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北摩高科(002985)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所属分类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落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刹车盘、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起落架和检测试验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民用航空、高铁等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公司从事的行业属于“制造业”之“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之“飞机制造”行业(行业代码:3741)。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公司所属行业为“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所处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
  2.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一)国防军工及军用航空领域
  2023年,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新一轮军费开支继续提速。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方能国安,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2024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要“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执行”。
  今年3月,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提交的预算草案显示,2024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增长7.2%,增幅与2023年持平,继续位于2020年以来高点,我国国防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在国防军工领域,公司主要下游为军用航空。作为我国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航空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是达成“十四五”国防既定目标的关键产业环节。我国航空产业历经 70余年的发展,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研制速度不断突破,从第三代向第四代、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陆基向海基、从中小型向大中型、从有人到无人、从填补空白到体系化发展、从跟踪发展到自主研制的跨越,我国航空产业研制实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军机数量较少、老旧机型占比偏多。根据中邮证券研究报告,《World Air Forces 2023》中指出,目前,不区分战机代际划分,从总量上看我国大陆战斗机数量仅为美国战斗机数量的 57%。从战斗机构成上看,美国现役战斗机已经实现了全部三代以上,且现役四代机 493架,占歼击机总量(2230架)的 22%,并加速列装 F-35四代战机,B21轰炸机订单约 100架。我国三代/三代半战机规模和世界空军强国还存在明显差距,四代机仅少量列装,且二代机占比尚有47%。
  整体而言,当前我国航空装备正处在关键的发展换代时期,航空装备规模列装和全谱系化发展,新质作战力量的引入,以及军贸、民机和通航的领域拓展,将有力驱动我国军用航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二)民用航空领域
  2023年,国际国内航班恢复,民航业务复苏明显。2023年三季度行业客运规模创季度历史新高,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 1.8亿人次,同比增长108.3%,较2019年同期增长2.6%;货运方面,民航货运市场需求稳定,全行业货运规模同比增长24.4%,较2019年同期增长0.2%。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发布《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对未来 20年全球和中国的商用飞机市场作出分析预测。年报预计,至2041年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 47,531架,将有超过 42,428架新机交付,用于替代和支持机队的发展。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9,284架,其中支线客机958架,单通道客机6,288架,双通道客机 2,038架。到2041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 10,00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21.1%。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与此同时,以 C919、ARJ21为代表的国产民机陆续交付,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进程,我国迎来国产大飞机时代。全球首架 C919大型客机于2022年12月9日交付首家用户中国东航,并于2023年5月28日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截至2024年1月12日,C919订单数已达1200多架。2024年2月,C919国产大飞机首次在境外航展上亮相,体现了中国商飞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态度,航展上,西藏航空与中国商飞签署 40架 C919高原型和 10架 ARJ21高原型飞机订单,河南航投与中国商飞签署 6架 ARJ21衍生机型订单。随着国产大飞机走向世界,未来有望形成国内和国际双循环驱动的民航市场,带动我国民机制造产业链整体发展。
