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厦门象屿(600057)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四、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2023年度主要经营结果及业务数据
  1.主要经营结果
  2023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我国经济恢复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行。尽管公司多年来持续推动模式转型升级,但面对市场变化,公司的预判和应变能力尚显不足,经营策略调整的灵活性仍待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尤其是农产品供应链盈利水平受到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90亿元,同比下降14.70%;归母净利润 15.74亿元,同比下降40.31%。
  公司秉持长期主义,在产业周期性波动中捕捉和挖掘机遇,市场份额逆势增长,实现大宗商品经营货量 22,515万吨,同比增长13.74%。其中,黑色金属、动力煤、铝、谷物原粮等经营货量均增长10%以上,新能源经营货量增长70%以上,油品经营货量增长110%以上。
  公司品牌和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连续 12年进入《财富》中国上市公司 500强榜单(跃居第25位),荣获2023年度中国数字化仓储标准体系建设先进单位、2023年度中国物流 ESG典范企业,入选2023年度中国物流企业 50强(第 2位),主体信用评级维持 AAA级。
  过去一年,虽然经营业绩受到冲击,但公司在周期波动中稳住了业务基本盘,经营策略修正后业务模式仍具生命力,公司将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继续稳步前行。
  2.主要业务数据
  (1)大宗商品经营
  注:①为配套供应链综合业务现货经营,公司运用期货工具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相应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期现毛利和期现毛利率为结合期货套保损益后的数据。
  ②因谷物原粮价格下行,下游客户降低库存,叠加采购季节集中、销售分批进行的采销节奏,农产品供应链期现毛利和期现毛利率均同比下降。
  ③通过完善资源和渠道布局,开拓终端电池厂商客户群体,新能源供应链经营货量大幅增长;但受行业产能过剩、需求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其营业收入和期现毛利均有所下降。
  (2)大宗商品物流
  注:①综合物流、农产品物流、铁路物流分别指公司子公司象屿速传、象屿农产、象道物流对外提供的市场化物流服务;其中,综合物流主要包括国际航线、国际班列、内河水运、公路运输、海内外仓储等,农产品物流主要包括粮食国储、省储服务等。
  ②因国储业务量下降,导致单吨固定成本上涨,农产品物流毛利率同比下降。
  ③通过持续服务疆煤出疆,拓展铝产品、钢材、高岭土等多品类物流业务,铁路物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受铁运市场增速放缓、自备箱回空优惠政策调整、煤炭行情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其毛利和毛利率均同比下降。
  (3)生产制造
  注:①公司生产制造板块包括造船、选矿和油脂加工,其中造船业务经营主体为公司子公司象屿海装。
  ②造船板块不断优化自主设计品牌 63500DWT(吉象)系列船型,品牌效应渐显,接单量提升,并通过改进工艺工法实现成本领先,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缩短建造周期,实现年交船 23艘,经营质效同比大幅提升。
  (二)2023年度重点工作成效
  2023年,公司坚持“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创造价值链”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平台化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加速国际化拓展,推进数智化赋能,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1.平台化能力提升
  (1)商品经营能力
  金属矿产供应链方面,深耕象屿集团印尼 250万吨不锈钢冶炼一体化服务项目,上游合作镍矿逾 50家,下游提升长协量占比至 60%,并设立不锈钢深加工平台;黑色金属经营货量同比增长16%;铝土矿经营量首次突破千万吨,氧化铝全国流通量占比保持 15%以上。
  农产品供应链方面,受制于集中采购、分批销售的行业采销节奏,以及玉米价格大幅波动的不利影响,盈利水平受到冲击。面对不利形势,公司逐步优化业务模式,加快库存周转,丰富经营品类,小麦经营量突破 150万吨。
