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中精密(002823)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5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83.56%至270.81%。 | 6500.00万~8500.00万 | 2024年半年度,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伴随新能源汽车三电集成化、高压化、轻量化,以及自动驾驶、车路云协同技术发展,市场对高技术要求的精密嵌塑零组件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新能源精密连接器等产品订单需求旺盛、定点项目量产后进入密集交付期,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效能持续提升,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改收效逐步释放,主营业务业绩进一步提升。德国公司海外研产销一体化平台,为国际大客户提供本地配套,优势凸显,公司与核心客户深度绑定,不断获得海外市场平台型产品新项目定点。多年头部客户同步研发,技术沉淀不断取得市场突破,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等市场领域快速拓展一线车企、知名Tier1优质客户的定点,蓄力长期稳健增长。 | 预增 | 2292.29万 | 2024-06-25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0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68.44%至1402.28%。 | 7000.00万~9000.00万 | 2024年半年度,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伴随新能源汽车三电集成化、高压化、轻量化,以及自动驾驶、车路云协同技术发展,市场对高技术要求的精密嵌塑零组件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新能源精密连接器等产品订单需求旺盛、定点项目量产后进入密集交付期,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效能持续提升,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改收效逐步释放,主营业务业绩进一步提升。德国公司海外研产销一体化平台,为国际大客户提供本地配套,优势凸显,公司与核心客户深度绑定,不断获得海外市场平台型产品新项目定点。多年头部客户同步研发,技术沉淀不断取得市场突破,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等市场领域快速拓展一线车企、知名Tier1优质客户的定点,蓄力长期稳健增长。 | 预增 | 599.09万 | 2024-06-25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24元至0.31元。 | 0.24~0.31 | 2024年半年度,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伴随新能源汽车三电集成化、高压化、轻量化,以及自动驾驶、车路云协同技术发展,市场对高技术要求的精密嵌塑零组件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新能源精密连接器等产品订单需求旺盛、定点项目量产后进入密集交付期,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效能持续提升,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改收效逐步释放,主营业务业绩进一步提升。德国公司海外研产销一体化平台,为国际大客户提供本地配套,优势凸显,公司与核心客户深度绑定,不断获得海外市场平台型产品新项目定点。多年头部客户同步研发,技术沉淀不断取得市场突破,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等市场领域快速拓展一线车企、知名Tier1优质客户的定点,蓄力长期稳健增长。 | 预增 | 0.02 | 2024-06-25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400万元至7,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21.79%至1161.28%。 | 6400.00万~7900.00万 | 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较大增长,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公司动力电池及电机电控零组件订单需求旺盛、新项目转量产持续放量,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改善措施逐步取得成效,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改取得突破,主营业务业绩提升。公司技术沉淀不断转化为市场成果,获得国内、国外多个头部新能源车企、全球知名零部件客户新项目定点。 | 预增 | 626.35万 | 2024-01-31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600万元至8,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65.9%至230.37%。 | 6600.00万~8200.00万 | 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较大增长,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公司动力电池及电机电控零组件订单需求旺盛、新项目转量产持续放量,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改善措施逐步取得成效,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改取得突破,主营业务业绩提升。公司技术沉淀不断转化为市场成果,获得国内、国外多个头部新能源车企、全球知名零部件客户新项目定点。 | 预增 | 2482.10万 | 2024-01-31 | 2023-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2298元至0.2856元。 | 0.23~0.29 | 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较大增长,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公司动力电池及电机电控零组件订单需求旺盛、新项目转量产持续放量,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公司运营改善措施逐步取得成效,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改取得突破,主营业务业绩提升。公司技术沉淀不断转化为市场成果,获得国内、国外多个头部新能源车企、全球知名零部件客户新项目定点。 | 预增 | 0.09 | 2024-01-31 | 2023-06-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3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1,763万元。 | -17630000.00 | 1、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公司动力电池及电机电控零组件等新项目持续放量、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运营改善措施逐步取得成效,主营业务业绩提升。2、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1,763万元(上年同期为1,653.16万元)。 | 不确定 | 1653.16万 | 2023-07-15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750万元至2,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5.57%至220.28%。 | 1750.00万~2600.00万 | 1、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公司动力电池及电机电控零组件等新项目持续放量、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运营改善措施逐步取得成效,主营业务业绩提升。2、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1,763万元(上年同期为1,653.16万元)。 | 预增 | 811.79万 | 2023-07-15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5万元至7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69.57%至79.51%。 | 505.00万~750.00万 | 1、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公司动力电池及电机电控零组件等新项目持续放量、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运营改善措施逐步取得成效,主营业务业绩提升。2、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1,763万元(上年同期为1,653.16万元)。 | 预减 | 2464.96万 | 2023-07-15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0178元至0.0263元。 | 0.02~0.03 | 1、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公司动力电池及电机电控零组件等新项目持续放量、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同时运营改善措施逐步取得成效,主营业务业绩提升。2、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1,763万元(上年同期为1,653.16万元)。 | 预减 | 0.09 | 2023-07-15 | 2022-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1,600万元至1,800万元。 | 1600.00万~1800.00万 | 公司聚焦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7%-12%,核心客户数十个定点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持续爬坡放量,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持续增长。公司经营业绩趋势向好,利润上升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改善措施开始见效,较上年同期,质量成本和物流成本较大幅度下降,生产效率逐步提升,汇兑损失减少。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为1,600万元至1,8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4,272.67万元)。 | 不确定 | 4272.67万 | 2023-01-20 | 2022-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2年1-12月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增长:7%至12%。 | 26.19亿~27.41亿 | 公司聚焦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7%-12%,核心客户数十个定点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持续爬坡放量,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持续增长。公司经营业绩趋势向好,利润上升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改善措施开始见效,较上年同期,质量成本和物流成本较大幅度下降,生产效率逐步提升,汇兑损失减少。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为1,600万元至1,8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4,272.67万元)。 | 略增 | 24.47亿 | 2023-01-20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00万元至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20.01%至130.02%。 | 600.00万~900.00万 | 公司聚焦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7%-12%,核心客户数十个定点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持续爬坡放量,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持续增长。公司经营业绩趋势向好,利润上升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改善措施开始见效,较上年同期,质量成本和物流成本较大幅度下降,生产效率逐步提升,汇兑损失减少。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为1,600万元至1,8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4,272.67万元)。 | 扭亏 | -29982900.00 | 2023-01-20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万元至2,9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6.94%至127.56%。 | 2000.00万~2900.00万 | 公司聚焦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7%-12%,核心客户数十个定点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持续爬坡放量,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持续增长。公司经营业绩趋势向好,利润上升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改善措施开始见效,较上年同期,质量成本和物流成本较大幅度下降,生产效率逐步提升,汇兑损失减少。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为1,600万元至1,8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4,272.67万元)。 | 预增 | 1274.38万 | 2023-01-20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7元至0.1元。 | 0.07~0.10 | 公司聚焦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7%-12%,核心客户数十个定点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持续爬坡放量,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持续增长。公司经营业绩趋势向好,利润上升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改善措施开始见效,较上年同期,质量成本和物流成本较大幅度下降,生产效率逐步提升,汇兑损失减少。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为1,600万元至1,800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4,272.67万元)。 | 预增 | 0.04 | 2023-01-20 | 2021-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215,903万元至224,715万元。 | 21.59亿~22.47亿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25%-30%,核心客户定点项目进入转量产爬坡阶段,新能源汽车零组件、通信消费领域产品等业务快速增长,换向器业务稳定增长。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公司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受芯片短缺影响,欧洲汽车厂商大幅减产,德国子公司预计亏损约3,200万元。报告期内,原材料持续涨价、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以及2021年第三季度部分出口新产品在德国发生一次性委外加工成本(目前相关工序目前已转至公司国内工厂),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成本上升。此外,报告期内,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下降,产生较大汇兑损失。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200万元至3,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027.01万元。 | 略增 | 17.73亿 | 2022-01-15 | 2021-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3,200万元至3,500万元。 | 3200.00万~3500.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25%-30%,核心客户定点项目进入转量产爬坡阶段,新能源汽车零组件、通信消费领域产品等业务快速增长,换向器业务稳定增长。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公司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受芯片短缺影响,欧洲汽车厂商大幅减产,德国子公司预计亏损约3,200万元。报告期内,原材料持续涨价、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以及2021年第三季度部分出口新产品在德国发生一次性委外加工成本(目前相关工序目前已转至公司国内工厂),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成本上升。此外,报告期内,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下降,产生较大汇兑损失。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200万元至3,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027.01万元。 | 不确定 | 1.10亿 | 2022-01-15 | 2021-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营业收入:240,054万元至249,85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5%至30%。 | 24.01亿~24.99亿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25%-30%,核心客户定点项目进入转量产爬坡阶段,新能源汽车零组件、通信消费领域产品等业务快速增长,换向器业务稳定增长。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公司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受芯片短缺影响,欧洲汽车厂商大幅减产,德国子公司预计亏损约3,200万元。报告期内,原材料持续涨价、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以及2021年第三季度部分出口新产品在德国发生一次性委外加工成本(目前相关工序目前已转至公司国内工厂),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成本上升。