  公司在民用航空领域主要开展民航刹车制动等业务。从国际竞争来看,民用航空刹车制动系统市场主要为国外巨头垄断,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国的 Goodrich、Honeywell、ABSC,法国的 Messier Bugatti,英国的 Dunlop Aviation等企业,随着我国民机需求进一步提升及国产大飞机加速产业化,民航刹车制动系统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三)高铁领域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实现了技术赶超。2017年1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四方CR400AF和长客 CR400BF获得了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建成现代高速铁路网的目标,并且到2020年,高速铁路达到 3万公里,覆盖 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高速铁路达到 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中国高铁新线持续开工建设,原有线路有望继续加密,从而带动未来高铁动车组市场日益增长。
  (四)检验检测领域
  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与武器装备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合格军用产品的诞生及成功应用甚至需要多部门、跨公司、跨地区的协作,因此从产品所应用的材料到元器件、零部组件、子系统甚至整机等各个环节均需要检验检测技术进行支持,可以说检验检测作为能够专业、科学且系统评估装备性能指标的技术手段,贯穿了武器装备研制应用的全部生命周期,从最初的立项论证、方案设计,到最后的性能试验、交付和鉴定等各个环节,是保证军工武器装备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从军品角度来看,检测行业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检测仪器设备制造,中游的检测及相关延伸服务,以及下游在军工行业的应用;从提供检测服务业务的主体来看,涵盖政府检测认证机构、企业内部检测机构以及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
  而随着我国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以及新型装备加速定型列装,武器装备信息化、国产化发展以及对质量可靠性要求的提升催生出大量的新检测需求,推动检测仪器精确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稳步提升的同时,也对检测服务的技术水平、检测方法的先进性、检测手段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从行业角度来看,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阶段性波动,同时客户交付计划节点调整,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业绩表现。
  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5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9%。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子公司京瀚禹部分检测试验定价下降所致。2023年北摩高科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11.82%。
  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95%,主要原因为:第一,公司产品结构变动,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民航业务占比提升;第二,子公司京瀚禹部分检测试验价格下降,而房租、设备折旧及人员投入大幅增加导致京瀚禹净利率出现下滑;第三,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应收账款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行业发展新形势,北摩高科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军品领先,民品拓展,军民融合,实业报国”的公司战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下游市场变化积极调整产业布局、进行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详细来看: 刹车盘方面,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94%。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碳陶制动盘的研发和应用。虽然国防军工行业订货需求量有阶段性调整,但在民航方面,公司通过开拓新的民航客户,民航刹车盘业务取得较快的增长。2023年公司陆续参加了巴黎航展和迪拜航展,与不同地区的客户签订了若干型号飞机的机轮、刹车等产品的采购和定制开发协议。通过开拓新的民航客户,公司民航刹车盘业务取得较快的增长,第二增长曲线正在加速形成。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方面,2023年实现收入 4.14亿元,同比增长1.18%。报告期内,公司某型飞机主机轮状态鉴定进入批产,若干型号机轮实现装机。刹车控制系统、机轮温度压力及冷却装置已拓展至更多型号上。
