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奥海科技(002993)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双重驱动下,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智慧能源等新兴能源技术加速迭代,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各类能源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受益于中国新能源和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全球新能源和电子信息相关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据中国电源学会2022年统计,我国电源行业年总产值达5174亿元,位居全球第一。
  公司紧跟绿色低碳发展趋势,重点聚焦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三大领域,现已成为一家专业从事消费电子充储电、新能源汽车电控及域控、绿色能源转换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能源高效应用领导者。
  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5G、AI、XR沉浸式技术等融合应用使新兴物联智能硬件产品不断涌现。
  2023年,AI手机、AI PC、头戴式“空间计算”显示设备等创新硬件开始密集发布。随着 AI大模型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继续复苏,消费电子行业具有长期市场空间。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算力规模达到 230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位列全球第二;随着 AI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全球算力爆炸性增长,电力需求增加,带动 AI服务器等算力硬件、电力系统和电源需求快速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及储能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助力全球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949.5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31.6%(2022年市场占有率为25.6%);据Clean Technica统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368.92万辆,市场渗透率由2022年的14%提升至2023年的16%。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光伏等产品合计出口 1.06万亿元,增长29.9%。中国新能源汽车和能源电子产业已具备良好基础和全球竞争力,产业链呈现规模和质量双增长良好态势。
  (一)消费电子行业
  公司的消费电子充储电业务属于与数据和通信等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泛消费电子行业,主要为下游终端客户提供适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和安防设备、个人护理电器、医疗、动力工具、户外露营充电器(有线和无线)和适配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持续渗透,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电子终端涌现,手机等智能联网电子产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和娱乐载体,其使用时长、频次和场景不断增加,为电源产品的有线和无线应用创造新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提升设备续航能力的5500mAh及以上大容量手机电池的日益普及,能为设备快速补能的快充逐步成为刚需。在消费者便携需求与大容量电池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大量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家电等产品正在转向无绳化电池供电,为充储电产品开辟出新应用市场。消费电子产品的便携化、无线化需求带动充电器、电源适配器等配套产品向高功率小型化发展。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2023年 Q1全球智能手机快充 80%以上超过 10W,平均功率超 34W;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平均快充超过 50W,65W以上快充充电器成为国产高端手机绝对主流。截至2023年末,手机标配充电器最高充电功率已达240W,无线充电最大功率由50W提升到80W,智能手机市场正快速普及快充技术。随着快充对低功率充电器的加速替代,充电器平均功率有望持续提升。伴随USB PD3.1标准在消费类电源领域的普及率不断提升,PD适配器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电源适配器。2023年,WPC正式推出Qi2.0标准,支持Qi2.0的无线充电产品开始兴起,同时WPC计划推出 Ki无线厨房等家用和工业标准,进一步推动无线充电的创新应用。由于智能终端是用户接入 AI的天然入口,所以随着 AI、卫星通信和 5.5G/6G等驱动消费者换机的创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未来手机和 PC等终端更换频次将提高。消费电子电源小型化、无线化和功率提升,促使其重要性和产品价格提升,在存量普及快充和大功率适配器和设备数量增长的驱动下,消费电子电源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 11.7亿部,2023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8.5%;IDC、Counterpoint Research、Canalys、TechInsights等多家研究机构预测2024年市场重回正增长。
  虽然手机进入成熟发展期,但是随着快充渗透率的整体提升,充电器平均功率随之提高,手机充电器这个三百亿级别规模市场将继续平稳增长。根据 IDC统计,2023年全球 PC出货量约为 2.51亿台,预计2024年全球PC销量将实现增长。2024年,欧盟将强制要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手持游戏机、便携式音箱、便携导航、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等共13类电子设备统一使用Type-C接口,并要求快充设备统一采用PD协议,在欧盟内相关设备的电源和线材存量市场将逐步实现替换,采用统一PD协议和Type-C接口的充电器和适配器需求有望显著提升。
  根据IMARC Group统计,2022年全球个人护理电器市场规模达216亿美元,并预测2022-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7%,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到302亿美元。无尾便携是个人护理电器的主要产品形态,无尾便携个人护理电器的电源市场具有稳定的增长预期。