此外,报告期内,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下降,产生较大汇兑损失。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200万元至3,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027.01万元。 | 略增 | 19.21亿 | 2022-01-15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900万元至2,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19%至28.53%。 | -26000000.00~-19000000.00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25%-30%,核心客户定点项目进入转量产爬坡阶段,新能源汽车零组件、通信消费领域产品等业务快速增长,换向器业务稳定增长。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公司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受芯片短缺影响,欧洲汽车厂商大幅减产,德国子公司预计亏损约3,200万元。报告期内,原材料持续涨价、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以及2021年第三季度部分出口新产品在德国发生一次性委外加工成本(目前相关工序已转至公司国内工厂),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成本上升。此外,报告期内,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下降,产生较大汇兑损失。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200万元至3,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027.01万元。 | 减亏 | -26583100.00 | 2022-01-18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0万元至1,3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4.47%至89.25%。 | 900.00万~1300.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25%-30%,核心客户定点项目进入转量产爬坡阶段,新能源汽车零组件、通信消费领域产品等业务快速增长,换向器业务稳定增长。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公司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受芯片短缺影响,欧洲汽车厂商大幅减产,德国子公司预计亏损约3,200万元。报告期内,原材料持续涨价、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以及2021年第三季度部分出口新产品在德国发生一次性委外加工成本(目前相关工序已转至公司国内工厂),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成本上升。此外,报告期内,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下降,产生较大汇兑损失。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200万元至3,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027.01万元。 | 预减 | 8368.70万 | 2022-01-18 | 2021-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3元至0.05元。 | 0.03~0.05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约25%-30%,核心客户定点项目进入转量产爬坡阶段,新能源汽车零组件、通信消费领域产品等业务快速增长,换向器业务稳定增长。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轻量化及智能驾驶领域、国内薄弱及空白技术和产品,持续研发投入,持续获得行业知名新、老客户定点项目。公司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受芯片短缺影响,欧洲汽车厂商大幅减产,德国子公司预计亏损约3,200万元。报告期内,原材料持续涨价、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以及2021年第三季度部分出口新产品在德国发生一次性委外加工成本(目前相关工序目前已转至公司国内工厂),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成本上升。此外,报告期内,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下降,产生较大汇兑损失。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200万元至3,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027.01万元。 | 预减 | 0.29 | 2022-01-15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至1,865万元,同比上年下降:80%至100%。 | 0.00~1865.00万 | 受芯片短缺影响,欧洲汽车厂商大幅减产,德国子公司第三季度订单减少,部分产品线停产,导致德国子公司产生较大亏损。另外,公司部分出口新产品运抵海外后需增加一道工序,受全球疫情影响,国际物流严重不畅,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公司新产品需求增量,公司就近在德国委外加工,当期发生成本费用约470万欧元,计入当期营业成本。鉴于德国委外加工成本远高于国内,相关工序目前已转至公司国内工厂。上年同期公司出售全资子公司股权带来投资收益8,161.95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预减 | 9329.00万 | 2021-10-15 | 2021-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元至0.06元。 | 0.00~0.06 | 受芯片短缺影响,欧洲汽车厂商大幅减产,德国子公司第三季度订单减少,部分产品线停产,导致德国子公司产生较大亏损。另外,公司部分出口新产品运抵海外后需增加一道工序,受全球疫情影响,国际物流严重不畅,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公司新产品需求增量,公司就近在德国委外加工,当期发生成本费用约470万欧元,计入当期营业成本。鉴于德国委外加工成本远高于国内,相关工序目前已转至公司国内工厂。上年同期公司出售全资子公司股权带来投资收益8,161.95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预减 | 0.32 | 2021-10-15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2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0%至200%。 | 4200.00万~5500.00万 | 主要系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所致。 | 预增 | 1830.19万 | 2021-04-28 | 2021-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1500元至0.1900元,同比上年增长:150%至219%。 | 0.15~0.19 | 主要系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所致。 | 预增 | 0.06 | 2021-04-28 | 2020-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190,280万元至192,190万元。 | 19.03亿~19.22亿 | 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和汽车行业周期影响,公司德国全资子公司SMK经营业绩下滑,基于报告期内SMK所在地区行业现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经初步测算,拟对SMK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00万元-6,500万元。本次计提后,SMK的商誉余额约为1,000万元-2,000万元。剔除商誉减值因素影响,公司2020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3,420万元-4,0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96%-48.92%。公司全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复工复产,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3,800万元,较前三季度大幅增加,同比2019年第四季度上升78.59%以上。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1,000万元-11,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79.73万元。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继续增长,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获得新的客户定点项目。公司与客户全程联合研发、深度协同一体化,共同投入资金、人员、模具、设备等研发和量产资源。报告期内,公司多个核心客户的定点项目陆续转入量产阶段。