  在起落架着陆系统方面,2023年实现收入 448.09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达到重要应用节点,进入科研或小批试生产阶段。公司某型项目实现装机试飞,完成了若干新型号飞机的研制和试验任务,完成了某型飞机新构型起落架的原理样件验证(该构型为国内首创),此外,公司还承担航天项目无人机起落架的科研和试验任务,开拓了新的赛道。与此同时,公司的控股孙公司天津全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军民两用大型飞机起落架的表面处理生产线已正式投产使用,其能够满足波音747系列、空客 380系列、商飞 929系列及军机等大型飞机起落架科研、生产和维修项目的表面处理工艺。伴随着公司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达到重要应用节点,天津全顺的起落架表面处理能力将有利于公司降本增效,同时为各项起落架产品的科研、生产和交付进度提供有力的保障。2024年,公司的起落架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检测业务方面,2023年实现收入3.27亿元,同比下滑25.73%。2023年,京瀚禹订单整体波动不大,但部分检测试验价格下降导致收入下降。报告期内,京瀚禹充分利用北京、西安、南京实验室资源,统一调配研发人员、研发设备,统一制订研发项目规划,进行测试程序、适配器及工艺流程的研发,共完成 2500余项测试程序的研发。与此同时,京瀚禹持续拓展环境试验领域,扩大公司在全国军用装备检验检测领域的影响力,京瀚禹新增北京环境试验中心,持续加大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力度,环境试验中心2023年 11月完成 CNAS取证。同时,南京子公司持续加大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力度,为华东地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2023年 11月也已完成CNAS取证。知识产权方面,京瀚禹新增各项知识产权 91项(含审查中),其中发明专利 32项,实用新型专利 5项,软件著作权 54项。截至2023年12月 31日,京瀚禹拥有各项知识产权319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276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3年2022年 同比增减
  因公司实物销售产品众多,无法进行分类统计。 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期合并范围内新增全资子公司天津市全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RD03某型飞机LS-190主机轮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2011年08月,完成初样设计、试制; 2012年07月,完成F转C评审; 2013年01月,完成C转S评审; 2016年12月,获一种飞机主机轮刹车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0685578.X;获一种飞机主机轮的刹车壳体组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068555.9;获一种飞机主机轮的机轮组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0685697.5;获一种用于飞机主机轮刹车装置的汽缸座组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0731728.6;获一种飞机主机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0680149.3; 2017年04月,完成装机首飞; 2017年11月,完成阶段技术鉴定; 2019年05月通过能力1.0鉴定,进入小批交付阶段; 2021年04月,通过能力3.0状态鉴定; 2021年12月,通过状态鉴定预审查; 2022年10月-12月,完成科研试飞、领先使用起落次数,共完成145次起落,产品功能正常,可靠,无异常。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 提高技术竞争力,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RD10某型飞机LFX-13机轮刹车系统 用于飞机着陆(起飞)刹车、停机刹车、起落架收上刹车、差动刹车和应急刹车2009年10月中航工业集团公司防务分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军代表室与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驻北京地区军事代表室签订了《飞机 用于飞机着陆(起飞)刹车、停机刹车、起落架收上刹车、差动刹车和应急刹车 飞机着陆系统技术研发,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在产品供应过程当中提供匹配度和协调性更好的整体着陆系统。成品技术协议书》。 2009年09月, 签订技术协议书; 2010年03月, 通过和F转C评审; 2010年04月,完成LFX-13机轮刹车系统方案评审,转入工程研制阶段; 2011年04月,完成并通过主机刹车系统地面联试试验; 2011年05月,完成LFX-13机轮刹车系统C转S评审; 2011年09月,完成首飞前安全性试验; 2011年10月,完成LFX-13机轮刹车系统装机评审; 2012年06月,完成首飞; 2013年到2014年;
  完成后续试飞验证; 2015年08月,交付部队提前试用; 2015年12月,小批交付8架份产品并完成试飞; 2016年05月,完成6架份产品交付准备; 2020年12月,完成设计鉴定; 2021年03月,完成2.11.B软件升级; 2021年07月,根据主机单位该型飞机整体改进要求,完成了最终产品改进; 2022年05月,完成软件2.11.A软件升级; 2023年01月,完成飞机设计鉴定。LFX-13机轮刹车系统取得了软件原位升级,一种数字式防滑刹车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取得了软件著作控制权,同时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RD45某型飞机J/LFX-17防滑刹车系统 用于飞机着陆(起飞)刹车、停机刹车、起落架收上刹车、差动刹车和应急刹车2019年08月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编号为XYHL 用于飞机着陆(起飞)刹车、停机刹车、起落架收上刹车、差动刹车和应急刹车 飞机着陆系统技术研发,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在产品供应过程当中提供匹配1044512019《成品技术协议书》。 2018年10月,签订技术协议; 2019年10月,完成方案评审; 2019年12月,完成详细设计评审; 2021年05月,交付装机产品6套; 2021年07月,完成C转S评审; 2021年07月,交付装机产品1套; 2021年12月,交付装机产品1套; 2023年01月,完成320厂总装试验比测; 2023年11月,完成首飞装机前文件审查。