  据IDC统计,2023年全年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出货量增长1.7%,同时预估可穿戴设备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5.597亿台,比2023年增长10.5%,预计到2028年底,该市场将增至6.457亿台,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6%。IDC分析师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掌握自己的健康、健身和个人活动等生活方式数据,人们对于支持蓝牙连接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工具、玩具、个人护理、健康和健身设备等)的需求不断增长,到2026年,相比2022年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年度出货量将增长200%。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电源市场未来仍有较大市场增长空间。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机系统、电控系统、动力电池、其他电子电路以及传统汽车零部件。公司主要为新能源(含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乘用车和商用车提供电控系统(单/双电机和发电机控制器、高/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器)和域控(多合一动力域控、整车域控&区域域控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
  根据Clean Technica统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368.92万辆,同比上涨35.7%,渗透率为16%(2022年14%)。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中国零售销量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全年渗透率为35.7%(2022年全年渗透率为27.6%)。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预测,基于现有政策和汽车行业目标,全球电动汽车2030年销售份额有望增加至35%。
  目前中国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但中国汽车普及率仍较低(2022年汽车保有量:中国千人226辆,欧盟千人560辆,美国千人837辆),潜在新购群体规模巨大。作为世界汽车工厂的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辆数量和价格不断攀升,新能源汽车电源、电控等电力电子系统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三)光伏/储能、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器行业
  公司所从事的数字能源业务提供光储充一体化的能源解决方案及数据能源解决方案,主要为工商业和户用光储充系统及公用充电基础设施提供逆变器、阳台光伏、储能系统、交/直流充电桩、充电模块等产品和光储充系统解决方案,为数据中心提供服务器电源产品,该业务方向主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旨在促进能源高效应用,属于工信部新提出的能源电子产业。
  1、光伏行业
  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标,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趋势,光伏行业需求旺盛。根据 IEA的数据,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达到 420GW,同比2022年(228GW)增长85%。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逆变器出口金额99.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37%。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3年 3月底,光伏累计装机量超越水电,成为全国第二大电力来源。
  2023年中国光伏并网发电年新增装机达到21630万千瓦,同比增长147.45%;其中分布式光伏年新增装机达到9628.6万千瓦(其中户用分布式4348.3万千瓦),同比增长88.4%,占全部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的44.52%,分布式光伏成为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的重要组成。
  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Solar Power Europe)发布的《Global Market Outlook For Solar Power/2023-2027》报告预计,到2027年,最乐观预计全球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接近800GW,最保守估计则将达到 485GW。长期看,随着光伏技术发展和大规模化开发应用,光伏每度电成本将继续下降,光伏性价比持续提高。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行业处于高景气期。
  中美欧印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实现光伏装机超预期增长,中东、南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储能需求正在兴起。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 173GWh(以终端口径统计),同比增长60%,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约159GWh,占比增长92%。
  为满足户外活动、移动式办公、家庭应急等场景需求,集成多口快充、逆变供电和照明等复合功能的便携储能产品已畅销全球市场。欧美日澳电力市场较成熟且更为市场化,其储能商业模式已多样化,特别是在欧洲能源转型和电力系统稳定保障驱动下,催生了大量的户储需求。巴西、南非和南亚等新兴市场因电力供应问题,对实现绿色能源的自发自用有大量的混合储能需求。国内由于居民结构、电力结构等的差异,目前更倾向大储能(发电侧和电网侧),国内户用储能还处于起步期。
  3、充电基础设施行业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带动巨大的充电基础设施需求,与此同时,各国的政策驱动使得充电桩数量日益增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增量 338.6万台,同比增加 30.6%;截至2023年末,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859.6万台,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比例为 2.3∶1(2022年末为 2.5∶1)。据《Global EV Outlook 2023》预测,预计到2025年,全球公共充电桩将达670万台,其中公共快充充电桩达240万台,公共慢充充电桩数量达430万台;预计到2030年,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将达到1270万台,其中公共快充充电桩数量达480万台,公共慢充充电桩数量达790万台。
