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陕建股份(60024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开拓新领域、变换新赛道、激发新动能、发挥新优势”的“四新”战略实施,全体员工坚定信心、勇毅前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公司位列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73位,较上年提升15位。这一年,稳增长卓有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5.55亿元,同比下降4.65%,实现利润总额55.41亿元,同比增长3.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62亿元,同比增长10.3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3,466.96亿元,同比增长12.25%。公司新签合同总额 3,964.07亿元,整体呈现稳定态势。“走出去”战略坚定实施,陕西省外市场新签合同额1,158.1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华东地区新签合同额355.03亿元,同比增长92%,西南地区新签合同额191.39亿元,同比增长32%,东北地区新签合同额94.58亿元,同比增长近10倍;
  海外市场拓展步伐继续加快,新签合同额124.32亿元,同比增长67%。公司全年累计中标5亿元以上项目 115个,其中陕西省内西安市“保回迁”安置房工程总承包项目为 21个子项目联合招标,总建筑面积406.7万平方米,合计金额159.82亿元,是公司单项投标中标金额最大的工程总承包EPC项目。 鲁班奖:西安国家版本馆(二二工程-西安项目)这一年,新领域硕果累累。公司紧盯国家政策和行业趋势,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新能源方面,陕建新能源中标单体40.74亿元的国电电力陕西新能源公司神府至河北南网石拉界光伏项目;陕建安装承建的华能泾阳200MW光伏+生态治理发电项目顺利完成127MW并网任务,云南首个绿氢示范工厂——丽江金山绿氢零碳智慧工厂项目顺利产出纯度超过99.99%的高纯氢。生态环保方面,华山路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产能进一步扩大,累计消纳建筑垃圾200多万立方;北油工程承担设计的青岛碱业碳中和技改项目——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绿色生产碳酸二甲酯循环经济项目详细设计工作顺利收官,预计建成后每年可消耗二氧化碳3万余吨。运营维保方面,陕建七建垃圾发电、光伏发电、能源供热和医疗康养四大板块初具规模,“投、建、营”三位一体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华山路桥市政基础设施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进一步优化升级,运维区域持续拓展,服务范围超过320平方公里。城市更新方面,位于西安市的大居安村棚户区改造、北槐村拆迁改造、西安航天基地西曹村、兆寨村、中兆村安置小区以及贵阳市的观山湖区朱昌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等项目多点开花。能源化工方面,北油工程成功中标72.45亿元东明石化烯烃新材科技示范工程,总承包的延长石油靖边天然气储气调峰及配套LNG项目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成为榆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储气调峰基地;陕西化建承揽的福华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延长气田中区北部产能建设项目地面工程PC总承包(一标段)等重大项目顺利签约,承建的全球最大丙烷脱氢制丙烯单套装置——福建中景石化二期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项目顺利实现中交目标,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基础设施方面,中标浙江省5G通信基站建设工程、西安东站高架快速路系统及节点立交工程、高新区综合管廊(经二十二路、纬二十路)等重大项目;陕建机施承建的铜川市玉皇阁二号桥及引线工程PPP项目主桥顺利合龙,是全国首例采用双幅12处合龙段一次性同步合龙的连续刚构桥梁。这一年,新赛道提质增效。公司积极探索优化发展模式,在新赛道上提档加速。一方面,深化投资战略,创新投资思维,严控投资风险,以投资带动“建设+运营”为牵引,聚焦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及新疆等重点区域,紧盯土地整治、光电、风电、垃圾发电等领域,秉持谨慎稳健原则,把牢业务评审,严控预算执行,强化履约能力,狠抓投后管理,加快开拓步伐,一批城市供汽供热建设、盐碱地治理项目成功落地。另一方面,顺应绿色建造与智能建造的行业发展潮流,持续深化转型。陕建产投基本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融合的装配式全产业链体系,装配式构件年产能超25万立方米,全年实现产值6.5亿元,综合管廊、预制箱梁、预制桥面板、竹纹挂板等一批新产品投入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果。陕建安装持续构建机电工程“产、学、研、用、管、销”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打造了陕西省唯一一家以机电工程装配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产业基地。公司9个项目成功入选陕西省住建厅公布的陕西省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占入选项目总数的 70%,所属 5家单位成功入选陕西省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产业基地,占入选单位总数的 60%。由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师生团队联合自主设计、公司承建的创新港7号楼经中国科协提名推荐成功获得全球唯一“2023年WFEO工程建设卓越奖”,综合采用了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多种能源转化利用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混凝土四轮激光整平机器人、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机器人、实测实量机器人、光伏清扫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在更大范围内走进项目工地,智能建造水平持续提升。 鲁班奖:安康城区环城干道江北段与铁路交叉节点工程这一年,新动能持续发力。科技创新方面,获批立项陕西省国资委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 4项,7项技术经转化实践获批立项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校企合作继续深化,陕建基础与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共同成立岩土力学联合实验室,建研院与西安工业大学获批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大跨度结构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平台获得新成果;聚焦技术领先和“卡脖子”难题,开展原创技术攻关,西安地铁十号线公轨合建桥顺利高精度合龙、未来之瞳艺术混凝土和碑林预应力挡墙完成浇筑等关键工艺取得新突破;通过验收陕西省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工程70项,其中国内领先水平14项,国内先进水平17项。数字管理方面,积极拥抱先进技术平台,优化内部资源整合。升级OA系统、财务资金核算系统,全面启动协同设计、审计、合同、税务及科技创新等新平台;统一身份认证、零信任等网络安全加固系统建设有序推进;启用项目智慧管理系统,其中安全板块深入融合业务率先推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数字化管理应用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第四届工程建设行业 BIM大赛一等成果;“财务数智化内部交易协同平台案例”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奖”。深化改革方面,坚持自加压力、自我突破,从产业布局、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风险防控、公司治理、专项改革、精准管控、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8个方面建立了“两增五提升一加强”的改革任务;完善“党委前置”和“三会一层”决策清单,规范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遴选专业人员纳入外部董事人才库,持续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审议通过《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
  成功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450名激励对象8000万股股票,中长期激励加快推进;2022年度“双百企业”评估结果为优秀等级,受到陕西省国资委高度肯定。 国优奖:西安航天基地公用服务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这一年,新优势显著增强。党建引领更加鲜明。公司自觉担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担当,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扎实推动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各级公司章程,确保党在公司治理中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品牌优势愈发彰显。公司新获“詹天佑奖”2项、“鲁班奖”5项、“国优奖”8项,其中国优金奖2项,“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1项;创建国家级质量专项奖38项,其中钢结构金奖3项,安装之星奖12项,装饰奖10项,市政优质工程奖5项,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奖6项,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1项,风景园林优质工程奖1项;创建省级优质工程奖27项;获得国家级QC成果201项。市政工程、工业化工类工程、设计、焊接等专业领域品牌创建不断取得新突破。人才优势继续领先。2023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通过近 900人,创历史新高;持续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通过竞聘上岗、公开招聘等市场化机制方式,选拔聘用经理层成员近100人、中层管理人员近300人;引进高校毕业生2600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40余人;获批陕西省属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2个,省科技新星2人,4人入选“西安英才计划”青年人才项目;荣获陕西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资金优势持续增强。公司与 35家银行、60多家非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融资能力突破2200亿元,可发债额度600亿元,集团AAA评级保持稳定,5家子公司取得AA+评级,集团融资结构不断优化,直接融资、长期融资占比持续提升,同时财务管控能力不断强化,集约化运作进一步加强,确保全集团资金链安全稳定。
  

转至陕建股份(60024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