基于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以及公司核心客户和研发技术资源,相信公司的先期研发投入和资产投入在未来能够产生良好的回报,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略减 | 20.24亿 | 2021-01-30 | 2020-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0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11,000万元至11,500万元。 | 1.10亿~1.15亿 | 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和汽车行业周期影响,公司德国全资子公司SMK经营业绩下滑,基于报告期内SMK所在地区行业现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经初步测算,拟对SMK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00万元-6,500万元。本次计提后,SMK的商誉余额约为1,000万元-2,000万元。剔除商誉减值因素影响,公司2020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3,420万元-4,0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96%-48.92%。公司全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复工复产,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3,800万元,较前三季度大幅增加,同比2019年第四季度上升78.59%以上。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1,000万元-11,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79.73万元。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继续增长,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获得新的客户定点项目。公司与客户全程联合研发、深度协同一体化,共同投入资金、人员、模具、设备等研发和量产资源。报告期内,公司多个核心客户的定点项目陆续转入量产阶段。基于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以及公司核心客户和研发技术资源,相信公司的先期研发投入和资产投入在未来能够产生良好的回报,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不确定 | 1079.73万 | 2021-01-30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190,280万元至192,190万元。 | 19.03亿~19.22亿 | 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和汽车行业周期影响,公司德国全资子公司SMK经营业绩下滑,基于报告期内SMK所在地区行业现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经初步测算,拟对SMK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00万元-6,500万元。本次计提后,SMK的商誉余额约为1,000万元-2,000万元。剔除商誉减值因素影响,公司2020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3,420万元-4,0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96%-48.92%。公司全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复工复产,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3,800万元,较前三季度大幅增加,同比2019年第四季度上升78.59%以上。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1,000万元-11,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79.73万元。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继续增长,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获得新的客户定点项目。公司与客户全程联合研发、深度协同一体化,共同投入资金、人员、模具、设备等研发和量产资源。报告期内,公司多个核心客户的定点项目陆续转入量产阶段。基于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以及公司核心客户和研发技术资源,相信公司的先期研发投入和资产投入在未来能够产生良好的回报,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略减 | 20.24亿 | 2021-01-30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576万元至2,976万元。 | -29760000.00~-15760000.00 | 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和汽车行业周期影响,公司德国全资子公司SMK经营业绩下滑,基于报告期内SMK所在地区行业现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经初步测算,拟对SMK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00万元-6,500万元。本次计提后,SMK的商誉余额约为1,000万元-2,000万元。剔除商誉减值因素影响,公司2020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3,420万元-4,0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96%-48.92%。公司全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复工复产,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3,800万元,较前三季度大幅增加,同比2019年第四季度上升78.59%以上。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1,000万元-11,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79.73万元。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继续增长,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获得新的客户定点项目。公司与客户全程联合研发、深度协同一体化,共同投入资金、人员、模具、设备等研发和量产资源。报告期内,公司多个核心客户的定点项目陆续转入量产阶段。基于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以及公司核心客户和研发技术资源,相信公司的先期研发投入和资产投入在未来能够产生良好的回报,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首亏 | 5481.35万 | 2021-01-30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873万元至10,16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至55%。 | 7873.00万~1.02亿 | 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和汽车行业周期影响,公司德国全资子公司SMK经营业绩下滑,基于报告期内SMK所在地区行业现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经初步测算,拟对SMK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00万元-6,500万元。本次计提后,SMK的商誉余额约为1,000万元-2,000万元。剔除商誉减值因素影响,公司2020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3,420万元-4,0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96%-48.92%。公司全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复工复产,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3,800万元,较前三季度大幅增加,同比2019年第四季度上升78.59%以上。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1,000万元-11,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79.73万元。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继续增长,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获得新的客户定点项目。公司与客户全程联合研发、深度协同一体化,共同投入资金、人员、模具、设备等研发和量产资源。报告期内,公司多个核心客户的定点项目陆续转入量产阶段。基于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以及公司核心客户和研发技术资源,相信公司的先期研发投入和资产投入在未来能够产生良好的回报,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预增 | 6561.08万 | 2021-01-30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27元至0.35元。 | 0.27~0.35 | 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和汽车行业周期影响,公司德国全资子公司SMK经营业绩下滑,基于报告期内SMK所在地区行业现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经初步测算,拟对SMK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00万元-6,500万元。