  4、服务器行业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兴起,作为算力基础设备的服务器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显示,预估2024年全球服务器整机出货量约1365.4万台,同比增长约2.05%。服务器电源是服务器中需要冗余配置的核心模块,其功率和数量需求都将同步增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专注于充储电等能源应用行业二十载,是能源高效应用领导者;通过不断丰富产品品类,陆续进入手机、IoT、PC、动力工具、算力基础设施、消费品牌、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电控零部件、光伏/储能等领域,聚焦消费电子充储电、新能源汽车电控、数字能源光储充三个千亿级市场,构建可持续发展空间。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创新,形成完备的新品研发、技术储备及上市推广机制,持续保障客户需求;积极拓展市场,新客户、新项目不断增加,尤其是非手机板块业务稳健增长;加强运营管理和成本管控,把握全球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历史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业务和海外本土化制造等,推动各业务板块稳健经营,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7,427.39万元,同比增长15.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094.12万元,同比增长0.76%。全年研发费用大幅提升至3.084亿元,同比增长26.17%。国际化业务加速拓展,公司外销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 33.70%,同比提升 2.8个百分点。高毛利率产品的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非新能源汽车板块毛利率提升 1.14个百分点。随着公司产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及解决方案和储能及其他产品营业收入由2022年的 9.55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12.15亿元,占比由2022年的21.37%提升至23.48%。
  (一)公司经营情况
  (1)技术立企,持续研发创新
  秉承“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满足能源应用市场多场景需求。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费用达3.084亿元,同比增长26.17%,占营业收入的5.96%。通过多年的研发技术创新和沉淀,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获得授权专利 638项(其中发明专利 71项,实用新型专利322项),其中2023年新增90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另有29项软件著作权,4项作品著作权,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参与制定标准22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10项,美国能源部DOE标准1项)。除此之外,报告期内还荣获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12位。公司研发的68W超薄(10.5mm)充电器荣获2023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和2023当代好设计奖。公司2024年3月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公示结束)。控股子公司智新控制在 2024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国际论坛上荣获2023年“年度优秀关键技术”、2023年“年度企业未来之星”奖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深圳、东莞、上海、武汉、吉安五大研发中心,两大 CNAS实验室,研发人员增长至889人,东莞实验室已获得Intertek、TÜV、UL等国际权威实验室目击实验室资质授权,及CVC威凯能力认证和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CHEARI)能力认证,奥海实验室已达行业国际领先水平。
  (2)精益生产融合智能制造,降低制造综合成本
  公司积极引进精益生产模式,根据精益生产的可视化管理、标准作业、物料搬运、设备管理、标准组织、质量管理、产品工艺以及安全健康环保等要素,结合生产内容和生产环境进行针对性设计,形成了符合公司生产特点的精益管理机制。在集团各分子公司建设智能制造样板产线,逐步完善涵盖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目视化看板管理、数据分析管理、大数据防错/追溯制造、企业管理系统整合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并逐步向各产线推广。
  报告期内,完成精益样板线体的 IT化,运用精益看板系统识别节拍异常、设备异常、品质异常推动及时改善,产线 DT减低 20个百分点,单位人时产能提高 25%;完成智能工厂标杆线体建设,强化ESOP电子作业指导系统、ESD防静电管理系统和可视化大数据中控台功能,上岗培训时间降低30%,换线时间节省25%,消除 ESD电性不良,提升智造能力与客户认可度。设备物联网和大数据预警等智造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精益生产融合智能制造,结合不断完善的自动生产线,形成可持续优化的制造优势,降低制造综合成本。
  (3)严控品质,稳定产品质量
  长期以来,公司一直严控产品品质,秉持“精心制造、精益求精;精诚服务,赢得客户”的质量方针,搭建了涵盖供应商品质管理、材料认证及管理、进料品质管控、生产流程质量管理、出货检验管控、可靠性验证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公司自建获得 CNAS等认证的测试实验室,具备电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相关的性能测试、电磁兼容、材料分析和检测、可靠性试验及环境测试和失效分析等能力,可及时响应研发验证和测试需求,缩短产品开发和量产周期。