本产品的研发经验,将应用于整个刹车系统行业的刹车系统设计。   度和协调性更好的整体着陆系统。RD46某型飞机J/LFX-18电子防滑刹车系统 用于飞机着陆(起飞)刹车、停机刹车、起落架收上刹车、差动刹车和应急刹车 用于飞机着陆(起飞)刹车、停机刹车、起落架收上刹车、差动刹车和应急刹车 防滑刹车系统用于提高飞机刹车效率,缩短着陆滑跑距离,保证着陆安全。 飞机着陆系统技术研发,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在产品供应过程当中提供匹配度和协调性更好的整体着陆系统。RD47某型飞机J/LCX-35前轮转弯系统 实现飞机地面方向控制和防止滑行阶段时摆振。2019年09月,预研准备工作; 2019年11月,完成前轮转弯系统项目竞争择优候选单位遴选; 2020年04月,完成前轮转弯系统项目竞争择优评审; 2020年05月,通过主机单位系统方案评审及详细方案评审; 2020年08月,军厂双方给出装机意见; 2020年09月,完成了系统各附件C转S评审; 2020年09月,完成了首飞前可靠性增长摸底试验大纲评审; 2020年09月,完成了首飞前可靠性仿真试验大纲评审; 2020年09月,完成 实现飞机地面方向控制和防止滑行阶段时摆振。 飞机着陆系统技术研发,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在产品供应过程当中提供匹配度和协调性更好的整体着陆系统。了系统技术方案审查; 2020年09月,完成了系统详细设计总结评审; 2020年09月,完成了系统C转S评审; 2020年10月,完成了系统电磁兼容试验大纲评审; 2020年12月,完成了系统首飞前安全试验大纲评审; 2021年01月,完成了软件第三方测评; 2021年01月,完成了首飞前安全试验; 2021年03月,完成放飞评审; 2021年03月,完成首飞; 2021年06月,完成了雷电防护摸底试验; 2022年02月,完成了系统联试鉴定试验; 2022年09月,完成了S转D; 2022年10月,完成了功能性能鉴定试验; 2023年01月,完成电源特性、雷电防护鉴定试验大纲评审; 2023年09月,完成地面鉴定试验。RD52某型飞机J/LS-190A刹车主机轮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2020年11月,签订技术协议; 2021年01月,完成方案评审、F转C评审; 2021年07月,完成C转S评审; 2023年04月,完成系统联试试验; 2023年08月,完成装机评审、功能性能鉴定试验大纲评审。 主机轮与轮胎配装于飞机主起落架轮轴上,供飞机起飞、着陆、牵引、滑行、地面滑跑、转弯、减速、制动和地面停放使用。 提高技术竞争力,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RD60某35前起落架 为某型舰载飞机提供吸收着陆撞击的能量、提供地面起飞滑行、着陆滑行的能力、前轮转弯及牵引飞机的功能。2021年08月,签订《项目跟研技术协议》; 2021年08月,签订跟研技术协议; 2022年08月,完成前起落架图纸确认; 2022年11月,完成前起落架毛坯图纸审 保证该型号飞机正常起飞、着陆、滑行、转弯、牵引,安全使用。 提高起落架专业的技术能力,保持起落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核; 2022年12月,完成某35前起落架试验任务书的确认; 2023年02月,完成数模出图; 2023年06月,完成静力及疲劳试验台设计; 2023年11月,完成新技术状态图样设计更改调整及试验工装设计。RD62某20前起落架 为某型飞机提供吸收着陆撞击的能量、提供地面起飞滑行、着陆滑行的能力、前轮转弯及牵引飞机的功能。2021年05月,签订《某型机前支柱新研成品技术协议》; 2022年06月,签订技术协议,直接从S阶段开始研制; 2022年09月,完成设计输入评审; 2022年10月,完成S阶段方案评审、工艺评审; 2022年11月,完成S型静力试验件加工及装配; 2022年12月,完成S型落震试验件加工及装配; 2023年01月,完成S型摆振试验件加工及装配; 2023年09月,完成研制方案评审; 2023年11月,完成静力、落震(首飞前)、摆振试验及装机评审; 2023年12月,完成首飞。 保证该型号飞机正常起飞、着陆、滑行、转弯、牵引,安全使用。 提高起落架专业的技术能力,保持起落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D88J/LYT-3H机轮温度压力监控及冷却装置 为某机型飞机提供实时的轮胎压力、刹车温度以对刹车装置进行降温冷却的功能。2021年04月,开展J/LYT-3H机轮温度压力监控及冷却装置研制任务; 2021年05月,通过方案、首飞试验大纲评审; 2022年08月,完成一飞院机电联试; 2022年12月,完成并通过首飞安全试验厂内功能性能试验; 2023年02月,完成并通过首飞安全电磁兼容、供电兼容试验; 2023年02月,完成 具备实时监控胎压、刹车温度能力及对冷却装置降温能力;提高飞机再次出动能力。 该系统作为各类飞机发展的趋势,后续绝大多数机型均考虑增加该系统。该系统可提高公司在军工领域的影响力,为公司提高技术竞争力,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并通过首飞安全环境试验; 2023年03月,通过100%ZZKK补充方案评审; 2023年05月,通过装机评审、鉴定试验大纲评审,完成装机试飞; 2023年10月,通过伪空包改进方案评审、补充首飞安全试验大纲编制说明评审; 2023年12月,完成并通过电磁兼容、雷电防护、寿命、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设计、耐久性鉴定试验; 2023年12月,完成阶段鉴定评审。
  5、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较去年增加 50.30%,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同比增加 3.0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去年减少 4.54%,主要系本期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少 1.31亿元,控股子公司京瀚禹2023年享受高新企业优惠政策及2022年相关退税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增加238.50%,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增加,控股子公司京瀚禹2023年享受高新企业优惠政策及2022年相关退税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较去年增加 716.31%,主要系控股子公司京瀚禹赎回理财产品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去年增加 138.13%,主要系本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且控股子公司京瀚禹购买理财产品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增加 16.13%,主要系控股子公司京瀚禹购买理财产品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较去年增加 97.16%,主要系2022年未进行股利分配,2023年无现金分红款支付。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失。 否