本次计提后,SMK的商誉余额约为1,000万元-2,000万元。剔除商誉减值因素影响,公司2020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3,420万元-4,0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96%-48.92%。公司全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复工复产,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3,800万元,较前三季度大幅增加,同比2019年第四季度上升78.59%以上。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1,000万元-11,5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79.73万元。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继续增长,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获得新的客户定点项目。公司与客户全程联合研发、深度协同一体化,共同投入资金、人员、模具、设备等研发和量产资源。报告期内,公司多个核心客户的定点项目陆续转入量产阶段。基于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以及公司核心客户和研发技术资源,相信公司的先期研发投入和资产投入在未来能够产生良好的回报,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预增 | 0.23 | 2021-01-30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163.09万元至9,632.9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5%至105%。 | 9163.09万~9632.99万 | 报告期内,预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主要系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出售全资子公司股权带来投资收益约6,835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预增 | 4699.02万 | 2020-10-15 | 2020-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32元至0.34元。 | 0.32~0.34 | 报告期内,预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主要系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出售全资子公司股权带来投资收益约6,835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预增 | 0.16 | 2020-10-15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353.91万元至5,597.88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5%至65%。 | 4353.91万~5597.88万 | 2019年第三季度环比前两个季度业绩回升,主要得益于精益改善、降本增效措施见效,产品毛利率改善。公司新产品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第三季度继续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受汽车行业周期影响,公司换向器销售收入下降。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三电精密零组件业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新产品业务进一步拓展,研发、销售费用增幅较大,公司为核心客户已定点的新产品项目投入大量的量产资源(厂房、设备、人员等),导致营业成本增加。 | 预减 | 1.24亿 | 2019-10-15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416.09万元至3,624.13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5%至70%。 | 2416.09万~3624.13万 | 2019年上半年,因汽车行业周期调整,公司换向器销售收入下滑。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三电精密零组件业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新产品业务进一步拓展,研发、销售费用增幅较大,公司为核心客户已定点的新产品项目投入大量的量产资源(厂房、设备、人员等),导致营业成本增加。 | 预减 | 8053.62万 | 2019-07-15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726.13万元-16,776.38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0.00%至10.00%。 | 1.37亿~1.68亿 | 公司换向器保持竞争优势,收入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机、电池、电控)及轻量化、汽车智能化精密零组件及多层绝缘线等新产品收入持续增长。公司新产品业务快速拓展,新开发项目快速增加,开发成果扎实高效,已取得十几家世界级知名客户的若干项目定点,并陆续有多个项目准备进入量产阶段。并购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2018年业绩有一定影响。 | 续盈 | 1.53亿 | 2018-10-30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456.2万元-13,747.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20%。 | 1.15亿~1.37亿 | 公司换向器业务保持竞争优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汽车电控零组件、汽车轻量化零件及多层绝缘线等新产品收入持续增长。 | 略增 | 1.15亿 | 2018-08-30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477.27万元-8,972.72万元,同比上年变动:0%至20%。 | 7477.27万~8972.72万 | 公司换向器业务保持竞争优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汽车电控零组件、汽车轻量化零件及多层绝缘线等新产品收入继续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机、电池、电控)零组件及汽车轻量化零件等新项目、新产品较多,研发费用同比增加较多;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增加;另外,如未来美元继续贬值,将导致公司汇兑损失增加,受上述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上半年利润保持相对较低增速。 | 略增 | 7477.27万 | 2018-04-25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801万元-16,731万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5%-30% | 1.48亿~1.67亿 | 主要系换向器、高强度弹性零件、连接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和多层绝缘线业务稳定增长所致。 | 略增 | 1.29亿 | 2017-10-24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656万元-12,4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40% | 1.07亿~1.24亿 | 主要系换向器、连接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和多层绝缘线业务稳定增长,收购德国沃特公司相关资产,新增高强度弹性零件业务所致。 | 略增 | 8880.00万 | 2017-08-19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326.27万元-7,380.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40% | 6326.27万~7380.65万 | 1、公司持续保持了换向器业务的竞争优势,业务持续稳定增长;2、公司前期布局的连接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多层绝缘线产品陆续量产上市,业务快速提升;3、公司成功收购德国沃特公司相关资产,进入了高强弹性零件在欧洲汽车(戴姆勒)及航空(空客)的市场。 | 略增 | 5271.89万 | 2017-04-25 | 2016-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9,900万元-11,6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5% | 9900.00万~1.16亿 | -- | 略增 | 8608.55万 | 2016-11-07 | 2016-12-31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6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102,000万元-11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1% | 10.20亿~11.50亿 | -- | 略增 | 8.04亿 | 2016-11-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