  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2018、ISO27001:2013、IECQ QC080000、IATF16949等管理体系认证,建立防静电管理体系获得 ESD20.20证书。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全面导入日产ASES、PESES、GK体系。报告期内新获得 ISO14064-1温室气体核查证书、ISO13485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责任商业联盟行为准则 RBA VAP证书。同时,为满足公司产品销售的需求,公司还通过了中国3C、欧盟CE、美国UL/ETL、FCC、德国GS、印度BIS、日本PSE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认证,以及CTIA、QC、USBIF、WPC Qi、MFi等行业协会终端的产品认证,获得SGS颁发的汽车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证书。截至报告期末,奥海在全球市场准入方面,获得超2500个产品认证证书(涉及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覆盖全球市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产品品质稳定可靠,获得客户和行业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荣获多家主要客户品质满意度 A级、大中华区电源适配器行业十强企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子变压器分会颁发的“优秀企业”等荣誉。子公司智新控制上榜“2023年度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榜单”。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2022年与2023年统计口径有差异,同口径下2023年产销数量增长。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本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按照新收入准则的要求,本公
  司运输费用、报关费属于合同履约成本的一部分,公司在运输费、报关费发生时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营业成本。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报告期内新增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
  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充电器磁集成技术研发 变压器,电感等磁性元件集成于同一个磁芯上,结构和功能的集成不单能够减小器件的体积、重量,还能改善电源动态性能,应用于充电器产品实现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等研发目标。 HVT 相对于传统充电器,在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磁集成充电器体积缩小10%,效率提升1% 研发技术领先的磁集成模块,并应用于充电器产品开发,提升公司相关产品的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力。大功率小率密度的目的。   体积缩小25% 电器的市场竞争力。AC/DC 模组研发 将变压器,次级整流滤波,稳压等功能集成为一个核心部件(模组)。产品开发可实现灵活匹配,更高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和可制造性。 HVT 模组的功能正常,应用于产品开发产生经济效益,并导入量产 从原有的电源产品生产销量拓展为核心模组的生产和销售,不管是满足自用还是外售都能提高经济效益。极致性价比12V1A适配器的开发 12V1A网通产品市场年出货量数亿只,该行业产品方案几乎都雷同,难有成本优势,计划协同IC方案公司开发一款超极简外围超低成本产品。 方案评估 协同IC方案公司将BOM成本极限控制,产品实现量产推广 抢占12V1A网通市场。新型磁性(复合型磁性材料)的应用研发 使用新型复合型磁性材料, 使变压器性能提升,成本降低,产品实现高频大功率。 方案评估 复合型磁性材料应用于变压器效率提升2%,成本降低5% 显著提高变压器和充电器效率,提升公司产品充电器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整机EMI仿真应用技术研发 基于变压器EMI 仿真成果,开展整机EMI仿真,部分场景代替当前的整机实物测试。 HVT 仿真准确率达到95% 部分场景代替当前的整机实物测试。大大加快开发进展,提高开发精准度,避免使用多余元器件,实现技术降本增效。1800W电动工具充电器 市场对大功率充电器的需求越来越多,通过预研1800W IP67防水充电器,具备大功率充电器的研发能力。 EVT 采用新型技术,图腾无桥PFC加半桥LLC架构,整机效率比传统方式效率高2% 突破大功率户外防水IP67电源技术难点,提升公司大功率研发实力和知名度,为公司创造营收。65W-150WGaN适配器开发 将氮化镓功率芯片用在适配器产品上。 HVT 体积相比同等适配器减小30% 满足市场对小体积产品的需求,且成本不增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7KW /11KW/ 22KW交流充电桩开发 极具科技感的外观设计,更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功能设定的新一代安全快速充电桩。 HVT 开发国际化系列产品,多国认证并量产上市 国际化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为后续相关产品推广打好基础。机械结构/热仿真建模与模型库的开发 通过大量建模,测试,建立变量与实测结果的精准关系,建立仿真系统模型库,可在设计阶段完成调试操作,大量减少工程样品的打样和试产次数,从而极大缩短试产时长,提高开发效率。 研发阶段 开发的仿真系统库可精准指导设计。可预测产品在撞击,跌落,磨损老化,热冲击,温升等测试中的性能表现,准确率大于90% 大大节约开发物料和人力成本,并可极大缩短开发流程。在与友商的竞标中,开发速度领先优势明显。PD3.1 充电器的开发 PD3.1 是当前最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协议。应用此协议的充电器可大大提升给手机,电脑或电动工具的充电速度潜力。 量产阶段 开发出极具性价比,可靠性高的PD3.1 系列产品,如,140W, 240W系列充电器和适配器 PD3.1 充电协议是大势所趋。此系列产品快速推出有助于公司抢占新一代手机,电脑充电器市场。隐藏式旋转插脚充电器的开发 采用可以旋转90°的AC插脚,既可减少充电器的对排插孔的占用,还可保持充电器的纤薄形态。 量产阶段 开发的旋转插脚的使用寿命增加至10000次以上(约5年使用寿命),进行相应的适配开发使其能应用在更多的超薄产品上 适用于超薄宽度大的充电器插脚,已获得发明专利(202210338690.6),是公司独创技术,利于提升超薄系列产品差异化优势。小饼干超薄充电器的开发 使用氮化镓,平面变压器,AHB等最新技术,研发差异化(超薄)产品。 量产阶段 研发厚度仅为10.5mm的120W充电器 可以为公司开辟“针对商旅人士出行的超级便携充电器”这一潜力巨大品类,前景十分广阔。氮化镓多口智能分配充电器的开发 使用多路独立的氮化镓线路,一方面缩小充电器体积,另一方面提升充电器效率。 量产阶段 体积比普通产品小20%,效率提升3% 以“体积小巧和智能分配”作为卖点,抢占办公桌充电场景市场。