  营业外收入 1,544.37 0.00% 主要是处置报废资产、员工赔偿。 否营业外支出 322,637.06 0.11% 主要是控股子公司京瀚禹对外捐赠。 否资产处置收益 15,810.70 0.01% 主要是控股子公司京瀚禹处置资产所致。 否其他收益 41,258,893.50 14.13% 主要是收到上市补贴、科研经费、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分摊、增值税退回。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无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本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845,776,2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71,694,879.25元,募集资金净额为774,081,320.75元,截                     
  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金额677,338,303.04元,累计收到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及其他金额为24,944,119.53元,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97,552,080.99元。(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适用 □不适用
  (2)/(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飞机机
  轮产品
  产能扩
  张建设
  计收益 1、“高速列车基础摩擦材料及制动闸片产业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受近年来外部宏观环境、高铁制动市场供求变化以及价格波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次募投项目的目标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来看,随着获取高铁闸片生产资质厂家的日益增加,用户对于产品价格预期值大幅降低,且用户采用最低价中标原则,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价格战激烈,严重挤压企业的正常利润空间。如继续按照原有募集资金规划进行投入,项目规划与公司业务规模效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投入与产出出现不对等的情况。为更好的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经过审慎研究,公司终止高速列车基础摩擦材料因) 及制动闸片产业化项目。该事项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及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公司终止高速列车基础摩擦材料及制动闸片产业化项目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2020年6月,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前期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和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有资金的议案》, 董事会同意使用募集资金10,759.01万元置换前期已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及自有资金,其中置换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额为10,338.76万元、置换以自筹资金支付发行费用金额为420.25万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节余募集资金为5,338.24万元,主要原因为公司严格按照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保证项目质量和控制实施风险的前提下,本着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审慎使用募集资金,加强各个环节成本的控制、监督和管理,合理地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和项目建设费用,形成一定募集资金节余。尚未使用的募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集资金用途及去向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本报告期
  实际投入
  金额 截至期末
  实际累计
  投入金额
  (2) 截至期末
  投资进度
  (3)=
  (2)/(1) 项目达到
  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
  期 本报告期
  实现的效
  益 是否达到
  预计效益 变更后的
  项目可行
  性是否发
  生重大变
  化
  民用大飞
  机起落架
  着陆系统
  综合试验
