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钧达股份(002865)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4-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3,000万元至52,000万元。 | -520000000.00~-430000000.00 |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行,光伏行业保持长期向好发展前景。过去几年,产业链各环节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呈现阶段性供给大于需求局面。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供给侧竞争加剧,各环节盈利持续下行,一定程度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公司聚焦于光伏电池核心技术环节,在行业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过程中,于2023年底率先完成P型资产减值计提,并加速落后产能淘汰出清。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电池产品出货19.21GW(其中N型出货16.43GW,占比达85.5%),保持较高开机率,其中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海外战略布局,不断推动海外高效电池产能建设,强化全球化客户服务能力,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持续发展,1-5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79.15GW,同比增长27.2%,仍然保持较高增速。未来,随着行业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出清,供需环境持续改善,产业链各环节将回归良性发展轨道。公司作为N型技术领先企业,有望实现经营业绩增长。 | 首亏 | 9.33亿 | 2024-07-10 | 2024-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万元至18,000万元。 | -180000000.00~-90000000.00 |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行,光伏行业保持长期向好发展前景。过去几年,产业链各环节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呈现阶段性供给大于需求局面。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供给侧竞争加剧,各环节盈利持续下行,一定程度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公司聚焦于光伏电池核心技术环节,在行业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过程中,于2023年底率先完成P型资产减值计提,并加速落后产能淘汰出清。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电池产品出货19.21GW(其中N型出货16.43GW,占比达85.5%),保持较高开机率,其中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海外战略布局,不断推动海外高效电池产能建设,强化全球化客户服务能力,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持续发展,1-5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79.15GW,同比增长27.2%,仍然保持较高增速。未来,随着行业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出清,供需环境持续改善,产业链各环节将回归良性发展轨道。公司作为N型技术领先企业,有望实现经营业绩增长。 | 首亏 | 9.56亿 | 2024-07-10 | 2024-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4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4元至0.79元。 | -0.79~-0.40 |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行,光伏行业保持长期向好发展前景。过去几年,产业链各环节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呈现阶段性供给大于需求局面。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供给侧竞争加剧,各环节盈利持续下行,一定程度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公司聚焦于光伏电池核心技术环节,在行业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过程中,于2023年底率先完成P型资产减值计提,并加速落后产能淘汰出清。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电池产品出货19.21GW(其中N型出货16.43GW,占比达85.5%),保持较高开机率,其中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海外战略布局,不断推动海外高效电池产能建设,强化全球化客户服务能力,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持续发展,1-5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79.15GW,同比增长27.2%,仍然保持较高增速。未来,随着行业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出清,供需环境持续改善,产业链各环节将回归良性发展轨道。公司作为N型技术领先企业,有望实现经营业绩增长。 | 首亏 | 4.70 | 2024-07-10 | 2023-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53,000万元至173,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80%至780%。 | 15.30亿~17.30亿 | 1、报告期内,上游硅料产能扩张到位,价格进入下行周期,带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需求保持高增长,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光伏电池环节正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N型电池在转换效率、双面率、抗衰减性等方面性能显著优于P型电池。受制于N型技术普及较慢原因,行业内N型电池产能较为短缺,N型电池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公司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以N型为主,N型产品占比达62.46%,电池产品盈利较去年同期持续提升。3、为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作为全球N型电池领跑者,公司加快新增产能项目建设进度。报告期内,公司滁州二期年产10GW、淮安一期年产13GW项目顺利投产。公司产能规模大幅增长,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19.55GW,同比增长182.75%。其中P型PERC出货量7.34GW,N型TOPCon出货量12.21GW。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上饶基地9.5GWPERC产能、滁州基地18GWN型TOPCon产能、淮安基地26GWN型TOPCn产能(一期13GW已投产,二期13GW正在建设中),已成为光伏电池行业产能规模领先、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 | 预增 | 1.96亿 | 2023-10-14 | 2023-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0,000万元至18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90%至340%。 | 16.00亿~18.00亿 | 1、报告期内,上游硅料产能扩张到位,价格进入下行周期,带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需求保持高增长,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光伏电池环节正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N型电池在转换效率、双面率、抗衰减性等方面性能显著优于P型电池。受制于N型技术普及较慢原因,行业内N型电池产能较为短缺,N型电池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公司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以N型为主,N型产品占比达62.46%,电池产品盈利较去年同期持续提升。3、为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作为全球N型电池领跑者,公司加快新增产能项目建设进度。报告期内,公司滁州二期年产10GW、淮安一期年产13GW项目顺利投产。公司产能规模大幅增长,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19.55GW,同比增长182.75%。其中P型PERC出货量7.34GW,N型TOPCon出货量12.21GW。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上饶基地9.5GWPERC产能、滁州基地18GWN型TOPCon产能、淮安基地26GWN型TOPCn产能(一期13GW已投产,二期13GW正在建设中),已成为光伏电池行业产能规模领先、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 | 预增 | 4.10亿 | 2023-10-14 | 2023-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7.58元至8.52元。 | 7.58~8.52 | 1、报告期内,上游硅料产能扩张到位,价格进入下行周期,带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需求保持高增长,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光伏电池环节正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N型电池在转换效率、双面率、抗衰减性等方面性能显著优于P型电池。受制于N型技术普及较慢原因,行业内N型电池产能较为短缺,N型电池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公司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以N型为主,N型产品占比达62.46%,电池产品盈利较去年同期持续提升。3、为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作为全球N型电池领跑者,公司加快新增产能项目建设进度。报告期内,公司滁州二期年产10GW、淮安一期年产13GW项目顺利投产。公司产能规模大幅增长,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19.55GW,同比增长182.75%。其中P型PERC出货量7.34GW,N型TOPCon出货量12.21GW。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上饶基地9.5GWPERC产能、滁州基地18GWN型TOPCon产能、淮安基地26GWN型TOPCn产能(一期13GW已投产,二期13GW正在建设中),已成为光伏电池行业产能规模领先、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 | 预增 | 2.91 | 2023-10-14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5,000万元至10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30%至1670%。 | 8.50亿~10.50亿 | 上年同期,公司主营业务包含原有增长乏力的汽车饰件业务以及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光伏电池业务(51%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2022年6月,公司将原有汽车饰件业务置出。2022年7月,公司完成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收购。2022年8月起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公司全面聚焦于光伏电池主业。报告期内,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下行,推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产业保持高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2023年光伏电池环节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行业N型电池产能相对短缺,N型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电池盈利较去年同期迎来提升。公司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成为业内为数不多具备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供应能力的专业化电池厂商。报告期内,公司滁州二期年产10GW、淮安一期年产13GW项目投产,N型TOPCon产能规模提升,实现经营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11.4GW,同比增长181%。其中P型PERC出货量4.84GW,N型TOPCon出货量6.56GW。 | 预增 | 5939.71万 | 2023-07-13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000万元至11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30%至300%。 | 9.00亿~11.00亿 | 上年同期,公司主营业务包含原有增长乏力的汽车饰件业务以及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光伏电池业务(51%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2022年6月,公司将原有汽车饰件业务置出。2022年7月,公司完成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收购。2022年8月起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公司全面聚焦于光伏电池主业。报告期内,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下行,推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产业保持高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2023年光伏电池环节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行业N型电池产能相对短缺,N型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电池盈利较去年同期迎来提升。公司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成为业内为数不多具备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供应能力的专业化电池厂商。报告期内,公司滁州二期年产10GW、淮安一期年产13GW项目投产,N型TOPCon产能规模提升,实现经营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11.4GW,同比增长181%。其中P型PERC出货量4.84GW,N型TOPCon出货量6.56GW。 | 预增 | 2.73亿 | 2023-07-13 | 2023-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4.43元至5.42元。 | 4.43~5.42 | 上年同期,公司主营业务包含原有增长乏力的汽车饰件业务以及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光伏电池业务(51%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2022年6月,公司将原有汽车饰件业务置出。2022年7月,公司完成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收购。2022年8月起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公司全面聚焦于光伏电池主业。报告期内,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下行,推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产业保持高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2023年光伏电池环节由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行业N型电池产能相对短缺,N型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电池盈利较去年同期迎来提升。公司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成为业内为数不多具备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供应能力的专业化电池厂商。报告期内,公司滁州二期年产10GW、淮安一期年产13GW项目投产,N型TOPCon产能规模提升,实现经营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11.4GW,同比增长181%。其中P型PERC出货量4.84GW,N型TOPCon出货量6.56GW。 | 预增 | 1.38 | 2023-07-13 | 2023-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2,000万元至37,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382%至1613%。 | 3.20亿~3.70亿 | 上年同期,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含原有增长乏力的汽车饰件业务以及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光伏电池业务(51%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随着2022年,公司将原有汽车饰件业务置出,并完成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收购后,2022年8月起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公司全面聚焦于光伏电池主业。报告期,受益于光伏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市场对N型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随着公司滁州基地N型TOPCon产能释放,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4.81GW,同比增长160.78%。其中P型PERC2.31GW,N型TOPCon2.5GW。 | 预增 | 2159.92万 | 2023-04-15 | 2023-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3,000万元至38,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425%至1656%。 | 3.30亿~3.80亿 | 上年同期,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含原有增长乏力的汽车饰件业务以及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光伏电池业务(51%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随着2022年,公司将原有汽车饰件业务置出,并完成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收购后,2022年8月起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公司全面聚焦于光伏电池主业。报告期,受益于光伏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市场对N型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随着公司滁州基地N型TOPCon产能释放,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4.81GW,同比增长160.78%。其中P型PERC2.31GW,N型TOPCon2.5GW。 | 预增 | 2163.76万 | 2023-04-15 | 2023-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3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1.66元至1.91元。 | 1.66~1.91 | 上年同期,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含原有增长乏力的汽车饰件业务以及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光伏电池业务(51%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随着2022年,公司将原有汽车饰件业务置出,并完成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收购后,2022年8月起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公司全面聚焦于光伏电池主业。报告期,受益于光伏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市场对N型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随着公司滁州基地N型TOPCon产能释放,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公司电池片出货量为4.81GW,同比增长160.78%。其中P型PERC2.31GW,N型TOPCon2.5GW。 | 预增 | 0.11 | 2023-04-15 | 2022-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22,000万元。 | 2.20亿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2年7月底,公司完成了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捷泰科技100%纳入合并报表。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新产能释放以及N型TOPCon的产量,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10.72GW(其中P型PERC产品8.85GW,N型TOPCon产品1.87GW),出货量同比增长88%。捷泰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120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净利润约7.2亿元,同比增长约220%。2、报告期内,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资产组,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该部分收益为非经营性损益项目。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2亿元,上年同期为161万元。 | 不确定 | 161.00万 | 2023-01-20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6,000万元至56,000万元。 | 4.60亿~5.60亿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2年7月底,公司完成了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捷泰科技100%纳入合并报表。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新产能释放以及N型TOPCon的产量,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10.72GW(其中P型PERC产品8.85GW,N型TOPCon产品1.87GW),出货量同比增长88%。捷泰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120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净利润约7.2亿元,同比增长约220%。2、报告期内,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资产组,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该部分收益为非经营性损益项目。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2亿元,上年同期为161万元。 | 扭亏 | -180760000.00 | 2023-01-20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000万元至78,000万元。 | 6.80亿~7.80亿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2年7月底,公司完成了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捷泰科技100%纳入合并报表。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新产能释放以及N型TOPCon的产量,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10.72GW(其中P型PERC产品8.85GW,N型TOPCon产品1.87GW),出货量同比增长88%。捷泰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120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净利润约7.2亿元,同比增长约220%。2、报告期内,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资产组,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该部分收益为非经营性损益项目。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2亿元,上年同期为161万元。 | 扭亏 | -178640000.00 | 2023-01-20 | 2022-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4.82元至5.53元。 | 4.82~5.53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2年7月底,公司完成了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捷泰科技100%纳入合并报表。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新产能释放以及N型TOPCon的产量,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10.72GW(其中P型PERC产品8.85GW,N型TOPCon产品1.87GW),出货量同比增长88%。捷泰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120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净利润约7.2亿元,同比增长约220%。2、报告期内,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资产组,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该部分收益为非经营性损益项目。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2亿元,上年同期为161万元。 | 扭亏 | -1.35 | 2023-01-20 | 2022-09-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9月非经常性损益约:21,500万元。 | 2.15亿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2年7月底,公司完成了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捷泰科技100%纳入合并报表。报告期内,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及新产能释放,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6.91GW,出货量同比增长75.16%。捷泰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70亿元,同比增长约106%;净利润约3.7亿元,同比增长约190%。