笔电、显 目前笔电、显示器、安防等行业都有大 量产阶段 满足笔电、显示器、安防 各行业通用,安规费用示器、安防共用适配器 量适配器需求,各家大多都是独立针对性开发产品,我们计划开发出多行业通用适配器,便于公司生产备料和成控制。   等行业需求的65W、90W、120W(12V、19V、24V、48V、53V)等功率及电压要求 低,成本有优势,利于抢占市场。A622PD3.1240W(48V5A)充电器 根据USB PD3.1 的最大功率来设计,拓展Type C PD 产品的应用范围,满足从笔记本电源到电动工具电源的应用。 量产阶段 通过AHB 拓扑来实现从5V 到48V 的输出范围 建立USB PD3.1 最大功率产品,跟技术领先客户建立合作开发(备注:跟踪客户中长期产品规划)低功耗电动工具电池快速充电器的研发 采用小功率单独供电线路和MCU恒流恒压和细致的保护控制,实现待机低功耗和输出完全隔离,解决电池包反向漏电问题,同时可提示消费者故障来源,基于此功能技术研发低功耗电动工具电池快速充电器。 量产阶段 研发全新设计可量产产品,实现快速充电完成后不漏电和低功耗待机 研发试产涉及安全低功耗设计和多项工艺技术,能够提升公司电动工具充电器研发制造能力。P023户外割草机640W 防水充电器开发 以超宽输出电压设计技术来满足客户终端产品15米延长线的充电要求,同时满足IP67防水、防紫外线要求及8年超长使用寿命,并解决15米延长线短路保护,使之更安全可靠充电。 量产阶段 开发产品符合15米延长线EMC、灌胶后防水和各种拉力测试要求,并满足8年超长工作寿命可靠性要求 突破户外防水IP67电源技术难点,提升公司大功率研发实力和知名度,为公司创造营收。PT020 电动工具480W单双包充电器开发 以单个变压器设计来满足双包同时充电的设计技术,通过MCU检测识别与电池包通信完成所有阶段充电要求,高电压输出安全控制的技术特点。 量产阶段 通过均衡控制电流方式满足单变压器双包充电要求,微处理器与电池包通过通信控制实现各阶段(含充电,保护,降压,自锁,高电压输出安全各项功能)技术要求 突破双包同时平衡充电技术难点,提升公司大功率研发实力和知名度,为公司创造营收。车载前装15W手机无线充TX标品开发 目前汽车标配车载前装15W无线充厂家越来越多,研发具有充电效率高,充电温度低,用户体验感提升,体积小可以适配所有车型的车载前装15W手机无线充TX。 PVT阶段 完成车规应用认证,实现批量供应 车载前装15W标品无线充模组,体积小,成本降,适配车型广,将提高系列产品竞争力。个人护理无线充的研发 研发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个人护理无线充电器,极限成本解决方案实现FOD(异物检测及保护机制),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功能。 量产阶段 满足功能和品质要求,得到行业顶级客户的认可,并量产 在个人护理头部企业用量巨大的无线充解决方案中品质和功能有所提升而成本大幅降低,在行业竞争中将占领优势地位,通过技术推广至行业企业将为公司创造收益。智能穿戴无线充开发 开发具有技术优势的手表无线充,充电效率高,充电温度低。 量产阶段 满足功能和品质要求,得到行业客户的认可,并量产 扩大量产产品品类,增加营收。15W超薄磁吸无线充模组的研发 研发15w高效充电、散热快的模组;争取全球首批通过QI2.0+MPP认证;申请多项技术专利。 量产阶段 满足认证、功能和品质要求,得到行业客户的认可,并量产 可引导后续相关产品开发的个人消费平台级模组产品,持续为公司创造收益。1300W高效电源的开发 研发钛金级的1300W数据电源。 量产阶段 20%-50%负载达到96%的宽范围高效率;20%负载以上并机均流精度达到5%;产品包含多项专利 通过对数据高效电源的研究开发,拓宽公司的业务范围,进军高端数据电源行业,提高在电源行业的综合竞争力。2000W数据电源的开发 研发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2000W数据电源。 量产阶段 20%-60%负载达到94%的宽范围高效率,在轻载电源以白金的价格做到钛金的效率;20%负载以上并机均流精度达到5%;产品包含多项专利 通过对数据大功率电源的研究开发,拓宽公司的业务范围,进军高端数据电源行业,提高在电源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基于AUTOSAR的高压(800VSiC)电机控制器研发 基于TC387多核芯片平台,开发完全符合Autosar的软件,应用层软件采用MBD开发模式进行。 研发阶段 1)开发出满足AUTOSAR规范的电机控制器底层软件平台;2)应用软件采用MBD模式;3)完成基于该平台的首款产品量产,同时积累SiC控制器技术和经验 在电机驱动控制电路中,SiC正逐步替代硅基功率器件,储备基于SiC的动力域软硬件平台技术,同时搭建MBD开发流程和能力,将提升公司产品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动力域控制器研发 全新硬件平台和全新软件架构开发,深度融合VCU/BMS/MCU三个产品功能,为后续项目开发打基础提供平台。 研发阶段 1)开发动力域控制器平台(集成功率电机控制等软硬件功能多合一产品); 2)积累三合一,十合一产品经验 瞄准最新的电子电器架构,由独立功能性控制器逐步转向多功能域控制器技术和产品,促进公司动力域技术推广。双电机控制器研发 拓展客户新车型及新混动平台,丰富产品线。 研发阶段 开发符合客户要求的双电机控制器并实现量产 结合客户新混动平台的产品开发,提升我司产品线客户车型应用,扩大市场份额。域控制器的研发 满足客户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 研发阶段 客户平台级产品,覆盖率广,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基于此项目可以使公司VCU完成一次迭代升级。平台化整车控制器的研发 采用现有VCU5.0平台进行升级,打造一款符合功能安全ASIL-C或以上的VCU平台产品,并实现量产。 研发阶段 使用Etas工具链实现AUTOSAR的应用,完成客户爆款车型VCU开发,实现量产供应 国内主流车企配套开发,展示公司的技术实力;与客户建立更密切联系逐步推广其他产品。单电机控制器开发 电机控制器满足ASIL-C,为争取客户全球项目的机会,提前投入布局与客户共同联合开发。 开发阶段 开发功能安全满足ASIL-C的单电机控制器,并实现产品客户准入 为进入客户全球供应体系做准备。双电机控制器开发 采用已量产平台技术,满足客户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 开发阶段 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改款升级,增加该客户产品销量。皮卡双电机控制器的研发 满足客户皮卡车型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新客户开拓,互相利用各自优势,联合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开发阶段 打造国内皮卡的标杆混动平台,该技术平台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其他非皮卡车型) 与预期重要大客户形成战略合作,提升销售额和收益。大VAN双电机控制器的研发 满足客户大VAN车型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新客户开拓,互相利用各自优势,联合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开发阶段 打造大VAN的标杆混动平台,该技术平台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其他非大VAN车型) 与预期重要大客户形成战略合作,提升销售额和收益。SiC电机控制器研发 满足客户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 开发阶段 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作为首款SiC控制器产品,丰富公司产品线。