30016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