2、报告期内,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资产组,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3、因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为非经营损益项目,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15亿元,上年同期为160.56万元。 | 不确定 | 160.56万 | 2022-10-21 | 2022-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6,500万元至23,500万元。 | 1.65亿~2.35亿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2年7月底,公司完成了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捷泰科技100%纳入合并报表。报告期内,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及新产能释放,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6.91GW,出货量同比增长75.16%。捷泰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70亿元,同比增长约106%;净利润约3.7亿元,同比增长约190%。2、报告期内,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资产组,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3、因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为非经营损益项目,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15亿元,上年同期为160.56万元。 | 扭亏 | -81889800.00 | 2022-10-21 | 2022-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000万元至45,000万元。 | 3.80亿~4.50亿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2年7月底,公司完成了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捷泰科技100%纳入合并报表。报告期内,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及新产能释放,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6.91GW,出货量同比增长75.16%。捷泰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70亿元,同比增长约106%;净利润约3.7亿元,同比增长约190%。2、报告期内,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资产组,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3、因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为非经营损益项目,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15亿元,上年同期为160.56万元。 | 扭亏 | -80284200.00 | 2022-10-21 | 2022-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2.69元至3.17元。 | 2.69~3.17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2年7月底,公司完成了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捷泰科技成为公司100%全资子公司,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捷泰科技100%纳入合并报表。报告期内,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及新产能释放,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6.91GW,出货量同比增长75.16%。捷泰科技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70亿元,同比增长约106%;净利润约3.7亿元,同比增长约190%。2、报告期内,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资产组,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组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3、因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为非经营损益项目,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15亿元,上年同期为160.56万元。 | 扭亏 | -0.61 | 2022-10-21 | 2022-06-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21,300万元。 | 2.13亿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报告期,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及新产能释放,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39亿元,同比增长约127%;净利润约1.75亿元,同比增长约98%。2、报告期,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3、因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为非经营损益项目,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13亿元,上年同期为103.72万元。 | 不确定 | 103.72万 | 2022-07-12 | 2022-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至8,000万元。 | 5000.00万~8000.00万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报告期,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及新产能释放,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39亿元,同比增长约127%;净利润约1.75亿元,同比增长约98%。2、报告期,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3、因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为非经营损益项目,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13亿元,上年同期为103.72万元。 | 扭亏 | -35790900.00 | 2022-07-12 | 2022-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5,000万元至30,000万元。 | 2.50亿~3.00亿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报告期,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及新产能释放,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39亿元,同比增长约127%;净利润约1.75亿元,同比增长约98%。2、报告期,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3、因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为非经营损益项目,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13亿元,上年同期为103.72万元。 | 扭亏 | -34753700.00 | 2022-07-12 | 2022-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2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1.78元至2.13元。 | 1.78~2.13 | 1、公司2021年完成了收购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51%股权,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报告期,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及新产能释放,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39亿元,同比增长约127%;净利润约1.75亿元,同比增长约98%。2、报告期,公司向海南杨氏家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了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并于2022年6月完成了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的交割。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约为2.15亿元。3、因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为非经营损益项目,报告期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13亿元,上年同期为103.72万元。 | 扭亏 | -0.27 | 2022-07-12 | 2021-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1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200万元。 | 200.00万 | 1、捷泰科技2021年度经营情况2021年度,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500,000万元,净利润约22,000万元。因公司于2021年9月26日完成对捷泰科技51%股权的交割手续,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为公司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约4,900万元。2、2021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降低等因素影响,汽车饰件业务公司产品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因部分汽车饰件业务客户存在经营困难等原因,公司相应对该部分应收账款及模具等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4,800多万元。(3)因汽车行业调整、环保管控政策日益收紧以及竞争加剧,汽车饰件业务订单不足,开工率较低,经测试,公司对该部分生产设备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4,300万元。(4)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00万元,上年同期为3,386万元。 | 不确定 | 3386.00万 | 2022-01-29 | 2021-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1年1-12月营业收入:260,000万元至300,000万元。 | 26.00亿~30.00亿 | 1、捷泰科技2021年度经营情况2021年度,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500,000万元,净利润约22,000万元。因公司于2021年9月26日完成对捷泰科技51%股权的交割手续,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为公司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约4,900万元。2、2021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降低等因素影响,汽车饰件业务公司产品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因部分汽车饰件业务客户存在经营困难等原因,公司相应对该部分应收账款及模具等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4,800多万元。(3)因汽车行业调整、环保管控政策日益收紧以及竞争加剧,汽车饰件业务订单不足,开工率较低,经测试,公司对该部分生产设备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4,300万元。(4)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00万元,上年同期为3,386万元。 | 预减 | 858.47亿 | 2022-01-29 | 2021-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7,200万元至20,200万元。 | -202000000.00~-172000000.00 | 1、捷泰科技2021年度经营情况2021年度,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500,000万元,净利润约22,000万元。因公司于2021年9月26日完成对捷泰科技51%股权的交割手续,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为公司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约4,900万元。2、2021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降低等因素影响,汽车饰件业务公司产品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因部分汽车饰件业务客户存在经营困难等原因,公司相应对该部分应收账款及模具等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4,800多万元。(3)因汽车行业调整、环保管控政策日益收紧以及竞争加剧,汽车饰件业务订单不足,开工率较低,经测试,公司对该部分生产设备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4,300万元。(4)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00万元,上年同期为3,386万元。 | 增亏 | -20310300.00 | 2022-01-29 | 2021-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000万元至20,000万元。 | -200000000.00~-170000000.00 | 1、捷泰科技2021年度经营情况2021年度,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500,000万元,净利润约22,000万元。因公司于2021年9月26日完成对捷泰科技51%股权的交割手续,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为公司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约4,900万元。2、2021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降低等因素影响,汽车饰件业务公司产品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因部分汽车饰件业务客户存在经营困难等原因,公司相应对该部分应收账款及模具等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4,800多万元。(3)因汽车行业调整、环保管控政策日益收紧以及竞争加剧,汽车饰件业务订单不足,开工率较低,经测试,公司对该部分生产设备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4,300万元。(4)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00万元,上年同期为3,386万元。 | 首亏 | 1354.64万 | 2022-01-29 | 2021-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12月每股收益亏损:1.29元至1.52元。 | -1.52~-1.29 | 1、捷泰科技2021年度经营情况2021年度,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500,000万元,净利润约22,000万元。因公司于2021年9月26日完成对捷泰科技51%股权的交割手续,捷泰科技自2021年10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为公司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约4,900万元。2、2021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1)报告期内,受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降低等因素影响,汽车饰件业务公司产品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因部分汽车饰件业务客户存在经营困难等原因,公司相应对该部分应收账款及模具等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4,800多万元。(3)因汽车行业调整、环保管控政策日益收紧以及竞争加剧,汽车饰件业务订单不足,开工率较低,经测试,公司对该部分生产设备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4,300万元。(4)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00万元,上年同期为3,386万元。 | 首亏 | 0.11 | 2022-01-29 | 2021-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000万元至7,500万元。 | -75000000.00~-50000000.00 | 1、因报告期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成本费用同比增加,净利润同比下降。2、因部分客户存在经营困难等原因,公司对部分应收账款及模具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3200万元,该损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 首亏 | 708.48万 | 2021-10-15 | 2021-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9月每股收益亏损:0.37元至0.56元。 | -0.56~-0.37 | 1、因报告期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成本费用同比增加,净利润同比下降。2、因部分客户存在经营困难等原因,公司对部分应收账款及模具计提减值准备。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3200万元,该损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 首亏 | 0.06 | 2021-10-15 | 2021-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至4,500万元。 | -45000000.00~-30000000.00 | 因部分客户存在经营困难等原因,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本期拟对部分应收账款及模具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3000万元,该损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 首亏 | 336.60万 | 2021-07-10 | 2021-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6月每股收益亏损:0.23元至0.34元。 | -0.34~-0.23 | 因部分客户存在经营困难等原因,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本期拟对部分应收账款及模具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该部分减值对本期损益影响约3000万元,该损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 首亏 | 0.03 | 2021-07-10 | 2021-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至500万元。 | 0.00~500.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取得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同期基数较低,报告期受益于汽车市场的持续复苏,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增长,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盈利同比提升。 | 扭亏 | -18843300.00 | 2021-04-15 | 2021-03-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1年1-3月每股收益盈利:0元至0.0400元。 | 0.00~0.04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取得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同期基数较低,报告期受益于汽车市场的持续复苏,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增长,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盈利同比提升。 | 扭亏 | -0.16 | 2021-04-15 | 2020-12-31 | 扣除后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后营业收入:82,000万元至87,000万元。 | 8.20亿~8.70亿 | 2020年度,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公司利润同比下降30.34%~53.56%。报告期内,出售子公司股权收益、违约补偿收入、政府补助等综合因素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3,200万元。 | 续盈 | 8.27亿 | 2021-01-30 | 2020-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0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3,200万元。 | 3200.00万 | 2020年度,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公司利润同比下降30.34%~53.56%。报告期内,出售子公司股权收益、违约补偿收入、政府补助等综合因素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3,200万元。 | 不确定 | 644.10万 | 2021-01-30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82,000万元至87,000万元。 | 8.20亿~8.70亿 | 2020年度,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公司利润同比下降30.34%~53.56%。报告期内,出售子公司股权收益、违约补偿收入、政府补助等综合因素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3,200万元。 | 续盈 | 8.27亿 | 2021-01-30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000万元至2,400万元。 | -24000000.00~-20000000.00 | 2020年度,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公司利润同比下降30.34%~53.56%。报告期内,出售子公司股权收益、违约补偿收入、政府补助等综合因素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3,200万元。 | 首亏 | 1078.61万 | 2021-01-30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0.34%至53.56%。 | 800.00万~1200.00万 | 2020年度,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公司利润同比下降30.34%~53.56%。报告期内,出售子公司股权收益、违约补偿收入、政府补助等综合因素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3,200万元。 | 预减 | 1722.71万 | 2021-01-30 | 2020-12-31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12月每股收益盈利:0.07元至0.1元。 | 0.07~0.10 | 2020年度,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公司利润同比下降30.34%~53.56%。报告期内,出售子公司股权收益、违约补偿收入、政府补助等综合因素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3,200万元。 | 略减 | 0.14 | 2021-01-30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0万元至6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14.08%至121.12%。 | 400.00万~600.00万 | 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一季度公司销量下降;二、三季度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以及汽车行业逐步复苏,订单逐步恢复;同时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合理控制费用等积极措施,降低疫情和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 扭亏 | -28410700.00 | 2020-10-15 | 2020-09-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9月每股收益盈利:0.03元至0.05元。 | 0.03~0.05 | 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一季度公司销量下降;二、三季度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以及汽车行业逐步复苏,订单逐步恢复;同时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合理控制费用等积极措施,降低疫情和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 扭亏 | -0.23 | 2020-10-15 | 2020-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至500万元。 | 0.00~500.00万 | 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一季度公司销量下降;二季度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汽车行业逐步复苏,公司销量较一季度大幅增加;同时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合理控制费用等积极措施,降低疫情和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 扭亏 | -44655200.00 | 2020-07-15 | 2020-06-30 | 每股收益 | 预计2020年1-6月每股收益盈利:0元至0.04元。 | 0.00~0.04 | 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一季度公司销量下降;二季度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汽车行业逐步复苏,公司销量较一季度大幅增加;同时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合理控制费用等积极措施,降低疫情和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 扭亏 | -0.37 | 2020-07-15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00万元至1,900万元。 | -19000000.00~-13000000.00 | 报告期,由于受国内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下属各地工厂复工复产时间较原计划推迟,部分下属企业人员返工受限,以及主机厂客户延迟开工,导致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下降;公司密切关注疫情进展情况并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合理控制费用等积极措施,降低疫情和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 减亏 | -32418700.00 | 2020-04-15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50万元至2,02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1.71%至67.73%。 | 1350.00万~2020.00万 | 2019年,汽车市场不景气销量整体下滑,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努力降低行业下滑及可转债所产生财务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公司采取了加大模具款催收、提高效率、降本增效、盘活资产等多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扭转了2019年上半年亏损的局面,预计2019年全年实现盈利1,350万元~2,020万元,同比下降67.73%~51.71%。 | 预减 | 4183.17万 | 2020-01-22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元至3,500万元。 | -35000000.00~-25000000.00 | 2019年,受汽车市场不景气销量整体下滑,以及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所产生财务费用的影响,公司2019前三季度(1~9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净利润下降。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采取的加大模具款催收、提高效率、降本增效、盘活资产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预计公司2019第三季度(7~9月)将实现盈利。与2019年半年度相比,2019年前三季度(1~9月)亏损金额预计将减少。 | 首亏 | 3901.32万 | 2019-10-15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00万元-6,500万元。 | -65000000.00~-55000000.00 | 1、受汽车市场不景气销量整体下滑影响,公司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净利润下降。2、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及银行贷款产生的财务费用增加。 | 首亏 | 2550.52万 | 2019-04-30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元-3500万元。 | -35000000.00~-25000000.00 | 1、受汽车市场不景气销量整体下滑影响,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净利润下降。2、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及银行贷款产生的财务费用对公司的净利润有所影响。 | 首亏 | 1446.96万 | 2019-03-30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709.34万元至5,058.2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5%至45%。 | 3709.34万~5058.20万 | 本次业绩预告修正已经过北京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预审计,其认为本公司做出业绩预告修正的依据及过程是适当和审慎的。本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对本次业绩预告修正不存在分歧。 | 略减 | 6744.26万 | 2019-01-29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52.09万元-5,007.72万元,同比增长0%-30%。 | 3852.09万~5007.72万 | 公司根据客户订单情况,预计1-9月业绩会保持增长。 | 略增 | 3852.09万 | 2018-08-14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145.69 万元-3,218.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50% | 2145.69万~3218.54万 | 公司根据客户下达的生产计划,预计1-6月营业收入仍将保持增长。 | 略增 | 2145.69万 | 2018-04-26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575万元-6,69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20% | 5575.00万~6690.00万 | 公司根据客户下达的年度(分月)生产计划,预计 1-12 月营业收入会保持增长。 | 略增 | 5575.00万 | 2017-10-27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0万元-4,32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20%。 | 3600.00万~4320.00万 | 公司根据客户下达的年度(分月)生产计划,预计1-9月营业收入会保持增长。 | 略增 | 3600.00万 | 2017-08-23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69.11万元-2,482.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0%-20.00% | 2069.11万~2482.93万 | 公司根据客户下达的年度(分月)生产计划,预计1-6月营业收入会保持增长。 | 略增 | 2069.11万 | 2017-04-27 | 2017-03-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214.14万元-1,341.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84%-40.2% | 1214.14万~1341.95万 |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之日,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公司经营情况稳定,主营业务、主要产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审计截止日为2016年12月31日,审计截止日后公司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主要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客户合同、订单履行正常,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良好,未发生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亦未发生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 | 略增 | 1083.55万 | 2017-04-05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214.34万元-1,342.1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7%-23.87% | 1214.34万~1342.17万 |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之日,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公司经营情况稳定,主营业务、主要产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审计截止日为2016年12月31日,审计截止日后公司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主要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客户合同、订单履行正常,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良好,未发生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亦未发生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 | 略增 | 1083.55万 | 2017-04-05 | 2017-03-31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7年1-3月主营业务收入:23,767.42万元-26,269.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2.68% | 2.38亿~2.63亿 | 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之日,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公司经营情况稳定,主营业务、主要产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审计截止日为2016年12月31日,审计截止日后公司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主要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客户合同、订单履行正常,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良好,未发生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亦未发生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 | 略增 | -- | 2017-04-05 |
|