12V低压BMS控制器研发 基于已有技术,开发第二代低压BMS平台,快速进入新产品的细分领域。 开发阶段 开发一款能覆盖国内80%的主流客户的需求的中高端低压BMS平台,并实现相关客户的产品量产 打造新的平台型低压BMS系列产品线,可软件迭代更新,增加国内市场的份额。商用车整车控制器的开发 采用B3-00硬件,匹配客户的平台需求,与客户应用层匹配集成,完成产品开发。 开发阶段 完成客户商用车全系车型的平台化和交付 扩大VCU产品的销量,提升收益。整车控制器的升级开发 满足客户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 开发阶段 采用B1-02已量产平台技术,进行软件升级并实现量产 扩大产品销量。高压BMS的开发 新客户(pack厂)开拓,互相利用各自优势,联合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开发阶段 采用成熟平台,实现量产 扩大市场份额,提升销售额及市占率。商用车高压BMS的开发 满足客户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 开发阶段 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通过该项目与客户建立合作,同步增加其它产品的拓展机会。整机控制器的开发 满足客户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 开发阶段 通过AV140项目硬件进行适应性开发,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增加客户市场的销售额,维护市场份额。双电机控制器的开发 新客户开拓,互相利用各自优势,联合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开发阶段 采用成熟平台,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提升销售额及市占率。驱动电机控制器开发 配合客户电驱动电机,开发驱动电机控制器,增加公司在商用车领域的产品。 开发阶段 开发功能安全达ASIL_C电机控制器,实现量产供应 完成新增满足高功能安全的驱动电机控制器产品,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高品质电机控制器研发 在现有平台上做适应性开发,通过该项目良好的服务品质和产品品质获得客户稳定量产订单,并拓展到后续客户其他车型平台。 PT阶段 基于现有平台研发出高品质电机控制器 将高品质电机控制器研发量产经验拓展其他新能源品牌,丰富我司客户群体,为未来新项目打下基础。越野车型电机控制器研发 通过专业化控制器的研发制造经验提供稳定的产品品质,以良好的业界口碑获得后续更多的项目,拓展其他新项目。 PT阶段 通过专业化控制器的研发制造经验提供稳定的产品品质,产品进入客户越野板块 该项目成功有助于获取后续越野车型新项目订单。发电机控制器平台研发 研发一款分离式的发电机控制器。 PT阶段 研发客户发电机控制器,集成化控制板和驱动板,实现客户端批量供应 PCBA和装配工装设备投入少,制造成本低,产品具有高性价比竞争力。高压发电机控制器开发 采用单机版塞米控全桥方案,根据客户需求硬件和软件做适应性开发。 试产阶段 基于单机版塞米控全桥方案开发一款发电机控制器,并实现量产 丰富公司发电机板块的产品布局,满足特定车型的需求。单电机控制器开发 采用成熟平台,开发用于客户新车型的单电机控制器,扩大客户份额。 小批量阶段 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快速占领客户品牌份额,提升销售额及市占率。高压BMS的开发 满足客户技术指标要求及到达量产条件。 小批量阶段 实现量产,扩大产品销量 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业务份额。iD2-160-B电机控制器开发 基于160kW现有平台项目的软硬件平台上进行匹配开发,满足合资客户160kw电驱总成量产需求。 小批量阶段 按客户功能要求完成开发及测试,实现批量供应 合资品牌项目,利于公司品牌提升和增加销售收入。12V低压BMS控制器开发 最快导入量产项目,快速进入新产品的细分领域;快速占领市场。 小批量阶段 进入低压BMS细分市场,实现量产 首款接近量产的低压BMS产品,从0到1的突破。双电机驱动控制器研发 集成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双逆变器开发。 量产阶段 自主开发一款主流双电机控制器并实现量产 作为首款自主开发的双逆变器产品,丰富公司产品线。200KW高功率电机控制器研发 开发公司首款200kw高功率段产品,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量产阶段 满足越野,超跑等车型的200KW高功率产品需求 丰富公司产品线。PCM控制器研发 开发客户项目的动力系统控制并量产。 量产阶段 开发动力域控制器(仅含控制逻辑不含功率电机逆变驱动集成),实现可批量交付,同时积累类中央计算平台技术 整车E/E架构不断升级满足汽车智能网联化,中央计算平台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公认首选。此项目的开发为中央计算平台的雏形,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形成技术储备。单相6KW光伏储能逆变器的开发 针对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国内外市场,兼容所有主流组件,简化采购,研发6KW单相储能逆变器。 DVT 应用主流技术开发行业领先电气参数的产品,满足120A充放电规格,兼容大硅片组件,并网和储能双功能 开拓欧洲单相电网户储市场。三相12KW光伏储能逆变器的开发 针对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国内外市场,针对欧洲三相电网的客户,研发高压电池的12KW三相储能逆变器。 EVT 应用主流技术开发电气参数领先和智能高效的产品,并网,离网,储能多功能 开拓欧洲三相电网户储市场。单相6KW储能离网逆变器开 针对南非,东南亚等国家因经常停电的离网用电需求,研发单相6KW储能离网逆变器。 EVT 基于单相LLC技术,采用低成本的物料,研发6KW单相储能离网逆变器 首款高性价比离网产品,开拓离网市场。发
  5、现金流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同比变动-38.21%,主要是结构性存款、理财、定期存款及大额存款购买和赎回影响
  所致。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109.10%,主要是上年同期收到募集资金所致。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变动-159.17%,主要是上年同期收到募集资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是非付现的折旧摊销、股份支付费用以及本期收到大额的政府补助计提递延收益影响所致。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增加,正常备货增加所致长期股权投联营企业亏损,计提减值准备所致固所致固所致置使用权资产所致短期借款 104,501,490.45 1.24% 114,128,597.23 1.62% -0.38%合同负债 30,327,180.41 0.36% 37,086,283.34 0.53% -0.17%长期借款 18,600,000.00 0.22%   0.00% 0.22%租赁负债 21,948,049.47 0.26% 26,721,094.44 0.38% -0.12%长期待摊费其他非流动所致务所致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详见“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31、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已实际出资200万美元   -2,783,979.17 否江西海洲 一般项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住房租赁,租赁 新设 5,000,000.能技术服务;