  情况说明(分具体项目) 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暨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变更原因:(1)近年来,大飞机制造作为一国民航综合实力和工业实力的重要体现,其行业技术水平及国产化程度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伴随C919大飞机的成功研制和交付,我国大飞机制造领域发展取得里程碑式的重要突破,围绕大飞机的产业链建设也不断完善。其中,起落架着陆系统作为飞机的起飞和着陆过程中的关键受力部件,其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飞机的安全性及研制进度,国产化替代及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在此背景下,公司作为集飞机起落架着陆系统设计、制造、试验成于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也希望在未来提升公司飞机起落架产品研发试验能力,积极参与国家大飞机战略规划,为我国实现大飞机配套装备的全面国产化助力。(2)“飞机机轮产品产能扩张建设项目”、“飞机着陆系统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为公司上市时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近年来公司也在机轮领域和着陆系统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在保证项目质量和控制实施风险的前提下,公司本着成本控制且能够满足项目需要的原则,对募投项目的架构方案、机型选择进行了优化,合理降低了设备采购的金额,节约了部分募集资金。决策程序:2023年10月26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暨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董事会认为: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项目结项暨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是公司基于长远发展规划和市场发展前景,经充分研究论证后审慎提出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公司整体战略发展方向,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形。披露情况:以上变更情况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10月27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的《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暨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0)、《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公告编号:2023-034)。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不适用变更后的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务;技术检测;产品设计;
  销售计算
  机、软件与辅助设备、电子产品;软件开发 400,000,000.00 1,297,615,737.58 1,169,709,824.72 331,126,893.92 81,341,768.01 71,712,05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3年04月21日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工业园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实地调研 机构 兴业证券、华泰证券、国新证券、华夏基金、亚太财险、喆颢资产等 详见公告 详见2023年4月21 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4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年12月10日 电话会议 电话沟通 机构 兴业证券石康、兴业证券周登科、华泰证券朱雨时、华泰证券田莫充、华泰证券李聪、银河证券李良、银河证券胡浩淼、华西证券陆洲、华西证券林熹、招商基金冯福章、交银基金郭斐、交银理财袁东学、南方基金 详见公告 详见2023年12月11 日披露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12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张高艳、南方基金蔡峰、富国基金肖晶、富国基金汪孟海、富国基金李世伟、汇添富基金卞正、华夏基金胡斌、融通基金王迪、融通基金钱佳兴、博时基金张锦、博时基金刘宁、博时基金陈伟、国泰基金饶玉涵、兴证基金杨世进、兴证基金沈度、银河基金金寿鹏、永赢基金光磊、华安基金花超、百年资管冯轶舟、景顺长城基金农冰立、景顺长城基金江磊、博道基金龚耀民、中金公司谢秉稚、中金公司王琛、中金公司李梦遥、中融基金焦阳、中信资管林峰、中银基金赵建忠、中航基金杨中楷、中航信托戴佳敏、渤海汇金徐中华、申万菱信刘世昌、泰康基金周昊、天悦投资张一毅、同泰基金王伟、财通基金吴帆、创金合信王鑫、创金合信李晗、创金合信寸思敏、创金合信曹柳、大成基金韩创、大家资产卢婷、淡水泉刘晓雨、德邦基金曹晨佶、东方阿尔法朱黎斌、东方阿尔法刘明、东吴基金张浩佳、东证资管蒋蛟龙、东方证券冯函、鄂尔多斯投资龚铭、工银理财刘赫明、光大保德信林晓凤、光证资管曹斌佳、国金基金范亮、国君资管李煜、国寿安保余罡、恒越基金钱臻、宏利资产廖馨、华宝基金徐欣、华宝基金贺喆、华融证券王辉、华润元大基金哈含章、华商基金王华、华泰柏瑞基金李晓西、华泰证券自营刘新宇、汇安基金单柏霖、汇丰晋信基金韦钰、惠升基金黄竞、嘉合基金王欣艳、嘉实基金谢泽林、龙远投资李声农、民生理财刘润哲、明世伙伴基金孙勇、宁泉资产钱敏伟、诺安基金李晓杰、前海开源基金张宇翔、人保资产冯骏、睿远基金杨维舟、上海保银李璇、上海山楂树陈静、万家基金吴欣烨、万思资本林海、西部利得温震宇、新华人寿戴德舜、信诚基金孙浩中、信达澳银陈一博、兴合基金郭昱泽、循远资产田超平、衍航投资李响、源乐晟资产诸凯、长安国际信托戴启明、长城财富资产燕春旭、长城财富资产田环、长城财富资产胡纪元、长江养老李慧勇、长江养老黄学军、长信基金邱超宇、浙江贝乐昇孙秋阳、浙商资管公募陈顾君、中英资产张志强等。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是 否
  

转至北摩高科(002985)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