  能源化工供应链方面,积极拓展水泥、造纸、化工、冶金等非电终端客户超 40家,动力煤经营货量同比增长超 10%;油品经营货量同比增长超 110%。
  新能源供应链方面,深耕澳洲、非洲、南美等资源地,落地非洲集采中心,锂矿经营量同比增长超 100%。
  (2)物流服务能力
  一是完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汽运方面,新增整合车辆 4.9万辆,承运量稳步增长。铁运方面,新增新疆地区站点,开发战略客户,拓展运输品类,实现煤炭运输量约 2,000万吨。水运方面,通过线上整合社会船舶,实现年承运量超 1,000万吨。仓储方面,新增 13个国内自营仓库和3个海外仓,新获批 3个期货交割库。
  二是强化物贸联动,打造产业链专业物流线路,构建非洲三条新能源产业链物流路线。
  (3)制造协同能力
  造船板块,坚持品牌致胜,进一步自主优化设计 63500DWT散货船型。年新接订单达 37艘,新接订单总额超 82亿元,接单量与接单毛利双创新高。截至2023年末,在手订单 64艘。
  选矿板块,持续开拓国外矿山及核心供应商长协,打造原矿采购基本盘,深化产采销协同,推进差异化和成本优势双战略,实现原矿采购量逆势增长43%,精矿产销量分别增长64%、57%。
  油脂加工板块,提升管理效率,节约加工成本,工厂产能达产率 94%;签约大连植物蛋白加工项目,进一步完善油脂油料产业链布局。
  2.国际化拓展加速
  2023年,公司推进海外平台建设,加速国际化布局,实现进出口总额约 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进口总额约 17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 30%。
  大宗商品经营方面,实现铝、农产品、焦煤、油品、新能源等品类国际化业务突破。其中,铝合金锭进口量同比增长超 330%,废铝转口量同比增长超 150%;蒙煤进口量同比增长超 170%,蒙煤进口量占中国蒙煤总进口量比例提高至超 17%;棕榈油进口额同比增长超 120%;光伏出口额同比增长超 100%。
  大宗商品物流方面,在印尼新增一条 SMX自有船舶,印尼内贸海运驳船业务量同比增长超80%,中国-印尼及其延伸航线海运业务量同比增长超 200%;中国-越南、中国-泰国航线运输量同比增长7.5%;国际干散货通道触达上千个港口,运营航次同比增长6倍;中欧中亚班列去回程发运箱量同比增长60%。
  3.数智化赋能推进
  一是拓宽“屿链通”数字供应链服务系统银行资源、准入产品及业务场景,推出“屿数融”,丰富产品矩阵;累计取得专项授信 106亿元,报告期内客户实际向银行申请用信超 27亿元;系统获评“鼎革奖(供应链转型典范)”“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优秀案例”。
  二是提高农业产业级供应链服务系统在绥化、依安、富锦三大产区的渗透率,新增认证土地超 680万亩;打通兴兴象农、WaaS等系统,实现回粮全流程线上化。
  三是完善“系统为主、人工为辅”的网络货运风控体系,优化物流信息共享、货物在途安全管理等功能。
  四是升级数智化管理系统。智慧物流方面,推动智慧物流系统全库点运行,建设数字化标杆仓库,单证工作效率提升 50%;建设象道物流智慧园区 1.0,过磅速度提升 65%;推动智能行车项目试点,找货效率提升 75%,出库效率提升 50%。数智供应链方面,完善“云供应链”客户自助门户建设,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操作服务,业务及单证工作效率提升近 40%。
  (三)2024年度主要经营计划
  公司始终坚信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战略机遇没有改变,公司战略引领和模式优势没有改变,历经过去一年的严峻考验,公司更加坚定了长期稳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将充分汲取过往经验教训,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国际化方面,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机遇,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全球供应链服务能力。上游强化海外资源获取,下游拓展产业客户,强化光伏出口优势;同时,加强物流协同与联动,完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打造铝、农产品等产业链海内外专业物流路线。
  二是数智化方面,有序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重点项目开发和升级。进一步丰富“屿链通”产品矩阵;推广“云供应链”客户自助门户,推动与上下游客商、大型港口码头等系统直联,实现高效协同。
  三是农产品方面,提升粮链通、期货交割、代收代储等服务型业务规模;调整采销节奏,加强流量经营、滚仓操作,降低库存敞口,提高稳增长能力。
  四是生产制造方面,坚持品牌致胜,优化升级自主研发船型,抢抓市场机遇,提升经营质效。
  五是风险控制方面,落实政府部门对行业的规范要求,推进模式转型,夯实前、中、后风控闭环。
  

转至厦门象屿(600057)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