  智能输配电及
  控制设备销
  售;电池零配件销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新设 10,000,000% 自有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已实际出资3万元   -11,20 否奥海新材料 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金属制品销售;模具销售;塑料制品销售;电池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物联网设备销售;
  移动终端设备
  销售;移动通信设备销售;
  通信设备销
  售;网络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新设 10,000,000% 自有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638.00 否日本移速
  2 各种商品的企
  划、制造、销售及进出口 新设 75,31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充电桩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储能技术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无 新设 10,000,000% 自有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尚未实际出资   0.00 否新加海 投资 增资 14,165,400% 自有资金 不适用 长期 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已完成增资200万美元   20,261,82 否香港奥海 销售业务 增资 100,756,60注:1 上表中,美国奥海的投资金额为14,165,400元,是原币200万美元按照2023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2 上表中,日本移速的投资金额为75,319.5元,是原币150万日元按照2023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3 上表中,日本奥达的投资金额为75,319.5元,是原币150万日元按照2023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4 上表中,新加坡奥海的投资金额为14,165,400元,是原币200万美元按照2023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或授权单位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不适用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公司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合约实际收益为724.30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为规避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汇率风险,通过操作金融衍生品对实际持有的风险敞口进行套期保值。金融衍生品合约损益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由汇率变动而引起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整体套期保值效果符合预期。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1、市场风险:在外汇衍生品的存续期内,每一会计期间将产生重估损益,外汇衍生品到期或择期交割时,合约汇率与交割日市场汇率差异将形成实际交易损益并冲销重估损益的累计值形成投资损益。外汇衍生品交易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经营性风险为原则,不做投机性套利交易。2、流动性风险:不合理的外汇衍生品购买会引发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交易方案将以外汇资产及负债为依据,严格审查相应的进出口采销合同,合理规划外汇资金计划并适时选择外汇衍生品,适当选择差额交割衍生品,以减少到期日现金流需求,保证在交割时拥有足额资金供清算,确保所有外汇衍生品交易均以正常的贸易业务背景为前提并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严控逾期应收账款和坏账。3、履约风险:不合理的交易方选择可能引发公司购买外汇衍生品的履约风险。因此,公司会对已有的拥有良好信用且与公司已建立长期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进行评估,降低履约风险。4、内部控制风险:公司已制定《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对远期结售汇业务操作原则、审批权限、内部操作流程、信息隔离措施、内部风险管理等做出了规定,各项措施切实有效且能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有利于降低内部控制风险。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公司开展的衍生品投资通过锁定远期结售汇汇率及汇率区间,在人民币兑外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情况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等进行确认计量。范汇率风险为目的,减少汇兑损失,控制经营风险,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符合《公司章程》、《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同时,公司已经制定了《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为公司从事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制定了具体操作规程。因此,我们同意关于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并同意将该议案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2]683号)核准,公司采用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1,000,000 股,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676,900,0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人民币 12,255,660.38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664,644,339.62元。上述募集资金到账后,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22年8月22日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容诚验字[2022]518Z0053号)。上述募集资金已经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管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1,916.81万元(含置换自筹资金预先投入金额18,889.73万元),结余募集资金(含理财收益、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的净额)余额为98,241.59万元(其中购买委托理财产品未到期金额4.76亿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快充及
  大功率
  电源智
  能化生
  产基地
  建设项
  目 否 120,000 120,000 20,515.47 47,521.12 39.60%2024年03月31日 -248.53 不适用 否品牌建设及推广项目 否 15,000 15,000 3,885.11 6,720.99 44.81%2024年09月30日   不适用 否研发中心升级因)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快充及大功率电源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个别产线目前处于小批量试产阶段。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好、有保本约定、单项理财产品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投资产品。公司独立董事和保荐机构对该事项均发表了同意意见。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尚未到期金额为4.76亿元,其余尚未使用募集资金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户中。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产、销售。一般货物及技术进出口,自有厂房、机械设备租赁。机械设备、电子设备销售。 5,000.00 231,623.94 101,997.64 194,355.22 24,544.03 21,950.85奥海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子公司 销售:电源适配器、手机配件、电子产品;货物贸易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20,146.34 58,740.83 47,401.11 39,203.55 9,649.75 8,356.10印度希海科技有限公司 子公司 手机及其零配件的设计、研发、生产、组装、销售、进口、分销等 4,936.78 51,602.58 9,137.97 76,203.67 8,712.44 6,166.91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3年05月04日 公司会议室 电话沟通 机构 安信证券、中信证券、中信资管等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5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1)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5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1)
  2023年05月12日 价值在线(https://ww
  w.ir-
  online.cn/) 其他 其他 线上参与公司 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2)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2)
  2023年06月12日 上海 其他 机构 兴证全球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太平洋资产等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网(www.cninfo《2023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3) 《2023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3)
  2023年07月24日 上海、深圳、东莞 其他 机构 兴证全球基金、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等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7月19日-2023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4)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7月19日-2023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4)
  2023年08月29日 公司会议室 电话沟通 机构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5)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5)
  2023年09月05日 价值在线(www.ir-online.com.cn) 其他 其他 线上参与公司 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6)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6)
  2023年10月31日 公司会议室 电话沟通 机构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7)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7)
  2023年12月05日 香港 其他 机构 交银国际、BCCapital、TRowe Price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12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8) 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023年12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8)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是 否
  

转至奥海科技(002993)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